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充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79159发布日期:2018-09-29 06:24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充气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充气装置。



背景技术:

充气衣、充气鞋和充气背包等充气装备由于具有缓冲作用,而且具备在水中可浮起、防水、柔软、轻便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户外活动如登山、露营、浮潜等。然而,现有充气装备所使用的充气装置往往体积很大,并且不可收纳,不便于人们出行时随身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充气装置,其具有体积小、可收纳、方便携带和使用的优点。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携式充气装置,包括充气泵体、上盖、中盖、下盖、弹性复形件和弹性止气塞;所述充气泵体为一挠性侧壁围合形成的筒体结构,所述上盖和中盖分别密封于所述充气泵体两端的开口,所述充气泵体、上盖与中盖之间形成一气室;所述下盖设置在所述气室外,其周边与所述中盖固接,其中部与所述下盖的中部之间形成一容置腔;所述上盖开设有与所述气室连通的吸气孔,所述中盖开设有连通所述气室与容置腔的第一通气孔,所述下盖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排气孔;所述弹性复形件设置于所述气室内;所述弹性止气塞由一开孔泡棉和一隔气层组成,所述开孔泡棉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并位于所述第一通气孔与排气孔之间,其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隔气层覆盖于所述开孔泡棉中面向第一通气孔的表面;

当所述弹性复形件和气室被压缩时,所述气室内的气体通过所述第一通气孔将所述隔气层压开,再通过所述开孔泡棉从所述排气孔排出以向待充气装备充气;当所述弹性复形件恢复形状时,所述气室膨胀,并通过所述吸气孔从外界吸气,所述开孔泡棉阻塞在所述第一通气孔与排气孔之间,所述隔气层封闭所述第一通气孔。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充气泵体、上盖、中盖和下盖的配合,形成结构紧凑的充气装置,有利于缩小整体体积,弹性复形件能够在压缩后自动恢复形状,有利于提高充气速度,达到省力的目的,弹性止气塞能够起到单向阀的作用,防止气室从外界吸气时漏气。本发明的便携式充气装置便于收纳和携带、使用效果好,适用于充气衣、充气鞋和充气背包等充气装备。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与所述中盖或下盖通过卡合方式可拆卸地连接,便于收纳所述充气装置。

进一步地,所所述上盖与中盖通过卡合方式可拆卸地连接;所述上盖的边缘超出所述充气泵体,并设有至少两个卡孔;所述中盖的边缘超出所述充气泵体,并设有与所述卡孔数量相等的卡凸;当收纳所述便携式充气装置时,所述卡凸卡入所述卡孔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底座、泄气钉和弹簧;所述下盖外露于所述容置腔的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凸出于该表面的抵触部;所述底座设置于待充气装备的外部,其正面与所述下盖通过卡合方式可拆卸地连接,其背面与待充气装备密封结合;所述底座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通气孔,其正面凸起形成一围合所述第二通气孔的密封环壁;所述泄气钉可活动地穿插于所述第二通气孔中,其一端为设置在所述密封环壁内的按压部,另一端为止塞部;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泄气钉上,且处于压缩状态,其一端与所述按压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气孔的周边连接;

当所述底座与所述下盖分离时,所述止塞部在底座的背面将所述第二通气孔封闭;当所述底座与所述下盖卡合连接时,所述密封环壁密封于所述上盖的排气孔周边,所述抵触部通过压迫所述泄气钉的按压部以压缩所述弹簧,使所述止塞部与所述第二通气孔分开,所述排气孔、第二通气孔与待充气装备的充气空间连通。

通过设置所述底座、泄气钉和弹簧,能够确保便携式充气装置对待充气装备充气时的气密性,而且能够对充好气的充气装备形成有效密封,同时便于进行泄气操作,提高充气装置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地,还包括承托所述底座的防护托盘,所述防护托盘设置于待充气装备的内部,其正面与待充气装备密封结合。所述防护托盘可分散充气操作对待充气装备的作用力,避免对待充气装备造成损坏,当待充气装备为充气衣时,所述防护托盘还能减缓充气操作对人体皮肤造成的压迫感。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托盘的正面设有多个呈圆周分布的半球形凸点。所述半球形凸点能够将底座撑高,有利于充入气体在底座与防护托盘之间的充气空间中流通。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泵体分为两段,其中一段为连接所述上盖的碗状中空结构,另一段为连接所述中盖的圆形筒体结构,所述碗状中空结构的直径从上盖往中盖的方向缩小至圆形筒体结构的直径。当充气泵体被压缩时,碗状中空结构与圆形筒体结构的连接处发生折叠,能够有效缩小充气泵体的整体体积,有利于收纳和携带。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复形件为高弹性开孔泡棉,重量轻、回弹快、恢复性好,气体容易在其内部流通,可为充气装置提供高气量。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止气塞的开孔泡棉为高弹性开孔泡棉,其隔气层为塑料膜。高弹性开孔泡棉的回弹快、恢复性好,气体容易在其内部流通。塑料膜能够起到隔气作用,成本低,容易制备。

