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油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23449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压油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油箱。
背景技术
液压挖掘机等建筑机械,如图11所示,由下部行走体80、上部回转体81、以及与该上部回转体81连接的作业机82所构成。该作业机82,包括从上部回转体81伸出的动臂83、与该动臂连接的斗臂84、安装于该斗臂84的铲斗85等。动臂83在动臂缸体机构86的驱动下产生摆动,斗臂84在斗臂缸体机构87的驱动下产生摆动,铲斗85在铲斗缸体机构88驱动下产生摆动。
上述各缸体机构86、87、88利用油压进行驱动。因此,需配置具有液压油箱的油压回路。日本专利特开平5-321902号公报(专利文献1)揭示了一种内部由隔板分隔开的液压油箱。该专利文献1揭示的液压油箱,如图9、10所示,在箱状油箱主体90内配置有与其底板91基本平行的隔板92。吸油口93开设于底板91,回油口94开设于隔板92上方。也就是说,油箱主体90内贮存有液压油,该液压油经吸油口93被吸入油压泵,从各缸体机构(致动器)86、87、88返回的液压油经油箱主体90的回油口94返回。而且,在该液压油箱的隔板92上开设有过滤器(滤网)97(安装)用孔95及多个小孔96。
也就是说,在该液压油箱中,由于过滤器97受隔板92的阻挡难于向上方移动。因此,当油面发生波动时,可防止位于隔板92下方的过滤器97暴露在空气中。
可是,上述专利文献1揭示的液压油箱,由于隔板92上开设有多个小孔96使得回油口94与吸油口93之间的距离过短,含有空气的油液(混入空气的油液)脱气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以上缺陷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可稳定消泡、又可减少箱体容量的小型化液压油箱。
本发明提出的第一种液压油箱,其包括油箱主体,其结构形状为箱体状,并开设有回油口和吸油口;隔离部件,其内置于油箱主体内,使回油口至吸油口之间形成油液流路。该隔离部件,具有使油液的流动包括至少一次上下方向的折返和至少一次横向折返的结构。
本发明提出的第二种液压油箱,其吸油口开设于油箱主体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并位于油箱主体的下部。
本发明提出的第三种液压油箱,其隔离部件包括配置于吸油口上方的横向隔离部以及由该横向隔离部的一端侧向下延伸形成的纵向隔离部。而且,相对于吸油口,回油口开设于该纵向隔离部的外侧。
本发明提出的第四种液压油箱,其隔离部件包括一对纵向隔板,以及将该纵向隔板间的区域上下分隔的横向隔板,该隔离部件将该油箱主体内部分隔成四个室即位于一条纵向隔板外侧的第一室、位于纵向隔板间区域上方的第二室、位于另一条纵向隔板外侧的第三室、以及位于纵向隔板间区域下方的第四室。而且,回油口开设于第一室,吸油口开设于第四室。
本发明提出的第五种液压油箱,一对纵向隔板以及横向隔板分别与构成油箱主体各个板中面积最大的板连接。
本发明提出的第六种液压油箱,一对纵向隔板以及横向隔板,分别与油箱主体的侧板连接。
本发明提出的第七种液压油箱,纵向隔板与横向隔板之间形成有间隙。
本发明提出的第八种液压油箱,其还具备与吸油口对应配置的过滤器,横向隔板上开设有过滤器贯通孔。该过滤器贯通孔,基本上被过滤器连杆上带有的盖部件堵住。
本发明提出的第九种液压油箱,其隔离部件端缘与油箱主体内侧面之间形成有间隙。
本发明提出的第十种液压油箱,其特征是,由箱状体构成的油箱主体内,配置有一对纵向隔板,以及将该纵向隔板间的区域上下分隔的横向隔板,该隔板将该油箱主体内部分隔成四个室,即位于一条纵向隔板外侧的第一室、位于纵向隔板间区域上方的第二室、位于另一条纵向隔板外侧的第三室、以及位于纵向隔板间区域下方的第四室。而且,回油口开设于所述第一室,吸油口开设于所述第四室。
本发明提出的第十一种液压油箱,其具有由箱状体构成的油箱主体,以及配置于该油箱主体宽度方向中央部下方的过滤器,其特征是,所述油箱主体内部,被由配置于所述过滤器上方的横向隔板和从该横向隔板的一个端部向下延伸形成的纵向隔板构成的隔离部件分隔开来;在所述横向隔板开设过滤器贯通孔的同时,通过过滤器连杆上带有的盖部件堵住该过滤器贯通孔;在纵向隔板外侧的宽度方向一端开设回油口的同时,在横向隔板下方开设吸油口。
