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软管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93051发布日期:2021-07-23 21:05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软管泵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混凝土软管泵。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泡沫混凝土浆料的泵送可采用螺杆泵、液压泵和软管泵,由于螺杆泵存在输送高度低,在常规房建项目中很难大规模应用;而液压泵虽然动力强劲,但存在浪费材料,难以生产400kg/m3以下的产品,而房建工程中,作为屋面保温工程,一般要求容重要低,才可达到节能的设计指标,且液压泵设备太过笨重,不宜检修;因此,一般常使用软管泵,但软管泵结构存在各种不足,在泡沫混凝土的质量要求高的情况下,需要泵体实现稳定输送的目的。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混凝土软管泵,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混凝土软管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软管泵,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地面固定连接;

泵壳,所述泵壳呈圆柱形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上端,所述泵壳的侧壁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沿切线方向设有进管口和出管口,所述泵壳的两端均匀设有多个散热孔;

软管,所述软管沿圆形轨迹铺设在所述泵壳的内侧壁上,其两端分别位于所述进管口和所述出管口中;

转子,所述转子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所在泵壳中,其一端伸出泵壳的一端连接有电机;所述转子上设置有用于挤压所述软管的大压辊,且还设有与所述软管抵接的小压辊。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泵壳的端部散热孔实现热量的散发,延长机械寿命,并且可观察内部运行情况,便于检修;通过大压辊对软管挤压实现对流体的移动,通过小压辊的轻微挤压实现对软管的固定,并且每个压辊都在软管滚动几乎没有摩擦力,提高了泵送的效率,实现稳定的输送。

进一步的,所述转子的两侧分别均匀设置有多个用于导向的转向轴,所述转向轴分布在所述软管的两侧。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防止软管向两侧偏移。

进一步的,所述软管的数量至少为一根。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可以大大提升软管泵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大压辊和所述小压辊均设置有多个,彼此交错连接在所述转子上,且相邻所述大压辊和所述小压辊之间的夹角为60°-120°。

进一步的,所述转子的转轴与所述电机通过链条联轴器传动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便于连接检修,降低轴的磨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主视图。

其中:1-底座;2-泵壳;21-进管口;22-出管口;23-散热孔;3-软管;4-转子;41-大压辊;42-小压辊;5-转向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软管泵,如图1-3所示,包括:底座1、泵壳2、软管3和转子4,底座1通过螺栓与地面固定连接,泵壳2呈圆柱形固定在底座1的上端,泵壳2的侧壁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沿切线方向设有进管口21和出管口22,泵壳2的两端均匀设有多个散热孔23;软管3从进管口21进入泵壳中沿圆形轨迹铺设在泵壳2的内侧壁上,从出管口22伸出;

转子4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所在泵壳2中,将软管3夹在转子4的圆周面与泵壳2的内壁之间,其一端伸出泵壳2的一端连接有电机;转子4圆周面上连接有用于挤压软管3的大压辊41,且还设有与软管3抵接的小压辊42;大压辊41用于挤压软管产生动力,两个小压辊42用于半压或者请压起到固定软管防止其在转子带动下沿内壁的轨迹移动的作用。

有利的,软管3的数量至少为一根,采用多个软管可以大大提升软管泵的工作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转子4的两侧分别均匀设置有多个用于导向限位的转向轴5,转向轴5分布在软管3的两侧,防止软管向两侧偏移。

有利的,大压辊41和小压辊42均设置有多个,彼此交错连接在转子4上,且相邻大压辊41和小压辊42之间的夹角为60°-120°。

更有利的,转子4的转轴与电机通过链条联轴器传动连接,便于连接检修,降低轴的磨损。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凝土软管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所述底座(1)与地面固定连接;

泵壳(2),所述泵壳(2)呈圆柱形固定在所述底座(1)的上端,所述泵壳(2)的侧壁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沿切线方向设有进管口(21)和出管口(22),所述泵壳(2)的两端均匀设有多个散热孔(23);

软管(3),所述软管(3)沿圆形轨迹铺设在所述泵壳(2)的内侧壁上,其两端分别位于所述进管口(21)和所述出管口(22)中;

转子(4),所述转子(4)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所在泵壳(2)中,其一端伸出泵壳(2)的一端连接有电机;所述转子(4)圆周面上连接有用于挤压所述软管(3)的大压辊(41),且还设有与所述软管(3)抵接的小压辊(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软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4)的两侧分别均匀设置有多个用于导向限位的转向轴(5),所述转向轴(5)分布在所述软管(3)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软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3)的数量至少为一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软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压辊(41)和所述小压辊(42)均设置有多个,彼此交错连接在所述转子(4)上,且相邻所述大压辊(41)和所述小压辊(42)之间的夹角为60°-1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软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4)的转轴与所述电机通过链条联轴器传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软管泵,包括:底座、泵壳、软管和转子,泵壳呈圆柱形固定在底座的上端,泵壳的侧壁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沿切线方向设有进管口和出管口,泵壳的两端均匀设有多个散热孔;软管沿圆形轨迹铺设在泵壳的内侧壁上,其两端分别位于进管口和出管口中;转子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所在泵壳中,其一端伸出泵壳的一端连接有电机;转子上设置有用于挤压软管的大压辊,且还设有与软管抵接的小压辊。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大压辊对软管挤压实现对流体的移动,通过小压辊的轻微挤压实现对软管的固定,并且每个压辊都在软管滚动几乎没有摩擦力,提高了泵送的效率,实现稳定的输送。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华;华振贵;吕文朴;张春旭;李玉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建华
技术研发日:2021.04.20
技术公布日:2021.07.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