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涡泵叶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63044发布日期:2020-06-12 14:02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旋涡泵叶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涡泵叶轮,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叶片设置位置而降低使用噪音的旋涡泵叶轮。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旋涡泵叶轮采用闭式或开式叶轮结构,且叶轮两个面上的叶片1'分别都等分均布(如图1所示,相邻叶片均布并以10度的角度设置),根据需要的齿数,按圆周360°均匀分布。等分均布的叶片的设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使旋涡泵产生较大的工作噪音。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多场合,对噪音值有严格要求,因此影响旋涡泵的正常使用。

现有的旋涡泵存在的问题:

1、旋涡泵应用在家庭增压场合越来越多,并安装在房屋内,泵运行的大噪音,给使用者造成很大影响。

2、大多数的降噪的办法是:在泵体流道上进行改动,减小出口尖角或增加叶轮与泵体的间隙等方式。对于这些降噪方式来说,降噪的效果还是有限的,也容易影响泵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旋涡泵叶轮,相邻叶片之间间隔距离沿着周向以正弦的方式逐渐增加、逐渐减小、再组件增加、逐渐减小,用于降低叶轮在工作时的噪音,也有利于避免出现改动泵体流道而产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旋涡泵叶轮,包括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分别设置在叶轮的两面,两个面上的所述叶片的排布方式相同,每个面上的所述叶片划分为四个区域,依次为区域a、区域b、区域c、区域d,区域a的所述叶片之间在圆周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以正弦方式设置,间隔距离逐渐增加,区域b的所述叶片之间在圆周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以正弦方式设置,间隔距离逐渐减小,区域c的所述叶片之间在圆周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以正弦方式设置,间隔距离逐渐增加,区域d的所述叶片之间在圆周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以正弦方式设置,间隔距离逐渐减小。相邻叶片之间间隔距离沿着周向以正弦的方式逐渐增加、逐渐减小、再组件增加、逐渐减小,用于降低叶轮在工作时的噪音,也有利于避免出现改动泵体流道而产生的问题。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为了方便生产加工,每个面上的所述叶片划分为四个等分区域。

为了方便生产加工和开设模具,也为了能够更好的降低噪音:区域a的所述叶片与区域b以第一对称线为对称线映射设置,区域a和区域b的所述叶片以第二对称线为对称线映射设置,所述第一对称线为区域a和区域b之间的分界线,所述第二对称线为区域a和区域d之间的分界线,所述第一对称线与所述第二对称线垂直。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区域a中的相邻所述叶片之间的间隔距离往区域b方向以正弦方式逐渐增加,区域b中的相邻所述叶片之间的间隔往区域c方向以正弦方式逐渐减小,区域c中的相邻所述叶片之间的间隔距离往区域d方向以正弦方式逐渐增加,区域d中的相邻所述叶片之间的间隔往区域a方向以正弦方式逐渐减小。

相邻所述叶片之间的角度为an,n为第几个叶片,z为叶轮一个面上的总叶片数,0<n≤z,an=4·sin(360·n/z)+(360·n/z)。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相邻叶片之间间隔距离沿着周向以正弦的方式逐渐增加、逐渐减小、再组件增加、逐渐减小,用于降低叶轮在工作时的噪音,也有利于避免出现改动泵体流道而产生的问题,在使用时也有利于保证泵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现有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与现有技术的结构体现在一个图中的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如图2所示,旋涡泵叶轮,包括叶片1,所述叶片分别设置在叶轮的两面,两个面上的所述叶片的排布方式相同,每个面上的所述叶片划分为四个区域,依次为区域a、区域b、区域c、区域d,区域a的所述叶片之间在圆周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以正弦方式设置,间隔距离逐渐增加,区域b的所述叶片之间在圆周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以正弦方式设置,间隔距离逐渐减小,区域c的所述叶片之间在圆周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以正弦方式设置,间隔距离逐渐增加,区域d的所述叶片之间在圆周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以正弦方式设置,间隔距离逐渐减小。相邻叶片之间间隔距离沿着周向以正弦的方式逐渐增加、逐渐减小、再组件增加、逐渐减小,用于降低叶轮在工作时的噪音,也有利于避免出现改动泵体流道而产生的问题。

