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及制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7206发布日期:2018-09-21 19:58阅读:8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缩机及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变频压缩机高能效、低成本的优点已被广泛应用;开发变频螺杆压缩机可以替代多机并联的情况,使螺杆机组达到国家一级能效标准;由于变频压缩机转速升高,阴阳转子在单位时间啮合的次数增多,排气流速增加,气流脉动也加大,使得压缩机噪音增大,变频压缩机噪音是急需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压缩机及制冷系统,其能够解决压缩机排气噪声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其包括:机体,其内设有压缩室;缓冲腔,至少部分所述压缩室排出的气流流经所述缓冲腔后排出,以降低排气噪声。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压缩机包括轴承座,所述轴承座装配于所述机体的外端,所述压缩室排出的气流穿过所述轴承座流出。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缓冲腔设于所述机体内。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轴承座的外部设有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轴承座之间形成所述缓冲腔。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缓冲腔位于所述轴承座的进气口与排气口之间。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压缩机包括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被构造成能够将至少部分所述压缩室排出的气流引向所述缓冲腔,以降低排气噪声。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通道将所述轴承座的进气口至排气口之间的流道与所述缓冲腔连通。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通道将所述压缩室的排气端至所述轴承座的进气口之间的流道与所述缓冲腔连通。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缓冲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所述轴承座的外部设有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轴承座之间形成所述第一缓冲腔,所述第二缓冲腔设于所述机体内。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腔设于所述轴承座的进气口与排气口之间。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压缩机包括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将所述第一缓冲腔与所述轴承座的进气口与排气口之间的流道连通。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腔围绕所述轴承座的外周设置。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缓冲腔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缓冲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其包括上述的压缩机。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包括机体和缓冲腔,机体内设有压缩室,至少部分压缩室排出的气流流向缓冲腔,气流在缓冲腔内流动后排出,通过设置缓冲腔能够衰减排气的气流脉动,降低压缩机的排气噪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压缩机的局部透视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的轴承座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的机体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

1-机体;

2-轴承座;21-进气口;22-排气口;

3-缓冲腔;31-第一缓冲腔;32-第二缓冲腔;

4-导流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所示,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压缩机包括机体1,机体1内设有压缩室,压缩室用于压缩气体。压缩机还包括缓冲腔3,至少部分压缩室排出的气流流向缓冲腔3,气流在缓冲腔3内流动后排出;通过设置缓冲腔3能够衰减排气的气流脉动,降低压缩机的排气噪声。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还包括导流通道4。导流通道4被构造成能够将至少部分压缩室排出的气流引向缓冲腔3,气流在缓冲腔3内流动后从缓冲腔3中排出,通过设置缓冲腔3能够衰减排气气流脉动,降低排气噪声。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缓冲腔3,能够解决压缩机高转速下运行时,排气气流脉动增大,压缩机噪音升高的问题,降低压缩机的噪音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冲腔3可以仅设有一个与导流通道4连通的连通口,气流从缓冲腔3的连通口进入缓冲腔3,继而再通过缓冲腔3的连通口从缓冲腔3中排出。利用缓冲腔3来使排气气流的脉动衰减,从而达到降低排气噪音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可以包括轴承座2,轴承座2装配于机体1的外端,压缩室排出的气流穿过轴承座2流出。

如图1所示,轴承座2包括进气口21和排气口22,进气口21连通压缩室的排气端。

缓冲腔3的截面相对于从压缩室的排气端到轴承座2的排气口22之间的流道的截面大,突然增大的空腔,能够降低排气气流的噪声。

压缩室的排气端排出的气体首先通过进气口21进入轴承座2,之后气体通过排气口22排出轴承座2,在该过程中部分气体会经过缓冲腔3,然后从排气口22排出轴承座2,通过缓冲腔3的作用来衰减气流脉动,达到降低排气气流脉动的效果,以降低压缩机噪音。

