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t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37513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Cvt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CVT带,该CVT带包括一个带有横向安装的夹子的多肋带。
背景技术
用于无级变速器(CVT)的带通常包括横向安装到环形元件上的多个元件。这些带必须构造成使它们能够被“推”和“拉”过CVT带轮。也就是说,它们必须能够承受在环形元件的纵轴方向上的压力和拉伸力。
所述环形元件可以包括金属或弹性体。在现有技术中,该环形元件通常包括尤其适合于CVT带的形式,并且除了CVT带外不具有工业实用性。这就使每个CVT环形元件比其它很多易得到的带比如多肋动力传输带的成本高。
另一种现有技术中的带包括CVT带,该CVT带包括芯多肋带,横向安装的夹子安装在该芯多肋带上。这种多肋带属于一种当不与CVT带结合时在动力传输系统中同样有用的类型。
现有技术中的一个代表是授予Serkh的美国专利6306055(2001),该专利公开了一种芯多肋带,所述芯多肋带上环绕其设置有多个夹子。
该现有技术中的多肋带还包括将装配好的带保持在一起的弹性条带。这样,该带与每个夹子中的弹性条带之间的U形狭槽相接合。用这种方式接合带使这种设计易于受到由包括带的系统的运行所引起的向心力的影响。更进一步,在运行期间,U形夹子的每个‘臂’在CVT带轮之间移动时都要受到一个弯矩的作用。这种弯曲状况意味着存在一个潜在的失效点。
所需要的是一种带,该带具有一个多肋带,该多肋带与设置在横向安装的夹子中的狭槽相接合。所需要的是一种带,该带具有两个多肋带,每个多肋带与设置在横向安装的夹子中的相对的狭槽接合。本发明会满足这些需求。
发明概述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带,该带具有一个多肋带,该多肋带与设置在横向安装的夹子中的狭槽相接合。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带,该带具有两个多肋带,每个多肋带与设置在横向安装的夹子中的相对的狭槽接合。
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将通过下面对本发明的描述和附图被指出或变得显而易见。
本发明包括一种CVT带,该带具有两个多肋带。每个多肋带与在横向安装的夹子中的相对的狭槽相接合。每个多肋带都通过一平带保持在各个狭槽中,该平带与多肋带夹在每个狭槽中。
附图简要描述附

图1是一个现有技术中的CVT带的夹子视图。
附图2是一个现有技术中的CVT带的夹子的视图。
附图3是本发明带的夹子的前视图。
附图4是本发明带一部分的侧视图。
附图5是本发明带的一个侧视图。
附图6是本发明带装配过程中一个步骤的侧视图。
附图7是本发明带装配过程中一个步骤的侧视图。
附图7A是附图7所示视图的侧视图。
附图8是本发明带装配过程中一个步骤的侧视图。
附图8A是附图8所示视图的侧视图。
附图9是本发明带的一个夹子的透视图。
附图9A是附图9所示的本发明带一部分的侧视图。
附图10是本发明的带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附图11是本发明的带装配过程中一个步骤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的描述附图1是一个现有技术中的CVT带的夹子的视图。夹子C1与环形元件E1和E2相接合。环形元件E1和E2包括金属材料。每个元件E1和E2包括一系列平行的平面。
附图2是一个现有技术中的CVT带的夹子的视图。夹子C2与环形元件E3和E4相接合。环形元件E3和E4包括嵌入有张力条带T1和T2的弹性体材料。夹子2可以包括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元件E3和E4不具有多肋的型面。
附图3是本发明的带的夹子的前视图。本发明的带包括多个夹子2。每个夹子2基本上是平面的并且大体上呈“I”形。夹子2的“I”形可确保当带和夹子穿过CVT带轮时所产生的压缩力会保持压缩并且不会使夹子受到弯矩的作用。在本发明的带中,以相邻的平行方式排列有多个夹子2,如附图5所示。
每个张力元件12、14具有一多肋带。这些肋沿着多肋带的纵轴延伸。张力元件12、14还具有嵌入其内的张力条带40、41。张力条带40、41可以包括芳族聚酰胺、尼龙4.6、尼龙6.6、聚酯、它们的任意组合物和等效物。
每个间隔条带8、10将夹子2接合到狭槽44、46中。每个狭槽44、46的下部具有多肋的型面48、50,该型面用于分别和多肋带12、14相协作地接合。
附图4是本发明的带的一部分的侧视图。每个夹子2都具有臂22、24。间隔物30填充在夹子2之间的间隙中,以确保夹子与元件10(未示出)和12的正确接合。
附图5是本发明的带的侧视图。带500具有多个与张力元件12、14相接合以形成环形本发明的CVT带的夹子。
附图6是本发明的带装配过程中一个步骤的侧视图。本发明的带的长度将由夹子的数量和张力元件12、14的总长度来决定。为了将张力元件12、14安装到具有预定数量夹子的带中,每个张力条带必须进行轻微地拉伸。例如,在带具有720-740毫米长度的情况下,张力条带12、14将被径向拉伸2-3毫米。这意味着带的长度拉伸了12-19毫米,这表示在1.6%至2.6%的范围内进行拉伸。弹性模数大约在1500至3000N/mm范围内的带非常适合进行此处所描述的拉伸。
为了装配带,足够数量的夹子以最终的结构形式排列,然后每个张力元件12、14被拉伸并插入到每个狭槽44、46中。
