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控式增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33310发布日期:2020-08-05 01:28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控式增压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增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控式增压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增压器须与其它阀如电磁换向阀、单向阀等组成增压回路,因体积、接口、成本等因素应用受到限制,且自身没有切换功能,因此急需设计出一种自控式增压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控式增压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内容:

一种自控式增压器,包括:自控换向阀、比例柱塞增压阀和自醒式切换阀;在所述比例柱塞增压阀的上端设置自控换向阀;在所述比例柱塞增压阀的侧面设置自醒式切换阀;所述自控换向阀、比例柱塞增压阀和自醒式切换阀之间通过螺栓固定为一个整体。

优选的是,所述自控换向阀包括换向阀阀体、一号孔、一号油口、弹性定位销、换向阀阀芯、二号油口、一号回油孔、二号孔和二号回油孔;在所述换向阀阀体的中部横向位置设置换向阀阀芯;在所述换向阀阀芯的右侧设置一号回油孔,左侧设置二号回油孔;在所述换向阀阀芯的底端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一号孔、一号油口、二号油口和二号孔;在所述换向阀阀芯的上端左侧设置弹性定位销。

换向阀阀体上设计左右换向油路和左右油缸油路,其回油油路与阀体蓄油池连通,以保证柱塞体储油;当自醒式切换阀切入到工作状态时增压阀开始启动,压力油通过阀芯分配进入一侧油缸,驱使油缸中的活塞向受力方向运动并推动柱塞工作,同时另一侧活塞通过活络涨弹性连接做同向运动并使工作柱塞进入工作始发状态,同时关闭了阀芯指令讯号油腔,蓄油池内的油通过柱塞体预留孔进入柱塞体内腔,当活塞行至末端时活塞变径油道与另一侧阀芯指令油腔连通,阀芯受液压推力移至另一侧工位,另一侧则重复这一侧刚完成的工作内容,周而复始往复循环带动柱塞双向供压直至切换阀关闭,阀芯受弹性定位销限制,始终处在二工位中的其中一个位置,这样可避免错位而造成换向失效。

优选的是,所述比例柱塞增压阀包括增压阀阀体、油缸、左端盖、右端盖、左柱塞体、单向阀、一号油道、左柱塞、一号油池、左活塞、三号孔、三号油口、四号油口、变径油道、四号孔、活络涨弹性件、右活塞、二号油池、二号油道、右柱塞和右柱塞体;在所述增压阀阀体的中心设置活络涨弹性件;在所述活络涨弹性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油缸,在左侧油缸的左边设置左活塞,右侧油缸的右边设置右活塞;在所述左活塞的左侧设置一号油池;在所述一号油池的左侧设置左柱塞体;在所述左活塞的左侧中心端面上设置左柱塞,且左柱塞依次穿过一号油池和左柱塞体的中心;在所述右活塞的右边设置二号油池;在所述二号油池的右边设置右柱塞体;在所述右活塞的右侧中心端面上设置右柱塞,且右柱塞依次穿过二号油池和右柱塞体的中心;在所述左柱塞体和右柱塞体的上端均设置有单向阀;在所述油缸的上端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三号孔、三号油口、四号油口和四号孔,且三号孔、三号油口、四号油口和四号孔分别与一号孔、一号油口、二号油口和二号孔之间贯通。

增压阀阀体包含左右油缸、供油和换向油道、与其它二部件的连接和油路通道、蓄油和回油通道及产品对外连接;左右活塞柱塞杆采用活络涨弹性件连接方式,此连接方式避免了阀体分型处理,阀体成整体可以使油道设计达到紧凑且无泄露,杆中间变径部和阀体内孔组合成换向油路,变径长度及位置与柱塞行程匹配;左右端盖相向对称布置,都装有柱塞体和单向阀,通过阀体连接后并路输出。

优选的是,所述自醒式切换阀包括切换阀阀体、背压弹簧、五号油口、六号油口、多功能阀芯、单向阀体、出油口和压力传递通道;在所述切换阀阀体的中部右侧设置单向阀体;在所述单向阀体的上端设置出油口;在所述单向阀体的内部设置压力传送通道;在所述单向阀体的左侧设置多功能阀芯;在所述多功能阀芯的左侧设置背压弹簧;在所述多功能阀芯的上端分别设置有五号油口和六号油口;

多功能阀芯具有换向、快捷通道、压力传感通道、单向阀功能,在背压弹簧的作用下,处于常态即自动式增压阀处于关闭状态而液压回路处于常开状态,当回路压力上升至预定值时,通过多功能阀芯的压力传输通道传递后产生推力,当推力超过背压弹簧力时,则多功能阀芯移位至增压阀工作状态而回路常开通道自行关闭,增压阀工作后反冲压力被多功能阀芯的单向阀功能锁死,以保障回路中的高压区不会回冲,工作区泄荷后多功能阀芯随即在背压弹簧的作用下回到常态,背压弹簧以梯度设计,供各种工况回路及用户选用,阀体安装孔位设计与标准电磁换向阀一致,两者置换后,自醒式功能即可转换成远程式控制。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装置设计合理,使用便利,且通过自醒式切换阀,比例柱塞增压阀和自控换向阀三部分组成,不但在液压回路中能持续输出高压,还因为具有自控换向功能,无须外接换向阀及电源,所以在同等功效的情况下,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连接使用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自控式增压器的工作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自控式增压器的外形图。

