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水水泵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20600发布日期:2022-06-07 22:35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供水水泵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水水泵控制柜。


背景技术:

2.在使用控制柜对水泵进行控制时,大多将控制柜和水泵分离设置,这就造成控制柜和水泵之间的连接线缆需要暴露于控制柜外,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且容易遭到他人恶意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供水水泵控制柜。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供水水泵控制柜,该控制柜包括柜体、固设于该柜体内将该柜体内分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的第一隔板、可转动盖设于该上腔室正面的第一柜门、可转动盖设于该下腔室正面的第二柜门,该柜体包括第一侧板、与该第一侧板平行设置的第二侧板、固定连接该第一侧板第二侧和第二侧板第二侧的背板、固定连接该第一侧板顶端和第二侧板顶端的顶板,该下腔室内设有水泵,该上腔室内设有控制该水泵的控制器、以及用于安装该控制器的安装组件,该柜体底端设有可供水泵伸出的开口,该水泵底部设有用于支撑该水泵、并可用于与地面固定连接的支撑架,该第一侧板底端设有可供该水泵的进水管滑动穿出的第一竖孔,该第二侧板底端设有可供该水泵的出水管滑动穿出的第二竖孔,该第一侧板底端设有与该第一侧板垂直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板,该第二侧板底端设有与该第二侧板垂直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板,该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固定孔,该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第二固定孔。
5.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供水水泵控制柜中,该支撑架底端两侧分别设有可与底面固定连接的第三固定孔和第四固定孔。
6.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供水水泵控制柜中,该第一固定板底面垫设有第一橡胶减震垫,该第一橡胶减震垫上与该第一固定孔相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一通孔,该第二固定板底面垫设有第二橡胶减震垫,该第二橡胶减震垫上与该第二固定孔相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二通孔。
7.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供水水泵控制柜中,该第一竖孔延伸至该第一侧板底端端面,该第二竖孔延伸至该第二侧板底端端面。
8.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供水水泵控制柜中,该安装组件包括固设于该上腔室内的第一安装板、与该第一安装板平行设置的第二安装板、以及固设于该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的竖向安装板。
9.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供水水泵控制柜中,该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一隔板和竖向安装板上均设有安装孔。
10.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供水水泵控制柜中,该第一柜门第一侧通过第一活页与该第一侧板可转动连接,该第一柜门第二侧通过第一门锁与该第二侧板连接,该第二柜门第一
侧通过第二活页与该第一侧板可转动连接,该第二柜门第二侧通过第二门锁与该第二侧板连接。
11.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供水水泵控制柜,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供水水泵控制柜时,可将水泵通过支撑架固定于底面上,然后将柜体两侧的第一竖孔和第二竖孔分别对准水泵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向下将柜体罩设于水泵外,使得水泵被罩设于下腔室内,然后将用于控制水泵的控制器等安装于安装组件上并与水泵进行电连接,最后使用膨胀螺栓等穿过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将柜体固定于地面,关上第一柜门和第二柜门,即可实现对水泵及控制器等的安装和保护。
附图说明
12.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供水水泵控制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15.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供水水泵控制柜第一实施例中,该控制柜1包括柜体2、固设于该柜体2内将该柜体2内分隔为上腔室4和下腔室5的第一隔板3、可转动盖设于该上腔室4正面的第一柜门6、可转动盖设于该下腔室5正面的第二柜门7,该柜体2包括第一侧板8、与该第一侧板8平行设置的第二侧板9、固定连接该第一侧板8第二侧和第二侧板9第二侧的背板、固定连接该第一侧板8顶端和第二侧板9顶端的顶板10,该下腔室5内设有水泵11,该上腔室4内设有控制该水泵11的控制器、以及用于安装该控制器的安装组件,该柜体2底端设有可供水泵11伸出的开口13,该水泵11底部设有用于支撑该水泵11、并可用于与地面固定连接的支撑架12,该第一侧板8底端设有可供该水泵11的进水管14滑动穿出的第一竖孔16,该第二侧板9底端设有可供该水泵11的出水管15滑动穿出的第二竖孔17,该第一侧板8底端设有与该第一侧板8垂直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板,该第二侧板9底端设有与该第二侧板9垂直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板18,该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固定孔,该第二固定板18上设有第二固定孔19。
16.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供水水泵11控制柜1时,可将水泵11通过支撑架12固定于底面上,然后将柜体2两侧的第一竖孔16和第二竖孔17分别对准水泵11的进水管14和出水管15向下将柜体2罩设于水泵11外,使得水泵11被罩设于下腔室5内,然后将用于控制水泵11的控制器等安装于安装组件上并与水泵11进行电连接,最后使用膨胀螺栓等穿过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19将柜体2固定于地面,关上第一柜门6和第二柜门7,即可实现对水泵11及控制器等的安装和保护。
