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片式真空泵的后盖及其旋片式真空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14452发布日期:2022-06-25 02:52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片式真空泵的后盖及其旋片式真空泵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旋片式真空泵,具体涉及一种旋片式真空泵的后盖。


背景技术:

2.油封式直联旋片真空泵是一种气体传输泵,它是一种能使气体不断吸入和排出泵外以达到抽气目的的真空泵。旋片泵中对技术性能指标起主要作用的是泵芯中的缸体、转子、旋片、隔板和端盖。泵芯下半部分浸在油箱中,旋片泵运转时,真空泵油在泵芯和油箱中循环:油泵旋片随着转子在泵芯的偏心槽内高速旋转,将真空泵油从油箱中吸入,并泵出到泵芯内各油路,起到密封和润滑的作用,然后流回油箱冷却,如此循环。
3.现有旋片式真空泵的后端盖,简称后盖,一般为铸造成型结构,零件较笨重,且因铸造工艺易产生缺陷,提高了加工难度和废品率。其密封一般为o型橡胶圈密封,用久了会有老化变质的问题。其功能一般也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片式真空泵的后盖,所述后盖为扁圆柱形,包括外侧面和内侧面;所述外侧面可与泵油接触,所述内侧面与隔板相连;所述外侧面和内侧面间开有进油孔;
5.所述内侧面的中心设置有偏心旋片槽,用于油泵旋片的旋转;
6.所述内侧面还设置有第一油槽、第二油槽和油槽台阶;所述第一油槽与所述进油孔相连,并通过偏心旋片槽;第二油槽与第一油槽交叉连接,第二油槽的两端与油槽台阶相连;所述油槽台阶设置在所述内侧面的外围。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盖采用铸铁棒料精密加工而成;加工难度低,废品率低,互换性好。此外,该后盖兼具油泵功能,且周围设有油槽台阶,装配后形成一圈油槽,泵启动时油槽内高压循环的泵油能够起到密封作用,代替o型橡胶圈,避免了橡胶圈老化的问题。
8.其中,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隔板油孔,所述隔板油孔位置对应所述内侧面的油槽和/或,油槽台阶处。
9.优选的,所述隔板油孔的数量至少为3个。
10.其中,所述进油孔3设置在所述后盖的下半部;低于泵油液面。
11.其中,所述油槽台阶包括内侧面内陷的台阶外圆,台阶外圆与所述隔板间形成环形油槽。
12.优选的,所述第二油槽的两端的端点距离较远。
13.其中,所述后盖、隔板通过螺钉固定。
14.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片式真空泵,包括上述后盖。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盖,采用铸铁棒料加工,废品率极低。后盖上的油泵槽及油路孔的设计简洁合理。采用外圆台阶定位,便捷可靠。特有的高压油环密封,无需橡胶圈,更加可靠耐用。总体结构简单,加工和装配都非常的方便,可行性极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盖的外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盖的侧面结构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盖的内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后盖的油槽台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螺钉孔;2、泵油液面;3、进油孔;4、第一油槽;5、偏心旋片槽;6、第二油槽;7、油槽台阶;8、油泵旋片;9、隔板油孔位置;10、隔板;11、环形油槽;12、台阶外圆。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片式真空泵的后盖,如图1~4所示,所述后盖为扁圆柱形,包括外侧面(b面)和内侧面(a面);所述外侧面可与泵油接触,所述内侧面通过隔板10与泵芯相连;所述外侧面和内侧面间开有进油孔3;所述进油孔3设置在所述后盖的下半部;低于泵油液面2。
24.其中,所述内侧面的中心设置有偏心旋片槽5,用于油泵旋片的旋转;
25.其中,所述内侧面还设置有第一油槽4、第二油槽6和油槽台阶 7;所述第一油槽4与所述进油孔3相连,并通过偏心旋片槽5;第二油槽6与第一油槽交4叉连接,第二油槽6的两端与油槽台阶7相连;所述油槽台阶7设置在所述内侧面的外围。
26.其中,所述隔板10上设置有隔板油孔,所述隔板油孔位置对应所述内侧面的油槽、油槽台阶处的隔板油孔位置9。
27.其中,所述油槽台阶7包括内侧面内陷的台阶外圆12,台阶外圆12与所述隔板10间形成环形油槽11,如图5所示。
28.其中,所述后盖、隔板通过螺钉固定。
2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旋片泵的后盖,是旋片泵的泵芯中的重要零件。后盖外形为扁圆柱形,a面与隔板配合,通过螺钉从螺钉孔1 固定在泵芯上,b面朝外。泵油液面2高于后盖上的进油孔3。旋片泵的转子携带转子槽内的油泵旋片8在油泵偏心孔5内高速旋转,旋转方向在a面一侧为逆时针方向。旋转中真空泵油从进油孔3被吸入油箱中,经过第一油槽4进入偏心旋片槽5,接着被油泵旋片8压入第二油槽6。油槽6两端与油槽台阶7相通,油槽台阶7与隔板平面之间构成环形油槽11,泵油从油槽6进入环形油槽11,形成高压油环,用于向泵芯内其他零件中输送泵油,也可起到密封的作用。泵油从隔板油孔位置9进入隔板油孔,继而进入泵芯内各油路。外侧的台阶外圆12为定位面,具有精密的尺寸公差,与隔板10内圆面精密配合,起到定位的作用。
30.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旋片式真空泵的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为扁圆柱形,包括外侧面和内侧面;所述外侧面可与泵油接触,所述内侧面与隔板相连;所述外侧面和内侧面间开有进油孔;所述内侧面的中心设置有偏心旋片槽,用于油泵旋片的旋转;所述内侧面还设置有第一油槽、第二油槽和油槽台阶;所述第一油槽与所述进油孔相连,并通过偏心旋片槽;第二油槽与第一油槽交叉连接,第二油槽的两端与油槽台阶相连;所述油槽台阶设置在所述内侧面的外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隔板油孔,所述隔板油孔位置对应所述内侧面的油槽和/或,油槽台阶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油孔的数量至少为3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孔设置在所述后盖的下半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台阶包括内侧面内陷的台阶外圆,台阶外圆与所述隔板间形成环形油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隔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泵芯上。7.一种旋片式真空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后盖。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片式真空泵的后盖及其旋片式真空泵,所述后盖为扁圆柱形,包括外侧面和内侧面;所述外侧面可与泵油接触,所述内侧面与隔板相连;所述外侧面和内侧面间开有进油孔;所述内侧面的中心设置有偏心旋片槽,用于油泵旋片的旋转;所述内侧面还设置有第一油槽、第二油槽和油槽台阶;所述第一油槽与所述进油孔相连,并通过偏心旋片槽;第二油槽与第一油槽交叉连接,第二油槽的两端与油槽台阶相连;所述油槽台阶设置在所述内侧面的外围。该后盖上的油泵槽及油路孔的设计简洁合理。采用外圆台阶定位,便捷可靠。特有的高压油环密封,无需橡胶圈,更加可靠耐用。总体结构简单,加工和装配都非常的方便,可行性极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付惺玥 朱秀明 郑春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北仪优成真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1
技术公布日:2022/6/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