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置式压缩机冷冻机油加注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11520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置式压缩机冷冻机油加注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机辅助部件,特别是一种外置式压缩机冷冻机油加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按照压缩机组生产厂家技术资料,通常压缩机组冷冻机油加注方法为:首先关闭吸、排阀;接通排空阀将压缩机体内的氨液排空、压力排放至O MPa ;连接加油管至油桶,然后启动油泵加油。整个加油过程繁琐、复杂;而且在加油过程中,会造成部分氨液的排空损失,对人体可能会造成伤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压缩机体内的旧油品已无法使用,丢弃会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加油操作过程繁琐、会造成氨液损失、存在安全风险、以及旧油无法充分净化除渣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置式压缩机冷冻机油加注装置,操作便捷、环保可靠、加注方式有效可靠。
[0004]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外置式压缩机冷冻机油加注装置,包括新油池、旧油池,新油池与旧油池之间通过第一阀门连接。新油池底部、旧油池底部分别设有第二阀门、第三阀门,所述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排污桶。所述新油池内设置有第四阀门、第五阀门、第一调压阀、第一过滤器、油泵;其中:第四阀门、第一过滤器、油泵、第一调压阀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第四阀门与第一过滤器之间连接第五阀门。
[0006]所述旧油池内设置有第六阀门、第七阀门、第二过滤器、第二调压阀、电加热管;其中:第六阀门、第七阀门、第二过滤器、第二调压阀通过管路依次连接。
[0007]第一调压阀与第二调压阀通过管路连接。
[0008]所述新油池与旧油池之间通过肋板连接。
[0009]所述第六阀门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压力表。
[0010]所述第四阀门、第六阀门、第七阀门为DN50型阀门。
[0011 ] 所述第二阀门、第三阀门为DN32型阀门。
[0012]所述第一调压阀、第二调压阀为DN32调压阀。
[0013]所述第五阀门为DN25型阀门,第一阀门为DN40型阀门。
[0014]本实用新型一种外置式压缩机冷冻机油加注装置,技术效果如下:
[0015]1)、利用油泵、压缩机体内、油箱内等部位的压力差,较好的实现了压缩机排出旧油品、旧油加热除渣及循环利用、油箱向压缩机加注油品、新油品加入油箱等过程,可在压缩机组开机情况下加油,无需压缩机体排空,无氨液损失,整个加油过程安全、可靠、稳定、有效,是一种节能环保、施工便捷、有效可靠的装置。
[0016]2)该装置为压缩机冷冻机油加注提供了非常有效、方便的手段,为工程总体进度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是一种节能环保、简单有效、经济方便且可靠的压缩机冷冻机油加注装置。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外置式压缩机冷冻机油加注装置,包括新油池A、旧油池B,新油池A与旧油池B之间通过第一阀门11连接。新油池A底部、旧油池B底部分别设有第二阀门9、第三阀门10,所述第二阀门9、第三阀门10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排污桶。
[0020]所述新油池A内设置有第四阀门1、第五阀门2、第一调压阀6、第一过滤器3、油泵4;其中:第四阀门1、第一过滤器3、油泵4、第一调压阀6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第四阀门I与第一过滤器3之间连接第五阀门2。
[0021]所述旧油池B内设置有第六阀门5、第七阀门13、第二过滤器12、第二调压阀7、电加热管14;其中:第六阀门5、第七阀门13、第二过滤器12、第二调压阀7通过管路依次连接。
[0022]第一调压阀6与第二调压阀7通过管路连接;油泵4与第六阀门5之间通过管路连接。
[0023]所述新油池A与旧油池B之间通过肋板15连接。
[0024]所述第六阀门5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压力表8。
[0025]所述第四阀门1、第六阀门5、第七阀门13为DN50型阀门。
[0026]所述第二阀门9、第三阀门10为DN32型阀门。
[0027]所述第一调压阀6、第二调压阀7为DN32调压阀。
[0028]所述第五阀门2为DN25型阀门,第一阀门11为DN40型阀门。第五阀门2为常闭阀门。
[0029]工作原理:
[0030]1:压缩机体内有一定油压,运行时0.8 PMa、排空一般控制在0.2PMa,为此采用压缩机体与油箱压差,将旧油品从压缩机中排出到旧油池B中。
[0031]2:旧油池B中设有电加热管14,电加热管14功率为4KW,电加热管14加热、冷冻机油升温后黏度降低,油品中渣滓沉淀、水分蒸发,达到净化旧油品的目的,实现了油品的循环利用。
[0032]3:通过油泵4与压缩机体油压差,将新油池中的油品注入压缩机体内。定量齿轮泵额定压力为1.5PMa,压缩机体内存在一定压力(运行时0.8 PMa、排空一般控制在0.2PMa)o打开新油池A通向主机加油阀的油路,通过调节接入新、旧油池的两个阀门开度,采用溢流方式,降低油泵4出油口的压力,保持油泵4出口与压缩机体内油压差在0.2MPa,将油箱中的油品持续加注到压缩机组中。
[0033]4:新油品通过油泵4压力直接加入新油池A中。
[0034]实施步骤:
