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泵及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82536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齿轮泵及马达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是有关于齿轮泵及马达。本发明将垫圈稳定地安装于垫圈槽中,且减轻将垫圈安装于垫圈槽的作业的劳力和时间,并能够区分不同材质的垫圈。本发明的齿轮泵或马达包括:相互啮合的成对的齿轮,分别对所述齿轮进行轴支撑的轴,内部具有用以收纳所述齿轮的齿轮收纳室的本体,及覆盖所述本体的齿轮收纳室的罩体,且采用如下构成,即,在所述本体与所述罩体之间配置垫圈,所述垫圈能够插入到设置于所述本体或罩体中的至少一者且具有包围所述齿轮收纳室的形状的垫圈槽中,在已插入到垫圈槽的状态下利用弹性恢复力与垫圈槽密接。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消除齿轮泵或马达的制造工序中垫圈脱落的不良情况。
【专利说明】
齿轮泵及马达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相互啮合而形成齿轮对的驱动齿轮及从动齿轮的齿槽送出工作液的齿轮栗或马达。
【背景技术】
[0002]先前以来,在将相互啮合的成对的齿轮收纳于齿轮收纳室的构成的齿轮栗或马达中,在内部具有所述齿轮收纳室的本体(body)与覆盖所述本体的齿轮收纳室的罩体(cover)之间,设置着防止工作液向外部漏出的垫圈(gasket)。这种垫圈收纳于设置在所述本体或罩体的至少一者的垫圈槽中。该垫圈槽为包围所述齿轮收纳室、用作齿轮栗时的与吸入口连通的低压栗及用作齿轮栗时的与喷出口连通的高压栗的形状,且相对于连结齿轮的中心彼此的线段而非对称(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0003]另一方面,关于所述齿轮栗或马达中使用的垫圈的材质,根据工作液的成分或物性等来选定。具体来说,在普通的液压电路中,在使用以室温或其附近温度使用的工作油的情况下,使用丁腈橡胶(nitrile rubber),在高温条件下使用的情况下,使用氟橡胶。
[0004]此处,作为用以区分不同材质的垫圈的方法,而考虑对垫圈着色或使未从外部受力的状态下的垫圈的形状不同。
[0005]然而,在采用对垫圈着色的方法的情况下,在制造垫圈时需要将染料混入在如丁腈橡胶或氟橡胶这样的垫圈的主原料中。因此,可能发生垫圈的强度不足的不良情况,并且发生由制造时的步骤数增加或原料种类增加引起的成本上升。
[0006]另一方面,在使未从外部受力的状态下的垫圈的形状不同时,考虑将由第一材质(例如丁腈橡胶)形成的垫圈设为圆形形状,将由第二材质(例如氟橡胶)形成的垫圈设为与垫圈槽对应的非对称形状。
[0007]然而,在将未从外部受力的状态下的垫圈的形状设为与垫圈槽对应的非对称形状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以下的不良情况。即,在将具有这种形状的垫圈插入到垫圈槽的情况下,垫圈槽内的垫圈的弹性变形极微小。因此,在这种齿轮栗或马达的制造工序中存在设置着垫圈槽的面向下时垫圈脱落的情况。而且,因垫圈为非对称形状,所以需要在垫圈安装时对准方向。
[0008][现有技术文献]
[0009][专利文献]
[0010][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特开2002-2570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1][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0012]以上所述中,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实现消除齿轮栗或马达的制造工序中垫圈发生脱落的不良情况。
[0013][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4]为了解决以上的课题,本发明的齿轮栗或马达具有以下所述的构成。即,本发明的齿轮栗或马达包括:相互啮合的成对的齿轮,对所述齿轮分别进行轴支撑的轴,内部具有用以收纳所述齿轮的齿轮收纳室的本体,及覆盖所述本体的齿轮收纳室的罩体,在所述本体与所述罩体之间配置着垫圈,所述垫圈能够插入到设置于所述本体或罩体中的至少一者且包围所述齿轮收纳室的形状的垫圈槽中,在插入到垫圈槽的状态下利用弹性恢复力与垫圈槽密接。
[0015]据此,因插入到垫圈槽的垫圈利用弹性恢复力与垫圈槽密接,所以能够抑制在齿轮栗或马达的制造工序中发生垫圈从垫圈槽中脱落的不良情况。
[0016]而且,如果所述垫圈在未从外部受力的状态下为相对于2根对角线均对称的四边形形状,则将这种垫圈插入到垫圈槽的作业是将四边形中的任一个顶点对准垫圈槽的顶点后使垫圈弹性变形而进行。因此,也能够减轻对准垫圈的方向的作业的劳力和时间。
[0017]进而,如果能够选择性地安装在未从外部受力的状态下呈四边形形状的所述垫圈、与在未从外部受力的状态下呈圆形形状且由与呈四边形形状的所述垫圈不同的材质形成的垫圈,则因未从外部受力的状态下的垫圈的形状不同,所以无须对垫圈着色便能够区分材质不同的垫圈。即,不会产生由将垫圈着色而引起的垫圈的强度下降或制造成本的上升。
[0018]另外,本发明中,所谓“相对于2根对角线均对称的四边形形状”是指包含正方形形状及菱形形状两者的概念,而且,包含顶点处设有R的形状。