图3是本发明自醒式切换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自控换向阀左工位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自控换向阀右工位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比例柱塞增压阀左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比例柱塞增压阀右位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自控式增压器对外连接孔位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比例塞柱增压阀,11-增压阀阀体,12-左端盖,13-右端盖,14-油缸,15-左柱塞体,16-单向阀,17-一号油道,18-左柱塞,19-一号油池,101-左活塞,102-二号油道,103-三号孔,104-三号油口,105-四号油口,106-变径油道,107-四号孔,108-活络涨弹性件,109-右活塞,110-二号油池,111-右柱塞,112-右柱塞体2-自控换向阀,21-换向阀阀体,22-换向阀阀芯,23-弹性定位销,24-一号孔,25-二号孔,26-一号油口,27-二号油口,28-一号回油口,29-二号回油口,3-自醒式切换阀,31-切换阀阀体,32-背压弹簧,33-多功能阀芯,34-单向阀,35-出油口,36-压力传送通道,37-五号油口,38-六号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8所示,一种自控式增压器包括:自控换向阀2、比例柱塞增压阀1和自醒式切换阀3;在比例柱塞增压阀1的上端设置自控换向阀2,在比例柱塞增压阀1的侧面设置自醒式切换阀3,且自控换向阀2、比例柱塞增压阀1和自醒式切换阀3之间通过螺栓固定为一个整体。

进一步地,自控换向阀2包括换向阀阀体21、一号孔24、一号油口26、弹性定位销23、换向阀阀芯22、二号油口27、一号回油孔28、二号孔25和二号回油孔29;在换向阀阀体21的中部横向位置设置换向阀阀芯22,在换向阀阀芯22的右侧设置一号回油孔28,左侧设置二号回油孔29;在换向阀阀芯22的底端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一号孔24、一号油口26、二号油口27和二号孔25;在换向阀阀芯22的上端左侧设置弹性定位销23。

进一步地,比例柱塞增压阀1包括增压阀阀体11、油缸14、左端盖12、右端盖13、左柱塞体15、单向阀16、一号油道17、左柱塞18、一号油池19、左活塞101、三号孔103、三号油口104、四号油口105、变径油道106、四号孔107、活络涨弹性件108、右活塞109、二号油池110、二号油道102、右柱塞111和右柱塞体112;在增压阀阀体11的中心设置活络涨弹性件108,在活络涨弹性件108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油缸14,在左侧油缸14的左边设置左活塞101,右侧油缸14的右边设置右活塞109;在左活塞101的左侧设置一号油池19,在一号油池19的左侧设置左柱塞体15,在左活塞101的左侧中心端面上设置左柱塞18,且左柱塞18依次穿过一号油池19和左柱塞体15的中心;在右活塞109的右边设置二号油池110,在二号油池110的右边设置右柱塞体112,在右活塞109的右侧中心端面上设置右柱塞111,且右柱塞111依次穿过二号油池110和右柱塞体112的中心;在左柱塞体15和右柱塞体112的上端均设置有单向阀16;在油缸14的上端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三号孔103、三号油口104、四号油口105和四号孔107,且三号孔103、三号油口104、四号油口105和四号孔107分别与一号孔24、一号油口26、二号油口27和二号孔25之间贯通。

进一步地,自醒式切换阀3包括切换阀阀体31、背压弹簧32、五号油口37、六号油口38、多功能阀芯33、单向阀体34、出油口35和压力传递通道36;在切换阀阀体31的中部右侧设置单向阀体34;在单向阀体34的上端设置出油口35,在单向阀体34的内部设置压力传送通道36,在单向阀体34的左侧设置多功能阀芯33,在多功能阀芯33的左侧设置背压弹簧32,在多功能阀芯33的上端分别设置有五号油口37和六号油口38。

增压阀工作状态1:

油泵启动后,油(p)通过出油口35直接进入回路,达到快速补液的效果,此时增压器处于不工作状态。

增压阀工作状态2:

随着工作油缸充液回路压力也上升,回路压力从出油口35反传给自醒式切换阀3也从压力传送通道36传递到多功能阀芯33的右面,当回路压力上升到一定值,多功能阀芯33因回路压力产生的向左推力克服背压弹簧32向左移位直至单向阀体34关闭,这时出油口35关闭而六号油口38打开,p与六号油口38)接通。

液压p通过增压阀阀体11进入自控换向阀2,以图4的左工位为例,p与一号油口26连通,一号油口26与三号油口104对位,p进入左侧油缸14推动左活塞101向左运动,左柱塞18将左柱塞体15内液体压出,通过单向阀16进入增压阀阀体11,右活塞109通过活络涨弹性件108带动,直至变径油道106连通p和三号孔103,三号孔103与一号孔24对位,p推动换向阀阀芯22至右边,形成右工位(见图5)。

右工位时液压p与二号油口27连通,二号油口27与四号油口105对位,p进入右侧油缸推动右活塞109向右运动,右柱塞111将右柱塞体112内液体压出,通过右侧的单向阀16进入增压阀阀体11,左活塞101通过活络涨弹性件108带动,直至变径油道106连通p和四号孔107,四号孔107与二号孔25对位,p推动换向阀阀芯22至左边,形成左工位(见图4),至此回到工况。

右活塞109在被带向左侧过程中,缸体14内的液体通过四号油口105和二号油口27从一号回油口28排出,同时通过二号油道102将二号油池110内的液体吸入右柱塞体112内。

左活塞101在被带向右侧过程中,缸体14内的液体通过三号油口104和一号油口26从二号回油口29排出,通过一号油道17将一号油池19内的液体吸入左柱塞体15内。

变径油道106在运动中换向阀阀芯22处于失压状态,但回油油压会对它继续保持施压,弹性定位销23和回油油压一起保正换向阀阀芯22的姿态不变。

左右增压输出油经汇路后从增压阀阀体11底部油孔113输出,增压阀启动前的快速进给油液也从此口输出,此时孔f入进油口,孔t回油箱。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