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复合陶瓷泵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41987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复合陶瓷泵壳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复合陶瓷泵壳结构,所述泵壳包括有泵体和泵盖,所述泵体和所述泵盖均为陶瓷/金属复合结构,所述陶瓷/金属复合结构由蜗壳型的金属外骨架和蜗壳型的陶瓷内衬层构成,在所述金属外骨架与所述陶瓷内衬层的内周边缘和蜗壳型轴线上分别设置有若干第一连接点和若干第二连接点。本实用新型对金属骨架与陶瓷内衬之间的连接结构进行了改进,增加了泵壳的结构强度,并且容易维修和更换内衬陶瓷层,灵活的将金属骨架与陶瓷内衬联接为一体,即定位准确又增加了陶瓷内衬的强度。
【专利说明】
一种新型复合陶瓷泵壳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栗壳结构,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复合陶瓷栗壳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离心栗的栗壳一般采用高铬铸铁等金属材料制成,由于金属材质的过流部件耐磨耐冲击性差,对于环保脱硫、矿山等环境比较恶劣的工况,应用受到限制;而且金属材质的离心栗造价较高,不符合低耗环保节能的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使用金属骨架内衬陶瓷材料的方法,制成陶瓷/金属复合结构的栗壳。但目前已有的陶瓷/金属复合结构的栗壳,多采用粘贴的方式固定于金属骨架上,强度低、容易脱落,实际应用中不易维修维护,多有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复合陶瓷栗栗壳结构,以解决现有的金属陶瓷复合栗壳内衬层强度低、容易脱落且维护不便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种新型复合陶瓷栗壳结构,所述栗壳包括有栗体和栗盖,所述栗体和所述栗盖均为陶瓷/金属复合结构,所述陶瓷/金属复合结构由蜗壳型的金属外骨架和蜗壳型的陶瓷内衬层构成,在所述金属外骨架与所述陶瓷内衬层的内周边缘和蜗壳型轴线上分别设置有若干第一连接点和若干第二连接点;
[0006]所述第一连接点的结构是使用穿过金属外骨架上的通孔的螺栓与埋设于陶瓷内衬层上的第一螺母进行连接固定,且在第一连接点处所述金属外骨架与所述陶瓷内衬层形成凹凸配合结构,所述埋设于陶瓷内衬层上的第一螺母套接于埋设在陶瓷内衬层内周边缘的环形加强圈的螺母套孔内;
[0007]所述第二连接点的结构是使用穿过金属外骨架上的通孔的螺栓与埋设于陶瓷内衬层上的第二螺母进行连接固定,且在第二连接点处所述金属外骨架与所述陶瓷内衬层形成凹凸配合结构。
[0008]所述的新型复合陶瓷栗壳结构,在所述金属外骨架与所述陶瓷内衬层的外周边缘设有第三连接点,所述第三连接点的结构是沿所述金属外骨架的外周,设有半圆形凹槽,在所述陶瓷内衬层上对应的位置设有与所述半圆形凹槽对应的半圆形凸棱。
[0009]所述的新型复合陶瓷栗壳结构,所述第一螺母为铆螺母。
[0010]所述的新型复合陶瓷栗壳结构,所述栗体的金属外骨架与所述栗盖的金属外骨架的外周边缘之间采用螺栓进行连接固定,所述栗体的陶瓷内衬层的外周边缘与所述栗盖的陶瓷内衬层的外周边缘之间形成密封接触,所述密封接触的结构是在所述栗体的陶瓷内衬层的外周边缘设置有密封槽,在所述密封槽中安装有密封条。
[0011]本实用新型对金属骨架与陶瓷内衬之间的连接结构进行了改进,增加了栗壳的结构强度,并且容易维修和更换内衬陶瓷层,灵活的将金属骨架与陶瓷内衬联接为一体,即定位准确又增加了陶瓷内衬的强度。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栗及栗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栗壳的第一金属外骨架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栗壳的第二金属外骨架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栗壳的第一金属外骨架剖视结构图。
[0016]图5是栗壳的第一陶瓷内衬层结构示意图。
[0017]图6是栗壳的第一陶瓷内衬层剖视结构图。
[0018]图7是金属外骨架与陶瓷内衬层之间的第二连接点结构示意图。
