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旋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8193发布日期:2018-11-20 19:06阅读:5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立体旋摆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常见的旋摆结构,如风扇,其常规旋转结构包括电机和设置在电机转轴上的扇叶,电机驱动扇叶绕转轴旋转。这种常规风扇的送风方式送风范围较小,风力不柔和,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现有技术中,需要风扇在旋转的同时摆动,从而扩大送风范围,给人更加舒适的体验感。

目前,常用的风扇摆动方式是使得风扇左、右摆动或上、下摆动。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510789768.6公开了送风装置,具备:风扇电机;风扇,其安装于上述风扇电机的输出轴;外壳,其具有风扇保护罩部和电机壳部,上述风扇保护罩部覆盖上述风扇,上述电机壳部配置于上述风扇保护罩部的后方,收纳上述风扇电机;转动轴,其支撑上述电机壳部,使上述电机壳部能向上下方向转动;以及摆头电机,其设于上述电机壳部,使上述电机壳部向上下方向转动,上述风扇电机配置于上述转动轴的前方,上述摆头电机配置于上述转动轴的下方或者上方。该送风装置在设有自动摆头机构的同时能实现省空间的送风装置,通过使外壳绕配置于风扇电机的后方的大致水平方向的转动轴转动,从而进行上下方向的摆头。

再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0910039286.3公开了一种可立体摇头的台式电风扇,包括基座、支撑外壳及可转动安装在支撑外壳两侧的风扇主体,所述风扇主体包括电机、扇叶、网罩,所述支撑外壳可转动的安装在基座上,在基座和支撑外壳之间设有使支撑外壳左右摇摆的曲柄摇杆机构;所述支撑外壳与风扇主体之间设有使风扇主体上、下俯仰的另一曲柄摇杆机构。采用该结构的可立体摇头的台式电风扇,可左右摆动送风,也能上下俯仰摆动送风。

上述技术虽然实现了风扇在旋转的同时左、右或上、下摆动摇头。然而,其运动轨迹限于单个平面上的线状往复运动,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立体摇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立体旋摆结构,该立体旋摆结构具有两组旋转组件,其中一组旋转组件在绕其旋转轴旋转的同时,又在另一个旋转组件的驱动下绕另一旋转轴旋转,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空间立体摇头,解决了现有的风扇摇头组件摇头方向单一,产品结构雷同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立体旋摆结构,包括第一旋转组件和第二旋转组件;所述第一旋转组件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设有物件,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转轴旋转,所述物件随所述第一转轴旋转;所述第二旋转组件包括第二转轴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旋转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转轴旋转,带动所述第一旋转组件随之绕第二转轴旋转,所述物件随之绕第二转轴旋转;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心线和所述第二转轴的轴心线为同面直线或异面直线,二者之间的夹角β≠0、90°、180°。

所述立体旋摆结构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上,随所述第二转轴同步旋转;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或外部;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物件容置在所述壳体内。

所述壳体为球体,椭球体,或切去一部分后的球体或切去一部分后的椭球体形,其切面为平面、弧形面或不规则面。

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心线和所述第二转轴的轴心线的交点为球心。

所述壳体为半球体或半椭球体,半球体或半椭球体的切面与第一转轴垂直。

所述第二旋转组件设置在一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水平面呈锐角的安装面;所述第二转轴垂直设于所述安装面上。

所述底座还具有圆台形基座,该基座上设有弧形面,所述弧形面和所述安装面与所述基座围成空腔;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空腔内。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底座内的第二电机,套于所述第二电机主轴上的主动齿轮和套于所述第二转轴上的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所述从动齿轮上。

