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传统液压油缸上的气密检测组件加装改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37680发布日期:2020-07-04 01:10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传统液压油缸上的气密检测组件加装改造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自检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传统液压油缸上的气密检测组件加装改造结构。



背景技术:

液压缸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做直线往复运动(或摆动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它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用它来实现往复运动时,可免去减速装置,并且没有传动间隙,运动平稳,因此在各种机械的液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随着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液压油缸同样需要满足自动需求,但是由于纯自动化控制组件价格高昂,无法满足客户在传统液压夹具进行自动化改造升级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气密检测组件加装改造结构,它利用液压油缸自身结构特点,通过加装外置式气密检测组件实现对夹紧放松状态的检测,满足自动化升级需求,价格低廉,方便快捷,大大缩短自动化夹具部分的改造周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油缸阀座、活塞杆、联动操作杆、支撑杆、检测拓展座、密封腔室、气密检测触发杆、检测气源接口;所述的油缸阀座的上端中间穿插有活塞杆,活塞杆的上端活动连接有联动操作杆,联动操作杆的中间通过支撑杆连接在油缸阀座的右侧上端;所述的油缸阀座的左侧上端固定有检测拓展座,且检测拓展座的右侧与活塞杆紧密贴合;所述的检测拓展座的上端内侧设置有密封腔室,密封腔室的内部活动穿插有气密检测触发杆,气密检测触发杆右端延伸至检测拓展座外侧与活塞杆表面接触,且密封腔室的上端连接有检测气源接口。

作为优选,所述的活塞杆的上细下粗的圆柱结构,且粗细连接处通过斜面倒角进行过渡。

作为优选,所述的活塞杆的顶端为扁平结构,通过连接销轴穿插固定在联动操作杆顶端。

作为优选,所述的气密检测触发杆的外侧套接有密封垫圈,保证气密检测触发杆与密封腔室内的密封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活塞杆、联动操作杆、支撑杆之间的连接均通过插销进行活动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利用液压油缸自身结构特点,通过加装外置式气密检测组件实现对夹紧放松状态的检测,满足自动化升级需求,价格低廉,方便快捷,大大缩短自动化夹具部分的改造周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组件放松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状态切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油缸阀座1、活塞杆2、联动操作杆3、支撑杆4、检测拓展座5、密封腔室6、气密检测触发杆7、检测气源接口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参看如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油缸阀座1、活塞杆2、联动操作杆3、支撑杆4、检测拓展座5、密封腔室6、气密检测触发杆7、检测气源接口8;所述的油缸阀座1的上端中间穿插有活塞杆2,活塞杆2的上端活动连接有联动操作杆3,联动操作杆3的中间通过支撑杆4连接在油缸阀座1的右侧上端;所述的油缸阀座1的左侧上端固定有检测拓展座5,且检测拓展座5的右侧与活塞杆2紧密贴合;所述的检测拓展座5的上端内侧设置有密封腔室6,密封腔室6的内部活动穿插有气密检测触发杆7,气密检测触发杆7右端延伸至检测拓展座5外侧与活塞杆2表面接触,且密封腔室6的上端连接有检测气源接口8。

其中,所述的活塞杆2的上细下粗的圆柱结构,且粗细连接处通过斜面倒角进行过渡;所述的活塞杆2的顶端为扁平结构,通过连接销轴穿插固定在联动操作杆3顶端;所述的气密检测触发杆7的外侧套接有密封垫圈,保证气密检测触发杆7与密封腔室6内的密封性。所述的活塞杆2、联动操作杆3、支撑杆4之间的连接均通过插销进行活动连接。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液压油缸在夹紧过程中,活塞杆2升起,利用活塞杆2上部的一处外圆直径变大的台阶特征,触动外置式气密检测组件气密检测触发杆7对内部密封圈进行挤压,最终实现密封腔室6内气压上升,触发检测开关输出检测信号,达到检测的目的。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它利用液压油缸自身结构特点,通过加装外置式气密检测组件实现对夹紧放松状态的检测,满足自动化升级需求,价格低廉,方便快捷,大大缩短自动化夹具部分的改造周期。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传统液压油缸上的气密检测组件加装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油缸阀座(1)、活塞杆(2)、联动操作杆(3)、支撑杆(4)、检测拓展座(5)、密封腔室(6)、气密检测触发杆(7)、检测气源接口(8);所述的油缸阀座(1)的上端中间穿插有活塞杆(2),活塞杆(2)的上端活动连接有联动操作杆(3),联动操作杆(3)的中间通过支撑杆(4)连接在油缸阀座(1)的右侧上端;所述的油缸阀座(1)的左侧上端固定有检测拓展座(5),且检测拓展座(5)的右侧与活塞杆(2)紧密贴合;所述的检测拓展座(5)的上端内侧设置有密封腔室(6),密封腔室(6)的内部活动穿插有气密检测触发杆(7),气密检测触发杆(7)右端延伸至检测拓展座(5)外侧与活塞杆(2)表面接触,且密封腔室(6)的上端连接有检测气源接口(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传统液压油缸上的气密检测组件加装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杆(2)的上细下粗的圆柱结构,且粗细连接处通过斜面倒角进行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传统液压油缸上的气密检测组件加装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杆(2)的顶端为扁平结构,通过连接销轴穿插固定在联动操作杆(3)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传统液压油缸上的气密检测组件加装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密检测触发杆(7)的外侧套接有密封垫圈,保证气密检测触发杆(7)与密封腔室(6)内的密封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传统液压油缸上的气密检测组件加装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杆(2)、联动操作杆(3)、支撑杆(4)之间的连接均通过插销进行活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自检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传统液压油缸上的气密检测组件加装改造结构。所述的油缸阀座的上端中间穿插有活塞杆,活塞杆的上端活动连接有联动操作杆,联动操作杆的中间通过支撑杆连接在油缸阀座的右侧上端;油缸阀座的左侧上端固定有检测拓展座,且检测拓展座的右侧与活塞杆紧密贴合;检测拓展座的上端内侧设置有密封腔室,密封腔室的内部活动穿插有气密检测触发杆,气密检测触发杆右端延伸至检测拓展座外侧与活塞杆表面接触,且密封腔室的上端连接有检测气源接口。它利用液压油缸自身结构特点,通过加装外置式气密检测组件实现对夹紧放松状态的检测,满足自动化升级需求,大大缩短自动化夹具部分的改造周期。

技术研发人员:陈美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驷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5
技术公布日:2020.07.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