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流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06268阅读:6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流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类使用其他液体的压力或流动的泵、工作液体的压强低,特别适用于工作液体的压强大于0.8千帕的场合。
现有的使用其他液体的压力或流动的射流泵,高压工作液体与低压吸入液体能量交换界面积小,要求工作液体压强大于5千帕才能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类工作液体的压强较低的泵,工作液体的压强大于0.8千帕即可工作,特别为小型水暖锅炉提供一类非常有效的热力循环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扁圆形泵壳内有辐射固定的导流管或导流叶片,泵壳内侧与导流管或导流叶片之间形成环形流道即混合腔,工作液体由于自身的冲力或导流管、导流叶片的导向作用在环形流道形成液体环形旋流,液体环流内侧形成低压抽吸低压吸入液体,吸入液体与工作液体在流道混合并加速后从泵壳外侧的排液管排出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用下列三种方案达到方案1本旋流泵由扁圆形泵壳、工作液体管、吸入液体管、排液管、导流叶片所组成,其特征是工作液体管固定在泵壳的圆环壁上,与泵壳的直径垂直。排液管固定在泵壳的圆环壁上,它与工作液体管的距离小于泵壳的半径,吸入液体管固定在泵壳侧面中部,吸入液体管、工作液体管、排液管与泵壳内腔相通,在泵壳内吸入液体管接口周围固定6~24个导向叶片,固定好的导向叶片成轮辐状,导向叶片弯成弧形,弯曲方向一致。在导向叶片伸向泵壳圆环壁的一端与泵壳圆环壁之间成为环形流道即混合腔,工作液体从工作液体管进入泵壳内,在流道形成环流,环流内侧形成低压,吸入液体从吸入液体管经导流叶片导向在环形流道与工作液体混合,然后从排液管排出。
方案2本旋流泵由扁圆形泵壳、工作液体管、吸入液体管、排液管、导流叶片、导流管组成,其特征是工作液体管固定在泵壳一侧中部,该管有一段伸进泵壳内,伸进泵壳内的管口封闭,在泵壳内的工作液体管的管壁上有3~24个出液口,每个出液口固定一根导流管,导流管的一端固定在工作液体管的出液口,与工作液体管相通,导流管的另一端伸向泵壳圆环壁,导流管弯成弧形,弯曲方向一致,吸入液体管通过漏斗形接管固定在扁圆形泵壳的另一侧中部,与泵壳内腔相通。导流叶片固定在扁圆形泵壳内导流管之间,其数量与导流管的数量相等,导流叶片弯曲成弧形,弯曲方向与导流管的弯曲方向一致。导流叶片的一端靠近漏斗形接管,另一端伸向泵壳圆环壁,导流管和导流叶片伸向泵壳圆环壁的一端与圆环壁之间形成流道即混合腔。工作液体通过工作液体管和导流管在泵壳内腔的流道形成液体环流,吸入液体在液体环流的抽吸作用下由吸入液体管和导流叶片之间进入流道与工作液体混合,混合液体从固定在泵壳圆环壁的排液管排出。
方案3本旋流泵由扁圆形泵壳、工作液体管、吸入液体管、吸入液体管、排液管、导流管、导流叶片、隔板、隔圈所组成,其特征是工作液体管固定在泵壳的一侧中部并伸到泵壳内,该管伸到泵壳内的一端管口封闭,其管壁有3~18个出液口,每个出液口固定一根导流管、导流管的另一端伸向泵壳圆环壁并与隔圈固定,导流管与工作液体管和隔圈的出液口相通,导流管弯成弧形,其弯曲方向一致,吸入液体管固定在扁圆泵壳的另一侧并与泵壳内腔相通。扁圆形泵壳接吸入液体管的一侧固定3~18个导流叶片、导流叶片的一端靠近吸入液体管管口、另一端伸向泵壳圆环壁。导流叶片弯成弧形,其弯曲方向与导流管的弯曲方向一致,导流管与导流叶片用隔板隔开,隔圈和导流叶片与泵壳圆环壁形成流道,排液管固定在泵壳圆环壁上与泵壳内腔相通,工作液体由工作液体管和导流管进入流道形成环流,吸入液体在液体环流的作用下由吸入液体管和导流叶片之间进入流道与工作液体混合,混合液体从排液管排出。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扁圆形泵壳及环形混合腔,增大工作液体与吸入液体能量交换界面积,减小旋涡强度和能量损失,使之适用于工作液体的压力强低的场合,用于抽吸泥浆,两种液体的混合及喷射,用于小型水暖锅炉的循环泵效果优其其突出。用方案1的旋流泵实验,其泵壳外径22cm、工作液体压强为1千帕、混合液体扬程达8m。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由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方案1的外形及吸入液体管剖视图。
图2是
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沿
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方案2的结构图。
图5是沿图4中B~B线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方案3的结构图。
图7是沿图6中C~C线的剖视图。
图8是沿图6中D~D线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方案3用于小型水暖锅炉的管道连接图。
参照