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提出的第一种液压油箱,其隔离部件具有使油液的流动包括至少一次上下方向的折返和至少一次横向折返的结构。因此,回油口至吸油口的距离增大,可使吸入空气的油液(混入空气的油液)的脱气(消泡)效果更好。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第二种液压油箱,其吸油口开设于油箱主体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并位于油箱主体的下方,即使油箱处于倾斜状态,也可以方便地经吸油口吸取油液。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第三种液压油箱,由开设于横向隔板外侧的回油口进入油箱主体的油液,向上流动后于该横向隔板上方流向宽度方向的另一端,接着从该宽度方向的另一端向下流动,经隔离部件另一端的开口部进入横向隔板下方,再经位于该横向隔板下方的吸油口被吸走,因此,回油口至吸油口的距离增大,可使吸入空气的油液(混入空气的油液)的脱气(消泡)效果更好。如上所述,由于油箱结构使得油液中难以进入空气,与原有技术相比可减小油箱容量,实现油箱的小型化。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第四种液压油箱,其油箱主体被分隔成四个室,而且从回油口进入第一室的油液经由第二室进入第三室,再从第三室流经第四室,经吸油口被吸走。因此,回油口至吸油口的距离增大,可使吸入空气的油液(混入空气的油液)脱气(消泡)效果更好。如上所述,由于油箱结构使得油液中难以进入空气,与原有技术相比可减小油箱容量,提高脱气效率。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第五种液压油箱,由于一对纵向隔板和横向隔板分别与油箱主体连接,该三条隔板兼具加强构件的作用。因此,可减小油箱主体的板材厚度,可节省用作加强构件的其它构成部件。当纵向隔板和横向隔板与构成油箱主体各个板中面积最大的板连接时,其加强效果尤佳。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第六种液压油箱,由于一对纵向隔板和横向隔板分别与油箱主体连接,该三条隔板兼具加强构件的作用。因此,可减小油箱主体的板材厚度,或者可节省用作加强构件的其它构成部件。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第七种液压油箱,由于横向隔板与纵向隔板之间形成有空隙,可缓和油面波动时产生的应力。其次,当油量减少并略显不足时,可使油液容易到达吸油口。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第八种液压油箱,由于盖部件可基本上堵住该过滤器贯通孔,可避免该过滤器贯通孔变成油液通道。因此,可避免在第二室与第四室之间形成旁通流路,不致缩短回油口与吸油口间的距离,从而可防止脱气(消泡)功能的下降。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第九种液压油箱,由于隔离部件端缘与油箱主体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空隙,可缓解油面波动时所产生的应力。其次,当油量减少而导致略显不足时,可使油液容易到达吸油口。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第十种液压油箱,其油箱主体被分隔成四个室,而且由回油口进入第一室的油液经由第二室进入第三室,再从第三室流入第四室的过滤器,经吸油口被吸进油压泵。因此,回油口至吸油口的距离增大,可使吸入空气的油液(混入空气的油液)脱气(消泡)效果更好。如上所述,由于油箱结构使得油液中难以进入空气,与原有技术相比可减小油箱容量,提高脱气效率。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第十一种液压油箱,由开设于横向隔板外侧宽度方向一端的回油口进入油箱主体的油液,向上流动后于上述横向隔板上方流向其宽度方向的另一端,接着从该宽度方向的另一端向下流动,从上述隔离部件另一端的开口部进入横向隔板下方,流经位于该横向隔板下方的过滤器,经吸油口被吸进油压泵,因此,回油口至吸油口的距离增大,可使吸入空气的油液(混入空气的油液)脱气(消泡)效果更好。如上所述,由于油箱结构使得油液中难以进入空气,与原有技术相比可减小油箱容量,实现油箱的小型化。另外,过滤器贯通孔基本上被盖部件堵住,可避免该过滤器贯通孔变成油液通道。因此,可防止回油口与吸油口间的距离变短,从而防止脱气(消泡)功能的下降。