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级压缩空压机的供油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93292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级压缩空压机的供油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压缩机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双级压缩空压机的供油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螺杆空压机中多采用润滑油进行冷却、润滑、密封、降噪,而润滑油成本较高,因此螺杆空压机中的润滑油基本都是采用循环使用的方式,故需要对从空压机主机排出的油气混合气体进行油气分离,并对分离收集的润滑油进行过滤处理,同时从空压机主机排出的润滑油温度较高,为了保证润滑油的寿命以及降低空压机的排气温度,因此需要对润滑油进行冷却处理。

现有技术中,为防止压缩机冷却处理后温度过低,在润滑油的回收回路中设置三通的温度阀,油气分离后的部分润滑油通过温度阀,温度阀的一个阀口直接与机油滤清器相连,另一个阀口通过油冷却器3与机油滤清器相连,从而根据进入温度阀的润滑油的温度,控制阀口的开合,对需要冷却的润滑油进行冷却;这样的设置虽然能根据进油的温度判断润滑油是否需要降温,从而对阀口进行调节,但是无法控制出油的温度,一旦油温过低,润滑油进入空压机后容易析出冷凝水。

如中国专利:CN201420653829.7,一种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它包括一空气过滤器、一主机、一油气分离器2、一油冷却器3和一动力装置,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与主机的阳转子轴同轴连通,主机上设置有一进气口、一进油口和一出口,油气分离器2上设置有一进口、一出油口和一出气口,空气过滤器与主机的进气口连通,主机的出口与油气分离器2的进口连通,油气分离器2的出油口通过油冷却器3与主机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的主机和动力装置之间设置有一离心风轮和一蜗壳,离心风轮设置在蜗壳内且固定安装在主机的阳转子轴上,油冷却器3位于蜗壳的出风口处。

该装置中只能根据输入的润滑油的温度,控制温控阀4阀口的开合,从而对需要冷却的润滑油进行冷却,但是无法控制冷却后输出的润滑油的温度,一旦润滑油温度过低则导致压缩空气中有冷凝水析出,从而导致润滑油乳化变质,进而影响主机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旨在提供一种能对循环输入空压机主机中的润滑油的温度进行限定,使空压机的排气温度高于同状态下空气压力露点温度,防止压缩空气中有冷凝水析出的双级压缩空压机的供油系统。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级压缩空压机的供油系统,包括与空压机主机的出油口相连的油气分离器,所述供油系统还包括:

油冷却器,所述油冷却器的进油口与所述油气分离器的出油口相连通;

温控阀,所述温控阀包括第一进油口、第二进油口及温控阀出油口,所述第一进油口与所述油冷却器的出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油口与油气分离器的出油口相连通,所述温控阀出油口与空压机主机相连;

所述温控阀内还设置有根据输入的油温而热胀冷缩的感温元件,所述感温元件设置在所述温控阀出油口处与阀芯相连,控制所述阀芯移动。

较佳的,所述阀芯通过感温元件与阀壳相连,且所述阀芯上设置有与所述温控阀出油口相连通的流道。

较佳的,所述温控阀还包括阀壳,所述第一进油口、第二进油口以及温控阀出油口均设置在所述阀壳上。

较佳的,所述温控阀的出油口还连接有机油过滤装置,所述机油过滤装置包括两个并联设置的机油滤清器和用于固定及连接机油滤清器的油滤座。

较佳的, 所述油气分离器的出油口上设置有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分别连接油冷却器和温控阀。

较佳的,所述机油过滤装置的出油口处还设置有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分别与空压机主机中的一级喷油口及级间喷油口相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温控阀的第一进油口和第二进油口分别连接油冷却器和油气分离器,内设的感温元件根据输入的油温热胀冷缩并产生体积变化,从而控制阀芯运动,进而控制第一进油口、第二进油口、温控阀出油口之间的连通关系,最终对输出的油温进行控制,防止输出的油温过低,防止空气压缩过程中有冷凝水析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级压缩空压机的供油系统与空压机主机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级压缩空压机的供油系统中温控阀的使用状态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级压缩空压机的供油系统中感温元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双级压缩空压机的供油系统中温控阀的使用状态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双级压缩空压机的供油系统中温控阀的使用状态图三。

附图中:1、空压机主机;11、一级喷油口;12、级间喷油口;13、排气口;14、排气管;15、回油单向阀;16、最小压力阀;17、后冷却器;2、油气分离器;3、油冷却器;4、温控阀;41、第一进油口;42、第二进油口;43、温控阀出油口;44、感温元件;45、阀芯;5、机油过滤装置;6、第一三通阀;7、第二三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作具体阐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级压缩空压机的供油系统与空压机主机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级压缩空压机的供油系统中温控阀的使用状态图一,请结合图1和图2所示。示出一种较佳的双级压缩空压机的供油系统,包括油气分离器2、油冷却器3、温控阀4,所述油气分离器2与所述空压机主机1的排气口13相连,对空压机主机1输出的压缩气体进行油气分离器2;所述油冷却器3与油气分离器2的出油口相连通,对所述油气分离器2输出的润滑油进行冷却。所述温控阀4的第一进油口41与油冷却器3相连通,油冷却器3将油气分离器2输出的润滑油进行冷却并将冷却后输入至温控阀4;第二进油口42与油气分离器2相连通,油气分离装置直接将润滑油输入至温控阀4,所述温控阀出油口43与空压机主机1相连通,所述温控阀4内还设置有感温元件44,所述感温元件连接温控阀出油口43和阀芯45,并根据输入的油温的变化,而热胀冷缩,从而产生体积的变化,所述感温元件44根据体积的变化控制阀芯45移动,而阀芯45的移动则控制第一进油口41、第二进油口42、温控阀出油口43之间的连通关系,从而限定输出至空压机主机1内润滑油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中,温控阀4的第一进油口41和第二进油口42分别连接油冷却器3和油气分离器2,内设的感温元件44根据输入的油温进行热胀冷缩,从而产生体积的变化,控制阀芯45运动,进而控制第一进油口41和第二进油口42、温控阀出油口43三者之间的连通关系,最终对输出的油温进行控制,防止输出的油温过低,过低的油温会导致空气压缩过程中有冷凝水析出。

