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97463发布日期:2021-08-10 14:00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机,具体为一种新型压缩机。



背景技术:

空压机,作为一种用于压缩空气的设备,被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中,其主要是通过电机带动叶轮转动,从而实现对进入空压机内的气体进行加压,从而将增大气体的压力。现有的空压机,例如专利号为zl200620069843.8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叶轮式空气压缩机”,再例如专利号为200920189463.1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空气滤清及消声可靠的空气压缩机”。

虽然现有的压缩机可以实现对气体进行压缩,但是在其工作过程中不能实时对压缩机内气体的流速或流量进行监控,从而不能对压缩机进行实时有效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压缩机,所述新型压缩机可以实时监控气体的流量或流速,从而可以实现对压缩机进行实时有效控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压缩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压缩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压缩机构工作的压缩驱动机构,所述压缩机构包括第一压缩结构和第二压缩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压缩结构位于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压缩结构位于所述壳体的另一侧;所述壳体在与所述第一压缩结构和第二压缩结构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压缩腔,其中,所述压缩腔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所述第一压缩结构设置在第一压缩腔内;所述第二压缩结构设置在第二压缩腔内;所述第一压缩腔的出气口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第二压缩腔的进气口连通;所述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检测连接管道中的气体流量的检测装置。

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座、设置在安装座上的检测模块以及显示模块,其中,所述安装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管道连通,所述检测模块位于所述连接管道与安装座构成的气体流动通道中;所述显示模块位于所述气体流动通道外。

优选的,所述检测模块为感应风扇。

优选的,所述显示模块为流量监测表。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道外还设置有压缩机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压缩结构为一级叶轮,所述第二压缩结构为二级叶轮。

优选的,所述压缩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一级叶轮和二级叶轮同步转动。

优选的,所述压缩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其中,所述电机有两个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出端与所述一级叶轮连接,另一个输出端与所述二级叶轮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缩驱动机构包括双轴电机,其中,所述双轴电机的其中一根主轴与所述一级叶轮连接,另一根主轴与所述二级叶轮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缩驱动机构包括两组电机,其中一组电机用于驱动一级叶轮转动,另一组电机的主轴用于驱动二级叶轮转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压缩机通过在连接管道中设置检测装置,可以实现监测连接管道中的气体的流速或流量,从而实现对新型压缩机的实时监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压缩机的第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机、一级叶轮和二级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和图4为连接管道、压缩机控制器和检测装置的两个不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4,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压缩机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的压缩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压缩机构工作的压缩驱动机构,其中,

所述压缩机构包括第一压缩结构和第二压缩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压缩结构位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所述第二压缩结构位于所述壳体1的另一侧;所述壳体1在与所述第一压缩结构和第二压缩结构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压缩腔,其中,所述压缩腔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所述第一压缩结构设置在第一压缩腔内;所述第二压缩结构设置在第二压缩腔内;所述第一压缩腔的出气口通过连接管道2与所述第二压缩腔的进气口连通;所述连接管道2上设置有用于检测连接管道2中的气体流量的检测装置3;所述检测装置3包括安装座3-1、设置在安装座3-1上的检测模块3-2以及显示模块3-3,其中,所述安装座3-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管道2连通,所述检测模块3-2位于所述连接管道2与安装座3-1构成的气体流动通道中;所述显示模块3-3位于所述气体流动通道外。

本实施例中的检测模块3-2为感应风扇,显示模块3-3为流量监测表。

参见图1-图4,所述连接管道2外还设置有压缩机控制器4,所述压缩机控制器4通过排线分别与新型压缩机和检测装置3连接,用于实时对新型压缩机进行控制。

参见图1-图4,所述第一压缩结构为一级叶轮5,所述第二压缩结构为二级叶轮6;所述压缩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一级叶轮5和二级叶轮6同步转动,所述压缩驱动机构包括电机7,其中,所述电机7有两个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出端与所述一级叶轮5连接,另一个输出端与所述二级叶轮6连接。工作时,通过电机7带动一级叶轮5和二级叶轮6同步转动,其中,一级叶轮5转动的同时对第一压缩腔内的气体进行压缩,压缩后的气体进入到第二压缩腔内,通过第二压缩腔内的二级叶轮6对气体进行二次压缩。

参见图1-图4,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是:

工作时,气体从第一压缩腔中的进气口进入到第一压缩腔内,与此同时,电机7带动一级叶轮5和二级叶轮6同步转动,其中,一级叶轮5转动的同时对第一压缩腔内的气体进行压缩,压缩后的气体通过连接管道2进入到第二压缩腔内,通过第二压缩腔内的二级叶轮6对气体进行二次压缩,完成二次压缩的气体通过第二压缩腔的排气口排出;

在此过程中,由于在连接管道2中设置有检测装置3,从而可以实现监测连接管道2中的气体的流速,从而实现对新型压缩机的实时监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压缩驱动机构包括双轴电机,其中,所述双轴电机的其中一根主轴与所述一级叶轮5连接,另一根主轴与所述二级叶轮6连接。工作时,通过双轴电机带动一级叶轮5和二级叶轮6同步转动,其中,一级叶轮5转动的同时对第一压缩腔内的气体进行压缩,压缩后的气体进入到第二压缩腔内,通过第二压缩腔内的二级叶轮6对气体进行二次压缩。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压缩驱动机构包括两组电机,其中一组电机用于驱动一级叶轮5转动,另一组电机的主轴用于驱动二级叶轮6转动。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内容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块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压缩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压缩机构工作的压缩驱动机构,所述压缩机构包括第一压缩结构和第二压缩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压缩结构位于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压缩结构位于所述壳体的另一侧;所述壳体在与所述第一压缩结构和第二压缩结构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压缩腔,其中,所述压缩腔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所述第一压缩结构设置在第一压缩腔内;所述第二压缩结构设置在第二压缩腔内;所述第一压缩腔的出气口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第二压缩腔的进气口连通;所述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检测连接管道中的气体流量的检测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座、设置在安装座上的检测模块以及显示模块,其中,所述安装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管道连通,所述检测模块位于所述连接管道与安装座构成的气体流动通道中;所述显示模块位于所述气体流动通道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为感应风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为流量监测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道外还设置有压缩机控制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结构为一级叶轮,所述第二压缩结构为二级叶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一级叶轮和二级叶轮同步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其中,所述电机有两个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出端与所述一级叶轮连接,另一个输出端与所述二级叶轮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驱动机构包括双轴电机,其中,所述双轴电机的其中一根主轴与所述一级叶轮连接,另一根主轴与所述二级叶轮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驱动机构包括两组电机,其中一组电机用于驱动一级叶轮转动,另一组电机的主轴用于驱动二级叶轮转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压缩机,包括壳体、压缩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压缩机构工作的压缩驱动机构,所述压缩机构包括第一压缩结构和第二压缩结构;所述壳体在与所述第一压缩结构和第二压缩结构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压缩腔,其中,所述压缩腔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所述第一压缩结构设置在第一压缩腔内;所述第二压缩结构设置在第二压缩腔内;所述第一压缩腔的出气口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第二压缩腔的进气口连通;所述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检测连接管道中的气体流量的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压缩机可以实时监控气体的流量或流速,从而可以实现对压缩机进行实时有效控制。

技术研发人员:高志成;刘广彬;陈火炎;赵远扬;李连生;吴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智空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5
技术公布日:2021.08.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