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液压油箱实施例的正面剖面图;图2为所述液压油箱的侧面剖面图;图3为所述液压油箱的平面图;图4为所述液压油箱的平面剖面5为所述液压油箱的斜视略图;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液压油箱其它实施例的剖面略图;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液压油箱其它实施例的剖面略图;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液压油箱其它实施例的剖面略图;图9为原有液压油箱的斜视略图;图10为原有液压油箱的剖面略图;以及图11为采用液压油箱的建设机械略图。
其中,符号标记1.油箱主体 2、3.过滤器 4、5.侧板 10.纵向隔板11.纵向隔板 12.横向隔板 13.第一室 14.第二室15.第三室 16.第四室 17a、17b.回油口 18a、18b.吸油口43、44.过滤器贯通孔 45、46.过滤器连杆 51、52.盖部件55.油箱主体 56.过滤器 57.横向隔板 58.纵向隔板59.隔离部件 60.过滤器贯通孔 61.过滤器连杆62.盖部件 63.回油口 64.吸油口 65.开口部 72.吸油口73.回油口 74.过滤器 75.油箱主体 76.回油口77.横向隔板 78.纵向隔板 80.过滤器 81.隔离部件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提出的液压油箱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液压油箱正面剖面图,图2为其侧面剖面图,图3为其俯视图,图4为俯视剖面图。该液压油箱,包括由箱状体构成的油箱主体1、内置于该油箱主体1的一对过滤器2、3。该油箱主体1,由左侧板(侧板)4、右侧板(侧板)5、顶板6、底板7、端板8、9构成。而且,该油箱主体1,外形略呈长方体,其左侧板4和右侧板5的面积为构成油箱主体1外形的各个板中是最大的。
而且,如图1、5所示,上述油箱主体1内设有,由一对纵向隔板10、11,以及将纵向隔板间的区域上下分隔的横向隔板12构成的隔离部件19,该隔离部件将该油箱主体1内部分隔成四个室,即位于一条纵向隔板10外侧的第一室13、位于纵向隔板10、11间区域上方的第二室14、位于另一条纵向隔板外侧的第三室15、以及位于纵向隔板10、11间区域下方的第四室16。在第一室13中开设回油口17a、17b,同时在所述第四室16中开设吸油口18a、18b。
也就是说,在与第一室13对应的右侧板5上开设一对回油口17a、17b,该回油口17a、17b分别连接有导油管20a、20b。该各导油管20a、20b包括从回油口17a、17b延伸的水平部21a、21b,以及自该水平部21a、21b向下延伸形成的垂直部22a、22b。该垂直部22a、22b的下端开口部23a、23b与第一室13的底面相对,并与第一室13的底面相隔预定距离。其中,两导油管之一的导油管20a的水平部21a被设置成长于另一导油管20b的水平部21b。其次,各垂直部22a、22b的下端部周围壁上,开设有多个贯通孔25。另外,该纵向隔板10的下部10a(纵向隔离部)连接在横向隔板12的一个端部,并从横向隔板12(横向隔离部)的一个端部向下延伸,以便由该纵向隔板10的下部10a将过滤器2、3与导油管20a、20b的下端开口部23a、23b分隔开来。
而且,其中一条纵向隔板10包括主体部27和弯折片部28、29。其中,主体部27具有从中央部向上下方向延伸的隆起部26,弯折片部28、29形成于该主体部27的端部。该主体部27上开设有一对长形孔30。该纵向隔板10的弯折片部28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于左侧板4,而其弯折片部29则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于右侧板5。而且,该纵向隔板10的高度被设置成与油箱主体的内部高度基本相同。
另一条纵向隔板11,包括主体部33和弯折片部34、35。其中,主体部33具有从中央部向上下方向延伸的隆起部32,弯折片部34、35形成于该主体部33端部。该主体部33上开设有一对长形孔36。该纵向隔板11的弯折片部34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于左侧板4,而其弯折片部35则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于右侧板5。而且,该纵向隔板11,其高度被设置成与油箱主体的内部高度基本相同。另外,在该纵向隔板11下端,开设有贯通孔38(参见图1),第三室15与第四室16因该贯通孔38而连通。
