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吸油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3513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供吸油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工业中油泵的结构改进。
国内现有工业缝纫机对润滑机构的供吸油系采用供油泵和吸油泵分别作用,达到供油和吸油,一机二泵,造价高,且装配复杂。日本生产的供吸油泵是利用供油泵上的叶轮轴的偏心及柱塞和压簧作用来完成吸油动作,较好地实现了供吸油合为一体,但其缺陷是一旦叶轮轴偏心磨损及压簧失效或污物卡住柱塞等都会导致吸油功能无效,且不易发现,易造成针杆漏油污损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兼具供吸油功能的供吸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供吸油泵,主要由泵体1,开有进油孔12的盖板4,置于泵体1内的叶轮3,与泵体1连成一体的出油6和供油孔7,设置于出油口6外带吸油孔9的喷油孔10等构成。喷油孔10可置于出油口6外的任一位置或供油口7上。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吸油孔9与连接润滑机构的吸油管的高低油位差产生的虹吸作用和对嘴式真空原理相结合,使各润滑机构内的多余机油回流入吸油管至吸油孔9内由喷油孔10流向油箱,从而完成整个供、吸油循环。
附图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1、装配在泵体1内放入叶轮3,并套上衬套2固定,将带滤网5并开有进油孔12的盖板4用紧固螺丝11固定于泵体上,在与泵体1连成一体的供油孔7、8和吸油孔9上套上供油管和吸油管,供油管另一头分别与缝纫机的各润滑机构相连,吸油管的另一头置于缝纫机头针余油处,使吸油管分别在机头和油箱之间形成一高低油位差。
2、使用将供吸油泵的盖板部分浸入油箱内开动机器使叶轮3旋转,随着叶轮3的旋转,油箱内的油从有滤网5的进油孔12进入,经叶轮流向出油口6,由供油孔7、8经供油管流向各润滑机构,随着叶轮高速旋转,出油口6的部分机油由喷油孔10射入油箱,使喷油孔上的吸油孔内形成真空,当润滑机构中的油溢出时,吸油管两头的高低油位差和喷油孔喷油时在吸油机孔内产生的真空作用,迫使润滑机构润滑后的余油吸进油管从喷油孔10回到油箱。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改变了国产供、吸油泵一机二泵的结构,使工业缝纫机整体结构更趋紧凑合理,同时克服了进口油泵叶轮轴偏心吸油易磨损失效的缺陷,避免了机械事故的发生,且安装方便,造价低。
权利要求1.一种供吸油泵,包括泵体1,有进油孔12的盖板4,置于泵体1内的叶轮3,与泵体1连成一体的出油口6和供油孔7,其特征在于泵体1的出油口外还同时设有带吸油孔9的喷油孔10。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吸油泵,其特征在于喷油孔10可置于出油口6外的任一位置或供油孔7上。
专利摘要一种供吸油泵,主要由泵体,进油口、叶轮,供油孔,带吸油孔的喷油孔等构成,根据吸油孔上油管的高低油位差产生虹吸作用,使工业缝纫机润滑机构中的多余油由吸油孔吸入回流至油箱,实现了在一个油泵上同时完成供吸油循环,避免了现有供吸油泵因结构上的缺陷而易发生机械事故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造价低,使用操作方便。
文档编号F04D13/02GK2116107SQ9220582
公开日1992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1992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1992年3月31日
发明者裘晓钟 申请人:裘晓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