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温泵的轴封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49832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高温泵的轴封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高温泵用轴封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高温泵中,通常在轴封处设置冷却水夹套来降低轴封腔介质温度,延长轴封使用寿命。请参考图1,图1是现有技术中高温泵轴封冷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现有技术中,在轴封腔I外圆壳体6圆周方向铸造一冷却腔4,所述冷却腔4与外界通过冷却水进水口2、出水口 3相连,冷却水通过冷却腔4以及金属层5与轴封腔介质进行热交换,轴封腔介质温度得以降低。但是,该结构缺点有:(1)进行热交换的表面积小;(2)轴封腔外径处金属层5厚度大从而导致金属层的温差大;(3)换热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交换效果好的用于高温泵的轴封冷却结构。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冷却结构包括轴封腔外壁与冷却水套,所述轴封腔外壁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设置有第一冷却水进口与第一冷却水出口,所述冷却水套包括圆柱形内套以及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为螺旋结构该散热片表面与内套的外壁连接形成了冷却水套的螺旋水道结构,该水道结构有第二冷却水进口与第二冷却水出口,所述冷却水套设置于所述轴封腔外壁内部空腔内,所述第一冷却水进口与第二冷却水进口相对应,第一冷却水出口与第二冷却水出口相对应。
[0005]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螺旋形散热片大大提高了换热面积;(2)螺旋形绕流使换热路径更长,换热更充分;(2)铸造难度低,加工简单,可通过焊接、铸造、机加工等方法加工;(4)冷却介质在冷却腔的换热面积及热交换时间增加,换热效果大大增强。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现有技术中用于高温泵的轴封冷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高温泵的轴封冷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水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从简明出发,本实施例着重描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中不同的部分,高温泵的轴、泵腔、轴封以及轴承之间的连接关系和位置关系,与现有技术中相同,在此就不再赘述。
[0010]请参考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高温泵的轴封冷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高温泵的轴封冷却结构包括封腔外壁26与冷却水套25。所述封腔外壁26位于轴封腔21的一侧。所述封腔外壁26内部设置有空腔24以及第一冷却水进水口 22、第一冷却水出水口 23。所述第一冷却水进水口 22、第一冷却水出水口 23与所述空腔24相连。所述冷却水套25设置于空腔24的内部。
[0011]请参考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水套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冷却水套包括圆柱形的内套31与散热片32。所述散热片32为螺旋结构,该散热片32的内壁与内套31的外壁连接形成了冷却水套25的螺旋水道结构,该水道结构有第二冷却水进口 33与第二冷却水出口 34,所述冷却水套25设置于所述空腔24内,所述第一冷却水进口 22与第二冷却水进口 34相对应,第一冷却水出口 23与第二冷却水出口 34相对应。
[0012]本实用新型所述轴封冷却结构在使用时,冷却介质从第一入水口 22进入腔体后,沿螺旋形水道结构前进,对换热壁25进行绕流后第一出水口 23流出。本实用新型的轴封冷却结构取代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室,冷却水套25的螺旋形散热片大大提高了换热面积,换热更充分,冷却介质在冷却腔的换热面积及热交换时间增加,换热效果大大增强。
[0013]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用于高温泵的轴封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结构包括轴封腔外壁与冷却水套,所述轴封腔外壁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设置有第一冷却水进口与第一冷却水出口,所述冷却水套包括圆柱形内套以及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为螺旋结构,该散热片表面与内套的外壁连接形成了冷却水套的螺旋水道结构,该水道结构有第二冷却水进口与第二冷却水出口,所述冷却水套设置于所述轴封腔外壁内部空腔内,所述第一冷却水进口与第二冷却水进口相对应,第一冷却水出口与第二冷却水出口相对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温泵用轴封冷却结构,所述冷却结构包括轴封腔外壁与冷却水套,所述轴封腔外壁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设置有第一冷却水进口与第一冷却水出口,所述冷却水套包括圆柱形内套以及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为螺旋结构,该散热片表面与内套的外壁连接形成了冷却水套的螺旋水道结构,该水道结构有第二冷却水进口与第二冷却水出口,所述冷却水套设置于所述轴封腔外壁内部空腔内,所述第一冷却水进口与第二冷却水进口相对应,第一冷却水出口与第二冷却水出口相对应,冷却介质在冷却腔的换热面积及热交换时间增加,换热效果大大增强。
【IPC分类】F04D29-10, F04D29-58
【公开号】CN204458543
【申请号】CN201420856834
【发明人】白小榜, 温询, 胡冬冬, 秦高明
【申请人】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