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享扩压器下双进气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46425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共享扩压器下双进气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废气涡轮增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共享扩压器下双进气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柴油机在高原地区运行时表现出动力性不足、经济性下降、可靠性降低等问题,主要因为高原大气条件与平原相比有显著差别增压进气不足造成。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力下降,空气密度降低。海拔每升高1000m,大气压力约下降约9%,大气平均温度下降约6.5°C。当海拔高度从海平面上升到4000米时,气压从10kPa下降到61kPa,下降了 40%,空气密度从1.2kg/m3下降到0.8kg/m3,下降了 33%。对于涡轮增压或增压中冷发动机,在高原运行时虽然具有一定的自动补偿发动机功率下降的能力,但由于涡轮增压器压气机流量范围的限制,这种补偿效果有限。为了彻底解决陆军装备动力的高原适应性,迫切需要探索一种高紧凑宽广流量范围的增压技术新途径。
[0003]另外,根据地面机动平台的发展趋势以及发展现状,不断提高柴油机的功率密度、结构紧凑轻量化及其能量转换效率,成为地面机动平台动力研发永恒的追求目标。为了实现由区域作战型向全域机动型的战略转型,满足未来高机动、轻量化地面平台的需求,未来军用动力面临着使用环境复杂、功率跨度大,要求增压器具有宽广的流量范围、结构紧凑。但随着转速的提高,压比不断提高,势必提高叶轮进口相对马赫数,使得离心压气机内部流动为跨声速流动。复杂的跨声速激波、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旋涡分离流动等现象,导致离心压气机稳定性急剧下降,增压器可用的流量范围变窄,使得柴油机与增压器的最佳匹配越来越困难,也迫切需要探索一种宽广流量范围新的增压技术。
[0004]基于【背景技术】需求,拟探索一种宽广流量范围新的增压技术,即双面叶轮增压技术。现有技术已经对该项技术进行了研究,并且已经开发出了样机。通过对其进行技术分析可知,该样机的共享扩压器双进气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结构在集气壳体结构设计技术方面主要采取的是分体结构设计技术,该种结构虽然实现了双进气共享扩压器的要求,但是无论在结构设计方面,还是在加工、零部件配合方面都需要达到高精度要求,以实现良好的配合和密封效果。

【发明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共享扩压器下双进气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结构,以降低双面叶轮增压技术的结构设计难度、加工试制精度要求等。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种共享扩压器下双进气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结构,包括前级进气压气机蜗壳、后级进气水滴型压气机蜗壳和扩压器通道体,所述后级进气水滴型压气机蜗壳和扩压器通道体固定形成后级进气组合体,所述前级进气压气机蜗壳链接固定安装在后级进气组合体上,扩压器通道体设置在前级进气压气机蜗壳和后级进气水滴型压气机蜗壳之间。
[0008]进一步的,所述后级进气水滴型压气机蜗壳和扩压器通道体采用内六方螺钉一组合连接在一起。
[0009]进一步的,所述前级进气压气机蜗壳通过内六方螺钉二链接固定安装在后级进气组合体上。
[0010]上述共享扩压器下双进气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结构的安装方式包括如下步骤:在形成后级进气壳体之前,先将所述后级进气水滴型压气机蜗壳和扩压器通道体采用组合体的加工方式形成后级进气组合体,将所述后级进气组合体安装在增压器的中间体上;再将前级进气压气机蜗壳链接固定安装在后级进气组合体上。
[001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共享扩压器下双进气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结构及其安装方式具有以下优势:
[0012]本发明所述的共享扩压器下双进气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结构及其安装方式达到了双进气共享扩压器的要求,且降低了壳体结构设计难度和加工精度,结构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容易实施。
【附图说明】
[0013]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共享扩压器下双进气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结构的结构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
[0016]1-前级进气压气机蜗壳,2-后级进气水滴型压气机蜗壳,3-扩压器通道体,4-内六方螺钉一,5-内六方螺钉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8]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0019]—种共享扩压器下双进气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前级进气压气机蜗壳1、后级进气水滴型压气机蜗壳2和扩压器通道体3,所述后级进气水滴型压气机蜗壳2和扩压器通道体3固定形成后级进气组合体,所述前级进气压气机蜗壳I链接固定安装在后级进气组合体上,扩压器通道体3设置在前级进气压气机蜗壳I和后级进气水滴型压气机蜗壳2之间。
[0020]本发明所述后级进气水滴型压气机蜗壳2和扩压器通道体3采用内六方螺钉一 4组合连接在一起,扩压器通道体3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凹槽,内六方螺钉一 4贯穿凹槽底部螺孔旋入后级进气水滴型压气机蜗壳2内螺孔。
[0021]本发明所述前级进气压气机蜗壳I通过内六方螺钉二 5链接固定安装在后级进气组合体的后级进气水滴型压气机蜗壳2的底端。
[0022]本发明上述所述共享扩压器下双进气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结构的安装方式,包括如下步骤:在形成后级进气壳体之前,先将所述后级进气水滴型压气机蜗壳2和扩压器通道体3采用组合体的加工方式形成后级进气组合体,将所述后级进气组合体安装在增压器的中间体上;再将前级进气压气机蜗壳I链接固定安装在后级进气组合体上。
[0023]所述共享扩压器下双进气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结构的工作方式为,来自于自然环境的空气通过增压器前、后级进气壳体入口,进入压气机前、后级叶轮与压气机前、后级壳体所形成的通道后被压缩,之后从扩压器通道体3出口流入共享扩压器内被扩压,最后由集器壳体收集并从集气壳体出口流入到发动机的缸体内。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共享扩压器下双进气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级进气压气机蜗壳(I)、后级进气水滴型压气机蜗壳(2)和扩压器通道体(3),所述后级进气水滴型压气机蜗壳(2)和扩压器通道体(3)固定形成后级进气组合体,所述前级进气压气机蜗壳(I)固定安装在所述后级进气组合体上,扩压器通道体(3)设置在前级进气压气机蜗壳(I)和后级进气水滴型压气机蜗壳(2)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享扩压器下双进气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级进气水滴型压气机蜗壳(2)和扩压器通道体(3)采用内六方螺钉一(4)组合连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享扩压器下双进气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级进气压气机蜗壳(I)通过内六方螺钉二(5)链接固定安装在后级进气组合体上。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共享扩压器下双进气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结构的安装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形成后级进气壳体之前,先将所述后级进气水滴型压气机蜗壳(2)和扩压器通道体(3)采用组合体的加工方式形成后级进气组合体,将所述后级进气组合体安装在增压器的中间体上;再将前级进气压气机蜗壳(I)链接固定安装在后级进气组合体上。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享扩压器下双进气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结构,包括前级进气压气机蜗壳、后级进气水滴型压气机蜗壳和扩压器通道体,所述后级进气水滴型压气机蜗壳和扩压器通道体固定形成后级进气组合体,所述前级进气压气机蜗壳链接固定安装在后级进气组合体上,扩压器通道体设置在前级进气压气机蜗壳和后级进气水滴型压气机蜗壳之间。本发明所述的共享扩压器下双进气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结构具有以下优势:达到了双进气共享扩压器的要求,且降低了壳体结构设计难度和加工精度。
【IPC分类】F04D29/42, F04D29/44
【公开号】CN105065330
【申请号】CN201510478429
【发明人】徐思友, 张俊跃, 佟鼎, 赵力明, 辛鸿
【申请人】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8月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