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节能型全无油涡旋式电力机车气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4713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节能型全无油涡旋式电力机车气泵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节能型全无油涡旋式电力机车气泵。



背景技术:

电力机车气泵是电力机车内部常用的气源供应设备,通常用于电力机车内部空气的交换,以及电力机车内部设备的驱动气源,传统的电力机车气泵在使用使油污污染严重,严重影响电力机车的正常运行。

为了克服传统电力机车气泵在使用使油污污染严重,严重影响电力机车的正常运行的缺点,因此需要一种同时具有消音和除油功能的高效节能型全无油涡旋式电力机车气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效节能型全无油涡旋式电力机车气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节能型全无油涡旋式电力机车气泵,包括圆盘型罩壳,所述罩壳的内部沿其轴线方向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叶轮,所述罩壳的一侧安装有与罩壳连通的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的另一端安装有集气筒,所述集气筒的内部安装有消音除油机构,所述集气筒远离排气管道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壳盖,所述壳盖远离集气筒的一侧安装有气体输出管道,所述壳盖靠近集气筒的一侧焊接有与消音除油机构连接的保持套筒,所述消音除油机构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下挡板和上挡板,且下挡板位于上挡板的正下方,所述下挡板的外侧焊接有与上挡板链接的半圆形连接板,所述下挡板和上挡板之间安装有与连接板焊接的挡板,且挡板与下挡板平行设置,所述下挡板与挡板之间安装有圆柱形过滤块,所述上挡板与挡板之间填充有圆柱形消音海绵。

优选的,所述转轴伸出罩壳的一端安装有驱动电机。

优选的,所述过滤块由过滤网包裹固体活性炭颗粒制成。

优选的,所述罩壳远离排气管道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孔。

优选的,所述下挡板、上挡板和挡板上均开设有通气孔。

优选的,所述保持套筒的侧壁上开设有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在排气管道上设置的集气筒、消音除油机构和壳盖,使电力机车气泵拥有消音清除气体内部油污的功能,保障电力机车气泵输出气体的清洁度,防止电力机车气泵的气体对电力机车内部机械的污染,保障电力机车内部空气的清洁,通过设置的下挡板、上挡板、挡板、连接板、消音海绵和过滤块,方便对电力机车气泵内部消音除油机构的更换使用,提高电力机车气泵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节能型全无油涡旋式电力机车气泵消音除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节能型全无油涡旋式电力机车气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罩壳、2转轴、3叶轮、4排气管道、5集气筒、6消音除油机构、7壳盖、8输出管道、9保持套筒、10下挡板、11上挡板、12挡板、13连接板、14消音海绵、15过滤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高效节能型全无油涡旋式电力机车气泵,包括圆盘型罩壳1,罩壳1的内部沿其轴线方向安装有转轴2,转轴2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叶轮3,罩壳1的一侧安装有与罩壳1连通的排气管道4,排气管道4的另一端安装有集气筒5,集气筒5的内部安装有消音除油机构6,集气筒5远离排气管道4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壳盖7,壳盖7远离集气筒5的一侧安装有气体输出管道8,壳盖7靠近集气筒5的一侧焊接有与消音除油机构6连接的保持套筒9,消音除油机构6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下挡板10和上挡板11,且下挡板10位于上挡板11的正下方,下挡板10的外侧焊接有与上挡板11链接的半圆形连接板13,下挡板10和上挡板11之间安装有与连接板13焊接的挡板12,且挡板12与下挡板10平行设置,下挡板10与挡板12之间安装有圆柱形过滤块15,上挡板11与挡板12之间填充有圆柱形消音海绵14,转轴2伸出罩壳1的一端安装有驱动电机,过滤块15由过滤网包裹固体活性炭颗粒制成,罩壳1远离排气管道4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孔,下挡板10、上挡板11和挡板12上均开设有通气孔,保持套筒9的侧壁上开设有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中,当驱动电机启动时,使带动转轴2带动叶轮3转动,从而使空气在叶轮3的作用下进入排气管道4中,这时候经过集气筒5内部的消音除油机构6的过滤和消音作用,使空气变得清洁,当需要更换过滤块15时,将壳盖7拧开,然后将消音除油机构6从集气筒5内部抽出,然后将过滤块15从消音除油机构6中抽出更换,该设计保障电力机车气泵输出气体的清洁度,防止电力机车气泵的气体对电力机车内部机械的污染,保障电力机车内部空气的清洁,方便对电力机车气泵内部消音除油机构的更换使用,提高电力机车气泵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