[0019]图8是金属外骨架与陶瓷内衬层之间的第一连接点结构示意图。
[0020]图9是栗壳的栗体和栗盖之间密封接触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第一金属外骨架,2、第二金属外骨架,3、第一陶瓷内衬层,4、螺栓,5、第二螺母,6、第一螺母,7、环形加强圈,8、半圆形凹槽,9、半圆形凸棱,I O、密封槽,11、密封条,12、第二连接点,13、第一连接点,14、密封接触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所示,为栗及栗壳的整体结构,栗壳由栗体和栗盖构成,栗体和栗盖均为陶瓷/金属复合结构,该陶瓷/金属复合结构由蜗壳型的金属外骨架和蜗壳型的陶瓷内衬层构成。
[0023]栗体呈蜗壳型,由第一金属外骨架1(如图2、图4所示)和第一陶瓷内衬层3(如图5、图6所示)构成,在第一金属外骨架I与第一陶瓷内衬层3的内周边缘和蜗壳型轴线上分别设有若干第一连接点13和若干第二连接点12;其中第一连接点13的结构如图8所示,其是将穿过第一金属外骨架I上通孔的螺栓4与埋设于第一陶瓷内衬层3上的第一螺母6(为铆螺母)连接固定,埋设于第一陶瓷内衬层3上的第一螺母6套接于埋设在第一陶瓷内衬层3内周边缘的环形加强圈7的螺母套孔内,并且,在该第一连接点13处,第一金属外骨架I形成凹陷结构,第一陶瓷内衬层3形成凸起结构,两者形成凹凸配合结构;第二连接点12的结构如图7所示,其是在第一金属外骨架I的蜗壳型轴线上设有若干通孔,螺栓4穿过该通孔与埋设在第一陶瓷内衬层3的轴线上的第二螺母5连接固定,并且,在该第二连接点12处,第一金属外骨架I与第一陶瓷内衬层亦形成凹凸配合结构。
[0024]另外,如图9所示,沿第一金属外骨架I的外周,设有半圆形凹槽8,在第一内衬陶瓷层3的外周对应的位置,设有与半圆形凹槽8对应的半圆形凸棱9,形成凹槽/凸棱配合结构。栗盖也呈蜗壳型,其由第二金属外骨架2(如图3所示)和第二陶瓷内衬层构成,第二金属外骨架2与第二陶瓷内衬层之间的连接结构及凹槽/凸棱配合结构与栗体相同。栗体和栗盖之间的密封接触结构14(见图9)是在栗体的第一陶瓷内衬层3的内表面(即与第二陶瓷内衬层相对的表面)外周设有密封槽10,在密封槽10内设置有密封条11,如图9所示,以保证将栗体与栗盖连接固定后两者之间保持密封不漏。第一金属外骨架I与第二金属外骨架2的外周边缘分别设有若干固定安装孔,采用螺栓/螺母连接固定。
【主权项】
1.一种新型复合陶瓷栗壳结构,所述栗壳包括有栗体和栗盖,其特征是,所述栗体和所述栗盖均为陶瓷/金属复合结构,所述陶瓷/金属复合结构由蜗壳型的金属外骨架和蜗壳型的陶瓷内衬层构成,在所述金属外骨架与所述陶瓷内衬层的内周边缘和蜗壳型轴线上分别设置有若干第一连接点和若干第二连接点; 所述第一连接点的结构是使用穿过金属外骨架上的通孔的螺栓与埋设于陶瓷内衬层上的第一螺母进行连接固定,且在第一连接点处所述金属外骨架与所述陶瓷内衬层形成凹凸配合结构,所述埋设于陶瓷内衬层上的第一螺母套接于埋设在陶瓷内衬层内周边缘的环形加强圈的螺母套孔内; 所述第二连接点的结构是使用穿过金属外骨架上的通孔的螺栓与埋设于陶瓷内衬层上的第二螺母进行连接固定,且在第二连接点处所述金属外骨架与所述陶瓷内衬层形成凹凸配合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复合陶瓷栗壳结构,其特征是,在所述金属外骨架与所述陶瓷内衬层的外周边缘设有第三连接点,所述第三连接点的结构是沿所述金属外骨架的外周,设有半圆形凹槽,在所述陶瓷内衬层上对应的位置设有与所述半圆形凹槽对应的半圆形凸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复合陶瓷栗壳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螺母为铆螺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复合陶瓷栗壳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栗体的金属外骨架与所述栗盖的金属外骨架的外周边缘之间采用螺栓进行连接固定,所述栗体的陶瓷内衬层的外周边缘与所述栗盖的陶瓷内衬层的外周边缘之间形成密封接触,所述密封接触的结构是在所述栗体的陶瓷内衬层的外周边缘设置有密封槽,在所述密封槽中安装有密封条。
【文档编号】F04D29/42GK205423329SQ201620192154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4日
【发明人】张少林, 李垂涛, 张永强, 常艳辉, 孟文渊, 周福刚
【申请人】石家庄耐纳特渣浆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