横向隔板12,包括平板状主体部40、弯折片部41和弯折片部42。弯折片部41从该主体部40前端缘垂直向下延伸、并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于左侧板4。弯折片部42从该主体部40后端缘垂直向下延伸,并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于右侧板5。
该横向隔板12的主体部40上,开设有用于将过滤器2、3组装到油箱主体1上的过滤器贯通孔43、44(参见图4)。该过滤器2、3与各吸油口18a、18b对应配置,且连杆45、46从各过滤器2、3延伸。在该连杆45、46的上端,带有用于堵塞顶板6的贯通孔47、48的端帽49、50。此时,各过滤器2、3通过过滤器连杆45、46上的、图中未示出的弹簧部件被推压到底板7上。该各过滤器2、3为具有上壁的圆筒型部件,其将各吸油口18a、18b覆盖住。
而且,各过滤器连杆45、46上设有圆盘状盖部件51、52,用该盖部件51、52从上方基本上可将过滤器贯通孔43、44堵塞。此时,盖部件51、52最好能与横向隔板12的主体部40紧密接触,多少有些空隙亦无大碍。
在上述液压油箱中,油液从回油口17a、17b经导油管20a、20b的多个贯通孔25进入第一室13。该进入第一室13的油液在第一室13内向上流动,经其中一条纵向隔板10上的长形孔30进入第二室14。流向第二室14宽度方向的另一端部,经另一纵向隔板11上的长形孔36进入第三室15。进入第三室15的液压油在第三室15内向下流动,经另一纵向隔板11的贯通孔38进入第四室16。之后,流经第四室16中的过滤器2、3,经吸油口18a、18b被吸入图中未示出的油压泵。如上所述,通过一对纵向隔板10、11和横向隔板12,在油箱主体1内部形成油液流路。流经该流路的油液,进行一次上下方向的折返和一次横向折返流动。即,油液如箭头A所示,依次流经第一室13、第二室14、第三室15、第四室16,由此使回油口17a、17b与吸油口18a、18b间的距离增大,可以对吸入空气的油液(混入空气的油液)进行更有效的脱气(消泡)。而且,由于油箱结构使得空气难以进入,与原有技术相比可减小油箱容量,实现油箱的小型化。另外,由于油液沿宽度方向依次流经第一室13、第二室14、第三室15以及从第三室15流向第四室16,与沿上下方向流动相比,可避免因油量减少导致油液流动距离缩短。
另外,由于上述一对纵向隔板10、11和横向隔板12分别与油箱主体1固定连接,该三条隔板兼具加强构件的作用。因此,可减小油箱主体1的板材厚度,或者可减少用作加强构件的其它构成部件的数量。其次,由于盖部件51、52基本上可将过滤器贯通孔43、44堵住,可防止该过滤器贯通孔43、44变成油液通道。因此,可避免在第二室14与第四室16之间形成旁通流路,不致缩短回油口17a、17b与吸油口18a、18b间的距离,从而可防止脱气(消泡)功能的下降。
在上述实施例中,各纵向隔板10、11的上端缘与油箱主体1的顶板6内侧面之间,以及各纵向隔板10、11的下端缘与油箱主体1的底板7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空隙66、67、68、69,且横向隔板12与纵向隔板10、11之间形成有空隙70、71。这些空隙用于缓和油面波动时产生的应力。
图6所示为其它实施例。其中,上述油箱主体55内部,被隔离部件59分隔开来,该隔离部件59由配置于过滤器56上方的横向隔板57(横向隔离部)以及从该横向隔板57的一个端部垂直向下形成的纵向隔板58(纵向隔离部)构成。该横向隔板57中开设有过滤器贯通孔60,该过滤器贯通孔60基本上被过滤器连杆61上带有的盖部件62塞住。回油口63开设于纵向隔板58外侧之宽度方向一端的侧板上,吸油口64被过滤器56所覆盖。
因此,在该液压油箱中,由回油口63进入油箱主体55的油液,如箭头B所示,向上流动后于上述横向隔板57上方流向其宽度方向的另一端,接着从该宽度方向的另一端向下流动,经上述隔离部件59另一端的开口部65流入横向隔板57下方,再经由该横向隔板57下方的过滤器56从吸油口64被吸进油压泵。
在图6所示的液压油箱中,油液沿箭头B方向流动,与图1所示的液压油箱相同,形成油液至少进行一次上下方向的折返和至少一次横向折返的油液流路。因此,回油口63至吸油口64的距离增大,可使吸入空气的油液(混入空气的油液)脱气(消泡)效果良好。因此,与所述图1所示的液压油箱相同,由于其结构使得空气难以进入,与原有技术相比可减小油箱容量,实现小型化。而且,可避免过滤器贯通孔60变成油液通道,不致缩短回油口63与吸油口64间的距离,从而可防止脱气(消泡)功能的下降。