为了方便生产加工,每个面上的所述叶片划分为四个等分区域。

为了方便生产加工和开设模具,也为了能够更好的降低噪音:区域a的所述叶片与区域b以第一对称线为对称线映射设置,区域a和区域b的所述叶片以第二对称线为对称线映射设置,所述第一对称线为区域a和区域b之间的分界线,所述第二对称线为区域a和区域d之间的分界线,所述第一对称线与所述第二对称线垂直。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区域a中的相邻所述叶片之间的间隔距离往区域b方向以正弦方式逐渐增加,区域b中的相邻所述叶片之间的间隔往区域c方向以正弦方式逐渐减小,区域c中的相邻所述叶片之间的间隔距离往区域d方向以正弦方式逐渐增加,区域d中的相邻所述叶片之间的间隔往区域a方向以正弦方式逐渐减小。

相邻所述叶片之间的角度为an,n为第几个叶片,z为叶轮一个面上的总叶片数,0<n≤z,an=4·sin(360·n/z)+(360·n/z)。如图2所示,以区域a的相邻叶片之间的角度为10.7°,再逐渐变大。对于这种示例来说,a1=4sin(10)+10=10.7°,制作的非等分叶轮降噪音效果较好,声音较为平缓,测试降低2分贝左右。

如图3所示,能够清楚的看到各个区域中叶片排列的变化规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旋涡泵叶轮,包括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分别设置在叶轮的两面,两个面上的所述叶片的排布方式相同,每个面上的所述叶片划分为四个区域,依次为区域a、区域b、区域c、区域d,区域a的所述叶片之间在圆周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以正弦方式设置,间隔距离逐渐增加,区域b的所述叶片之间在圆周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以正弦方式设置,间隔距离逐渐减小,区域c的所述叶片之间在圆周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以正弦方式设置,间隔距离逐渐增加,区域d的所述叶片之间在圆周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以正弦方式设置,间隔距离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涡泵叶轮,其特征在于每个面上的所述叶片划分为四个等分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涡泵叶轮,其特征在于区域a的所述叶片与区域b以第一对称线为对称线映射设置,区域a和区域b的所述叶片以第二对称线为对称线映射设置,所述第一对称线为区域a和区域b之间的分界线,所述第二对称线为区域a和区域d之间的分界线,所述第一对称线与所述第二对称线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涡泵叶轮,其特征在于区域a中的相邻所述叶片之间的间隔距离往区域b方向以正弦方式逐渐增加,区域b中的相邻所述叶片之间的间隔往区域c方向以正弦方式逐渐减小,区域c中的相邻所述叶片之间的间隔距离往区域d方向以正弦方式逐渐增加,区域d中的相邻所述叶片之间的间隔往区域a方向以正弦方式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涡泵叶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叶片之间的角度为an,n为第几个叶片,z为叶轮一个面上的总叶片数,0<n≤z,an=4·sin(360·n/z)+(360·n/z)。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涡泵叶轮,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使用噪音大、损坏泵功率等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所述叶片分别设置在叶轮的两面,两个面上的所述叶片的排布方式相同,每个面上的所述叶片划分为四个区域,依次为区域A、区域B、区域C、区域D,区域A的所述叶片之间在圆周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以正弦方式设置,间隔距离逐渐增加,区域B的所述叶片之间在圆周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以正弦方式设置,间隔距离逐渐减小,区域C的所述叶片之间在圆周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以正弦方式设置,间隔距离逐渐增加,区域D的所述叶片之间在圆周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以正弦方式设置,间隔距离逐渐减小。其效果:降低在使用过程中的噪音及损耗的泵功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师;汪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界泵业(浙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2
技术公布日:2020.06.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