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间隙连续泵送的活塞式泵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2450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无间隙连续泵送的活塞式泵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活塞的流体输送缸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间隙连续泵送的活塞式泵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国内,混凝土施工应用与各种领域,房建、桥梁、隧道、基础等各领域对混凝土施工工法提出新的要求。而作为混凝土泵送机械的出现,大大的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刷新了混凝土施工的世界纪录。混凝土泵送行业在国内迅猛的发展,涌现了一批高质量的活塞式混凝土泵生产厂家,如三一、中联等。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混凝土泵送行业也进入了一个变革的时期,在这种背景下混凝土泵送进入隧道施工序列,产生了以混凝土泵为基础的混凝土喷射施工,也就是近两年兴起的混凝土湿喷机械手或者混凝土湿喷台车,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混凝土湿喷机。混凝土泵送行业中活塞式混凝土泵占到90%以上,鉴于隧道湿喷工法对泵送连续性提出新的挑战,活塞式混凝土泵不可避免在输料缸之间切换时出现泵送的不连续,这样的间隙在泵送行业对混凝土质量影响较小,但是在混凝土喷射时出现的不连续对喷射施工的质量影响比较严重。

然而由于活塞式混凝土泵本身泵送原理不可避免产生泵送的不连续,现有技术的连续泵送的混凝土泵只能尽量缩短输料缸的切换时间,无法彻底解决活塞式混凝土泵泵料不连续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间隙连续泵送的活塞式泵送装置,以解决由于活塞式混凝土泵本身泵送原理不可避免产生泵送的不连续,现有理论只能尽量缩短第泵送结构的切换时间,无法彻底解决不连续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无间隙连续泵送的活塞式泵送装置,包括第一、第二泵送结构、料斗和与所述料斗内腔连通的输料腔,每一个泵送结构包括泵送油缸和输料缸,所述输料缸内设置有活塞总成,并且在泵送工作时所述泵送油缸的活塞杆驱动所述活塞总成在所述输料缸中往复运动,所述料斗内设置有切换阀,第一泵送结构和第二泵送结构的输料缸通过所述切换阀与料斗连通,在泵送工作时通过所述切换阀的切换实现第一/第二泵送结构将料斗内的料输出至输料腔,经输料腔将料输出,还包括储料系统,在泵送工作时所述输料缸将料由输料腔压入至储料系统并暂存;在输料缸切换时暂存在所述储料腔内的料由储料系统输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储料系统包括驱动装置和储料装置,驱动装置提供动力将储料装置的料输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装置是一种流体驱动装置;或者所述驱动装置是一种机械驱动装置;或者所述驱动装置是一种电驱动装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储料装置是一种可以构成封闭腔的活塞装置,所述活塞式装置包括缸筒和活塞总成,所述活塞总成连接驱动装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储料装置是一种可以构成弹性封闭腔的装置,所述弹性封闭腔的装置包括壳体和弹性隔膜,所述壳体被弹性隔膜隔开形成封闭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储料系统包括驱动油缸和储料缸,所述储料缸与输料腔连通,其内设置有活塞总成,泵送工作时所述驱动油缸的活塞杆驱动所述活塞总成在所述储料缸内往复运动,该储料缸和活塞总成底部形成储料腔,所述储料腔的容量大小随着所述活塞总成在所述储料缸内的位置而改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储料系统还包括控制阀组,控制阀组包括换向阀和截止阀,所述换向阀进油口与第二压力源连接,其工作油口与储料系统驱动油缸无杆腔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储料系统还包括蓄能器,所述蓄能器分别与换向阀工作油口和截止阀进口连接,所述截止阀出口管路连接至油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储料系统,在泵送工作时所述输料缸将料由输料腔压入储料腔内并暂存;在输料缸切换时暂存在所述储料腔内的料由储料系统输出,在输料缸切换时补充混凝土实现连续泵送,彻底解决活塞式混凝土泵的泵送的不连续性的问题,提高混凝土泵送的效率,进而提高在隧道湿喷的施工工法的施工效率。且本实实用新型无间隙连续泵送的活塞式泵送装置整体结构设计合理、体积小、结构紧凑,能彻底解决现有技术的连续泵送的混凝土泵只能尽量缩短输料缸的切换时间,活塞式混凝土泵料不连续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控制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控制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控制原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无间隙连续泵送的活塞式泵送装置的工作示意图之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无间隙连续泵送的活塞式泵送装置的工作示意图之二。

