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50224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多路控制阀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多路控制阀,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能够满足40-80吨液压挖掘机各执行机构对流量压力的不同需求的多路控制阀。



背景技术:

随着液压挖掘机的大型化发展,挖掘机液压系统的关键元件之一的多路控制阀的技术也伴随着液压挖掘机的发展而进步。现有的多路控制阀大都采用两个阀体并联,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总功率的提高,其功率损失也相应增加,由于多路控制阀内的压力损失与节流口的面积密切相关的,若要减少压力损失,势必要增大节流口的过流面积或增加节流口的个数,这样一来,必然会增大阀芯的直径,如此会导致阀芯和阀孔质量、密封性和同轴度方面的要求难以保证,同时现有的多路控制阀很难满足40-80吨液压挖掘机的需求,并且各个工作机构动臂、斗杆、铲斗、回转、左右行走在压力流量方面能够匹配的不合理。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克服上述缺陷的多路控制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内容旨在提供本揭示内容的简化摘要,以使阅读者对本揭示内容具备基本的理解。此本发明内容并非本揭示内容的完整概述,且其用意并非在指出本发明实施例的重要/关键元件或界定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多路控制阀,包含:依次连通第一阀体、第二阀体以及第三阀体,所述第二阀体包含二个回油口,所述二个回油口连通于油箱、所述第一阀体及所述第三阀体,当所述多路控制阀工作时,所述第一阀体及所述第三阀体的回油通过所述回油口回流至所述油箱。

上述的多路控制阀,其中,所述第一阀体包含依次连通的左行走联V5、动臂第二联V4、回转联V3、备用联V2、斗杆第一联V1,所述第三阀体包含依次连通的直线行走联V10、右行走联V9、动臂第一联V8、铲斗联V7、斗杆第二联V6。

上述的多路控制阀,其中,所述第二阀体包含斗杆再生阀V13、动臂背压阀V12。

上述的多路控制阀,其中,所述第一阀体及所述第三阀体包含还分别包含旁通阀,二个所述旁通阀连通所述斗杆第二联V6及所述斗杆第一联V1。

上述的多路控制阀,其中,所述第二阀体还包含二个回转补油口,所述二个回转补油口连通双回转马达。

上述的多路控制阀,其中,所述第一阀体包含第一进油口及所述第二阀体包含第二进油口。

上述的多路控制阀,其中,前泵液压油经第一进油口至所述左行走联V5及/或后泵液压油经第二进油口至所述右行走联V9。

上述的多路控制阀,其中,前泵液压油经第一进油口P1至所述回转联V3。

上述的多路控制阀,其中,前泵液压油经第一进油口P1至所述备用联V2。

上述的多路控制阀,其中,后泵液压油经第二进油口P2至所述铲斗联V7。

上述的多路控制阀,其中,前泵液压油经所述第一进油口P1至所述斗杆第一联V1,后泵液压油经所述第二进油口至所述斗杆第二联V6,阀内合流时,所述后泵液压油依次通过所述第二阀体及所述第一阀体后与所述前泵液压油一起流入铲斗油缸。

上述的多路控制阀,其中,前泵液压油经所述第一进油口P1至所述斗杆第一联V1,后泵液压油经所述第二进油口P2至所述斗杆第二联V6.

上述的多路控制阀,其中,前泵液压油经所述第一进油口P1至所述动臂第二联V4,后泵液压油经所述第二进油口P2至所述动臂第一联V8,阀内合流时,所述前泵液压油依次通过所述第二阀体及所述第三阀体后与所述后泵液压油一起流入动臂油缸。

上述的多路控制阀,其中,所述铲斗联V7、所述动臂第二联V4及所述动臂第一联V8同时工作时,前泵液压油经所述第一进油口P1至所述动臂第二联V4后流入所述动臂油缸,所述后泵液压油经所述第二进油口P2至所述动臂第一联V8后流入所述动臂油缸,所述后泵液压油还经节流单向阀至所述铲斗联V7。

上述的多路控制阀,其中,所述斗杆第二联V6、所述动臂第二联V4及所述动臂第一联V8同时工作时,前泵液压油经所述第一进油口P1至所述动臂第二联V4,所述后泵液压油经所述第二进油口P2至所述动臂第一联V8.

本发明针对于现有技术其功效在于,多路控制阀采用整体式结构,结构紧凑,满足挖掘机各执行机构对流量压力的不同需求;采用动臂合流,斗杆合流,阀体内部进行分合流,分配到各组阀芯,以满足各执行元件所需的流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系统中增设了升压回路,当按下升压开关,控制器将使电磁阀动作,将主溢流阀的设定溢流压力由34.3Mpa提高到37.3Mpa,挖掘机的挖掘力可瞬间提高8%。可以同时进行斗杆收回和回转,提高了工作效率。再生功能:斗杆具有再生功能,当斗杆收回动作时,斗杆小腔的液压油能够再生到斗杆大腔,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能耗,本发明的多路控制阀实现对工程机械动作的控制且特别是能够满足40-80吨液压挖掘机各执行机构对流量压力的不同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多路控制阀原理结构图;

