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靴压合机液压控制油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7296发布日期:2019-02-12 22:25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鞋靴压合机液压控制油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液压油路领域,特别涉及鞋靴压合机液压控制油路。



背景技术:

目前,压合机常采用继电器液压控制,由于继电器联锁关系,使得油路故障发生率高,且压脚高低位置不能自平衡,需要人工调整,压脚、押边不能一次性自动完成,并且,由于设备的自动化不彻底,造成安装模具调试时,容易造成手指外伤事故,影响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此外,传统的压合机油路,接线复杂,设备出现故障时,维修排查困难,造成时间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鞋靴压合机液压控制油路,采用左右脚独立油路系统,电磁阀、稳压阀、调节阀和单向阀相互配合,提高了油路系统的自动功能和油缸的平衡控制,具有简洁、高效的优点。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鞋靴压合机液压控制油路,包括,油路驱动装置和与油路驱动装置连接的液压控制油路,所述液压控制油路包括,主控装置、压脚转动油路、束紧油路、主缸动作油路和押边油路,其中,所述压脚转动油路、束紧油路、主缸动作油路和押边油路均与主控装置连接,所述压脚转动油路中设置压脚到位检测装置,所述主缸动作油路中设置有主缸到位检测装置,所述束紧油路、主缸动作油路和押边油路均设置油路调节装置。

所述液压控制油路包括相同油路结构的左脚液压控制油路和右脚液压控制油路。

所述主控装置为plc,所述主缸到位检测装置包括主缸上升到位检测装置和主缸下降到位检测装置,所述主缸上升到位检测装置、主缸下降到位检测装置和压脚到位检测装置均为行程开关,所述油路调节装置包括单向阀、稳压阀、节流阀和压力控制阀。

所述主缸动作油路包括,主缸、主缸上升油路和主缸增压油路,所述主缸上升油路与主缸进油口和出油口连接,所述主缸增压油路与主缸出油口连接,所述主缸增压油路通过压力控制阀与主缸上升油路连接,其中,所述主缸上升油路包括单向阀、主缸动作电磁阀,所述主缸动作电磁阀的油路输入端与单向阀连接;所述主缸增压油路包括稳压阀、主缸增压电磁阀和油压表,所述稳压阀与主缸增压电磁阀的油路输入端连接,所述油压表与主缸增压电磁阀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押边油路包括押边油缸、一次押边油路和二次押边油路,所述一次押边油路包括稳压阀、一次押边电磁阀和油压表,所述稳压阀与一次押边电磁阀的油路输入端连接,所述一次押边电磁阀油路输出端与押边油缸和油表连接,所述二次押边油路包括稳压阀、二次押边电磁阀和单向阀,所述稳压阀与二次押边电磁阀油路输入端连接,所述二次押边电磁阀油路输出端分别与单向阀、押边油缸和一次押边电磁阀的油路输出端连接。

所述押边油缸为九缸并联。

所述束紧油路包括束紧油缸、单向阀、稳压阀和束紧电磁阀,所述单向阀与稳压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稳压阀的输出端与束紧电磁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束紧电磁阀的输出端与束紧油缸连接。

所述压脚转动油路包括压脚转动电磁阀、压脚油缸和节流阀,所述转动电磁阀油路输出端与节流阀连接,所述节流压脚油缸连接。

所述油路驱动装置为变量双联泵,所述变量双联泵包括左脚油路驱动泵和右脚油路驱动泵。

所述液压控制油路还包括主油路表。

本发明提供一种鞋靴压合机液压控制油路,采用变量双联泵,独立的左脚油路控制系统和右脚油路控制系统,并在油路控制中采用plc进行电磁阀的自动控制,稳压阀、节流阀和单向阀的精细调控油路,使得油路能够更为准确地控制相应油缸的动作,实现油路控制的自平衡性,此外,采用plc集成控制,精简了线路结构,极大提高了油路排查和检修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鞋靴压合机液压控制油路系统框图。

图2是鞋靴压合机液压控制油路左脚油路控制系统。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油路驱动装置,2.液压控制油路,3.押边油路,4.主缸动作油路,5.主控装置,6.压脚转动油路,7.束紧油路,8.压脚到位检测装置,9.主缸到位检测装置,10.油路调节装置,11.油压表,12.主缸,13.主缸上升到位检测装置,14.押边油缸,15.节流阀,16.束紧电磁阀,17.主缸增压电磁阀,18.压力控制阀,19.主缸下降到位检测装置,20.压脚转动电磁阀,21.稳压阀,22.主缸动作电磁阀,23.二次押边电磁阀,24.一次押边电磁阀,25.主油路表,26.单向阀,27.主缸增压油路,28.主缸上升油路,29.二次押边油路,30.一次押边油路,31.变量双联泵,32.压脚油缸,33.束紧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实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实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实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实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实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鞋靴压合机液压控制油路,包括,油路驱动装置1和与油路驱动装置连接的液压控制油路2,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油路2包括,主控装置5、压脚转动油路6、束紧油路7、主缸动作油路4和押边油路3,其中,所述压脚转动油路6、束紧油路7、主缸动作油路4和押边油路3均与主控装置5连接,所述压脚转动油路6中设置有压脚到位检测装置8,所述主缸动作油路4中设置有主缸到位检测装置9,所述束紧油路7、主缸动作油路4和押边油路3均设置油路调节装置10。