图7所示为另外的实施例。其中,油箱主体1内部,如图1及图5所示,同样配置有纵向隔板10、11,以及横向隔板12,将其内部分隔成第一室13、第二室14、第三室15、第四室16。与图1及图5不同的是,吸油口72开设于第一室13,回油口73开设于第四室16。其中,吸油口72被过滤器74所覆盖。
因此,在该液压油箱中,由回油口73进入油箱主体1的油液,如箭头C所示,首先沿宽度方向向远离吸油口72方向流动,随后向上流动,于横向隔板12上方沿宽度方向向吸油口72方向流动,接着从横向隔板12宽度方向的另一端向下流动,经由位于下方的过滤器74,由吸油口72被吸入油压泵。
在图7所示的液压油箱中,油液沿箭头C方向流动,依次流经第四室16、第三室15、第二室14、第一室13,回油口73与吸油口72间的距离增大,与图1所示的液压油箱相同,形成油液至少进行一次上下方向的折返和至少一次横向折返的油液流路。因此,回油口73与吸油口72间的距离增大,可使吸入空气的油液(混入空气的油液)脱气(消泡)效果良好。因此,与所述图1所示的液压油箱相同,其结构使得空气难以进入,与原有技术相比可减小油箱容量,实现小型化。
图8所示为又一不同的实施例。其中,上述油箱主体75内部,被隔离部件81分隔开来。回油口76开设于油箱主体75宽度方向侧端下部,吸油口79开设于回油口76上方。该隔离部件81由配置在回油口76上方的横向隔板77以及从该横向隔板77的一个端部向上延伸形成的纵向隔板78所构成。,吸油口79和回油口76被横向隔板77分隔开来,该吸油口79被过滤器80所覆盖。纵向隔板78,位于该过滤器80侧方,向上方延伸至比该过滤器80高的位置。
因此,在该液压油箱中,由回油口76进入油箱主体75的油液,如箭头D所示,首先沿宽度方向向远离吸油口79方向流动,之后向上流动至高于纵向隔板78的位置,沿宽度方向向吸油口79方向流动后向下流动,经由过滤器80从吸油口79被吸入油压泵。
在图8所示的液压油箱中,油液沿箭头D方向流动,与图1所示的液压油箱相同,形成油液至少进行一次上下方向折返和至少一次横向折返的油液流路。因此,回油口76至吸油口79间的距离增大,可使吸入空气的油液(混入空气的油液)脱气(消泡)效果良好。因此,与所述图1所示的液压油箱相同,其结构使得空气难以进入,与原有技术相比可减小油箱容量,实现小型化。
另外,在图8所示的液压油箱中,吸油口79与回油口76互换位置,亦可达到相同效果。
(其他实施例)以上是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在本发明范围内还可进行变化。例如,图1中开设有两个回油口17a、17b,实际上可开设一个或三个以上回油口。同样,过滤器也可以是一个或三个以上。吸油口的数量可随过滤器的数量相应进行增减。另外,在图6至图8所示的液压油箱中,可配置两个以上的过滤器。而使用该液压油箱的建筑机械不仅限于液压挖掘机,还可以是起重机、破碎机等各种其它机械。
在图1所示的液压油箱中,一对纵向隔板10、11以及横向隔板12与左侧板4和右侧板7相连接。当液压油箱高度较低、其外形呈扁平状,且顶板6和底板7的面积大于其它面时,从提高其加强效果角度考虑,亦可使纵向隔板10、11以及横向隔板12与顶板6和底板7相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的液压油箱中,形成的油液流动包含一次上下方向的折返和一次横向方向折返,亦可使其包含各两次以上的上下方向、横向折返。不过,从简化结构来看,如上述实施例所示,优选形成包括上下方向、宽度方向各一次折返的油液流路。
在图1及图6所示的液压油箱中,其吸油口18a、18b、64均开设于油箱主体1、55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下方,本发明亦适应于吸油口开设于其它位置的情形。但是,出于当油箱处于倾斜状态时也便于吸取液压油的考虑,吸油口优选设在油箱主体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下方。
本发明提出的液压油箱,可稳定消泡、缩小箱体容量,可实现液压油箱的小型化,简单实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液压油箱,其包括油箱主体(1,55,75),其形状为箱体状,并开设有回油口(17a,17b,63,73,76)和吸油口(18a,18b,64,72,79);隔离部件(19,59,81),其内置于所述油箱主体(1,55,75)内,以使所述回油口(17a,17b,63,73,76)与吸油口(18a,18b,64,72,79)之间形成油液流路,所述隔离部件(19,59,81)具有使油液的流动包括至少一次上下方向的折返和至少一次横向折返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油箱,所述吸油口(18a,18b,64)开设于所述油箱主体(1,