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于电路板散热的电子水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14551发布日期:2021-07-20 15:48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于电路板散热的电子水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利于电路板散热的电子水泵。



背景技术:

离心泵是利用叶轮旋转而使水发生离心运动来工作的。水泵在启动前,必须使泵壳和吸水管内充满水,然后启动电机,使泵轴带动叶轮和水做高速旋转运动,水发生离心运动,被甩向叶轮外缘,经蜗形泵壳的流道流入水泵的压水管路。现有的离心水泵通常包括定子、转子和控制线路板,通过控制线路板控制定子、转子动作,从而控制水泵的动作,其内部的线路板上通常会设置许多电子元件,特别是发热量较大的电容等电子元件,在工作过程中电容等电子元件发热量较大且与控制线路板直接接触,使得控制线路板上的其他电子元件损坏,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而进行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于电路板散热的电子水泵,从而解决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于电路板散热的电子水泵,包括涡壳和卡接于涡壳下侧端的壳体,所述的壳体内设有定子、转子和转子轴芯,所述转子轴芯贯穿定子,所述转子套设于定子的外侧,所述涡壳内设置有通过转子轴芯进行控制的叶轮;

所述壳体下侧端卡接有后座,所述后座的下侧端固定有后盖,所述后座与后盖之间形成一个电控腔,所述电控腔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后座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一电子元件和第二电子元件,所述第一电子元件与后盖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内设置有导热层,所述电路板与后座通过导热层传导热量,所述第一电子元件与后盖之间通过导热层传导热量。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层的材质为导热硅脂。

进一步的,所述后座与后盖均采用铝材制成的。

进一步的,所述后盖的内侧面具有一个凸出的传导凸起,所述传导凸起的内侧面开设有两个弧形槽,所述第二间隙位于两个弧形槽与第一电子元件之间。

更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上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用于对第一电子元件进行限位和安装;所述转子轴芯的一端套设有叶轮,所述转子轴芯内开设有散热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利于电路板散热的电子水泵通过导热层的设置,使得电路板与第一电子元件上的热量能分别传递到后座和后盖上,从而进行散热,该导热层通过为导热硅脂的设置,使得电路板和电子元件向外传递热量的同时还能起到保护作用;该电子水泵通过传导凸起的设置,使得后盖与第一电子元件之间的距离得到控制,使得第二间隙中的导热硅脂的用量得以控制,从而达到第一电子元件散热的目的,并节约导热硅脂的用量,通过弧形槽的上设置,与两个圆柱形的第一电子元件的配合使用,使得成型的第二间隙的厚度比较均匀,使得不会影响热量传导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利于电路板散热的电子水泵的剖面图;

图2是该电子水泵中的后座与电路板的剖面图;

图3是该电子水泵中电路板与电子元件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利于电路板散热的电子水泵包括涡壳1和卡接于涡壳1下侧端的壳体2,所述的壳体2内设有定子3、转子4和转子轴芯5,所述转子轴芯5贯穿转子3,所述定子3套设于转子4的外侧,所述涡壳1内设置有通过转子轴芯5进行控制的叶轮6;所述壳体2下侧端卡接有后座7,所述后座7的下侧端固定有后盖8,所述后座7与后盖8之间形成一个电控腔9,所述电控腔9内设置有电路板10,所述电路板10与后座7之间具有第一间隙11,所述电路板10上设置有第一电子元件12和第二电子元件13,所述第一电子元件12与后盖8之间具有第二间隙14;所述第一间隙11与第二间隙14内设置有导热层,所述电路板10与后座7通过导热层传导热量,所述第一电子元件12与后盖8之间通过导热层传导热量。

所述转子轴芯上还套设有水封,所述定子与转子之间设置有隔水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热层的设置,使得电路板与第一电子元件上的热量能分别传递到后座和后盖上,从而进行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热层的材质为导热硅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热硅脂俗称散热膏,导热硅脂以有机硅酮为主要原料,添加耐热、导热性能优异的材料,制成的导热型有机硅脂状复合物,用于mosfet、igbt、驱动芯片等电子元器件的导热及散热,在该电子水泵中,使得保证电路板和电子元件的性能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座7与后盖8均采用铝材制成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座与后盖均为铝制件,使得散热性能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盖8的内侧面具有一个凸出的传导凸起,所述传导凸起的内侧面开设有两个弧形槽,所述第二间隙14位于两个弧形槽与第一电子元件12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传导凸起的设置,使得后盖与第一电子元件之间的距离得到控制,使得第二间隙中的导热硅脂的用量得以控制,从而达到第一电子元件散热的目的,并节约导热硅脂的用量,通过弧形槽的上设置,与两个圆柱形的第一电子元件的配合使用,使得成型的第二间隙的厚度比较均匀,使得不会影响热量传导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路板10上固定有支架15,所述支架15用于对第一电子元件12进行限位和安装;所述转子轴芯5的一端套设有叶轮6,所述转子轴芯5内开设有散热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散热通道是液体的通道,其通道内装有流通的水或防冻液,使得可以带走电路板传给后座上的热量。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利于电路板散热的电子水泵,包括涡壳(1)和卡接于涡壳(1)下侧端的壳体(2),所述的壳体(2)内设有定子(3)、转子(4)和转子轴芯(5),所述转子轴芯(5)贯穿转子(4),所述定子(3)套设于转子(4)的外侧,所述涡壳(1)内设置有通过转子轴芯(5)进行控制的叶轮(6),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2)下侧端卡接有后座(7),所述后座(7)的下侧端固定有后盖(8),所述后座(7)与后盖(8)之间形成一个电控腔(9),所述电控腔(9)内设置有电路板(10),所述电路板(10)与后座(7)之间具有第一间隙(11),所述电路板(10)上设置有第一电子元件(12)和第二电子元件(13),所述第一电子元件(12)与后盖(8)之间具有第二间隙(14);所述第一间隙(11)与第二间隙(14)内设置有导热层,所述电路板(10)与后座(7)通过导热层传导热量,所述第一电子元件(12)与后盖(8)之间通过导热层传导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电路板散热的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的材质为导热硅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电路板散热的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7)与后盖(8)均采用铝材制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电路板散热的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8)的内侧面具有一个凸出的传导凸起,所述传导凸起的内侧面开设有两个弧形槽,所述第二间隙(14)位于两个弧形槽与第一电子元件(1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电路板散热的电子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10)上固定有支架(15),所述支架(15)用于对第一电子元件(12)进行限位和安装;所述转子轴芯(5)内开设有散热通道。


技术总结
一种利于电路板散热的电子水泵,包括涡壳和卡接于涡壳下侧端的壳体,所述壳体下侧端卡接有后座,所述后座的下侧端固定有后盖,所述后座与后盖之间形成一个电控腔,所述电控腔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后座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一电子元件和第二电子元件,所述第一电子元件与后盖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内设置有导热层,所述电路板与后座通过导热层传导热量,第一电子元件与后盖之间通过导热层传导热量。该电子水泵通过导热层的设置,使得电路板与第一电子元件上的热量能分别传递到后座和后盖上,从而进行散热,该导热层通过为导热硅脂的设置,使得电路板和电子元件向外传递热量的同时还能起到保护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桂文海;周华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海韬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3
技术公布日:2021.07.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