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先导油源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44335发布日期:2022-04-13 19:40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先导油源阀的制作方法
一种先导油源阀
1.【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油源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先导油源阀。
2.

背景技术:
先导油源阀主要用于控制液压系统中先导系统油路,提供先导系统油路工作压力,保护整个先导系统油路安全,是先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导系统广泛应用于挖掘机、叉装机等工程机械装备中。现有先导油源阀的进油联是直动式的,当卸荷流量达到60l时,发热严重,压力损失高,容易造成阀体损坏。
3.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先导油源阀,同时具备卸荷阀和安全阀的功能,由于油路短,在卸荷时发热小、压力损失低。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先导油源阀,包括阀体4和与阀体4一端相连接的阀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4内分别设置有进油油道、回流油道、先导油道、阀腔,所述阀腔分别与进油油道、回流油道相连通,阀体4上还设有进油口3、回油口2和串联油口13,所述进油口3与进油油道相连通,所述回油口2与回流油道相连通;阀腔内设置有阀套10,阀套10内设置有阀芯9,阀芯9能够在阀套10内往复移动实现阀腔分别与进油油道、回油油道的通断,阀芯9的一端连接有弹簧10,阀体4的一侧连接有电磁阀7,所述电磁阀7与设置在阀体4内的先导油道相连通,先导油道的另一端与阀腔的端部相连通。
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套10上设置凹槽,所述凹槽内容纳有第一o型圈11。
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套10的一端连通至阀体4一侧,在阀套10与阀体4连通的端部设置有第二o型圈12。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腔与回流油道的连通处设置有节流油道,所述节流油道的横截面积小于阀腔的横截面积。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盖1内设置有与先导油道和阀腔相连通的换向油道。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盖1上设置有卸油口,换向油道的一端与卸油口相连通,所述卸油口上安装有堵头14。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体4的一侧还连接有溢流阀6,所述溢流阀6与设置在阀体4内的溢流油道相连通,所述溢流油道的另一端与回流油道相连通。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溢流油道设置有与先导油道相通的连通孔。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磁阀7为电磁换向阀,电磁换向阀的一端与回流油道相连通。
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体4的一侧还设置有测压口5,所述测压口5与阀腔相连通。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卸荷时,油源流经阀腔流向回流油道,
由于阀腔内部的横截面积大,流道短,即使卸荷流量大时,也能保证压力损失低,发热低。即使在多路阀中使用,卸荷时仍然能保持较低的卸荷压力。本发明的卸荷方式可靠,结构紧凑,便于集中操作,制造成本低,尤其适合应用于农业、环卫等行业的车辆液压系统中。
15.【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先导油源阀的立体图。
16.图2是本发明的先导油源阀的剖视示意图。
17.图3是图2中a-a向局部剖视示意图。
18.图4是本发明的液压原理示意图。
19.图1-4中,1-阀盖,2-回油口,3-进油口,4-阀体,5-测压口,6-溢流阀,7-电磁阀,8-弹簧,9-阀芯,10-阀套,11-第一o型圈,12-第二o型圈,13-串联油口,14-堵头。
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4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1.如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先导油源阀,包括阀体4和与阀体4一端通过螺栓连接的阀盖1。所述阀体4内设置有进油油道、回流油道、先导油道和阀腔,所述进油油道的两端分别连通设置在阀体4顶部的进油口3和阀腔,所述回流油道的两端分别连通设置在阀体4顶部的回流口2和阀腔。在阀腔与回流油道的连通处设置有节流油道,所述节流油道的横截面积小于阀腔的横截面积,在油源从进油通道流向回流油道时,由于流道的横截面积减小,可以起到降低压力的作用。所述阀腔内设置有阀套10,阀套10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容纳有第一o型圈11,使阀套10的两端与阀腔形成密封连接。阀套10内设置有阀芯9,阀芯9的一端连接有弹簧10,阀芯9在弹簧10的作用下能够在阀套10内往复移动实现阀腔分别与进油油道、回油油道的通断。阀套10的一端连通至阀体4与阀盖1相连接的一侧,在阀套10与阀体4的端部设置有第二o型圈12,使阀盖1与阀体4形成密封连接。所述阀盖1内设置有换向油道,所述换向油道连通阀腔和设置在阀腔下方的先导油道,所述阀盖1的底部还设置有卸油口,换向油道的一端与卸油口相连通,所述卸油口上安装有球涨堵头14。所述阀体4的左侧连接有电磁阀7,所述电磁阀7与设置在阀体4内的先导油道相连通。所述电磁阀7为电磁换向阀,电磁换向阀的另一端与回流油道相连通。所述阀体4的后侧设置有测压口5,所述测压口5与阀腔相连通,用于检测阀腔内油源的压力,防止其压力过高。阀体4的前侧设置有串联油口13,串联油口13上还设置有用于容纳密封圈的凹槽,通过串联油口13可以与下一联的阀体相连接。所述阀体4的左侧还连接有溢流阀6,所述溢流阀6与设置在阀体4内的溢流油道相连通,所述溢流油道的另一端与回流油道相连通,溢流油道还设置有与先导油道相通的连通孔。当压力超过阈值时,先导油会从溢流油道流向回流油道,直至压力回复至阈值以下。
