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转升降气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68495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转升降气缸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转升降气缸。



背景技术:

气缸是一种与活塞构成工作容积的气动部件,现在的气缸均通过引导活塞在其中进行直线往复运动,使得气体在气缸中接受活塞压缩而提高压力,并引导外接的执行部件工作。

现有技术上的气缸大多数为有杆气缸,有杆气缸是将缸筒固定,通过活塞杆的直线往复运动将压缩空气的压力能转化为机械能,由于活塞杆高频振动或受拉力,极易形成断杆,因此造成气缸无法使用,而且活塞杆在运动过程中两端受力不均,导致控制定位不精确,缩短气缸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防转升降气缸,固定活塞杆,通过腔室内的气流带动缸筒直线往复运动,结构简单合理,受力平衡,控制定位精确,能够防止活塞杆断裂,延长了气缸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转升降气缸,包括缸筒、活塞组件、活塞杆、前盖和后盖,前盖和后盖分别设置于缸筒的两端,活塞杆设于缸筒内,活塞杆的前端与活塞组件固定连接,活塞杆与后盖止转配合,还包括安装座、端盖、转接螺杆和导气管,后盖、安装座和端盖依次固定,转接螺杆设置于安装座内,转接螺杆的前端与活塞杆的后端固定连接,转接螺杆的后端伸入于端盖内,活塞杆和转接螺杆呈中空设置,导气管穿设于活塞杆与转接螺杆内,导气管的前端与活塞组件固定连接,导气管的后端伸入于端盖内,活塞组件、导气管之间配合形成有第一腔室,活塞杆、转接螺杆、导气管、活塞组件和端盖之间配合形成有第二腔室,活塞杆、缸筒、后盖和活塞组件之间配合形成有第三腔室,活塞组件、前盖和缸筒之间配合形成有第四腔室,端盖内设置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二气孔以及与第二腔室连通的第一气孔,活塞组件内设置有将第二腔室与第三腔室连通的环槽以及将第一腔室与第四腔室连通的通孔。

进一步地,活塞组件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活塞和活塞连接杆,活塞与活塞杆的前端固定连接,导气管与活塞连接杆固定连接,活塞内设置有所述环槽,活塞和活塞连接杆的中部配合形成有所述通孔。

进一步地,端盖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第一端盖设于安装座与第二端盖之间,第一端盖内设有所述第一气孔,第二端盖内设有所述第二气孔。

进一步地,第一端盖上设置有凹槽,第二端盖上设置有与凹槽相匹配的凸环,凸环与凹槽插接配合,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通过螺钉紧固。

进一步地,活塞杆外周的纵截面呈正六边形。

进一步地,后盖的内壁嵌设有与活塞杆配合的Y型圈,Y型圈的内壁呈正六边形。

进一步地,缸筒和后盖的外周套设有缸筒套,缸筒套通过螺钉与后盖固定连接,缸筒套外周套设有钢环,钢环通过弹性圆柱销与缸筒套接连。

进一步地,安装座内设置有接近传感器。

进一步地,后盖与安装座之间设置有垫片。

进一步地,安装座与端盖之间设置有连接螺母。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将活塞杆和安装座固定,从第二气孔进气时,气流依次通过第一腔室、通孔和第四腔室给前盖压力,前盖带动缸筒向左移动,从第一气孔进气时,气流依次通过第二腔室、环槽和第三腔室给后盖压力,后盖带动缸筒向右移动复位,通过气流带动缸筒直线往复运动,从而实现防转升降气缸工作,与现有技术相比,简化了结构,使缸筒两端的受力平衡,提高了控制定位精度,能够防止活塞杆断裂,延长了气缸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受力平衡,控制定位精确高,能够防止活塞杆断裂,延长了气缸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B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缸筒;2、活塞组件;3、后盖;4、活塞杆;5、前盖;6、安装座;7、转接螺杆;8、端盖;9、活塞;10、导气管;11、第一气孔;12、第二气孔;13、活塞连接杆;14、第一腔室;15、第二腔室;16、第三腔室;17、第四腔室;18、缸筒套;19、钢环;20、接近传感器;21、垫片;22、第一端盖;23、第二端盖;24、连接螺母;25、凹槽;26、凸环;27、环槽;28、通孔;29、Y型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转升降气缸,包括缸筒1、活塞组件2、活塞杆4、前盖5和后盖3,前盖5和后盖3分别设置于缸筒1的两端,活塞杆4设于缸筒1内,活塞杆4的前端与活塞组件2固定连接,活塞杆4与后盖3止转配合,还包括安装座6、端盖8、转接螺杆7和导气管10,后盖3、安装座6和端盖8依次固定,转接螺杆7设置于安装座6内,转接螺杆7的前端与活塞杆4的后端固定连接,转接螺杆7的后端伸入于端盖8内,活塞杆4和转接螺杆7呈中空设置,导气管10穿设于活塞杆4与转接螺杆7内,导气管10的前端与活塞组件2固定连接,导气管10的后端伸入于端盖8内,活塞组件2、导气管10之间配合形成有第一腔室14,活塞杆4、转接螺杆7、导气管10、活塞组件2和端盖8之间配合形成有第二腔室15,活塞杆4、缸筒1、后盖3和活塞组件2之间配合形成有第三腔室16,活塞组件2、前盖5和缸筒1之间配合形成有第四腔室17,端盖8内设置有与第一腔室14连通的第二气孔12以及与第二腔室15连通的第一气孔11,活塞组件2内设置有将第二腔室15与第三腔室16连通的环槽27以及将第一腔室14与第四腔室17连通的通孔28。

活塞组件2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活塞9和活塞连接杆13,活塞9与活塞杆4的前端固定连接,导气管10与活塞连接杆13固定连接,活塞9内设置有所述环槽27,活塞9和活塞连接杆13的中部配合形成有所述通孔28,导气管10内壁直径大于通孔28的直径,通过活塞连接杆4的连接,能够有效地防止导气管10脱落。

端盖8包括第一端盖22和第二端盖23,第一端盖22设于安装座6与第二端盖23之间,第一端盖22内设有所述第一气孔11,第二端盖23内设有所述第二气孔12,第一端盖22上设置有凹槽25,第二端盖23上设置有与凹槽25相匹配的凸环26,凸环26与凹槽25插接配合,第一端盖22与第二端盖23通过螺钉紧固。

活塞杆4外周的纵截面呈正六边形,后盖3的内壁嵌设有与活塞杆4配合的Y型圈29,Y型圈29的内壁呈正六边形,能够防止活塞杆4转动,而且在拆卸过程中较方便。

缸筒1和后盖3的外周套设有缸筒套18,缸筒套18通过螺钉与后盖3固定连接,缸筒套18外周套设有钢环19,钢环19通过弹性圆柱销与缸筒套18接连。

安装座6内设置有接近传感器20,能够检测腔室内的气流情况。

后盖3与安装座6之间设置有垫片21,能够防止两者之间因为振动产生磨损。

安装座6与端盖8之间设置有连接螺母24,连接更加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活塞杆4和安装座6固定,从第二气孔12进气时,即沿P2的路线,气流依次通过第一腔室14、通孔28和第四腔室17给前盖5压力,前盖5带动缸筒1向左移动,从第一气孔11进气时,即沿P1的路线,气流依次通过第二腔室15、环槽27和第三腔室16给后盖3压力,后盖3带动缸筒1向右移动复位,通过气流带动缸筒1直线往复运动,从而实现防转升降气缸工作,简化了结构,使缸筒1两端的受力平衡,提高了控制定位精度,能够防止活塞杆4断裂,延长了气缸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