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液压电梯油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2928阅读:7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体式液压电梯油冷却器。



背景技术:

液压电梯的液压系统在工作过程中,液压油起着润滑磨擦副与传递动力的双重功能。随着温度的升高,油液的粘度降低,待润滑部位的油膜破坏,油液泄漏增加,直接影响电梯的平层精度、舒适感和轿厢沉降量,影响泵站内浸油式电机的散热效果。如果长时间在高温下工作,还会使油液氧化,析出沉淀物,并招致妨碍泵及阀的运动部分动作等严重的故障。当油温过高时,甚至可能会引发液压系统热保护动作而导致电梯关人事故的发生。

液压电梯的液压系统通过垂直升降运动来做功,根据能量守衡原理,输入系统的几乎所有的能量最终均会以热的形式进入系统。如果单靠自然散热冷却不足以使油温保持在允许的工作温度范围以内,则必须在系统中加装冷却装置实行强制冷却。现有技术的油冷却装置有采用风冷散热的方式,如果将油冷却器放置在室内,室内温度逐渐升高降低冷却效果,以及温度控制不够准确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冷却效果好、温度控制准确的液压电梯油冷却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体式液压电梯油冷却器,包括设置在油箱一侧的内机,所述内机连接有设置在室外的外机,所述内机内设置有输油泵,所述外机内设置有空气换热器,所述空气换热器包括风机,所述外机的上端设置有出风口,所述油箱包括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出油口通过软管与内机连接,所述内机通过软管与外机连接,所述外机通过软管与进油口连接,所述油箱内设置有温控探头,所述温控探头连接有设置在内机内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风机和输油泵连接。

优选的,所述油箱上的进油口与出油口上分别设置有过板接头,所述进油口与出油口上设置有伸入油箱内的液压油液面下的油管。

优选的,所述内机上设置有温度调节面板。

优选的,所述油管的长度为0.7m。

优选的,所述内机与外机的距离小于5m,所述内机与油箱之间的距离小于2.5m。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其采用风冷散热的方式,其中在油箱内设置有温控探头,温控探头连接有设置在内机内的控制器,控制器与风机连接,控制器根据油箱内温度的变化控制输油泵的功率以及风机的功率,油箱内温度过高时,加大风机的转速,强力散热,温度较低时风机调小或者关闭,实时调控。其中出风口位于内机的上方,保证热量的及时排出。油冷却器的内机与外机分开放置,有利于室内温度的保持,放置室内温度过高影响风冷散热的效果,并且内机和外机方便放置,拆装以及检修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体式液压电梯油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箱;2、内机;3、输油泵;4、空气换热器;5、风机;6、出风口;7、外机;9、进油口;10、出油口;11、温控探头;12、控制器;13、过板接头;14、油管;15、温度调节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分体式液压电梯油冷却器,包括设置在油箱1一侧的内机2,所述内机2连接有设置在室外的外机7,所述内机2内设置有输油泵3,所述外机7内设置有空气换热器4,所述空气换热器4包括风机5,所述外机7的上端设置有出风口6,所述油箱1包括进油口9和出油口10,所述出油口10通过软管与内机2连接,所述内机2通过软管与外机7连接,所述外机7通过软管与进油口9连接,所述油箱1内设置有温控探头11,所述温控探头11连接有设置在内机2内的控制器12,所述控制器12与风机2和输油泵3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体式液压电梯油冷却器,其采用风冷散热的方式,其中在油箱1内设置有温控探头11,温控探头11连接有设置在内机2内的控制器12,控制器12与风机5连接,控制器12根据油箱内温度的变化控制输油泵3的功率以及风机5的功率,油箱1内温度过高时,加大风机5的转速,强力散热,温度较低时风机5调小或者关闭,实时调控。其中出风口6位于内机2的上方,保证热量的及时排出。油冷却器的内机2与外机7分开放置,有利于室内温度的保持,放置室内温度过高影响风冷散热的效果,并且内机2和外机7方便放置,拆装以及检修十分方便。

优选的,所述油箱1上的进油口9与出油口10上分别设置有过板接头13,所述进油口9与出油口10上设置有伸入油箱1内的液压油液面下的油管14。过板接头13的设置能够方便油管14的快速拆装和连接的密封性,并且油管14处于油箱1内液压油液面下,保证了液压油能够流通。

优选的,所述内机2上设置有温度调节面板15。温度调节面板15与控制器12连接,并根据设定的温度来调节风机5的功率,保证了温度调控的准确性。

优选的,所述油管14的长度为0.7m。这样设置是保证液压油能够被抽出和送入油箱1。

优选的,所述内机2与外机7的距离小于5m,所述内机2与油箱1之间的距离小于2.5m。这样是为了保证油箱1内有足够的液压油和散热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