22.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在电磁阀7未通电时,油源从进油口3流入阀体4内的进油油道,油压推动阀芯9向右移动并压紧弹簧10,使进油通道和回油通道均与阀腔连通,油源通过阀腔从回流油道流向回油口2后,返回到油箱,此时处于卸荷状态。由于阀腔内部的横截面积大,即使卸荷流量大时,也能保证压力损失低,发热低。当电磁阀7通电时,电磁阀7推动
先导油由先导油道流向阀腔,先导油压推动弹簧10使阀芯9向左移动,截断进油通道与回流油道的连通,油源可以从串联油口13向下一联的阀体供油。当电磁阀7断电后,弹簧10回弹复位,阀芯9回到初始位置。此时,先导油道、回流油道均与阀腔不连通。
23.本发明的卸荷方式可靠,结构紧凑,便于集中操作,制造成本低,尤其适合应用于农业、环卫等行业的车辆液压系统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先导油源阀,包括阀体(4)和与阀体(4)一端相连接的阀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4)内分别设置有进油油道、回流油道、先导油道、阀腔,所述阀腔分别与进油油道、回流油道相连通,阀体(4)上还设有进油口(3)、回油口(2)和串联油口(13),所述进油口(3)与进油油道相连通,所述回油口(2)与回流油道相连通;阀腔内设置有阀套(10),阀套(10)内设置有阀芯(9),阀芯(9)能够在阀套(10)内往复移动实现阀腔分别与进油油道、回油油道的通断,阀芯(9)的一端连接有弹簧(10),阀体(4)的一侧连接有电磁阀(7),所述电磁阀(7)与设置在阀体(4)内的先导油道相连通,先导油道的另一端与阀腔的端部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导油源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套(10)上设置凹槽,所述凹槽内容纳有第一o型圈(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导油源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套(10)的一端连通至阀体(4)一侧,在阀套(10)与阀体(4)连通的端部设置有第二o型圈(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导油源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腔与回流油道的连通处设置有节流油道,所述节流油道的横截面积小于阀腔的横截面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导油源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1)内设置有与先导油道和阀腔相连通的换向油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导油源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1)上设置有卸油口,换向油道的一端与卸油口相连通,所述卸油口上安装有堵头(14)。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导油源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4)的一侧还连接有溢流阀(6),所述溢流阀(6)与设置在阀体(4)内的溢流油道相连通,所述溢流油道的另一端与回流油道相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先导油源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油道设置有与先导油道相通的连通孔。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导油源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7)为电磁换向阀,电磁换向阀的一端与回流油道相连通。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导油源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4)的一侧还设置有测压口(5),所述测压口(5)与阀腔相连通。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油源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先导油源阀,包括阀体和与阀体相连的阀盖,阀体内分别设置有进油油道、回流油道、先导油道、阀腔,阀腔分别与进油油道、回流油道相连通,阀体上还设有进油口、回油口和串联油口,进油口与进油油道相连通,回油口与回流油道相连通;阀腔内设置有阀套,阀套内设置有阀芯,阀芯能够在阀套内往复移动实现阀腔分别与进油油道、回油油道的通断,阀芯的一端连接有弹簧,阀体的一侧连接有电磁阀,电磁阀与设置在阀体内的先导油道相连通,先导油道的另一端与阀腔的端部相连通。本发明的结构在卸荷时,具有压力损失低,发热小的特点,结构紧凑,便于集中操作,尤其适合应用于农业、环卫等行业的车辆液压系统中。统中。统中。


技术研发人员:卞华兴 沈伟 郝长霞 赵连兴 卞仁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黎航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0
技术公布日:2022/4/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