在第一实施例中,缓冲腔3可以设于机体1内(如图3所示)。机体1与其内部的部件之间形成的空腔可以用于形成缓冲腔3。

例如:压缩机的机体1可以为双层壁结构,双层壁之间形成有空腔,双层壁能够降低压缩室压缩气体产生的噪音,利用双层壁之间的空腔作为缓冲腔3,能够降低排气气流脉动和压缩机排气噪音。导流通道4将至少部分压缩室的排气端排出的气流引向缓冲腔3,通过缓冲腔3使排气气流脉动衰减,从而降低排气噪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流通道4将轴承座2的进气口21至排气口22之间的流道与缓冲腔3连通。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导流通道4将压缩室的排气端至轴承座2的进气口21之间的流道与缓冲腔3连通。

在第二实施例中,缓冲腔3可以设于机体1外,例如:设于轴承座2上(如图2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轴承座2的外部至少部分区域可以设有壳体,壳体与轴承座2之间形成缓冲腔3。导流通道4将至少部分压缩室的排气端排出的气流引向缓冲腔3,通过缓冲腔3使排气气流脉动衰减,从而降低排气噪音。

可选地,缓冲腔3可以位于轴承座2的进气口21与排气口22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冲腔3围绕轴承座2的外周设置。例如:缓冲腔3可以围绕轴承座2的外周设置一圈,或者根据需要设置半圈或者三分之一圈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缓冲腔3,各缓冲腔3围绕轴承座2的外周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流通道4将轴承座2的进气口21至排气口22之间的流道与缓冲腔3连通。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导流通道4将压缩室的排气端至轴承座2的进气口21之间的流道与缓冲腔3连通。

在第三实施例中,缓冲腔3可以包括设于机体1外的部分和设于机体1内的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冲腔3可以包括第一缓冲腔31(如图2所示)和第二缓冲腔32(如图3所示),第一缓冲腔31与第二缓冲腔32连通。第一缓冲腔31可以设于机体1外部。例如,如图2所示,第一缓冲腔31设于轴承座2。可选地,轴承座2的外部设有壳体,壳体与轴承座2之间形成第一缓冲腔31。如图3所示,第二缓冲腔32可以设于机体1内。第二缓冲腔32可以利用机体1与其内的部件之间的空腔形成。

可选地,第一缓冲腔31设于轴承座2的进气口21与排气口22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流通道4将第一缓冲腔31与轴承座2的进气口21至排气口22之间的流道连通。或者,导流通道4将第二缓冲腔32与轴承座2的进气口21至排气口22之间的流道连通。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导流通道4将压缩室的排气端至轴承座2的进气口21之间的流道与第一缓冲腔31连通。或者,导流通道4将压缩室的排气端至轴承座2的进气口21之间的流道与第二缓冲腔32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缓冲腔31围绕轴承座2的外周设置。例如:第一缓冲腔31可以围绕轴承座2的外周设置一圈,或者根据需要设置半圈或者三分之一圈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冲腔3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缓冲腔31,各第一缓冲腔31围绕轴承座2的外周设置。

在上述第三实施例中,轴承座2外周可以设置壳体,壳体与轴承座2之间形成第一缓冲腔31,机体1的双层壁结构之间形成的空腔可以作为第二缓冲腔32,轴承座2和机体1装配完成后,第一缓冲腔31与第二缓冲腔32合成只有一个连通口的缓冲腔3,连通口与导流通道4连通。气流通过导流通道4的导流作用引向缓冲腔3的连通口,通过连通口进入缓冲腔3,而后通过连通口从缓冲腔3排出,缓冲腔3的连通口通过导流通道4与轴承座2的排气口22连通。

压缩室排出的气体在经过轴承座2的排气口22前,部分气体进入缓冲腔3,利用缓冲腔3使排气气流脉动衰减,从而达到降低排气噪音的目的。从缓冲腔3排出的气流通过轴承座2的排气口22排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可以为变频压缩机,通过在变频压缩机设置缓冲腔3,能够解决变频压缩机高转速下排气气流脉动大,压缩机噪音升高的问题。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其包括上述的压缩机。

上述实施例中的制冷系统还可以包括换热器等。换热器可以为蒸发器、冷凝器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上述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