[0019][发明的效果]
[0020]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消除齿轮栗或马达的制造工序中垫圈脱落的不良情况。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齿轮栗的图。
[0022]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0023]图3(a)及图3(b)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第一垫圈及第二垫圈的图。
[0024][符号的说明]
[0025]1:壳体2:驱动齿轮
[0026]2a、3a:侧面3:从动齿轮
[0027]4:驱动轴5:从动轴
[0028]6:侧板6a:滑动面
[0029]6b:非滑动面 6c:轴插通孔
[0030]7:衬套9: “3字形”垫圈
[0031]11:本体I Ia:齿轮收纳室
[0032]Ilf:前表面llx、lly、12x、12y:轴孔
[0033]12:罩体12r:后表面
[0034]12z:垫圈槽81:第一垫圈
[0035]82:第二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以下参照图1?图3(b)来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0037]本实施方式的齿轮栗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壳体I,是将内部具有齿轮收纳室IIa的本体11及将该本体11的齿轮收纳室I Ia封闭的罩体12接合而成;外接齿轮对,即驱动齿轮2及从动齿轮3,被收纳保持于该壳体I的齿轮收纳室Ila内且相互啮合而成;驱动轴4及从动轴5,对所述驱动齿轮2及从动齿轮3进行支撑;侧板6,分别拼接于所述驱动齿轮2及所述从动齿轮3的侧面;以及衬套7,配设于用以分别收纳所述驱动轴4及从动轴5的壳体I的轴孔I lx、轴孔Ily、轴孔12x、轴孔12y的内表面与所述驱动轴4及从动轴5之间。
[0038]众所周知驱动齿轮2及从动齿轮3沿着外周面以规定间隔设置着多个齿体。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使驱动轴4从所述驱动齿轮2的中心沿旋转轴方向一体地延伸而设置,且使从动轴5从从动齿轮3沿旋转轴方向一体地延伸而设置,但也可将驱动齿轮2与驱动轴4分开构成,而且,还可将从动齿轮3与从动轴5分开构成。
[0039]所述壳体I利用作为固定具的未图示的螺栓使本体11与罩体12接合而成。
[0040]本体11中如图1所示,形成着:用以收纳所述驱动齿轮2及所述从动齿轮3的所述齿轮收纳室11a,与该齿轮收纳室Ila连通的未图示的高压侧栗,同样地与齿轮收纳室Ila连通的未图示的低压侧栗,以及用以分别供驱动轴4及从动轴5插通的轴孔llx、轴孔lly。如所述那样,在轴孔Ilx的内表面与驱动轴4之间、及轴孔Ily的内表面与从动轴5之间配置着衬套7。而且,该本体11的前表面Ilf与罩体12相向。
[0041]罩体12中如图1所示,设置着用以分别供驱动轴2及从动轴3插通的轴孔12x、轴孔12y。如所述那样,在轴孔12x的内表面与驱动轴4之间、及轴孔12y的内表面与从动轴5之间配置着衬套7。进而,该罩体12的后表面12r与本体11相向。
[0042]如图1?图3(b)所示,所述侧板6为了拼接于所述驱动齿轮2及从动齿轮3的两侧面2a、侧面3a而配置于两处,且用以将驱动齿轮2及从动齿轮3的各侧面2a、侧面3a分别密封。此处,从喷出口对侧板6的滑动面6a侧中的高压侧的区域导入高压工作液,且形成着密封部,该密封部在壳体I中收纳所述驱动齿轮2、从动齿轮3及该侧板6、侧板6的状态下,能够将高压流体导入至该侧板6的非滑动面6b与壳体I之间。进而,在该侧板6设置着用以使所述驱动轴4或从动轴5通过的轴插通孔6c。而且,该侧板与罩体12之间配置着“3字形”垫圈9。
[0043]“3字形”垫圈9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而且,该“3字形”垫圈9在与设置于所述侧板6的非滑动面6b的垫圈安装突起拼接的状态下安装且压接至所述非滑动面6b及罩体12,将非滑动面6b与罩体12之间的空间划分为低压侧区域即吸入口侧的区域与高压侧区域即喷出口侧的区域。
[0044]所述衬套7如所述那样,且如图1及图2所示,配设于所述驱动轴4与所述本体11及所述前罩体12的轴孔llx、轴孔12x之间,及所述从动轴5与所述本体11及所述前罩体12的轴孔lly、轴孔12y之间。
[0045]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本体11与所述罩体12之间,更具体来说,在所述本体11的前表面Ilf与所述罩体12的后表面12r之间,选择性地配置本发明的垫圈,即第一垫圈81或第二垫圈82来作为密封构件。这些第一垫圈81或第二垫圈82如所述那样,且如图1、图2所示,配置于设置在所述罩体12的垫圈槽12z内,且与所述本体11及所述罩体12密接。这些第一垫圈81及第二垫圈82分别由不同的材质形成,且根据工作液的成分或使用温度来进行选择。
[0046]所述第一垫圈81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具体来说由丁腈橡胶形成。该第一垫圈81如图3(a)所示,在未从外部受力的状态下呈圆形形状。而且,该第一垫圈81的剖面形状为圆形形状。