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的方案1包括一个扁圆形泵壳(2)、吸入液体管(1)、排液管(3)、工作液体管(4)、导流叶片(5),在导流叶片(5)与泵壳(2)圆环壁之间形成流道(6)、导流叶片(5)组成的叶轮直径大于泵壳(2)直径的三分之二。图中导流叶片(5)是逆时针方向弯曲成弧形,工作液体从工作液体管(4)从切线方向进入流道(6)形成环流,吸入液体从吸入液体管(1)进入流道(6)与工作液体混合后从排液管(3)排出。
参照图4、图5,本实用新型方案2由扁圆形泵壳(10)、排入管(7)、吸入液体管(9)、工作液体管(13)、导流管(12)、导流叶片(11)所组成。管(13)的一端封闭,在管(13)的管壁有出液口(14),导流叶片(11)和导流管(12)与泵壳(10)的圆环壁形成流道(8)。工作液体从管(13)经出液口(14)、导流管(12)进入泵壳(10)的流道(8),在流道(8)形成环流,在环流内侧形成低压,从管(9)经导流叶片(11)与导流管(12)之间抽入吸入液体,在流道(8)混合后从排液管(7)排出。图中导流叶片(11)和导流管(13)顺时针方向弯曲成弧形。
参照图6、图7、图8,本实用新型方案3的旋流泵包括一个扁圆形泵壳(15)、工作液体管(16)、吸入液体管(21)、排液管(18)、导流叶片(19)、导流管(23)、隔板(20)、隔圈(24)。工作液体管(16)有一段伸在泵壳(15)内,其管口被隔板(20)封闭,其管壁有出液口(22),隔板(20)将导流叶片(19)与导流管(23)隔开,导流叶片(19)和隔圈(24)与泵壳(15)的圆环壁之间形成流道(17)。工作液体从管(16)经导流管(23)和隔圈(24)上的出液口进入流道(17)形成环流、吸入液体从管(21)、经导流叶片(19)之间进入流道(17)与工作液体混合后从排液管(18)排出。隔圈(23)、导流叶片(19)形成的叶输的直径大于泵壳(15)直径的三分之二。图中导流叶片(19)与导流管(23)按顺时针方向弯曲成弧形。在导流管(23)与隔圈(23)之间有隔热材料(25)。
在图9中,水暖锅炉的热水从管(28)进入缓冲器(27)、经管(16)进入旋流泵(26),回水从管(29)返回,一部分经单向阀(30)回到水暖锅炉重新加热,另一部分经管(21)进入旋流泵(26)与热水混合从排液管(18)排出形成循环。如用脉冲锅炉,回水不经单向阀(30),由旋流泵(26)、管(16)和缓冲器(27)、管(28)进入水暖锅炉。
权利要求1.一个由扁圆形泵壳、工作液体管、吸入液体管、排液管、导流叶片组成的使用其他液体的压力或流动的泵,其特是--工作液体管、排液管固定在泵壳的圆环壁上并与泵壳内腔相通,工作液体管与排液管之间的距离小于泵壳的半径,工作液体管垂直于泵壳的直径,--吸入液体管固定在泵壳侧面中部并与泵壳内腔相通,--在泵壳内吸入液体管周围固定6~24个成输辐状的导流叶片,导流叶片弯曲成弧形并弯曲方向一致。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其他液体的压力或流动的泵,其特征是导流叶片组成叶轮的直径大于泵壳直径的三分之二。
3.一个由扁圆形泵壳、工作液体管、吸入液体管、排液管、导流叶片、导流管组成的使用其他液体的压力或流动的泵,其特征是--工作液体管固定在壳泵一侧的中部并有一段伸进泵壳内,伸进泵壳内的管口封闭,在泵壳内工作液体管的管壁上有3~24个出液口,--每个出液口固定一根导流管,导流管与工作液体管相通,导流管弯成弧形,弯曲方向一致,导流管的另一端伸向泵壳的圆环壁。--吸入液体管固定在泵壳另一侧的中部并与泵壳内腔相通,--导流叶片固定在泵壳内导流管之间,导流叶片弯曲成弧形,其弯曲方向与导流管的弯曲方向一致,导流叶片的数量与导流管的数量相等,--排液管固定在泵壳的圆环壁上并与泵壳内腔相通。
4.一个由扁圆形泵壳、工作液体管、吸入液体管、排液管、导流管、导流叶片、隔板、隔圈构成的使用其他液体的压力或流动的泵,其特征是--工作液体管固定在泵壳一侧中部并有一段伸到泵壳内,该管在泵壳内的一端管口封闭,该管伸到泵壳内的管壁上有3~18个出液口,--每个出液口固定一根导流管、导流管与工作液体管相通,导流管的另一端与隔圈固定并与隔圈的出液口相通,导流管弯曲成弧形,其弯曲方向一致,--吸入液体管固定在扁圆形泵壳的另一侧并与泵壳内腔相通,--扁圆形泵壳接吸入液体管的一侧固定3~18个导流叶片,导流叶片弯曲成弧形,其弯曲方向与导流管的弯曲方向一致,导流叶片固定成轮辐状,--导流管与导流叶片用隔板隔开。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使用其他液体的压力或流动的泵,其特征是隔圈、导流叶片形成叶输的直径大于泵壳直径的三分之二,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使用其他液体的压力或流动的泵,其特征是在导流管与隔圈之间有隔热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类使用其他液体的压力或流动的泵。适用于工作液体的压强大于0.8千帕的范围。特征是在扁圆形泵壳内固定导流叶片、导流管,导流叶片、导流管固定成轮辐状,工作液体在扁圆形泵壳内腔形成液体环流,吸入液体与工作液体的泵壳内混合后由排液管排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抽吸泥浆、两种液体的混合和喷射,特别是作为小型水暖锅炉的热力循环泵效果突出。
文档编号F04D13/04GK2077049SQ9022409
公开日1991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1990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1990年11月20日
发明者阎建明 申请人:阎建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