以下,以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实施方式中所描述之结构、工艺、选材仅用以说明实施方式的可行性,并无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级压缩空压机的供油系统中感温元件的安装示意图,请结合图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温控阀4内设置有一感温元件44,所述感应元件根据输入的油温的不同,控制所述出油口与第一进油口41以及第二进油口42之间的通断,从而控制输出的润滑油的油温。

所述温控阀4包括阀壳和阀芯45,所述第一进油口41、第二进油口42以及出油口均设置在所述阀壳上,所述阀芯45通过感温元件44与阀壳相连,且所述阀芯45上设置有与所述温控阀出油口43相连通的流道。

进一步的,所述感温元件44随温度的变化热胀冷缩,从而驱动所述阀芯45运动。

所述温控阀4的出油口还连接有机油过滤装置5,所述机油过滤装置5包括两个并联设置的机油滤清器和用于固定及连接机油滤清器的油滤座。

进一步的,所述油气分离器2通过第一三通阀6分别连接油冷却器3和温控阀4。

所述机油过滤装置5通过一第二三通阀7分别与空压机主机1中的一级喷油口11及级间喷油口12相连通,回收的润滑油由一级喷油口11及级间喷油口12流入至空压机主机1中。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双级压缩空压机的供油系统中温控阀的使用状态图二;图5为本实用新型双级压缩空压机的供油系统中温控阀的使用状态图三,请结合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的使用过程:电动机通过联轴器带动空压机运转,空压机首先由进气口吸入常压的空气,随后与通过一级喷油口11进入的润滑油混合并进行一级压缩过程,随后进入主机的“Z”字形级间冷却通道,在此过程中会有来自主机外的润滑油通过级间喷油口12进入该通道与一级压缩后的油气混合气体和润滑油进行混合与热交换,随后进行二级压缩过程,压缩完成后的油气混合气体通过排气管14进入油气分离器2,分离后的压缩空气经过最小压力阀16和后冷却器17后供应用气端。其间分离出来的一小部分润滑油通过回油管和回油单向阀15重新进入一级压缩主机,大部分润滑油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积聚到油气分离器2的底部。

油气分离器2的筒底部的润滑油在压差作用下流经第一三通阀6分成两支油路,一支油路到达温控阀4的第二进油口42,另一支油路经油冷却器3冷却后到达温控阀4的第一进油口41。温控阀4内有感温元件44,可以根据设定的温度范围控制温控阀4内阀芯45的动作,从而改变温控阀4第一进油口41、第二进油口42、出油口之间的连通关系,即当空压机刚开机时,润滑油的温度比较低,温控阀4的第二进油口42与出油口连通,第一进油口41关闭,请结合图2。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润滑油的温度急剧上升,当润滑油的温度达到温控阀4内感温元件44设定温度范围的下限时,温控阀4的第一进油口41与出油口逐渐连通,第二进油口42逐渐关闭,请结合图4;当润滑油的温度高于温控阀4内感温元件44设定温度范围的上限时,温控阀4的第一进油口41与出油口完全连通,第二进油口42完全关闭,请结合图5。

即当空压机经过开机过程达到正常运转状态时,从温控阀出油口43流出的润滑油只有两种情况:(1)润滑油的温度在温控阀4内感温元件44设定温度范围内,则为从第二进油口42过来的一部分未经过油冷却器3冷却的润滑油和从第一进油口41过来的一部分经过油冷却器3冷却的润滑油相混合的润滑油;(2)由于润滑油的温度比较高并高于温控阀4内感温元件44设定温度范围上限,使温控阀4的第一进油口41与出油口完全连通,第二进油口42完全关闭,则只有从第一进油口41过来的经过油冷却器3冷却的润滑油。上述情况均能保证从温控阀出油口43流出的润滑油温度高于温控阀4内感温元件44设定温度范围下限,从而防止一级压缩过程及级间冷却过程中压缩空气中冷凝水的析出。最后润滑油经过机油滤清器过滤后流经三通分别进入一级喷油口11和级间喷油口12,起到冷却、润滑、密封及降噪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温控阀4的第一进油口41和第二进油口42分别连接油冷却器3和油气分离器2,通过内设的感温元件44控制阀芯45运动,从而控制第一进油口41和第二进油口42的开或关,从而对输出的油温进行控制,防止输出的油温过低,过低的油温会导致空气压缩过程中有冷凝水析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