17.为防止人为破坏该控制柜1,该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18均设置于第一侧板8和第二侧板9底端内侧面。
18.具体的,该支撑架12底端两侧分别设有可与底面固定连接的第三固定孔20和第四固定孔21。
19.进一步的,为减少水泵11的振动通过地面传递至柜体2,该第一固定板底面垫设有
第一橡胶减震垫22,该第一橡胶减震垫22上与该第一固定孔相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一通孔,该第二固定板18底面垫设有第二橡胶减震垫23,该第二橡胶减震垫23上与该第二固定孔19相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二通孔。
20.优选的,该第一竖孔16延伸至该第一侧板8底端端面,该第二竖孔17延伸至该第二侧板9底端端面。
21.为更好的利用上腔室4内的空间,该安装组件包括固设于该上腔室4内的第一安装板24、与该第一安装板24平行设置的第二安装板25、以及固设于该第一安装板24和第二安装板25之间的竖向安装板26。
22.进一步的,该第一安装板24、第二安装板25、第一隔板3和竖向安装板26上均设有安装孔27。
23.具体的,该第一柜门6第一侧通过第一活页28与该第一侧板8可转动连接,该第一柜门6第二侧通过第一门锁30与该第二侧板9连接,该第二柜门7第一侧通过第二活页29与该第一侧板8可转动连接,该第二柜门7第二侧通过第二门锁31与该第二侧板9连接。
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供水水泵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包括柜体、固设于所述柜体内将所述柜体内分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的第一隔板、可转动盖设于所述上腔室正面的第一柜门、可转动盖设于所述下腔室正面的第二柜门,所述柜体包括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平行设置的第二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和第二侧板第二侧的背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顶端和第二侧板顶端的顶板,所述下腔室内设有水泵,所述上腔室内设有控制所述水泵的控制器、以及用于安装所述控制器的安装组件,所述柜体底端设有可供水泵伸出的开口,所述水泵底部设有用于支撑所述水泵、并可用于与地面固定连接的支撑架,所述第一侧板底端设有可供所述水泵的进水管滑动穿出的第一竖孔,所述第二侧板底端设有可供所述水泵的出水管滑动穿出的第二竖孔,所述第一侧板底端设有与所述第一侧板垂直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侧板底端设有与所述第二侧板垂直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第二固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水水泵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底端两侧分别设有可与底面固定连接的第三固定孔和第四固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水水泵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底面垫设有第一橡胶减震垫,所述第一橡胶减震垫上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相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板底面垫设有第二橡胶减震垫,所述第二橡胶减震垫上与所述第二固定孔相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二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水水泵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孔延伸至所述第一侧板底端端面,所述第二竖孔延伸至所述第二侧板底端端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水水泵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上腔室内的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平行设置的第二安装板、以及固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的竖向安装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水水泵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一隔板和竖向安装板上均设有安装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水水泵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柜门第一侧通过第一活页与所述第一侧板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柜门第二侧通过第一门锁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二柜门第一侧通过第二活页与所述第一侧板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柜门第二侧通过第二门锁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供水水泵控制柜,该控制柜包括柜体、固设于该柜体内将柜体内分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的第一隔板、可转动盖设于上腔室正面的第一柜门、可转动盖设于下腔室正面的第二柜门,柜体包括第一侧板、与第一侧板平行设置的第二侧板、固定连接第一侧板第二侧和第二侧板第二侧的背板、固定连接第一侧板顶端和第二侧板顶端的顶板,下腔室内设有水泵,上腔室内设有控制该水泵的控制器、以及用于安装控制器的安装组件,该柜体底端设有可供水泵伸出的开口,水泵底部设有用于支撑该水泵、并可用于与地面固定连接的支撑架,该第一侧板底端设有可供水泵的进水管滑动穿出的第一竖孔,该第二侧板底端设有可供水泵的出水管滑动穿出的第二竖孔。的第二竖孔。的第二竖孔。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森川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4
技术公布日:2022/6/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