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蚊电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3021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灭蚊电风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人类生活用品-电风扇,属电子类。
目前,灭蚊方法比较多,但多采用的是化学方法。例如蚊香、电热灭蚊片、药水等。这些方法的缺点在于第一对蚊子多是使用驱的办法或者杀灭蚊子,效果都不是很好。第二因采用化学方法驱或杀灭蚊子,因而为家庭或空气带来一定污染。为克服以上用化学方法驱或杀灭蚊子所产生的弊端,特设计了一种利用蚊子有
特定光-兰光的特点及喜欢一定频率的声波和一定频率的超声波特点的物理灭蚊装置-灭蚊电风扇。它只是将诱导器、灭蚊器装在电风扇内部,并在不破坏电风扇结构的基础上增加灭蚊功能。由于灭蚊电风扇采用的是物理灭蚊方法,因而对人体完全无害,同时,杀蚊效果也很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高效、多功能灭蚊电风扇,它既能有效的杀死蚊子,又消除了环境污染,同时还具备电风扇的功能,可谓一举三得。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参阅附
图1及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当蚊子诱导器
图1加电后,专用集成电路IC1产生一种蚊子喜欢的宽带高频声波,经功率放大后去驱动发声元件压电陶瓷蜂鸣器(Y)及发光二极管(D6)。并利用其产生的声和光诱导蚊子飞向电风扇周围,再经电风扇产生的轴向风力作用将灭子吸入电风扇内部。由于受到挡蚊网(2)的阻挡,蚊子不会被吹出电风扇之外。同时,由于风力较大,蚊子也不能逆风而回,因而只能被贴在挡蚊网(2)上。由于杀蚊片(3)的转动与挡蚊网(2)之间构成挤压形式,蚊子自然就被杀死在挡蚊网(2)与杀蚊片(3)之间。
挡蚊网(2)安装于电风扇出风口并将出风口端全部遮盖。其网孔面积为1.5~2.5mm2。
杀蚊片(3)一端固定在风向电机的叶片(4)上,其长度为挡蚊网(2)的半径。

图1中D6为高亮度发光二极管,Y为压电陶瓷蜂鸣器。
图2中1-蚊子诱导器2-挡蚊网3-杀蚊片4-风向叶片5-电风扇主电机6-风叶7-风向电机8-外壳
权利要求1.一种灭蚊电风扇,由蚊子诱导器(1)、挡蚊网(2)、杀蚊片(3)、风向叶片(4)、电风扇主机(5)、风叶(6)、风向电机(7)、及外壳(8)、组成。其特征在于;杀蚊片(3)的转向与挡蚊网(2)之间构成挤压形式,挡蚊网安装于电风扇出风口并将出风口端全部遮盖,其网孔面积为1.5~2.5mm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蚊电风扇,其特征在于杀蚊片(3)一端固定在风向电机的叶片(4)上,其长度为挡蚊网(2)的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蚊电风扇,其特征在于当蚊子诱导器加电后,专用集成电路IC产生一种蚊子喜欢的宽带高频波,经功率放大后去推动发声元件压电陶瓷蜂鸣器(Y)及发光二极管(D6),并利用其产生的声和光诱导蚊子飞向电风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人类生活用品——灭蚊电风扇类。它由蚊子诱导器、灭蚊器和电风扇组成。其特点是物理灭蚊对人畜无危害、灭蚊效率高、结构简单、成本低、调试容易、适于批生产。也可按本设计思想对现有电风扇进行改造。本灭蚊电风扇有强的灭蚊功能,又不失电风扇原有效果,特别适于家庭使用。
文档编号F04D25/04GK2110731SQ9121976
公开日1992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1991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1991年8月10日
发明者范继业 申请人:冯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