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回油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31734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缩机回油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缩机回油系统。



背景技术:

压缩机应用中,存在各种不同形式的密封,以避免润滑油泄漏,但是即使存在这些密封,还是会有密封件失效的可能,导致润滑油泄漏,尤其是在高转速变频驱动的压缩机中,泄漏问题更加严重。一旦密封件失效,压缩机机头内的润滑油就会发生泄漏,需停机进行维修,且维修时间较长,维修成本增加,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压缩机回油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机回油系统,其能够将压缩机机头泄漏的润滑油吸回至压缩机机头,确保压缩机无间断的运行,有效减少压缩机的维修次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压缩机回油系统,用于将压缩机机头的润滑油泄漏点处的润滑油回收至压缩机机头,所述压缩机回油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空气过滤器、进气阀、压缩机机头、油分离器、最小压力阀和冷却器,还包括真空发生器,所述真空发生器上设有压缩空气进口、油气混合出口和真空口,所述润滑油泄漏点处开设有漏油孔,所述压缩空气进口与所述冷却器的出气口或者所述油分离器的出气口相连,所述油气混合出口与所述压缩机机头的进气口或者所述进气阀的进气口相连,所述真空口与所述漏油孔相连。

优选地,所述压缩空气进口和所述冷却器的出气口或者所述油分离器的出气口之间设有节流阀。

优选地,所述漏油孔和真空口之间设有单向阀。

优选地,所述真空发生器包括壳体,所述压缩空气进口、油气混合出口以及真空口均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内形成有供所述压缩空气和润滑油混合的腔室,所述腔室与所述真空口连通,所述壳体内插接有第一插接件和第二插接件,所述第一插接件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压缩空气进口和所述腔室通过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二插接件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腔室和所述油气混合出口通过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互对中,且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不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接件和第二插接件与所述壳体之间均为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接件和第二插接件的材质为铜。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材质为铝。

本发明的压缩机回油系统,利用压缩机出来的高压压缩空气经第一通孔喷出以在真空口处形成负压,从而将压缩机泄漏的润滑油吸入真空发生器的腔室内,并与压缩空气混合后经第二通孔喷出,最后由油气混合出口回流至压缩机机头,保证压缩机能够在密封件失效的情况下也能无间断地运行,能够有效减少维修的次数,缩短维修服务周期,减小客户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压缩机回油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压缩机回油系统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真空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压缩机回油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压缩机回油系统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实线部分代表气路,虚线部分代表油路。

参见图1、图2,本发明的压缩机回油系统,用于将压缩机机头3的润滑油泄漏点处的润滑油回收至压缩机机头3,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空气过滤器1、进气阀2、压缩机机头3、油分离器4、最小压力阀5和冷却器6,空气经过空气过滤器1过滤后,经进气阀2进入压缩机机头3,实现空气的压缩,压缩后的空气再经过油分离器4进行油气分离,分离出来的润滑油进入油路系统,而分离后得到的压缩空气则经最小压力阀5进入冷却器6进行冷却,最终得到纯净的高压压缩空气。

在压缩机运行过程中,由于密封件的失效会导致润滑油泄漏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为了不影响压缩机的正常运行,可在压缩机机头3的润滑油泄漏点处开设漏油孔,在漏油孔和压缩机机头3之间设置回油回路。下文以在压缩机机头3和电机7之间的法兰连接处发生润滑油泄漏为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压缩机回油系统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显然,该回油系统同样适用于压缩机其他润滑油泄漏处。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压缩机机头3的润滑油泄漏点11位于压缩机机头3和电机7之间,为将泄漏的润滑油再回收至压缩机机头3,可在润滑油泄漏点11处开设漏油孔(图中未示出)。该压缩机回油系统还包括真空发生器8,该真空发生器8包括压缩空气进口8011、油气混合出口8012和真空口8013,其中,压缩空气进口8011与冷却器6的出气口(图中未标示)或者油分离器4的出气口(图中未标示)相连,油气混合出口8012与压缩机机头3的进气口(图中未标示)或者进气阀2的进气口(图中未标示)相连,真空口8013与上述漏油孔相连。