进一步地,所述中盖或下盖设有挂绳孔,所述挂绳孔中穿过并绑设有一挂绳,方便将充气装置悬挂于充气设备或其他设施上。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便携式充气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便携式充气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气泵头的顶部结构立体图;

图4为气泵头的底部结构立体图;

图5为气泵头收纳时的外观立体图。

图6为气泵头从外界吸气膨胀时的侧面剖视图;

图7为气泵头排气压缩时的侧面剖视图;

图8为底座与防护托盘组装后的立体图;

图9为底座与防护托盘组装后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的便携式充气装置的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发明的便携式充气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本发明的便携式充气装置包括充气泵体1、上盖2、中盖3、下盖4、弹性复形件5、弹性止气塞6、底座7、泄气钉80、弹簧81和防护托盘9。

其中,所述充气泵体1、上盖2、中盖3、下盖4、弹性复形件5和弹性止气塞6组装后成为所述便携式充气装置的气泵头。

结合图2-7所示,所述充气泵体1是由一挠性侧壁围合形成的筒体结构,所述上盖2和中盖3分别密封于所述充气泵体1两端的开口,所述充气泵体1、上盖2与中盖3之间形成一气室10。所述下盖4设置在所述气室10外,其周边与所述中盖3固接,其中部与所述下盖4的中部之间形成一容置腔30。所述上盖2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气室10连通的吸气孔20,所述中盖3的中部开设有连通所述气室10与容置腔30的第一通气孔31,所述下盖4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30连通的排气孔40。

具体地,所述充气泵体1分为两段,其中一段为连接所述上盖2的碗状中空结构11,另一段为连接所述中盖3的圆形筒体结构12,所述碗状中空结构11的直径从上盖2往中盖3的方向逐渐缩小至圆形筒体结构12的直径。如图7所示,当充气泵体1被压缩时,碗状中空结构11与圆形筒体结构12的连接处发生折叠,能够有效缩小充气泵体1的整体体积,有利于收纳和携带。所述充气泵体1采用塑料材质,如pvc、tpu等,具有重量轻、可发生挠性形变、成本低、容易制造的优点。

所述上盖2的边缘与所述中盖3或下盖4的边缘通过卡合方式可拆卸地连接,以便于收纳所述充气泵体1,缩小气泵头整体的体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2的边缘与所述中盖3的边缘通过卡合方式可拆卸地连接。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上盖2的边缘超出所述充气泵体1,并设有至少两个卡孔21;所述中盖3的边缘超出所述充气泵体1,并设有与所述卡孔21数量相等的卡凸32;当收纳所述气泵头时,所述卡凸32卡入所述卡孔21内。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上盖2的边缘向上盖2的外侧延伸,形成四个外延耳22,所述四个外延耳22中的两个外延耳22相对设置,另外两个外延耳22也相对设置,每个外延耳22开设有一卡孔21,所述中盖3的边缘相应地设有四个卡凸32。

为了便于携带和使用,所述中盖3或下盖4设有挂绳孔,如图5所示,所述挂绳孔中穿过且绑设有一挂绳33。所述挂绳33上还可设有拉片或拉环。

当所述气泵头用于充气时,上盖2的边缘与中盖3的边缘分开,所述气泵头的沿充气泵体1轴向的最大高度约为30毫米;当所述气泵头收纳起来时,如图5所示,上盖2的外延耳22往中盖3方向弯折,中盖3的卡凸32卡入外延耳22的卡孔21内,所述气泵头的沿充气泵体1轴向的高度约为15毫米,其体积缩小为未收纳前体积的一半,所述挂绳33可用于将气泵头悬挂于充气设备或其他设施上。

所述下盖4外露于所述容置腔30的表面为安装面,所述安装面设有至少一个凸出于安装面的抵触部42。具体地,所述抵触部42是由所述排气孔40的边沿凸出于所述安装面而形成的。为了提高密封性,所述安装面上还设置有一围绕所述抵触部42设置的橡胶垫圈43。

所述上盖2、中盖3和下盖4采用pvc、tpu等塑料制作,具有重量轻、成本低、容易制造的优点。

所述弹性复形件5设置于所述气室10内,其可以是开孔泡棉、海绵或弹簧等弹性体,优选为高弹性开孔泡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复形件5是由第一泡棉层51与第二泡棉层52组成,所述第一泡棉层51靠近所述上盖2,其材质为高弹性低密度开孔泡棉,所述第二泡棉层52靠近所述中盖3,其材质为高弹性高密度开孔泡棉。

所述弹性止气塞6由一开孔泡棉60和一隔气层61组成,所述开孔泡棉60设置于所述容置腔30内,并位于所述第一通气孔31与排气孔40之间,其与所述容置腔30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隔气层61覆盖于所述开孔泡棉60中面向第一通气孔31的表面。所述弹性止气塞6的开孔泡棉60为高弹性开孔泡棉,其隔气层61为塑料膜,优选为tpu膜。