较佳地,所述基座上设有提手,所述提手设置在所述弧形面上。

一种具有上述立体旋摆结构的风扇、风扇取暖器或闪光灯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体旋摆结构,设有不同方向的两组旋转组件,物件在第一旋转组件的驱动下实现在一平面上360°旋转,同时在第二旋转组件的驱动下,实现立体旋摆,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空间立体摇头,解决了现有的旋摆结构摇头方向单一,产品结构雷同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立体旋摆结构的剖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立体旋摆结构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立体旋摆结构逆时针旋转90°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立体旋摆结构逆时针旋转180°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立体旋摆结构逆时针旋转270°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立体旋摆结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立体旋摆结构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如上、下、左、右、前、后等,仅用于解释某一特定状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状态发生变化,则该方向性指示也随之相应改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叙述的方便,以纸张朝向读者的方位为前方,相对的方位为后方,朝向纸张左侧的方位为左方,朝向纸张右侧的方位为右方。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某一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元件上时,该元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者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某一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元件上时,该元件可以直接连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便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必须以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者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一种立体旋摆结构,包括第一旋转组件10和第二旋转组件20;所述第一旋转组件10包括第一转轴12和第一电机11,所述第一转轴12上设有物件30,所述第一电机11驱动所述第一转轴12旋转,所述物件13随之旋转;所述第二旋转组件20包括第二转轴22和驱动机构21;所述第一旋转组件10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22上,所述驱动机构21驱动所述第二转轴22旋转,带动所述第一旋转组件10旋转,所述物件30随之旋转。

应理解,所述第一转轴12的轴心线和所述第二转轴22的轴心线可以是在同一个平面上的相交直线,也可以是不同平面上的直线。不管二者是同面线,还是异面线,二者之间的交角记为β,且β≠0、90°、180°。换而言之,所述第一转轴12的轴心线和所述第二转轴22的轴心线不重合,不平行。当二者平行、重合或垂直时,不能实现旋摆的效果。

应理解,所述第一旋转组件10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22上,其可以通过一中间连接件实现。该中间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上,且能够绕所述第二转轴旋转,所述第一旋转组件10安装在该连接件,随该中间连接件和第二转轴同步旋转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连接件设置为一壳体40。所述壳体40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轴上22,随所述第二转轴22同步旋转;所述第一电机11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40上,位于所述壳体40内部或外部;所述第一转轴12和所述物件30容置在所述壳体40内。

应理解,所述壳体40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并不局限于特定的形状。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地实施方式,所述壳体40选用球形,椭球形,或切除一部分的球形或椭球形。最优先地,为了呈现最佳地旋摆效果,所述壳体40选用半球形或半椭球形。至于切面,可以根据使用结果或为了追求美观的效果,设置为平面、弧形面或不规则面。

较佳地,参照图1,本实施例以风扇为例,描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体旋摆结构。该实施例中。所述物件30为扇叶。所述壳体40为半球形,其半球形的切面上安装有风扇盖42。

所述第一旋转组件10设置在所述壳体40内。所述第一电机11安装在所述壳体40上。所述第一电机11上的第一旋转轴12和安装在该第一旋转轴12上的扇叶(即所述物件30)都容置于壳体40内。

所述壳体40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轴22上并随着所述第二转轴22旋转。所述第二转轴22安装在一底座50上。所述驱动机构21容置于所述底座50驱动所述第二转轴22旋转。

所述第一转轴12和所述第二转轴22之间的夹角β可以在0~90°内任意选取。较佳地,10°<β<80°;优选地,30°<β<60°。最优地,β为45°。

应理解,所述第一转轴12和所述第二转轴22的轴心线可以设置在不同一平面内,也能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体旋摆效果。然而,为了使风扇结构稳固,或寻求结构或视觉上的和谐,在最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轴12和所述第二转轴22的轴心线设置在同一平面内,且二者均过球心。

以如图2所示的状态为所述立体旋摆结构的初始状态,所述壳体40上的切面41,朝向右方,垂直水平面。

启动所述第一旋转组件10和第二旋转组件20。所述第一电机11驱动所述第一转轴12和扇叶旋转。应理解,所述扇叶的旋转在垂直所述第一转轴12的面上。此时,所述驱动机构21驱动所述第二转轴22旋转,带动所述壳体40同步旋转。所述第一旋转组件10也随着所述壳体40同步旋转。

