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叶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92228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叶风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叶风扇。
背景技术
很多类型的室内风扇已为我们所知。通常传统风扇包括单独的一套安装成绕轴线 旋转的叶片或翼,以及绕轴线安装以使整套叶片旋转的驱动装置。由于需要扇叶的旋转,使 得传统风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及不方便清洗;而目前也存在一些无叶风扇,但是这种无 叶风扇,其出风口处的导风面设置为圆滑附壁表面引导局部空间的气流流动,从而使得导 引的气流顺着表面移动,这种经过表面的气流,由于风的粘性和表面的阻力会减少风的运 行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针对该无叶风扇是通过圆滑表面加平面及斜面进行 气流引导,产生引导加大气流,这种经过表面的气流,由于风的附壁性和表面的阻力减低风 的运行速度及引导出风环内侧/后部/侧面的气流流动而提供的一种无叶风扇。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无叶风扇,包括主体、 位于所述主体顶部的出风环和位于所述主体底部的底座,在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整圈进风 口,在所述出风环上设置有出风口,在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导流风道,在所述出风环内设置有 二次增压风道区;所述整圈进风口、导流风道、二次增压风道和出风口相互连通,在所述出 风环上与所述出风口相邻的位置处,设置有与水平面平行的平行导风面和与水平面成一定 角度的斜向导风面。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叶风扇中,所述出风环为环形体,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叶风扇中,所述主体可前后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叶风扇中,所述主体向前转动的角度不大于10度且向后 转动的角度也不大于10度。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叶风扇中,所述基座包括固定底座和可左右旋转地设置在 所述固定底座上的调节底座。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叶风扇中,所述调节底座向左旋转的角度不大于45度且 向右旋转的角度也不大于45度。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叶风扇中,在所述出风环和主体的连接处设置密封圈。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叶风扇中,在所述主体内设置有用于安装电动机的托架, 在所述托架和主体之间设置有防震脚及防震密封圈。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无叶风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出风口设置与水平面相 平行的平行导风面和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斜向导风面,从而可提供向上扩散的气流,从 而拉动出风环内侧/侧面/后面的气流一起向前运行从而可为用户提供自然轻柔的风凉效果。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无叶风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A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2B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2C是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无叶风扇向前转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的调节底座向右旋转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所示的调节底座向左旋转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无叶风扇的一实施例中,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主体 4,以及分别位于主体4顶部的出风环1和底座19,其中,主体4作为该无叶风扇的主要安 装结构,在该主体4上设置有整圈进风口,在图1的实施例中,该主体4的形状是筒形结构, 其可以是圆筒、方筒以及别的形状。对于进风口的设置,可以是在筒形结构的主体4的侧面 上,沿同一水平位置设置多个进风口,从而形成整圈进风口。在主体4的内部设置电动机28 及与电动机28相连接的叶轮,叶轮连接到从电动机28向外延伸出的旋转轴上,从而可在连 接电源工作后叶轮旋转产生吸力,可将外部空气从进风口吸入。对于电动机28的安装,在 该实施例中,特别地在主体4内设置托架5,然后再将电动机28设置在托架5上。进一步 地,为了增强该无叶风扇的防震效果,托架5是通过防震脚7及防震密封圈30固定于主体4 内。为了使得电动机28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可以较小的传出,在主体4的底部还设置有 隔音棉8。如图1所示,主体4内在电动机28和进风口之间设置导流风道,该导流风道可将 气流向上导引进入主体4顶部的出风环1内,当气流进入出风环1内后,不断旋转流动充满 出风环1内的二次气流风道,产生气压区,由此出风环1内的风道即为二次增压风道,在该 二次增压风道内的气流旋转增压的过程中,可将部分气流从出风环1上的出风口溢出,为 了使得溢出气流形成向上的且自然轻柔的风向和风力,如图2A所示,在出风环1上邻近出 风口的位置处设置与出风气流相平行的平行导风面41和与出风气流成一定角度的斜向导 风面40,通过该平行导风面41的作用其可不改变气流方向,而通过斜向导风面40可将出风 口挤出的部份气流可改变原有方向并斜向导流,由此可提供向上扩散的气流,从而拉动侧 面和后面的气流一起向前运行,并且可为用户提供自然轻柔的风凉效果。如图7所示,对于出风环1的结构,可以设计为环形体,也可以是别的形状,例如方 形,椭圆等。在该实施例中,该出风环为标圆形体。如图2B所示,在出风环1和主体4之间 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30,从而使得该无叶风扇具有防气流乱流的效果。如图2C所示,托 架5和主体4之间的连接处也设置防震密封圈31。如图3和4所示,主体4是可前后转动地设置在底座19上,对于主体4的前后方向定义为如图7所示的具有出风口的主视图为前向,该主视图的后视图方向为后向。在该 实施例中,主体4向前转动的角度不大于10度且向后转动的角度也不大于10度,从而在主 体4的带动下,出风环1即可实现前后的转动。如图4所示,对于该转动机构,其主要包括 具有连续凹槽的圆滑齿状部51和具有与齿状部51的凹槽相匹配的凸起的定位部52。通过 外力的作用,调节该定位部52的凸起位于齿状部51的哪个凹槽中,从而实现前后的转动。 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该齿状部51具有9个凹槽,当定位部52的凸起位于中间凹槽时, 该出风环1和主体4处于正常的直立状态,从而该定位部52可向前和向后调节三个档位, 每个档位调节的角度是3. 3度,以实现前后各三种不同的倾斜角度和正常直立角度。如图1、5和6所示,该底座19包括固定底座和可左右旋转地设置在固定底座上的 调节底座。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调节底座向左旋转的角度不大于45度且向右旋转的角度也 不大于45度。对于旋转机构,其主要由传动臂13、摇摆马达14、滑槽10、连接盘20和POM 轴16及3pcs滑片32组成。另外,在基座19的底部设置有橡胶脚17和旋钮及按键PCB组 件11。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几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不 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变换及等同替代。另外,针对 特定情形或具体情况,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各种修改,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因此,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应当包括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内的 全部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一种无叶风扇,包括主体、位于所述主体顶部的出风环和位于所述主体底部的底座,在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整圈进风口,在所述出风环上设置有出风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导流风道,在所述出风环内设置有二次增压风道;所述整圈进风口、导流风道、二次增压风道和出风口相互连通,在所述出风环上与所述出风口相邻的位置处,设置有与水平面相平行的平行导风面和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斜向导风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环为环形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可前后转动地调整角度在 所述底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向前转动的角度不大于10 度且向后转动的角度也不大于1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固定底座和可左右旋 转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上的调节底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底座向左旋转的角度不大 于45度且向右旋转的角度也不大于45度。
7.根据权利要求1 6任一所述的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风环和主体的连 接处设置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1 6任一所述的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内设置有用于 安装电动机的托架,在所述托架和主体之间设置有防震脚及防震密封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叶风扇,其包括主体、位于所述主体顶部的出风环和位于所述主体底部的底座,在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整圈进风口,在所述出风环处设置有出风口,在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导流风道,在所述出风环内设置有二次增压风道;所述至少一个进风口、导流风道、二次增压风道和出风口相互连通,在所述出风环上与所述出风口相邻的位置处,设置有与出风气流相平行的平行导风面和与出风气流成一定角度的斜向导风面。通过在出风口设置与出风气流相平行的平行导风面和与出风气流成一定角度的斜向导风面,从而可提供向上扩散的气流,从而拉动侧面和后面的气流一起向前运行,故可为用户提供自然轻柔的风凉效果。
文档编号F04D25/08GK201627736SQ20102010600
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7日
发明者罗兆素 申请人:罗兆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