带回油装置的大排量车用涡旋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92556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回油装置的大排量车用涡旋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涡旋式压缩机,尤其是一种大排量的车用涡旋式压缩机,具体地说是一种带回油装置的大排量车用涡旋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目前,涡旋式压缩机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的一种空调用压缩机,它具有转速高,可在少油条件下正常工作,使用寿命长,维护方便简单,缺点是在现有条件下,与大排量往复式压缩机相比,现有的单台涡旋压缩的基圆半径最大的仅为3毫米,型线高度最大的在33毫米以下,对于小型车辆而言基本能满足使用要求,而对于大客车及类似有对制冷热要求较高的场合,现有的单台涡旋式压缩机根本无法满足要求,为此,申请人曾提出使用二台涡旋式压缩机并联安装的方式以满足车辆使用要求,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涡旋式压缩机在大型车辆上的使用问题,但这种方法从长远来看还存在结构复杂、安装占用空间大、故障率是单台压缩机的双倍、成本相对较高等问题,因此开发大排量涡旋式压缩机是当务之急。
由于大排量涡旋式压缩机的特点,其工作过程中会有一部分机油随压缩后的制冷剂一起由静盘排出进入高压腔中,并随着压力的突然释放虽然有一部分机油会沉积至高压腔的底部,但仍有较大量的机油会随制冷剂一起进入空调系统中,日积月累,整个空调系统中的机油含量越来越多,致使换热效率下降,严重时会影响压缩机的正常工作。同时由于低压腔机油的大量消耗,造成压缩机润滑缺油,加剧了传动部件的磨损,为此除了在静盘排气口处加装油气分离装置外,还必须将所分离的油送入低压腔中供再次润滑循环使用,而据申请人所知,目前尚无将高压腔收集的机油送入低压腔的装置及技术问世,因此即使实现了油气分离,如果不能及时将分离出来的机油送回到低压腔中,它仍然会在高压的作用下进入空调系统中,致使换热效率下降,运动部件的润滑无法得到及时补充,这一问题必须加以克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既可将油气分离后沉积在高压腔中的机油安全及时地输送至低压腔,同时又不会对高压腔的压力产生影响,又有利于改善压缩机的润滑效果,提高换热效率的带回油装置的大排量车用涡旋式压缩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回油装置的大排量车用涡旋式压缩机,包括机壳1、动盘2、静盘3、曲轴4,机壳1通过静盘3分隔成高压腔6和低压腔7,静盘3上设有连接高压腔6和低压腔7的排气孔8,低压腔7连接有进气口9,高压腔6连接有排气口10,动盘2、静盘3及曲轴4的主体部分位于机壳1中,动盘2安装在曲轴4的一端上,曲轴4的另一端伸出机壳1外与驱动轮11相连,动盘2插入静盘3中,静盘3的高压腔与排气孔8相通,其特征是在高压腔6中设有积油池12,积油池12通过穿过位于积油池12中的静盘3上的回油毛细管或毛细孔13与低压腔7相通,在吸排气高低差的作用下,积油池12中收集的冷冻机油慢慢地通过毛细管或毛细孔13渗入低压腔7中,只要将毛细管或毛细孔13的孔径设计成与渗油压力相配,就可既实现渗油,又实现高压腔6的保压。积油池12与回油毛细管或毛细孔13组成了本发明的回油装置。
为了与上述回油装置相配合,本发明在高压腔6中、排气孔8上安装有油气分离装置14,以提高油气分离效果,降低管路中的机油含量,提高换热效率。油气分离装置14由与排气孔8相对的分离板141和围置于排气孔8周边处的滤网142组成。
本发明的大排量涡旋式压缩机的动盘2与静盘3的型线高度可为34~60毫米,其基圆半径可为3.6~7毫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解决了油气分离后机油的出路,既可为低压腔中的运动部件提供润滑用油,又能保证高压腔中的压力,可大幅度提高换热效率。
2、解决了空调系统中机油含量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了问题,可使空调系统中的机油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提高了整机的换热效率,同时可改善压缩机运动部件的润滑状况,降低噪音,延长寿命。
3、压缩机的型线高度和基圆半径均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进而单台压缩的排量也同步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为大型车辆使用单台涡旋式压缩机奠定了基础,可提高该类车辆的空调性能,降低整机噪声。
