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结构及其护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95757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风扇结构及其护网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扇结构,其主要包括:一护网,包括:一环箍;一装设于环箍前缘之前网罩,该前网罩包括一金属条弯折成型之第一外环框,该第一外环框向内辐射固接有至少两条支撑肋条,支撑肋条上依序同心等距设置有直径逐渐增加之环圈;一装设于环箍后缘之后网罩;以及一装设于后网罩之支撑结构;一由后往前安装于后网罩之马达,该马达并往前延伸进入后网罩中;一装设于马达前端之扇叶,当马达驱动扇叶旋转时,可持续产生往前流动之导出气流;通过上述结构组合,由于前网罩之整个罩面几乎皆为等距同心设置之环圈所布满,可将持续往前流动之导出气流之风阻降至最低。
【专利说明】
风扇结构及其护网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扇结构及其护网,特别是指一种导流性佳、风切小且噪音低之创新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台湾因地处亚热带,且属海岛型气候,夏季本来就潮湿闷热,再加上因工业过度开发所产生的全球化温室效应,平均气温更是逐年缓慢攀升。因此,在夏季酷暑期间,大多数的人为了消除暑气、减轻因酷热出汗所带来的黏腻不舒服的感觉,通常都会利用风扇或冷气机等会产生凉风的电器产品,来适度地调节室内温度。然而,冷气机虽然使用起来清凉舒适,然其因耗电量高,为了响应节能减碳之环保趋势,同时也为了节省电费,当室内开启冷气机时,通常会将体感最舒适之温度稍微往上调I至2度,在搭配风扇来加速室内空气之流通,提高冷气机之降温效能。
[0003]现有的风扇构造主要包括有互相结合之前、后网罩、扇叶以及驱动扇叶旋转产生气流之马达,利用互相对合之前、后网罩,再将旋转中之扇叶罩设于内,即可避免掉落之异物,或小孩之手指不慎触碰到高速转动中之扇叶所造成的危险。风扇结构之前网罩通常具有一外环框以及中环框,而外环框与中环宽再通过列辐射状排列之直线网条予以连接,为避免前述手指误触旋转中扇叶之意外,两两相邻之直线网条,其最靠近外环框处之最大宽幅亦不得小于一指幅的宽度。此种结构形态于实际使用经验中发现仍存在下述之问题点:一般而言,当扇叶运转时,其最主要之出风区域,在于其轴部外侧至扇叶中心位置处,然而,前网罩上辐射排列直线网条间之最大宽幅因有不得大于一指幅宽度之限制,且越往中心处就越密集,甚至并排在一起,因而会阻挡风扇环形出风气流,影响出风效率,且受中央部位过于密集排列之直线网条所组挡之出风气流,往往会因为风切的现象,而产生较大之噪音。
[0004]再者,风扇结构之安装于后网罩之马达,通常都是自后网罩之中央处向后延伸,因此整个风扇的重心会往后移,不仅拉长了整个风扇结构体积的纵深,提高包装与运输的成本外,后移的重心,与支撑结构之重垂线会产生较大之水平距离,因此运转时较容易产生晃动。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结构。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种风扇结构包括:一护网,包括:一环箍;一装设于环箍前缘之前网罩,该前网罩包括一金属条弯折成型之第一外环框,该第一外环框向内辐射固接有至少两条第一支撑肋条,第一支撑肋条上依序同心等距设置有直径逐渐增加之环圈;一装设于环箍后缘之后网罩,该后网罩包括一金属条弯折成型之第二外环框,该第一外环框与第二外环框为结构互相对应之结构体,并分别定位于该环箍之前缘与后缘,该第二外环框向内辐射固接有至少两条第二支撑肋条,第二支撑肋条之自由端部固设有一环体;以及一装设于后网罩之支撑结构;一由后往前安装于该环体之马达,该马达并往前延伸进入后网罩中;一装设于马达前端之扇叶,当马达驱动扇叶旋转时,可持续产生往前流动之导出气流。
[0008]藉此创新独特设计,使本实用新型对照先前技术而言,可利用后网罩上所设之辐射状第二支撑肋条,令后网罩后方因旋动之扇叶所产生之气流,轴向进入后网罩中;并经扇叶继续压缩后,利用前网罩上同心设置之系列环圈,将持续往前流动之旋向导出气流之风阻降至最低,达到提高风扇之导流效果外,并降低风切所产生之噪音之实用进步性与较佳产业经济(利用)效益。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立体外观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
[0011 ]图3为本实用新型环箍第一实施例之局部剖视图。
[0012]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局部剖视图。
[0013]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立体外观图。
[0014]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
[0015]图7为本实用新型环箍第二实施例之局部立体外观图。
[0016]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局部剖视图。
[0017]图9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第二实施例之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风扇结构之较佳实施例,惟此等实施例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结构之限制。所述风扇结构,包括一护网10、一由后往前装设于护网10后端之马达20、一装设于马达20上,并位于护网10中之扇叶30、以及一装设于护网10上之支撑结构40。该支撑结构40、40A可为如图1所示之金属管体所弯折成之一体成型结构;亦可为如图9所示之具高度调整功能之立式结构。
