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封闭内引流零泄漏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3543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封闭内引流零泄漏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与电机连为一体的离心泵,涉及一种改进的零泄漏泵。
现有的离心泵一般采用填料密封或机械密封,无法实现零泄漏,故无法满足输送有毒、有害或昴贵的液体介质的需求,无法消除损耗与污染。另外,为了减少泄漏,轴封摩擦造成的功率损耗又较大;磁力驱动泵、屏蔽泵能实现完全无泄漏,但由于屏蔽套、密封壁的存在,磁场气隙较大,功率因数很低,一般只有50%左右,且造价昴贵,维护困难,使用寿命较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全封闭内引流零泄漏泵,以较低的造价和损耗实现零泄漏。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泵体与电机之间设置一密封排泄仓,为了防止泄漏,把泵体与密封排泄仓之间的中心轴密封装置,设置为一个石墨轴承和一个与其相配套的机械密封;密封排泄仓与电机之间的中心轴密封采用了一个挡水圈和一个填料密封,密封排泄仓上设有用于引流的电磁泵或隔膜泵、单向阀、水银触点开关、引流管和观察窗。电动机采用全封闭形式,能防止外界空气与湿气经传动部位进入泵体。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具体现在绝对无泄漏,对输送液体介质无污染,损耗小,造价低功率因数高,寿命长,容易维护保养等方面,改变排泄仓形状就能生产出泵顶立式、电机顶立式等形状结构的产品,增加冷部系统即能使用于高温、高压场所。
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
给出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由泵体1、叶轮2、轴承座3、过滤层4、石墨轴承5、轴套6、转轴7、泵密函8、机械密封9、挡水圈10、水银触点开关11、排泄管12、电磁泵或隔膜泵13、单向阀14、观察窗15、密封排泄仓16、电机前端盖17、填料密封18、前后轴承19、转子20、定子21、树脂屏套22、后端盖23、电机24等组成。
泵体1、泵密封函8、密封排泄仓16、电机前端盖17、电机24、后端盖23与各连接管道、螺栓及接合位密封圈组成全封闭系统。
叶轮2、石墨轴承5、轴套6、轴承座3、泵密封函8、机械密封9、过滤层4等组成第一级自润滑冷却密封系统。机械密封9引用经过滤,限流后的输送液体进行润滑,然后,通过石墨轴承5的螺旋槽返回泵体内。石墨轴承5既能利用其螺旋引流实现无接触密封,也能降低传轴的轴、径向跳动,提高叶轮2输送效率,提高机械密封9的使用寿命。
密封排泄仓16、水银触点开关11、排泄管12、电磁泵或隔膜泵13、单向阀14等组成第二级内引流排泄密封系统。
挡水圈10、填料密封18、电机前端盖17等组成第三级电机防溅、防汽化密封系统。
观察窗15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处理,防止第一级密封系统泄漏量过大或第二级内引流排泄密封系统出问题。
为了延长机械密封9的使用寿命,降低摩擦损耗,机械密封9允许存在一定量的动态泄漏,可控制到每分钟50毫升左右,泄漏后液体介质在密封排泄仓16内积存,增至一定量时水银触点开关11接通,控制转换系统启动电磁泵或隔膜泵13将积存液体通过排泄管12及石墨轴承5内壁上的螺旋槽送回泵体1内。排泄管12出口位于石墨轴承5的螺旋口附近,在叶轮2的离心作用与螺旋槽的引流作用下,排泄口在工作时处于负压状态,故对电磁泵或隔膜泵13的出口压力与流量要求较低,功率有40W足够,且其工作时间极短。如机械密封9的泄漏量为50毫升/每钟,密封排泄仓16控制容量为3000毫升,电磁泵或隔膜泵13的功率40W,则每隔一小时电磁泵或隔膜泵13只需工作一分钟。
权利要求1.一种由泵体1、电机24等组成的全封闭内引流零泄漏泵,其特征是在泵体1和电机24之间设置了密封排泄仓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封闭内引流零泄漏泵,其特征是在泵体1与排泄仓16之间设置了具有引流作用的石墨轴承5和机械密封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封闭内引流零泄漏泵,其特征是在密封排泄仓16上设有用于引流的电磁泵或隔膜泵13,观察窗15和水银触点开关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离心泵。其特征是在普通离心泵的泵体与电机之间设置了一个带有内引流自动排泄系统的排泄仓,内引流自动排泄系统由水银触点开关、排泄管、电磁泵或隔膜泵、单向阀、螺旋槽组式,由水泵机械密封,自控内引流密封与电机填料密封组成三级密封体系,使得其达到零泄漏,因此,对输送液体介质无污染,损耗小,具有结构紧凑,易于安装,保养简便,使用寿命长,效率高等特点,能广泛用于一般化学工业并广泛通用于各个方面。
文档编号F04D29/08GK2135673SQ92207500
公开日1993年6月9日 申请日期1992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1992年4月11日
发明者邱熙 申请人:邱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