图中标号所代表的意义为: 1、储料缸,2、活塞总成,3、驱动油缸,4、储料腔,5、蓄能器,6、控制阀组,601、换向阀、602、截止阀,7、泵送油缸控制阀,8、第一泵送油缸,9、第二泵送油缸,10、料斗,11、输料腔,12、S管阀,13、第一压力油源,14、第二压力油源,15、第一输料缸,16、第二输料缸,17、第一活塞总成,18、第一泵送油缸的活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实施例1:参见图1、2、7、8,一种无间隙连续泵送的活塞式泵送装置,包括第一、第二泵送结构、料斗10和与料斗10内腔连通的输料腔11,第一泵送结构包括第一泵送油缸8和第一输料缸15,第一输料缸15内设置有第一活塞总成17,并且在泵送工作时,第一泵送油缸的活塞杆18驱动第一活塞总成17在第一输料缸15中往复运动;第二泵送送结构包括第二泵送油缸9和第二输料缸16,第二输料缸16内设置有第二活塞总成(图中未画出),并且在泵送工作时,第二泵送油缸的活塞杆驱动第二活塞总成在第二输料缸16中往复运动;料斗内设置有S管阀(图中未显示),第一泵输料缸15和第二输料缸16通过S管阀与料斗连通,在泵送工作时通过所述S管阀的切换实现第一/第二泵送结构将料斗内的料泵入输料腔,经输料腔将料输出,无间隙连续泵送的活塞式泵送装置还包括储料系统,在泵送工作时输料缸将料输出至输料腔11压入储料腔4内并暂存;在输料缸切换时暂存在储料腔4内的料由储料系统输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储料系统在第一输料缸15和第二输料缸16切换时补充混凝土实现连续泵送,彻底解决活塞式混凝土泵的泵送的不连续性的问题。

储料系统包括驱动装置和储料装置,驱动装置提供动力将储料装置的料输出,驱动装置是一种流体驱动装置;或者驱动装置是一种机械驱动装置;或者驱动装置是一种电驱动装置。储料装置是一种可以构成封闭腔的活塞装置,所述活塞式装置包括缸筒和活塞总成,所述活塞总成连接驱动装置。

实施例2,图未画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结构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的是:储料装置是一种可以构成弹性封闭腔的装置,所述弹性封闭腔的装置包括壳体和弹性隔膜,所述壳体被弹性隔膜隔开形成封闭腔。

实施例3:参见图1、2、7、8,实施例3与实施例1结构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的是:储料系统包括驱动油缸3和储料缸1,所述储料缸1与输料腔11连通,其内设置有活塞总成2,并且在储料系统进行泵送工作时所述驱动油缸3的活塞杆驱动活塞总成2在储料缸1内往复运动,该储料缸1和活塞总成2底部形成用于容纳料的储料腔4,所述储料腔4的容量大小随着所述活塞总成2在储料缸1内的位置而改变;驱动油缸3的缸径小于每一个泵送结构的泵送油缸缸径,即驱动油缸3的缸径小于第一泵送油缸8的缸径,同时也小于第二泵送油缸9的缸径。驱动油缸3无杆腔油口直接与第二压力油源14连接,其无杆腔油口直接与油箱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带动活塞总成2在储料缸1内往复运动的不限于驱动油缸3,也可以是气缸、电推杆或者其它能驱动活塞总成在储料缸内往复直线运动的机械结构。

实施例4,参见图3、4、7和8,实施例4与实施例3结构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储料系统还包括控制阀组6,控制阀组6控制驱动油缸3的进出油, 控制阀组6包括换向阀601,换向阀601的工作油口连接驱动油缸3的无杆腔油口,其进油口与第二压力油源14连接,其回油口连接至油箱。

实施例5,参见图5、6、7和8,实施例5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增设了蓄能器5,蓄能器5放油口通过管路分别与换向阀601工作油口和手动截止602阀进口管路连接,截止阀602出口管路连接至油箱。

本实用新型无间隙连续泵送的活塞式泵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不限于混凝土泵集成应用,也可以根据需要独立应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和原理的前提下,可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比如将驱动油缸改为气缸、电器驱动或者其它能驱动活塞总成在储料缸内往复直线运动的机械结构等均可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在此不一一详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