图2是左行走联V5的工作原理图;

图3是回转联V3的工作原理图;

图4是备用联V2的工作原理图;

图5是铲斗联V7的工作原理图;

图6是斗杆联内部合流的工作原理图;

图7是斗杆联外部合流的工作原理图;

图8为单独直线行走的工作原理图;

图9为动臂的工作原理图;

图10为直线行走加回转复合动作的工作原理图;

图11为动臂和铲斗复合动作的工作原理图;

图12为动臂和斗杆复合动作的工作原理图;

图13为动臂再生的工作原理图;

图14为铲斗合流的工作原理图;

图15为主溢流阀增压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进一步揭露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者。

请参照图1,图1是本发明的多路控制阀原理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多路控制阀包含:依次连通第一阀体T1、第二阀体T2以及第三阀体T3,所述第二阀体T2包含二个回油口R1、R2,所述二个回油口R1、R2连通于油箱、所述第一阀体T1及所述第三阀体T3,当所述多路控制阀工作时,所述第一阀体T1及所述第三阀体T3的回油通过所述回油口R1、R2回流至所述油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体T1包含依次连通的左行走联V5、动臂第二联V4、回转联V3、备用联V2、斗杆第一联V1;所述第三阀体T3包含依次连通的直线行走联V10、右行走联V9、动臂第一联V8、铲斗联V7、斗杆第二联V6;所述第二阀体T2包含通过铸造油道与斗杆第一联V1以及回转补油口Rs1相连的斗杆再生阀V13及通过铸造油道与动臂第一联V8以及回油口R1相连的动臂背压阀V12。斗杆内收时,斗杆小腔的液压油通过斗杆第一联V1、以及斗杆再生阀V13回油;动臂下降时,动臂大腔液压油通过动臂第一联V8、动臂背压阀V12回油。

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体T1及所述第三阀体T3包含还分别包含旁通阀V11、V14,二个旁通阀V11、V14连通所述斗杆第二联V6及所述斗杆第一联V1。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阀体T2还包含二个回转补油口Rs1、Rs2,所述二个回转补油口Rs1、Rs2连通双回转马达;所述第一阀体T1包含第一进油口P1及所述第二阀体T2包含第二进油口P2。

其中前述的部件、回油口及回转补油口之间通过至少一油道连接,其连接方式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请参照图2,图2是左行走联V5的工作原理图。如图2所示,左行走联V5的阀芯换向,前泵液压油经第一进油口P1至所述左行走联V5后进入连接左行走联V5的行走马达M1实现左行走功能;或右行走联V9的阀芯换向后泵液压油经第二进油口P2至所述右行走联V9后进入连接右行走联V9的行走马达(图未示)实现右行走功能。

请参照图3,图3是回转联V3的工作原理图。如图3所示,回转联V3的阀芯换向前泵液压油经第一进油口P1至所述回转联V3后进入连接回转联V3的回转马达M2,实现左右回转功能。

请参照图4,图4是备用联V2的工作原理图。如图4所示,备用联V2的阀芯换向,前泵液压油经第一进油口P1至所述备用联V2后进入连接备用联V2的机械装置,以实现该机械装置的相应功能,其中在本实施例中,该机械装置为破碎锤,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请参照图5,图5是铲斗联V7的工作原理图。如图5所示,铲斗联V7的阀芯换向,后泵液压油经第二进油口P2至所述铲斗联V7后进入连接铲斗联V7的铲斗油缸G1;同时,铲斗油缸G1通过铲斗联V7、油口实现回油。

请参照图6,图6是斗杆联内部合流的工作原理图。如图6所示,前泵液压油经所述第一进油口P1至所述斗杆第一联V1,后泵液压油经所述第二进油口P2至所述斗杆第二联V6,阀内合流时,所述后泵液压油依次通过所述第二阀体T2及所述第一阀体T1之间的油道后与所述前泵液压油一起流入与第一联V1连接的斗杆油缸G2,实现阀内合流功能;斗杆油缸G2回油通过斗杆第一联V1、旁通阀V11进入第二阀体T2。

请参照图7,图7是斗杆联外部合流的工作原理图。如图7所示,前泵液压油经所述第一进油口P1至所述斗杆第一联V1,后泵液压油经所述第二进油口P2至所述斗杆第二联V6,所述多路控制阀还包含外部管道W1,外部管道连通W1所述斗杆第二联V6及斗杆油缸G2,阀外合流时,所述后泵液压油通过所述外部管道W1与所述前泵液压油一起流入与斗杆第一联V1连接的斗杆油缸G2,实现阀外合流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阀内合流主要用于30-50T挖掘机,因其工作流量较小,而阀外合流主要用于50-80T级挖掘机,因其工作流量较大,外部合流可降低压力损失,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请参照图8,图8为单独直线行走的工作原理图。如图8所示,左行走联V5的阀芯换向,前泵液压油经第一进油口P1至所述左行走联V5后进入连接左行走联V5的行走马达M1实现左行走功能;右行走联V9的阀芯换向后泵液压油经第二进油口P2至所述右行走联V9后进入连接右行走联V9的行走马达M3实现右行走功能,左行走联V5及右行走联V9的油路互不干涉,从而实现直线行走。

