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泵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泵送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泵车用泵送系统存在结构设计不合理的问题,亟需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出一种新的泵送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泵送系统。
其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泵送系统,该泵送系统包括泵送机构、摆摇机构、s阀、搅拌机构、料斗和出料口,所述泵送机构包括主油缸、水箱、输送缸和砼活塞,所述主油缸贯穿套接于水箱一侧,所述输送缸贯穿套接于水箱另一侧,所述输送缸内部设有砼活塞,所述砼活塞通过活塞杆与主油缸贯穿连接,所述输送缸另一端设有s阀,所述s阀一端设有出料口,并通过螺栓与出料口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摆摇机构,所述摆摇机构通过花键轴与s阀联动连接,所述s阀上侧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一侧设有料斗,所述搅拌机构通过轴承与料斗贯穿连接。
进一步,所述主油缸与水箱连接处还设有橡胶减震垫块。
更进一步,所述摆摇机构包括摆臂,所述摆臂通过花键轴与s阀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主油缸贯穿套接于水箱一侧,输送缸贯穿套接于水箱另一侧,砼活塞设于输送缸内部,输送缸另一端设有s阀,s阀一端设有出料口,另一端设有摆摇机构,摆摇机构通过花键轴与s阀联动连接,s阀上侧设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一侧设有料斗,且搅拌机构通过轴承与料斗贯穿连接,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砼活塞通过活塞杆与主油缸贯穿连接,主油缸换向同时摇摆机构换向,使s阀与输送缸连通,砼活塞前进,往返循环,实现连续泵送,提高了作业效率;主油缸与水箱连接处还设有橡胶减震垫块,具有足够的减震效果,延长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泵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泵送机构、101-油缸、102-水箱、103-输送缸、104-砼活塞、2-摆摇机构、3-s阀、4-搅拌机构、5-料斗、6-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
本技术:
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泵送系统,该泵送系统包括泵送机构1、摆摇机构2、s阀3、搅拌机构4、料斗5和出料口6,所述泵送机构1包括主油缸101、水箱102、输送缸103和砼活塞104,所述主油缸101贯穿套接于水箱102一侧,所述输送缸103贯穿套接于水箱102另一侧,所述输送缸103内部设有砼活塞104,所述砼活塞104通过活塞杆与主油缸101贯穿连接,所述输送缸103另一端设有s阀3,所述s阀3一端设有出料口6,并通过螺栓与出料口6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摆摇机构2,所述摆摇机构2通过花键轴与s阀3联动连接,所述s阀3上侧设有搅拌机构4,所述搅拌机构4一侧设有料斗5,所述搅拌机构4通过轴承与料斗5贯穿连接。
所述主油缸101与水箱102连接处还设有橡胶减震垫块7。所述摆摇机构2包括摆臂201,所述摆臂201通过花键轴与s阀3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使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泵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泵送系统包括泵送机构(1)、摆摇机构(2)、s阀(3)、搅拌机构(4)、料斗(5)和出料口(6),所述泵送机构(1)包括主油缸(101)、水箱(102)、输送缸(103)和砼活塞(104),所述主油缸(101)贯穿套接于水箱(102)一侧,所述输送缸(103)贯穿套接于水箱(102)另一侧,所述输送缸(103)内部设有砼活塞(104),所述砼活塞(104)通过活塞杆与主油缸(101)贯穿连接,所述输送缸(103)另一端设有s阀(3),所述s阀(3)一端设有出料口(6),并通过螺栓与出料口(6)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摆摇机构(2),所述摆摇机构(2)通过花键轴与s阀(3)联动连接,所述s阀(3)上侧设有搅拌机构(4),所述搅拌机构(4)一侧设有料斗(5),所述搅拌机构(4)通过轴承与料斗(5)贯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缸(101)与水箱(102)连接处还设有橡胶减震垫块(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摇机构(2)包括摆臂(201),所述摆臂(201)通过花键轴与s阀(3)固定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