[0047]在将所述第一垫圈81插入到垫圈槽12z内时,首先,将第一垫圈81的一部分插入到垫圈槽12z内,之后,使第一垫圈81弹性变形而将第一垫圈81的各部位依次插入到垫圈槽12z内。于是,第一垫圈81利用弹性恢复力而与垫圈槽12z密接。
[0048]所述第二垫圈82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具体来说由氟橡胶形成。该第二垫圈82如图3(b)所示,在未从外部受力的状态下呈顶点处具有R的正方形形状。而且,该第二垫圈82的剖面形状也为圆形形状。
[0049]在将所述第二垫圈82插入到垫圈槽12z内时,首先,将第二垫圈82的顶点附近的部分插入到垫圈槽I2z的顶点附近的部分,之后,使第二垫圈82弹性变形同时将第二垫圈82的其他部位依次插入到垫圈槽12z内。于是,第二垫圈82利用弹性恢复力与垫圈槽12z密接。
[0050]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齿轮栗的构成,在安装第一垫圈81及第二垫圈82中的任一者的情况下,均使垫圈81、垫圈82弹性变形而插入到垫圈槽12z。因此,插入到垫圈槽12z的垫圈81、垫圈82利用弹性恢复力与垫圈槽12z密接。因此,能够抑制齿轮栗或马达的制造工序中垫圈81、垫圈82从垫圈槽12z中脱落的不良情况的发生。
[0051 ]而且,第二垫圈82在未从外部受力的状态下为相对于2根对角线均对称的四边形形状,因而将该第二垫圈82插入到垫圈槽12z的作业是使四边形的任一顶点对准垫圈槽12z的顶点后使第二垫圈82弹性变形来进行。因此,也可减轻对准第二垫圈82的方向的作业的劳力和时间。
[0052]此外,因未从外部受力的状态下的第一垫圈81及第二垫圈82的形状不同,所以不对垫圈着色也能够区分由不同材质形成的第一垫圈81及第二垫圈82。即,能够避免由对垫圈着色所引起的垫圈的强度降低或制造成本的上升。
[0053]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
[0054]例如,所述实施方式的齿轮栗中采用如下形态,S卩,本体的齿轮收纳室仅在前方开口,由罩体将齿轮收纳室的前方封闭,但在本体的齿轮收纳室在前方及后方开口、且分别利用前罩体及后罩体将齿轮收纳室的前方及后方封闭的形态的齿轮栗中,也可在本体与前罩体之间及本体与后罩体之间均安装本发明的垫圈。另一方面,在本体的齿轮收纳室仅在后方开口、且利用罩体将齿轮收纳室的后方封闭的形态的齿轮栗中,当然也可在本体与罩体的接合部位安装本发明的垫圈。
[0055]而且,所述实施方式中,第二垫圈在未从外部受力的状态下呈正方形形状,当然也可采用在未从外部受力的状态下呈菱形形状的第二垫圈。而且,垫圈中的正方形或菱形的顶点的R的半径可任意地设定。
[0056]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齿轮栗,包括:相互啮合的成对的齿轮,对所述齿轮分别进行轴支撑的轴,内部具有用以收纳所述齿轮的齿轮收纳室的本体,及覆盖所述本体的齿轮收纳室的罩体,所述齿轮栗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本体与所述罩体之间配置着垫圈,所述垫圈能够插入到设置于所述本体或罩体中的至少一者且具有包围所述齿轮收纳室的形状的垫圈槽中,在插入到垫圈槽的状态下利用弹性恢复力与垫圈槽密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栗,其特征在于: 能够选择性地安装在未从外部受力的状态下呈四边形形状的所述垫圈、以及在未从外部受力的状态下呈圆形形状且由与呈四边形形状的所述垫圈不同的材质形成的垫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栗,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圈在未从外部受力的状态下呈相对于2根对角线均对称的四边形形状。4.一种马达,包括:相互啮合的成对的齿轮,对所述齿轮分别进行轴支撑的轴,内部具有用以收纳所述齿轮的齿轮收纳室的本体,及覆盖所述本体的齿轮收纳室的罩体,所述马达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本体与所述罩体之间配置着垫圈,所述垫圈能够插入到设置于所述本体或罩体中的至少一者且具有包围所述齿轮收纳室的形状的垫圈槽中,在插入到垫圈槽的状态下利用弹性恢复力与垫圈槽密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能够选择性地安装在未从外部受力的状态下呈四边形形状的所述垫圈、以及在未从外部受力的状态下呈圆形形状且由与呈四边形形状的所述垫圈不同的材质形成的垫圈。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圈在未从外部受力的状态下呈相对于2根对角线均对称的四边形形状。
【文档编号】F03C2/08GK106050645SQ201610191512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3月30日 公开号201610191512.X, CN 106050645 A, CN 106050645A, CN 201610191512, CN-A-106050645, CN106050645 A, CN106050645A, CN201610191512, CN201610191512.X
【发明人】村田一真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