请参照图9,图9为动臂的工作原理图。如图9所示,前泵液压油经所述第一进油口P1至所述动臂第二联V4,后泵液压油经所述第二进油口P2至所述动臂第一联V8,阀内合流时,所述前泵液压油依次通过所述第二阀体及所述第三阀体后与所述后泵液压油一起流入与动臂第一联V8连接动臂油缸G3。

请参照图10,图10为直线行走加回转复合动作的工作原理图。如图10所示,左右行走加回转动作时,直线行走联V10工作在左位。此时,前泵液压油经第一进油口P1口同时至左行走联V5及右行走联V9后分别流入行走马达M1、M3,实现左右行走马达的同步动作;后泵液压油经第二进油口P2至回转联V3后流入回转马达M2。

请参照图11,图11为动臂和铲斗复合动作的工作原理图。如图11所示,所述铲斗联V7、所述动臂第二联V4及所述动臂第一联V8同时工作时,前泵液压油经所述第一进油口P1至所述动臂第二联V4后流入所述动臂油缸G3,所述后泵液压油经第二进油口P2至所述动臂第一联V8后流入所述动臂油缸G3,所述后泵液压油还经节流单向阀(图未示)至所述铲斗联V7后流入铲斗油缸G1。铲斗联V7的进油存在节流,这样就保证了即使铲斗联V7的工作压力小于动臂联,但是由于节流存在,所以铲斗联V7节流口的进油液压仍为系统的最高压力。

请参照图12,图12为动臂和斗杆复合动作的工作原理图。如图12所示,所述斗杆第二联V6、所述动臂第二联V4及所述动臂第一联V8同时工作时,前泵液压油经所述第一进油口P1至所述动臂第二联V4后流入所述动臂油缸G3,所述后泵液压油经所述第二进油口P2至所述动臂第一联V8后流入所述动臂油缸G3,所述后泵液压油还进入至所述斗杆第二联V6后流入与斗杆第二联V6连接的斗杆油缸G4。

再请参照图13,图13为动臂再生的工作原理图。如图13所示,动臂再生功能指,在动臂下降的过程中,把动臂油缸大腔G31的液压油再生到动臂油缸小腔G32,防止吸空的同时,实现动臂下降的可控性。具体工作过程为:动臂第一联V8的阀芯工作在右位,经第二进油口P2进入的液压油经过动臂第一联V8进入动臂油缸小腔G32,动臂油缸大腔G31的回油通过动臂第一联V8的阀芯,由于回油面积比较小,所以会导致动臂油缸大腔G31压力高于动臂油缸小腔G32。动臂油缸大腔G31的液压油会有一部分通过动臂第一联V8的阀芯的内部油道,进入到动臂油缸小腔G32,实现再生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的多路控制阀还可实现斗杆再生功能,其工作原理与动臂再生功能相同,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再请参照图14,图14为铲斗合流的工作原理图。如图14所示,铲斗合流功能指,在铲斗回收过程中,使用双泵供油,提高铲斗回收速度,并防止铲斗回收过程中出现吸空现象,增强铲斗的可控性。具体工作过程为:在铲斗联V7工作时,铲斗联V7的阀芯换向,同时铲斗收的先导油(即经第一进油口P1进入的前泵液压油)控制旁通阀V11,使其工作在左位,此时经第一进油口P1进入的前泵液压油通过内部的油道和经第二进油口P2进入的后泵液压油一起进入铲斗油缸G1的小腔G11实现合流。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的多路控制阀还可实现备用联合流功能,其工作原理与铲斗合流相同,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再请参照图15,图14为主溢流阀增压的工作原理图。如图15所示,主溢流阀增压包含挖掘增压功能及行走增压功能。

挖掘增压功能:通过控制电磁阀,先导油进入主溢流阀F2的Pc口,瞬间提升主溢流阀F2的设定压力,提高挖掘机力;

行走增压功能:只要有任意的行走联动作,则通过逻辑关系使得主溢流阀F2的Py口产生先导压力,此先导压力输入主溢流阀F2的Pc口,瞬间提升主溢流阀F2的设定压力,提高行走牵引力。

由上述本发明实施方式可知,应用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通过3片式的结构布局,使得多路控制阀布局更加合理,所有的回油集成到了中间的第二阀体T2上,这样做,及方便了油管的布局,又增大了其回油能力,专为大型挖掘机设计的双回转马达补油口Rs1和Rs2,Rs1和Rs2分别连接至回转马达补油口,当回转制动时,实现对马达低压口的补油,防止马达吸空;双回油口R1和R2,可同时通过管路连接至挖掘机液压油箱,实现回油,有效的降低回油背压。

虽然上文实施方式中揭露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的相关技术人员,在不悖离本发明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形下,当可对其进行各种更动与修饰,但这些更动与修饰皆应包含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