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注油组件的罗茨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61637发布日期:2021-08-24 12:07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注油组件的罗茨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罗茨风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注油组件的罗茨风机。



背景技术:

罗茨鼓风机工作时,罗茨风机本体内部的旋转叶轮发生高速旋转,为减少旋转叶轮与轴承之间的摩擦,一般在轴承与旋转叶轮的结合处添加黄油进行润滑,延长轴承和旋转叶轮的使用寿命,目前向旋转叶轮的轴承处添加黄油的方式是一次性添加,即在组装设备的过程中进行添加,在罗茨风机长时间使用后,需要对轴承处添加或更换黄油时,需要将轴承处的端盖打开才能够进行黄油的添加,黄油添加时需要停机作业,这样不但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而且操作起来既费时又费力。为提升罗茨鼓风机的工作效率,减少维修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注油组件的罗茨风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注油组件的罗茨风机,包括底板、罗茨风机本体、轴承端盖、加油口和注油组件,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罗茨风机本体,所述罗茨风机本体的右侧设置有轴承端盖,所述轴承端盖顶部的中点处开设有加油口,所述轴承端盖的顶部设置有注油组件;

所述注油组件包括箱体、固定块、螺栓、通口、螺母、隔板、进料管、电磁阀、输送泵、抽油管、排油管和控制器,所述轴承端盖顶部的中点处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轴承端盖顶部对应固定块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螺栓,所述固定块顶部对应螺栓的位置开设有通口,所述螺栓的顶部贯穿通口且延伸至通口的外部,所述螺栓表面且位于固定块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箱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箱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输送泵,所述输送泵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抽油管,所述抽油管远离输送泵的一端贯穿箱体且延伸至箱体的内部,所述输送泵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油管,所述排油管远离输送泵的一端贯穿箱体且延伸至箱体的内部,所述箱体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输送泵和电磁阀分别与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与轴承端盖的顶部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与加油口之间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与轴承端盖之间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母与固定块之间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底板、罗茨风机本体、轴承端盖、加油口和注油组件相互配合,无需停机即可对轴承处进行注油,不会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极大提高了罗茨风机的工作效率,降低了维修人员的劳动负担。

2、通过设置螺栓和螺母,从而方便对注油组件进行拆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的结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罗茨风机本体、3轴承端盖、4加油口、5注油组件、51箱体、52固定块、53螺栓、54通口、55螺母、56隔板、57进料管、58电磁阀、59输送泵、510抽油管、511排油管、512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带有注油组件的罗茨风机,包括底板1、罗茨风机本体2、轴承端盖3、加油口4和注油组件5,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罗茨风机本体2,罗茨风机本体2的右侧设置有轴承端盖3,轴承端盖3顶部的中点处开设有加油口4,轴承端盖3的顶部设置有注油组件5。

注油组件5包括箱体51、固定块52、螺栓53、通口54、螺母55、隔板56、进料管57、电磁阀58、输送泵59、抽油管510、排油管511和控制器512,轴承端盖3顶部的中点处设置有箱体51,箱体51与加油口4之间相互连通,箱体51的底部与轴承端盖3的顶部活动连接,箱体51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2,固定块52与轴承端盖3之间活动连接,轴承端盖3顶部对应固定块52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螺栓53,固定块52顶部对应螺栓53的位置开设有通口54,螺栓53的顶部贯穿通口54且延伸至通口54的外部,螺栓53表面且位于固定块52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母55,螺母55与固定块52之间活动连接,箱体5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隔板56,箱体5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57,进料管57上安装有电磁阀58,箱体5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输送泵59,输送泵59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抽油管510,抽油管510远离输送泵59的一端贯穿箱体51且延伸至箱体51的内部,输送泵5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油管511,排油管511远离输送泵59的一端贯穿箱体51且延伸至箱体51的内部,箱体51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512,输送泵59和电磁阀58分别与控制器512之间电性连接。

使用时,打开电磁阀58,通过进料管57,向箱体51内部注入适量的黄油,使得黄油存储在隔板56的上方,然后关闭电磁阀58,当需要对轴承处进行注油时,工作人员只需通过控制器512控制输送泵59启动,由输送泵59通过抽油管510进行抽油,然后通过排油管511排油,从而使得黄油通过加油口4进入轴承端盖3内部,从而对轴承处进行润滑。

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电路以及控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过多赘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注油组件的罗茨风机,包括底板(1)、罗茨风机本体(2)、轴承端盖(3)、加油口(4)和注油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罗茨风机本体(2),所述罗茨风机本体(2)的右侧设置有轴承端盖(3),所述轴承端盖(3)顶部的中点处开设有加油口(4),所述轴承端盖(3)的顶部设置有注油组件(5);

所述注油组件(5)包括箱体(51)、固定块(52)、螺栓(53)、通口(54)、螺母(55)、隔板(56)、进料管(57)、电磁阀(58)、输送泵(59)、抽油管(510)、排油管(511)和控制器(512),所述轴承端盖(3)顶部的中点处设置有箱体(51),所述箱体(51)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2),所述轴承端盖(3)顶部对应固定块(52)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螺栓(53),所述固定块(52)顶部对应螺栓(53)的位置开设有通口(54),所述螺栓(53)的顶部贯穿通口(54)且延伸至通口(54)的外部,所述螺栓(53)表面且位于固定块(52)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母(55),所述箱体(5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隔板(56),所述箱体(5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57),所述进料管(57)上安装有电磁阀(58),所述箱体(5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输送泵(59),所述输送泵(59)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抽油管(510),所述抽油管(510)远离输送泵(59)的一端贯穿箱体(51)且延伸至箱体(51)的内部,所述输送泵(5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油管(511),所述排油管(511)远离输送泵(59)的一端贯穿箱体(51)且延伸至箱体(51)的内部,所述箱体(51)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512),所述输送泵(59)和电磁阀(58)分别与控制器(512)之间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注油组件的罗茨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51)的底部与轴承端盖(3)的顶部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注油组件的罗茨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51)与加油口(4)之间相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注油组件的罗茨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52)与轴承端盖(3)之间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注油组件的罗茨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55)与固定块(52)之间活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注油组件的罗茨风机,包括底板、罗茨风机本体、轴承端盖、加油口和注油组件,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罗茨风机本体,所述罗茨风机本体的右侧设置有轴承端盖,所述轴承端盖顶部的中点处开设有加油口,所述轴承端盖的顶部设置有注油组件,所述注油组件包括箱体、固定块、螺栓、通口、螺母、隔板、进料管、电磁阀、输送泵、抽油管、排油管和控制器,所述轴承端盖顶部的中点处设置有箱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底板、罗茨风机本体、轴承端盖、加油口和注油组件相互配合,无需停机即可对轴承处进行注油,不会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极大提高了罗茨风机的工作效率,降低了维修人员的劳动负担。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厂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3
技术公布日:2021.08.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