所述液压控制油路2包括相同油路结构的左脚液压控制油路和右脚液压控制油路。

所述主控装置为plc,plc进行油路中各个电磁阀的自动开合和关闭,使得相应油路导通进行相应油路动作,如图2所示,所述主缸到位检测装置9包括主缸上升到位检测装置13和主缸下降到位检测装置19,所述主缸上升到位检测装置13、主缸下降到位检测装置19和压脚到位检测装置8均为行程开关,主缸上升到位检测装置13用于检测主缸是否上升到正确位置,并通过行程开关将上升到位动作输入到plc中,plc检测到相应信号,用于进行下一步动作控制,所述主缸下降到位检测装置19和压脚到位检测装置8也具有同样作用的检测功能。

所述油路调节装置10包括,单向阀26、稳压阀21、节流阀15、压力控制阀18,单向阀26确保油路中油路流动的方向具有单一性,稳压阀21设置在电磁阀的输入端,保证了油路输入时油压的稳定性,节流阀15可以流入压脚油缸32中的流量,使得压脚调节更为精细,压力控制阀18在压力到达相应数值时即关闭油路,使得主缸12可以获得稳定的压力。

所述主缸动作油路4包括,主缸12、主缸上升油路28和主缸增压油路27,所述主缸上升油路28与主缸12进油口和出油口连接,所述主缸增压油路27与主缸12出油口连接,所述主缸增压油路27通过压力控制阀18与主缸上升油路28连接,其中,所述主缸上升油路28包括,单向阀26、主缸动作电磁阀22,所述主缸动作电磁阀22的油路输入端与单向阀26连接;所述主缸增压油路27包括稳压阀21、主缸增压电磁阀17和油压表11,所述稳压阀21与主缸增压电磁阀17的油路输入端连接,所述油压表11与主缸增压电磁阀17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押边油路3包括押边油缸14、一次押边油路30和二次押边油路29,所述一次押边油路30包括稳压阀21、一次押边电磁阀24和油压表11,所述稳压阀21与一次押边电磁阀24的油路输入端连接,所述一次押边电磁阀24油路输出端与押边油缸14和油表11连接,所述二次押边油路29包括稳压阀21、二次押边电磁阀23和单向阀26,所述稳压阀21与二次押边电磁阀23油路输入端连接,所述二次押边电磁阀23油路输出端分别与单向阀26、押边油缸14和一次押边电磁阀24的油路输出端连接。

所述押边油缸14为九缸并联。

所述束紧油路7包括束紧油缸33、单向阀26、稳压阀21和束紧电磁阀16,所述单向阀26与稳压阀2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稳压阀21的输出端与束紧电磁阀1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束紧电磁阀16的输出端与束紧油缸23连接。

所述压脚转动油路6包括压脚转动电磁阀20、压脚油缸32和节流阀15,所述压脚转动电磁阀20油路输出端与节流阀15连接,所述节流阀15与压脚油缸32连接。

所述油路驱动装置1为变量双联泵31,所述变量双联泵31包括左脚油路驱动泵和右脚油路驱动泵,所述液压控制油路2还包括主油路表25。

所述束紧电磁阀16、主缸增压电磁阀17、主缸动作电磁阀22和一次押边电磁阀24优选为三位四通电磁阀,所述压脚转动电磁阀20和二次押边电磁阀23优选为二位四通电磁阀。

所述压合机包括压床机构、压头杆座机构、液压和电控系统组成,其中压床机构由前后围墙模块和侧面围墙组合模块、组合模块油缸、压床组成,压头杆座机构主要包括,前后压头杆,前压脚和后压脚,前压脚和后压脚位于前后压头杆上,前后压脚分别用于压着鞋子的前部分和后部分,电控系统与液压的作用下,使得压合机压脚、束紧油缸、主油缸和压边油缸依据程序自动完成压合动作。

所述鞋靴压合机液压控制油路,其工作过程为:变量双联泵31通电动作,左脚油路驱动泵和右脚油路驱动泵分别向左脚液压控制油路和右脚液压控制油路主路泵油,plc端首先控制压脚电磁20导通,压脚油缸32得油控制压脚摆动,若压脚摆动触发压脚到位检测装置8,则plc得到压脚到位信号,而后plc控制主缸动作电磁阀22导通,使得主缸上升油路28导通,主缸12迅速上升,若主缸12触发主缸上升到位检测装置13,则plc控制束紧油路7、一次押边30、二次押边油路29和主缸增压油路27导通,使得束紧油缸33进行束紧、押边九缸进行一次押边和二次押边,主缸增压油路27确保主缸压力,进行鞋靴的压合工作,plc检测压合时间到后,控制主缸12下降、束紧油缸33、押边油缸14复位返回,至此,一次压合工作完成。

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