当所述第二转轴22逆时针旋转90°时,则所述壳体40也逆时针旋转90°到如图3所示的状态,此时,所述壳体40上的切面41绕所述第二转轴22的轴心延长线逆时针旋转90°,朝向右后方,且倾斜于水平面。

当所述第二转轴22逆时针旋转180°时,则所述壳体40也逆时针旋转180°到如图4所示的状态。此时,所述壳体40的切面41绕所述第二转轴22的轴心延长线逆时针旋转180°,朝向上方,与水平面平行。

当所述第二转轴22逆时针旋转270°时,则所述壳体40也逆时针旋转270°到如图5所示的状态。此时,所述壳体40上的切面41绕所述第二转轴22的轴心延长线逆时针旋转270°,朝向右前方,且倾斜于水平面。

当所述第二转轴22逆时针旋转360°时,则所述壳体40也逆时针旋转360°回到如图2所示的状态。此时,所述壳体13的切面绕所述第二转轴22的轴心延长线逆时针旋转360°,朝向右方,回到垂直于水平面的状态。

应理解,所述第二转轴22的轴心的延长线与所述壳体40的切面41相交,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轴22的轴心的延长线与所述壳体40的切面41的交角α为45°。

应理解,所述壳体40的切面41与所述第二转轴22的轴心的延长线的夹角α并不仅仅限定为45°。实际上,所述夹角α的取值范围可以是0<α<180°,且α≠0、90°、180°。这是因为,当α为90°时,所述切面41绕所述第二转轴22的轴心的延长线旋转,其旋转轨迹聚集在同一平面上,不能产生如上所示的翻转或摆动效果。当α为0或180°时,所述第二转轴22的轴心的延长线在所述切面41上,所述切面41绕所述第二转轴22的轴心的延长线旋转,也不能产生如上所示的翻转或摆动效果。而当0<α<90°时,如图2-图5所示,所述第二转轴22的轴心的延长线经过所述切面41内时,所述切面41绕所述第二转轴22的轴心的延长线旋转呈现较佳的翻转的视觉效果,当α为45°时,则呈现最佳的翻转视觉效果。

另外,所述壳体40的切面41可以为平面、弧形面或不规则面。如图6所示,当切面41’为弧形面时,所述壳体40的切面41’与所述第二转轴22的轴心的延长线具有一交点,过该交点做所述弧形面的切线,所述第二转轴22的轴心的延长线与该切线的夹角α应该满足的取值范围是0<α<180°,且α≠0、90°、180°。

较佳地,所述立体旋摆结构中,所述第二旋转组件20包括底座50。所述底座50上设有所述安装面51。应理解,所述安装面5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取值范围应为0~90°。较佳地,为45°。

较佳地,参照图1,所述底座50还具有圆台形基座53,该基座上设有弧形面52,所述弧形面52和所述安装面51与所述基座53围成空腔。所述驱动机构21设置在所述空腔内。这样的设置使得所述立体摆头机构能够方便地安装于墙角类结构中,而不会在旋摆过程中遭遇空间阻碍。

参照图7,所述驱动机构21包括:设于所述底座50内的第二电机211,套于所述第二电机21主动齿轮212和套于所述第二转轴212上的从动齿轮213;所述主动齿轮212和所述从动齿轮213相互啮合。所述第二旋转轴22设置在所述从动齿轮213上。

较佳地,所述底座50上设有提手54,所述提手54设置在所述弧形面52上。

应理解,所述立体旋摆结构可以适用于取暖电风扇,舞台闪光灯等需要立体旋摆的结构中。因此,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具有上述立体旋摆结构的风扇、风扇取暖器或闪光灯等。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