4、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油气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
一种带回油装置的大排量车用涡旋式压缩机,包括机壳1、动盘2、静盘3、曲轴4,如图1所示,动盘2、静盘3的基圆半径可在3.6~7毫米之间选取,型线高度可在34~60毫米之间选取,机壳1通过静盘3分隔成高压腔6和低压腔7,静盘3上设有连接高压腔6和低压腔7的排气孔8,低压腔7连接有进气口9,高压腔6连接有排气口10,动盘2、静盘3及曲轴4的主体部分位于机壳1中,动盘2安装在曲轴4的一端上,曲轴4的另一端伸出机壳1外与驱动轮11相连,曲轴4的另一端与驱动轮11相连,驱动轮11通过电磁离合器16与作为整个压缩机动力的带轮15相连,动盘2插入静盘3中,静盘3的高压腔与排气孔8相通,在高压腔6中设有积油池12,积油池12通过穿过位于积油池12中的静盘3上的回油毛细管或毛细孔13(其直径可为1毫米左右)与低压腔7相通,在吸排气高低差的作用下,积油池12中收集的冷冻机油慢慢地通过毛细管或毛细孔13渗入低压腔7中,只要将毛细管或毛细孔13的孔径设计成与渗油压力相配,就可既实现渗油,又实现高压腔6的保压。积油池12与回油毛细管或毛细孔13组成了本发明的回油装置。
为了与上述回油装置相配合,本实施例在高压腔6中、排气孔8上安装有油气分离装置14,以提高油气分离效果,降低管路中的机油含量,提高换热效率。油气分离装置14由与排气孔8相对的分离板141和围置于排气孔8周边处的滤网142组成,如图2所示。
本实施例未涉及之处与现有技术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带回油装置的大排量车用涡旋式压缩机,包括机壳(1)、动盘(2)、静盘(3)、曲轴(4),机壳(1)通过静盘(3)分隔成高压腔(6)和低压腔(7),静盘(3)上设有连接高压腔(6)和低压腔(7)的排气孔(8),低压腔(7)连接有进气口(9),高压腔(6)连接有排气口(10),动盘(2)、静盘(3)及曲轴(4)的主体部分位于机壳(1)中,动盘(2)安装在曲轴(4)的一端上,曲轴(4)的另一端伸出机壳(1)外与驱动轮(11)相连,动盘(2)插入静盘(3)中,静盘(3)的高压腔与排气孔(8)相通,其特征是在高压腔(6)中设有积油池(12),积油池(12)通过穿过位于积油池(12)中的静盘(3)上的回油毛细管或毛细孔(13)与低压腔(7)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回油装置的大排量车用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是在高压腔(6)中、排气孔(8)上安装有油气分离装置(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回油装置的大排量车用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油气分离装置(14)由与排气孔(8)相对的分离板(141)和围置于排气孔(8)周边处的滤网(142)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回油装置的大排量车用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动盘(2)、静盘(3)的型线高度为34~60毫米,它们的基圆半径为3.6~7毫米。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既可将油气分离后沉积在高压腔中的机油安全及时地输送至低压腔,同时又不会对高压腔的压力产生影响,又有利于改善压缩机的润滑效果,提高换热效率的带回油装置的大排量车用涡旋式压缩机,包括机壳(1)、动盘(2)、静盘(3)、曲轴(4),机壳(1)通过静盘(3)分隔成高压腔(6)和低压腔(7),动盘(2)安装在曲轴(4)的一端上,曲轴(4)的另一端伸出机壳(1)外与驱动轮(11)相连,动盘(2)插入静盘(3)中,静盘(3)的高压腔与排气孔(8)相通,其特征是在高压腔(6)中设有积油池(12),积油池(12)通过穿过位于积油池(12)中的静盘(3)上的回油毛细管或毛细孔(13)与低压腔(7)相通。
文档编号F04C18/02GK1730946SQ20051004148
公开日2006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5日
发明者钱永贵 申请人:南京奥特佳冷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