图1为本发明的压缩机回油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压缩空气进口8011与冷却器6的出气口相连,油气混合出口8012与压缩机机头3的进气口相连;图2为本发明的压缩机回油系统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压缩空气进口8011与油分离器4的出气口相连,油气混合出口8012与进气阀2的进气口相连。如图1、图2所示,当由冷却器6的出气口或者油分离器4的出气口出来的高压压缩空气从压缩空气进口8011吸入真空发生器8后,真空口8013处会形成负压,使得由漏油孔出来的润滑油可由真空口8013进入真空发生器8并与由压缩空气进口8011进来的高压压缩空气混合,油气混合后一起由油气混合出口8012经压缩机机头3的进气口或者进气阀2的进气口回流至压缩机机头3。

显然,真空发生器8的压缩空气进口8011还可以连接于其他压缩空气气源。另外,真空发生器8的连接方式除如图1、图2所示的两种实施方式外,显而易见地,还可以有其他连接方式,例如,压缩空气进口8011与冷却器6的出气口相连,油气混合出口8012与进气阀2的进气口相连;或者压缩空气进口8011与油分离器4的出气口相连,油气混合出口8012与压缩机机头3的进气口相连。

如图3所示,真空发生器8包括壳体801,压缩空气进口8011、油气混合出口8012以及真空口8013均设于壳体801上。

具体地,壳体801内形成有供压缩空气和润滑油混合的腔室802,腔室802与真空口8013连通,壳体801内插接有第一插接件803和第二插接件804,第一插接件803开设有第一通孔8031,压缩空气进口8011和腔室802通过第一通孔8031连通,第二插接件804开设有第二通孔8041,腔室802和油气混合出口8012通过第二通孔8041连通。其中,第一通孔8031和第二通孔8041相互对中,且第二通孔8041的孔径不小于第一通孔8031的孔径。如图3所示,压缩空气进口8011和油气混合出口8012的内径大于第二通孔8041的孔径。

优选地,第一插接件803和第二插接件804与壳体801之间为过盈配合。另外,由于压缩机润滑油为高温液体,因此,壳体801、第一插接件803以及第二插接件804可采用耐高温的材料,例如,壳体801的材质可选用铝,第一插接件803和第二插接件804的材质可选用铜。

参见图3并结合图1、图2,具有上述结构的真空发生器8的工作原理为:由冷却器6的出气口或者油分离器4的出气口出来的高压压缩空气从压缩空气进口8011进入壳体801内,并经第一通孔8031高速喷出,形成射流,在腔室802内产生卷吸流动,使得腔室802内的空气不断地被抽吸走,从而使腔室802内的压力降至大气压以下,形成负压,进而使得由漏油孔出来的润滑油可由真空口8013吸入腔室802内并与高压压缩空气混合,油气混合物随后经第二通孔8041喷出,压力随流速的减小而升高,使得润滑油随高压压缩空气一起由油气混合出口8012经压缩机机头3的进气口或者进气阀2的进气口回流至压缩机机头3。

为了避免压缩空气的浪费,如图1所示,可在冷却器6的出气口和真空发生器8的压缩空气进口8011之间设置节流阀9,或者,如图2所示,在油分离器4的出气口和真空发生器8的压缩空气进口8011之间设置节流阀9,使得只有部分压缩空气进入真空发生器8被利用。

为了防止泄漏的润滑油回流至漏油孔,可在漏油孔和真空发生器8的真空口8013之间设置单向阀10。

本发明的压缩机回油系统,利用压缩机出来的高压压缩空气经第一通孔8031喷出以在真空口8013处形成负压,从而将压缩机机头3泄漏的润滑油吸入真空发生器8的腔室802内,并与压缩空气混合后经第二通孔8041喷出,最后由油气混合出口8012回流至压缩机机头3,保证压缩机能够在密封件失效的情况下也能无间断地运行,能够有效减少维修的次数,缩短维修服务周期,减小客户损失。

当然,本发明的压缩机回油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真空发生器还可以采用其他常规的真空发生器,以实现将压缩机机头泄漏的润滑油回收至压缩机机头的目的。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示意性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道,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可以对本发明作出多种改进,这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