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噪音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97465发布日期:2021-08-10 14:00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噪音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机,具体为一种低噪音压缩机。



背景技术:

空压机,作为一种用于压缩空气的设备,被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中,其主要是通过电机带动叶轮转动,从而实现对进入空压机内的气体进行加压,从而将增大气体的压力。现有的空压机,例如专利号为zl200620069843.8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叶轮式空气压缩机”,再例如专利号为200920189463.1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空气滤清及消声可靠的空气压缩机”。

虽然上述空气压缩机可以实现对气体进行压缩,但是在其工作过程中往往伴随有较大分贝的噪音,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因此需要改进和完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噪音压缩机,所述低噪音压缩机可以降低其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噪音压缩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压缩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压缩机构工作的压缩驱动机构,所述压缩机构包括第一压缩结构和第二压缩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压缩结构位于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压缩结构位于所述壳体的另一侧;所述壳体在与所述第一压缩结构和第二压缩结构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压缩腔,其中,所述压缩腔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所述第一压缩结构设置在第一压缩腔内;所述第二压缩结构设置在第二压缩腔内;所述第一压缩腔的出气口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第二压缩腔的进气口连通;所述连接管道内设置有由消音材料制成的消音减震层。

优选的,所述消音减震层为管状,该消音减震层嵌套在所述连接管道的内表面,且沿着所述连接管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消音减震的内腔构成用于输送气体的输送通道。

优选的,所述消音减震层由泡沫或消音棉制成。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道上设置有散热隔片,所述散热隔片为多个,多个散热隔片沿着所述连接管道的长度均匀排列。

优选的,所述第一压缩结构为一级叶轮,所述第二压缩结构为二级叶轮。

优选的,所述压缩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一级叶轮和二级叶轮同步转动。

优选的,所述压缩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有两个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出端与所述一级叶轮连接,另一个输出端与所述二级叶轮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缩驱动机构包括双轴电机,其中,所述双轴电机的其中一根主轴与所述一级叶轮连接,另一根主轴与所述二级叶轮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缩驱动机构包括两组电机,其中一组电机用于驱动一级叶轮转动,另一组电机的主轴用于驱动二级叶轮转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低噪音压缩机通过在连接管道内设置由消音材料制成的消音减震层,从而减少压缩机内气体输送时产生的震动和噪音,从而起到降噪的目的。

(2)、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低噪音压缩机可以降低压缩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因此可以很好地降低压缩机工作产生的噪音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低噪音压缩机的第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压缩机构和压缩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连接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低噪音压缩机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4,本实用新型的低噪音压缩机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的压缩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压缩机构工作的压缩驱动机构,其中,

所述压缩机构包括第一压缩结构和第二压缩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压缩结构位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所述第二压缩结构位于所述壳体1的另一侧;所述壳体1在与所述第一压缩结构和第二压缩结构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压缩腔,其中,所述压缩腔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所述第一压缩结构设置在第一压缩腔内;所述第二压缩结构设置在第二压缩腔内;所述第一压缩腔的出气口通过连接管道2与所述第二压缩腔的进气口连通;所述连接管道2内设置有由消音材料制成的消音减震层4;所述消音减震层4为管状,该消音减震层4嵌套在所述连接管道2的内表面,且沿着所述连接管道2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消音减震层4的内腔构成用于输送气体的输送通道。

本实施例中的消音减震层4可以由泡沫、隔音棉等隔音性能较好的材料制成。

参见图1-图4,所述连接管道2上设置有散热隔片3,所述散热隔片3为多个,多个散热隔片3沿着所述连接管道2的长度均匀排列。通过设置多组散热隔片3,可以有效降低连接管道2的温度,从而保护连接管道2内的消音减震层4。

参见图1-图4,所述第一压缩结构为一级叶轮5,所述第二压缩结构为二级叶轮6;所述压缩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一级叶轮5和二级叶轮6同步转动,该压缩驱动机构包括电机7,所述电机7有两个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出端与所述一级叶轮5连接,另一个输出端与所述二级叶轮6连接。工作时,通过电机7带动一级叶轮5和二级叶轮6同步转动,其中,一级叶轮5转动的同时对第一压缩腔内的气体进行压缩,压缩后的气体进入到第二压缩腔内,通过第二压缩腔内的二级叶轮6对气体进行二次压缩。

参见图1-图4,本实用新型的低噪音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是:

工作时,气体从第一压缩腔中的进气口进入到第一压缩腔内,与此同时,电机7带动一级叶轮5和二级叶轮6同步转动,其中,一级叶轮5转动的同时对第一压缩腔内的气体进行压缩,压缩后的气体通过连接管道2进入到第二压缩腔内,通过第二压缩腔内的二级叶轮6对气体进行二次压缩,完成二次压缩的气体通过第二压缩腔的出气口排出;

在此过程中,由于在连接管道2中设置有消音减震层4,因此可以降低气体在连接管道2中运动的产生的噪音,从而降低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压缩驱动机构包括双轴电机,其中,所述双轴电机的其中一根主轴与所述一级叶轮5连接,另一根主轴与所述二级叶轮6连接。工作时,通过双轴电机带动一级叶轮5和二级叶轮6同步转动,其中,一级叶轮5转动的同时对第一压缩腔内的气体进行压缩,压缩后的气体进入到第二压缩腔内,通过第二压缩腔内的二级叶轮6对气体进行二次压缩。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压缩驱动机构包括两组电机,其中一组电机用于驱动一级叶轮5转动,另一组电机的主轴用于驱动二级叶轮6转动。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内容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块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低噪音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压缩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压缩机构工作的压缩驱动机构,所述压缩机构包括第一压缩结构和第二压缩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压缩结构位于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压缩结构位于所述壳体的另一侧;所述壳体在与所述第一压缩结构和第二压缩结构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压缩腔,其中,所述压缩腔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所述第一压缩结构设置在第一压缩腔内;所述第二压缩结构设置在第二压缩腔内;所述第一压缩腔的出气口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第二压缩腔的进气口连通;所述连接管道内设置有由消音材料制成的消音减震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音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减震层为管状,该消音减震层设置在所述连接管道的内表面,且沿着所述连接管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消音减震的内腔构成用于输送气体的输送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音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减震层由泡沫或消音棉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音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道上设置有散热隔片,所述散热隔片为多个,多个散热隔片沿着所述连接管道的长度均匀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音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结构为一级叶轮,所述第二压缩结构为二级叶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噪音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一级叶轮和二级叶轮同步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噪音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有两个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出端与所述一级叶轮连接,另一个输出端与所述二级叶轮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噪音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驱动机构包括双轴电机,其中,所述双轴电机的其中一根主轴与所述一级叶轮连接,另一根主轴与所述二级叶轮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噪音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驱动机构包括两组电机,其中一组电机用于驱动一级叶轮转动,另一组电机的主轴用于驱动二级叶轮转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噪音压缩机,包括壳体、压缩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压缩机构工作的压缩驱动机构,所述压缩机构包括第一压缩结构和第二压缩结构;所述壳体在与所述第一压缩结构和第二压缩结构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压缩腔,其中,所述压缩腔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所述第一压缩结构设置在第一压缩腔内;所述第二压缩结构设置在第二压缩腔内;所述第一压缩腔的出气口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第二压缩腔的进气口连通;所述连接管道内设置有由消音材料制成的消音减震层。本实用新型的低噪音压缩机具有在工作过程中噪音小的优点,从而降低其在工作时对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高志成;刘广彬;陈火炎;赵远扬;李连生;吴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智空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5
技术公布日:2021.08.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