[0035]步骤一: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制造组装,如图1所示,包括油箱制造、油泵、管道、阀门组装并作压力试验,然后分别与油箱焊接、与压缩机冷冻机油注油口连接、与排污桶排油口连接。
[0036]步骤二:压缩机排出旧油品:排油前先进行压缩机组的排空,使压缩机油压降为0.2PMa左右;然后关闭第六阀门5,打开第七阀门13,利用主机与油箱的压差实现自动排油,旧油品通过压力表8、第七阀门13、第二过滤器12进入旧油池B。
[0037]步骤三:旧油的加热除渣及循环利用:旧油导入旧油池B,通过4KW的电加热管14加热,冷冻机油升温后黏度降低,油品中渣滓沉淀,通过第三阀门10排污除渣、导向排污桶;冷冻机油中含有的少量水分,通过加热蒸发,可达到净化冷冻油的目的;旧油品在
[0038]旧油池中长期沉淀也可达到净化目的。新、旧油池通过第一阀门11联通,旧油品净化、达到清洁标准后,打开第一阀门11,旧油品经过第一阀门11导入新油池A。
[0039]步骤四:向压缩机加注油品:通过油泵4与主机油压差实现,注油前检查第五阀门2、第七阀门13、第六阀门5、第一调压阀6和第二调压阀7是否关闭。打开第四阀门I和压缩机加油阀,启动油泵4,缓慢打开第六阀门5,再调节第一调压阀6、第二调压阀7 (第一调压阀6、第二调压阀7起溢流作用),保持油泵4的油压高于压缩机油压约0.2MPa,即:压力表8指数为0.2MPa并保持稳定,这样就可将油箱中的油品持续加注到压缩机组中。
[0040]步骤五:新油品加入油箱:新油品加入油箱是通过油泵4实现的,关闭阀门第四阀门1、第六阀门5、第二调压阀7 ;打开第五阀门2和第一调压阀6,启动油泵4,油品通过第五阀门2 —第一过滤器3 —油泵4 —第一调压阀6,加入油箱。
【主权项】
1.一种外置式压缩机冷冻机油加注装置,包括新油池(A)、旧油池(B),其特征在于,新油池(A)与旧油池(B)之间通过第一阀门(11)连接;新油池(A)底部、旧油池(B)底部分别设有第二阀门(9)、第三阀门(10),所述第二阀门(9)、第三阀门(10)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排污桶;所述新油池(A)内设置有第四阀门(1)、第五阀门(2)、第一调压阀(6)、第一过滤器(3)、油泵(4);其中:第四阀门(1)、第一过滤器(3)、油泵(4)、第一调压阀(6)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第四阀门(I)与第一过滤器(3)之间连接第五阀门(2);所述旧油池(B)内设置有第六阀门(5)、第七阀门(13)、第二过滤器(12)、第二调压阀(7)、电加热管(14);其中:第六阀门(5)、第七阀门(13)、第二过滤器(12)、第二调压阀(7)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第一调压阀(6 )与第二调压阀(7 )通过管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外置式压缩机冷冻机油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油池(A)与旧油池(B)之间通过肋板(15)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外置式压缩机冷冻机油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阀门(5 )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压力表(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外置式压缩机冷冻机油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阀门(I)、第六阀门(5 )、第七阀门(13 )为DN50型阀门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外置式压缩机冷冻机油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门(9 )、第三阀门(10 )为DN32型阀门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外置式压缩机冷冻机油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压阀(6)、第二调压阀(7)为DN32调压阀。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外置式压缩机冷冻机油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阀门(2 )为DN25型阀门,第一阀门(11)为DN40型阀门。
【专利摘要】一种外置式压缩机冷冻机油加注装置,包括新油池、旧油池,新油池与旧油池之间通过第一阀门连接。新油池底部、旧油池底部分别设有第二阀门、第三阀门,所述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排污桶。所述新油池内设置有第四阀门、第五阀门、第一调压阀、第一过滤器、油泵;其中:第四阀门、第一过滤器、油泵、第一调压阀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第四阀门与第一过滤器之间连接第五阀门。所述旧油池内设置有第六阀门、第七阀门、第二过滤器、第二调压阀、电加热管;其中:第六阀门、第七阀门、第二过滤器、第二调压阀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第一调压阀与第二调压阀通过管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一种外置式压缩机冷冻机油加注装置,操作便捷、环保可靠、加注方式有效可靠。
【IPC分类】F04B39/02
【公开号】CN204663806
【申请号】CN201520384743
【发明人】张耀华, 钟剑, 孔繁雄, 张久涛, 唐源, 周贵, 黄浩峰
【申请人】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6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