[0019]护网10包括一环箍11; 一装设于环箍11前缘之前网罩12以及一装设于环箍11后缘之后网罩13。前网罩12包括一金属条弯折成型之第一外环框121,第一外环框121向内福射固接有至少两条第一支撑肋条122,而至少两条第一支撑肋条122上依序同心等距设置有直径逐渐增加之环圈123。后网罩13包括一金属条弯折成型之第二外环框131,第一外环框121与第二外环框131为结构互相对应之结构体,并分别定位于环箍11之前缘与后缘,第二外环框131向内辐射固接有至少两条第二支撑肋条132,第二支撑肋条132之自由端部固设有一环体133。马达20由后往前装设于环体133上,并往前延伸进入后网罩13中。
[0020]如图2、3、4所示,图中所示者为本实用新型环箍11之第一实施例,环箍11于本实施例中包括一 C型结构体,且C型结构体之两端分别通过螺锁结构111靠近迫紧而形成一环形之结构体;而利用本实施态样之环箍11装设前网罩12与后网罩13时,环箍11紧固包覆于相互抵靠之第一外环框121与第二外环框131之外缘。
[0021 ] 如图6、7、8所示,图中所示者为本实用新型环箍IlA之第二实施例,环箍IlA于本实施例中为一完整的环形结构并具有一纵深,藉以避免旋转中扇叶30外围所产生之环绕气流向四周辐射溢散,而得与导出之气流汇集,提高风扇结构之导流效果;为装设前网罩12与后网罩13,环箍IlA之前缘与后缘分别向内设置有至少两条卡勾112,藉以分别勾持卡制于第一外环框121与第二外环框131。
[0022]功效说明:
[0023]本实用新型风扇结构主要通过其护网所包含之环箍、前网罩以及后网罩之创新独特结构形态与技术特征,使本实用新型对照[【背景技术】]所提结构而言,可利用后网罩上所设之辐射状第二支撑肋条,令后网罩后方因旋动之扇叶所产生之气流,轴向进入后网罩中;并经扇叶继续压缩后,利用前网罩上同心设置之系列环圈,将持续往前流动之旋向导出气流之风阻降至最低,达到提高风扇之导流效果外,并降低风切所产生之噪音之实用进步性。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护网,包括有一环箍;一装设于环箍前缘之前网罩,该前网罩包括一金属条弯折成型之第一外环框,该第一外环框向内辐射固接有至少两条第一支撑肋条,第一支撑肋条上依序同心等距设置有直径逐渐增加之环圈;一装设于环箍后缘之后网罩,该后网罩包括一金属条弯折成型之第二外环框,该第一外环框与第二外环框为结构互相对应之结构体,并分别定位于环箍之前缘与后缘,该第二外环框向内辐射固接有至少两条第二支撑肋条,第二支撑肋条之自由端部固设有一环体; 一装设于后网罩之支撑结构; 一由后往前安装于环体之马达,该马达并往前延伸进入后网罩中;以及一装设于马达前端之扇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环箍紧固包覆于相互抵靠之第一外环框与第二外环框之外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之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环箍包括一C型结构体,该C型结构体之两端分别通过一螺锁结构靠近迫紧而形成一环形之结构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环箍为一完整的环形结构,并具有一纵深。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之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环箍之前缘与后缘分别向内设置有至少两条卡勾,藉以分别勾持卡制于该第一外环框与第二外环框。6.—种护网,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环箍; 一装设于环箍前缘之前网罩,该前网罩包括一金属条弯折成型之第一外环框,该第一外环框向内辐射固接有至少两条第一支撑肋条,第一支撑肋条上依序同心等距设置有直径逐渐增加之环圈; 一装设于环箍后缘之后网罩;该后网罩包括一金属条弯折成型之第二外环框,该第一外环框与第二外环框为结构互相对应之结构体,并分别定位于环箍之前缘与后缘,该第二外环框向内辐射固接有至少两条第二支撑肋条,第二支撑肋条之自由端部固设有一环体。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之护网,其特征在于该环箍紧固包覆于相互抵靠之第一外环框与第二外环框之外缘。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之护网,其特征在于该环箍包括一C型结构体,该C型结构体之两端分别通过一螺锁结构靠近迫紧而形成一环形之结构体。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之护网,其特征在于该环箍具有一纵深。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之护网,其特征在于该环箍之前缘与后缘分别向内设置有至少两条卡勾,藉以分别勾持卡制于第一外环框与第二外环框。
【文档编号】F04D29/70GK205689501SQ201620548565
【公开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请日】2016年6月7日 公开号201620548565.8, CN 201620548565, CN 205689501 U, CN 205689501U, CN-U-205689501, CN201620548565, CN201620548565.8, CN205689501 U, CN205689501U
【发明人】刘芳昌
【申请人】庆奇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