55)的下方并位于宽度方向的中央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油箱,所述隔离部件(19,59),包括配置于所述吸油口(18a,18b,64)上方的横向隔离部(12,57)、以及由该横向隔离部(12,57)的一端侧向下延伸形成的纵向隔离部(10a,58),所述回油口(17a,17b,63),相对于所述吸油口(18a,18b,64)配置于所述纵向隔离部(10a,58)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压油箱,所述隔离部件(19)包括一对纵向隔板(10,11)和横向隔板(12),所述横向隔板(12)用于上下分隔位于所述一对纵向隔板(10,11)之间的区域,以致该隔离部件(19)将所述油箱主体(1)内部分隔成四个室即位于一条纵向隔板(10)外侧的第一室(13)、位于纵向隔板(10,11)之间区域上方的第二室(14)、位于另一条纵向隔板(11)外侧的第三室(15)、以及位于纵向隔板(10,11)间区域下方的第四室(16),所述回油口(17a,17b),开设于所述第一室(13),所述吸油口(18a,18b),开设于所述第四室(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油箱,所述一对纵向隔板(10,11)以及横向隔板(12)分别与构成油箱主体(1)各个板中面积最大的板(4,5)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液压油箱,所述一对纵向隔板(10,11)及横向隔板(12)分别与油箱主体(1)的侧板(4,5)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压油箱,所述一对纵向隔板(10,11)与横向隔板(12)之间形成有空隙(70,71)。
8.根据权利要求4~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压油箱,还包括与所述吸油口(18a,18b)相对应配置的过滤器(2,3),所述横向隔板(12)上开设有过滤器贯通孔(43,44),所述过滤器贯通孔(43,44),基本上被过滤器连杆(45,46)上带有的盖部件(51,52)堵住。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压油箱,所述隔离部件(19)端缘与所述油箱主体(1)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间隙。
10.一种液压油箱,其特征在于具有箱体结构的油箱主体(1)内,配置有一对纵向隔板(10,11);以及用于将该纵向隔板(10,11)之间的区域上下分隔的横向隔板(12);所述隔板将该油箱主体(1)内部分隔成四个室,即位于一条纵向隔板(10)外侧的第一室(13)、位于纵向隔板(10,11)间区域上方的第二室(14)、位于另一条纵向隔板(11)外侧的第三室(15)、以及位于纵向隔板(10,11)间区域下方的第四室(16),在所述第一室(13)开设回油口(17a,17b)的同时,在所述第四室(16)开设吸油口(18a,18b)。
11.一种液压油箱,其特征在于具有箱体结构的油箱主体(55),以及配置于该油箱主体(55)下方并位于宽度方向中央部的过滤器(56),所述油箱主体(55)内部,被由配置于所述过滤器(56)上方的横向隔板(57)和从该横向隔板(57)的一个端部向下延伸形成的纵向隔板(58)构成的隔离部件(59)分隔开来,在所述横向隔板(57)开设过滤器贯通孔(60),同时通过过滤器连杆(61)上带有的盖部件(62)基本上堵住该过滤器贯通孔(60),在纵向隔板(58)外侧的宽度方向一端开设有回油口(63),并在横向隔板(57)的下方开设有吸油口(64)。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稳定消泡、减少箱体容量的小型化液压油箱。该液压油箱,包括油箱主体(1),其由箱状体构成,并开设有回油口(17a,17b)和吸油口(18a,18b);隔离部件(19),其内置于油箱主体(1)内,以使回油口(17a,17b)至吸油口(18a,18b)之间形成油液流路。该隔离部件(19)具有使油液的流动包括至少一次上下方向的折返和至少一次横向折返的结构。
文档编号F15B1/26GK101076672SQ20058003589
公开日2007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4日
发明者小林秀彦, 木元健蔵 申请人: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