另一种装配的方法还包括以预定数量的夹子2从初始状态为环形设置的带50开始。然而,在这种方法中,初始装配从多个自带上取下的间隔物30开始,如附图4所示。例如,如果一个间隔物30的厚度为1毫米,那么初始时就会遗漏18至21个间隔物。这导致带在初始状态下会短18至21毫米。这就给张力元件12、14留出了足够的间隙以插入到狭槽44、46中。一旦张力元件12、14就位,它们首先被设置在每个狭槽44、46的上部,如附图7和7A所示。这样,每个剩余的夹子之间的缝隙就可容纳剩余的18至21个夹子的加入。这就具有这样的效果增加带的半径,从而将张力元件12、14设置在每个狭槽44、46的下部,从而防止夹子2和张力元件12、14之间的横向运动,如附图8和8A所示。
一旦剩余间隔物就位,为了消除各个夹子之间的任何剩余间隙,最终补偿间隔物30被插入两个剩余夹子2之间,如附图9、附图9A和附图10所示。在装配好的带上,间隔物30将每个夹子锁定就位。间隔物30在每个夹子之间产生紧密的配合,从而当本发明的带操作时能产生期望的推挤效果。
一旦张力元件12、14在狭槽44、46中就位,那么每个元件8、10就被插入相应的狭槽空间60、62中。元件8、10含有弹性体材料如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或者它们的等效物或它们的组合。元件8、10和元件12、14的组合厚度T比狭槽44、46的宽度W大,从而对元件8、10和元件12、14产生压缩。这将确保元件12、14与狭槽表面48、50保持正确的接合,从而防止张力元件相对于夹子发生横向运动。
附图7是本发明的带装配过程中的一个步骤的侧视图。
附图7A是附图7所示视图的侧视图。
附图8是本发明的带的装配过程中的一个步骤的侧视图。显示出元件12、14在夹子2的狭槽44、46的下部与多肋型面48、50相接合。
附图8A是附图8所示视图的侧视图。
附图9是本发明的带的夹子的透视图。间隔物30包括低摩擦材料,以有利于相邻的夹子2之间的运动。每个臂22、24都具有倾斜表面54、56,用于与带轮或其它驱动表面(未示出)相接合。每个臂26、28都具有倾斜表面58、59,用于与带轮或其它驱动表面(未示出)相接合。在元件12、14被安装好之后,间隔物30插入在每个夹子2之间。
附图9A是附图9所示的本发明的带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附图10是本发明的带的一部分的侧视图。为了将间隔物30夹紧到夹子2上,端部36在装配期间被弯曲。
附图11是本发明的带的装配过程中的一个步骤的侧视图。一旦元件12、14就位,元件8、10就被轻微地拉伸并横向移动到狭槽60、62中。元件8、10含有弹性材料如天然或合成橡胶、它们的任意组合物和等价物。
虽然这里描述了本发明的一种形式,但是在不脱离所描述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发明的结构和相关部分做出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带,包括多个相邻设置的平面体,每个平面体具有相对的狭槽;以及与每个狭槽相接合的第一环形元件,每个环形元件具有多肋型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还包括第二环形元件,其与所述第一环形元件相协作地接合在每个狭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其特征在于,每个狭槽还具有与第一环形元件的型面相协作地接合的型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还包括设置在每对平面体之间的间隔元件。
5.一种装配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以环形形式设置多个平面体;将环形张力元件与平面体相接合;在预定数量的平面体之间插入间隔元件;在平面体上邻近张力元件接合环形间隔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在与所述平面体上的所述环形张力元件相对的侧面上将第二张力元件与平面体相接合;以及在环形方向上并与第二张力元件相邻处接合间隔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每个剩余的平面部件之间插入间隔元件。
8.一种装配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环形形式设置多个平面体;将张力元件拉伸一预定长度;将张力元件与平面体相接合;以及在平面体上邻近张力元件接合间隔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每个平面部件之间插入间隔元件,由此防止夹子与张力元件之间发生横向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第二张力元件与平面体在所述平面体的与张力元件相对的侧面上相接合;并且邻近所述第二张力元件接合间隔元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包括一种CVT带,该CVT带具有两个多肋带(12,14)。每个多肋带都接合在相对的狭槽(44,46)内,该狭槽位于横向安装的夹子(2)中。每个带都通过平带(8,10)保持在各个狭槽中,该平带和多肋带(12,14)夹在各个狭槽中。
文档编号F16G5/16GK1630789SQ03803501
公开日2005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2年2月7日
发明者亚历山大·瑟克 申请人:盖茨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