当所述弹性复形件5和气室10被压缩时,如图7所示,所述气室10内的气体通过所述第一通气孔31将所述隔气层61压开,再通过所述开孔泡棉60从所述排气孔40排出以向待充气装备充气;当所述弹性复形件5自动恢复形状时,如图6所示,所述气室10膨胀,并通过所述吸气孔20从外界吸气,所述开孔泡棉60自动恢复形状,其阻塞在所述第一通气孔31与排气孔40之间,所述隔气层61封闭所述第一通气孔31。

所述底座7设置于待充气装备a的外部,并具有正面和背面,其正面与所述下盖4的安装面通过卡合方式可拆卸地连接,背面与待充气装备a密封结合。具体地,所述底座7的背面与待充气装备a通过热压塑料如tpu、pvc等以高周波方式结合,或者通过胶粘剂结合。

所述底座7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通气孔70,其正面凸起形成一围合所述第二通气孔70的密封环壁71。

所述泄气钉80可活动地穿插于所述第二通气孔70中,其一端为设置在所述密封环壁71内的按压部,另一端为止塞部。

所述弹簧81套设于所述泄气钉80上,且处于压缩状态,其一端为自由端,与所述按压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气孔70的周边连接。

当所述底座7与所述下盖4分离时,所述泄气钉80的止塞部在底座7的背面将所述第二通气孔70封闭;当所述底座7与所述下盖4卡合连接时,所述密封环壁71密封于所述上盖2的排气孔40周围,所述橡胶垫圈43密封于所述密封环壁71的顶部边缘外侧,所述抵触部42通过压迫所述泄气钉80的按压部以压缩所述弹簧81,使所述泄气钉80的止塞部往背离底座7背面的方向移动,从而与所述第二通气孔70分开,所述排气孔40、第二通气孔70与待充气装备a的充气空间a连通。

所述下盖4与所述底座7的卡合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结合图4和图8所示,所述下盖4的安装面上设有卡脚44,所述底座7的正面设有卡槽72,当所述卡脚44卡入卡槽72内时,实现下盖4与底座7的卡合连接。作为进一步优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7的安装面上设有四个分布于所述抵触部42周围的卡脚44,所述卡脚44的端部往所述下盖4的边缘方向弯折;所述底座7的正面设有卡槽72,所述卡槽72包括一圆形槽壁720和四块设置在圆形槽壁720上的锁片721,所述圆形槽壁720围绕所述密封环壁71设置,所述四块锁片721在所述圆形槽壁720的顶部边缘内侧间隔设置,相邻两块锁片721之间形成一凹位722,则所述卡槽72共设有四个凹位722,且所述四个凹位722与所述四个卡脚44的的端部的分布位置一一对应;如果要将下盖4与底座7卡接,先将四个卡脚44与四个凹位722对准,然后下压下盖4使其抵触部42压迫泄气钉80的按压部,并使卡脚44的端部插入凹位722内,再通过整体旋转气泵头使锁片721锁住卡脚44的端部,以完成气泵头在底座7上的安装,如图2所示,所述充气装置对待充气装备a完成充气后,通过整体旋转气泵头使卡脚44的端部移回到凹位722内,然后拔出卡脚44,以完成气泵头的拆卸。

如图1、图2、图8和图9所示,所述防护托盘9具有正面和背面,其设置于待充气装备a的内部以承托所述底座7。所述防护托盘9的正面与待充气装备a密封结合,具体通过热压塑料如tpu、pvc等以高周波方式结合,或者通过胶粘剂结合。所述防护托盘9的正面设有多个呈圆周均匀分布的的半球形凸点90,具体共设有八个半球形凸点90。

所述便携式充气装置的工作过程为:

1)使用者将气泵头插接在底座7,用手下压上盖2以压缩充气泵体1和弹性复形件5,使气室10内的气体经过第一通气孔31对开孔泡棉60压缩,从而顶开隔气层61进入容置腔30,再通过开孔泡棉60、排气孔40进入密封环壁71内,然后经过第二通气孔70进入待充气装备a的充气空间a内,实现充气。

2)停止下压上盖2,气室10内的弹性复形件5恢复形状,气室10内的体积增大而形成负压,外界的空气通过吸气孔20进入气室10内,同时开口泡棉60恢复形状,并阻塞在第一通气孔31与排气孔40之间,使隔气层61封闭第一通气孔31,待充气装备a的充气空间a内的空气无法向外界排出。

3)重复步骤1)和2)直至完成对待充气装备a的充气工作,然后将气泵头从底座7上拆卸下来,使抵触部42松开泄气钉80的按压部,弹簧81的自由端往密封环壁71外伸出,同时泄气钉80的止塞部移动到底座7的背面上,将第二通气孔70封闭,待充气装备a内充好的空气无法向外界排出。将上盖2与中盖3卡接,收纳气泵头,并可利用挂绳33将气泵头悬挂于任意设备或设施上。

4)使用者用手按压泄气钉80的按压部以压缩弹簧81,同时泄气钉80的止塞部往背离底座7背面的方向移动,从而与所述第二通气孔70分开,则待充气装备a的充气空间a内的气体经过第二通气孔70向外界排出,实现泄气。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