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液式防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42108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充液式防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与内筒之间夹隔有橡胶状弹性体的中间筒内嵌于外筒,在所述内筒与外筒之间,形成多个液体室和连通这些液体室及液体室之间的洞孔,所述外筒轴心方向的两端部形成为随着接近端缘侧而直径减小的锥形筒部,将该锥形筒部的小径侧端部向径方向内侧弯曲的充液式防振装置。
背景技术
上述充液式防振装置,例如压入构件侧的纵孔中,并用插通内筒的连接螺栓连接固定在车身框架上。而且,随着振动,橡胶状弹性体产生弹性变形,两液体室的容积发生变化,液体流入洞孔,由该流动效果逐渐减小振动。
在这样的充液式防振装置中,如果外筒全长均为直筒状,则外筒轴心方向的端部不能顺畅地压入纵孔。特别是外筒为铝的情况,压入时外筒外周产生粘着,会引起外筒局部应力集中等所不希望的现象。而且,在上述充液式防振装置中,将内嵌有中间筒的外筒两端部向径方向内侧弯曲,虽然可阻止中间筒和外筒的轴心方向的相对移动,但直筒状的外筒随之弯曲,其外周会向径方向外侧膨胀,外筒更难压入纵孔。因此,形成为外筒轴心方向的两端部随着接近边端侧而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筒部。
以前,在上述充液式防振装置中,形成为在中间筒的全长上直径一定的直筒状。
专利文献1特开2000-205322号公报例如中间筒是由轴心方向两端侧的一对环状部与连接这些的一对纵壁所形成,两纵壁间在周方向开口。而且,在液体室内装入液体的情况下,是在液体中将中间筒内嵌在外筒上,在拉深加工(缩径加工)外筒并装入的同时,外筒轴心方向的两端部在接近端缘侧逐渐形成为小径的锥形筒部。
根据所述以前的结构,由于中间筒的全长均形成直径一定的直筒状,所以外筒的锥形筒部与中间筒的轴心方向的两端部形成相对的倾斜状态,外筒的锥形筒部与中间筒的轴心方向的两端部之间容易产生缝隙。此外将内嵌有中间筒的外筒端部加工为锥形筒部时,若中间筒的端部为直筒状,则施加于外筒的力量会集中在中间筒的端部侧等端部的百分,中间筒的端部易变形。基于这些不希望的情况,以前的结构密封性容易低下,尚有可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筒的轴心方向的端部可顺畅地压入连接用纵孔,同时密封性较好的充液式防振装置。
本发明的特征是将与内筒之间夹隔有橡胶状弹性体的中间筒内嵌于外筒,在所述内筒与外筒之间,形成多个液体室和连通这些液体室及液体室之间的洞孔,所述外筒轴心方向的两端部形成为随着接近端缘侧而直径减小的锥形筒部,将该锥形筒部的小径侧端部向径方向内侧弯曲的防振装置,并且所述中间筒的轴心方向的两端部,与上述外筒的锥形筒部相对应,形成为随着接近端缘侧而直径减小的锥形筒部。
根据该结构,由于中间筒的轴心方向的两端部与外筒的锥形筒部相对应,形成为随着接近端缘侧而直径减小的锥形筒部,所以可避免外筒的锥形筒部与中间筒的轴心方向端部形成相对倾斜状态,两者间不易产生缝隙。而且,在将内嵌有中间筒的外筒端部加工成锥形筒部时,中间筒的端部若为锥形筒部,则施加于外筒的力会容易分散到整个中间筒的端部,避免了施加于外筒的力集中在中间筒的端部的一部分的不希望的情况,可防止中间筒的端部的变形。
在本发明中,若对上述外筒的锥形筒部的小径侧端部进行内面倒角加工,会得到如下所述的更好的效果。
若锥形筒部的端部不是内面倒角结构,则可以认为在外筒的锥形筒部的小径侧的端部施加向径方向内侧弯曲的力时,上述小径侧的端部会在中间筒端缘附近的支点周围弯曲,支点附近的外筒的内周部,由于弯曲向径方向内侧膨胀,使中间筒的端部变形。对于这一点,由于本发明对外筒的锥形筒部的小径侧端部进行内面倒角加工,所以在外筒的锥形筒部的小径侧的端部施加向径方向内侧弯曲的力时,小径侧的端部以内面倒角部、和未内面倒角的外筒的内周部的交界为支点而易弯曲。其结果是,支点附近的外筒内周部,不易因为弯曲而向径方向内侧膨胀,可抑制中间筒的端部的变形。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外筒的轴心方向的端部可顺畅地压入连接用的纵孔,同时密封性较好的充液式防振装置。
而且,对上述外筒的锥形筒部的小径侧端部进行内面倒角加工,则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中间筒的端部的变形,且密封性更好的充液式防振装置。


图1是充液式防振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O-A截面图。
图3是表示外筒两端部弯曲前的内筒、外筒等的纵截面图。
图4是两端部弯曲前的状态下的外筒纵截面图。
图5是外嵌外筒前的中间筒等的纵截面图。
图6是表示橡胶状弹性体等的拉深加工的图(中心线左侧是装于加工机上的状态,右侧是正在加工的状态)。
图7是表示外筒的拉深加工的图(中心线左侧是装于加工机上的状态,右侧是正在加工的状态)。
图中1-内筒,2-外筒,3-橡胶状弹性体,4-液体室,5-中间筒,6-洞孔,8-外筒的锥形筒部,9-锥形筒部的小径侧的端部,18-中间筒的端缘。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在与内筒1之间存在有橡胶状弹性体3的中间筒5内嵌于铝制的外筒2,在内筒1与外筒2之间,形成一对液体室4和连通这些液体室4与液体室4之间的洞孔6,构成充液式防振装置。内筒1、外筒2、中间筒5均为圆筒。
该充液式防振装置,压入后悬挂装置的前构件一侧的纵孔,由插通内筒1的连接螺钉固定在车身框架上。而且,随着振动,橡胶状弹性体3弹性变形,两液体室4的容积发生变化,液体流入洞孔6,由此流动效果而减小振动。下面说明各部分的结构。
将外筒2的轴心方向的两端部形成为靠近端缘侧而直径减小的锥形筒部8,使外筒2易压入纵孔。然后,锥形筒部8的小径侧的端部9向径方向内侧弯曲,以阻止向中间筒5与外筒2的轴心方向相对移动。
图4是表示两端部形成为锥形筒部8之前状态下的外筒2。如图4所示,在外筒2的内周面上硫化成型薄橡胶膜14,在轴心方向的两端部硫化成型环状的密封凸部15。而且,对与上述锥形筒部8对应的外筒8的端部9(形成锥形筒部8之前的端部)进行内面倒角加工,内面倒角的角度θ1设定为4度。内面倒角部17比中间筒5的端部18还要深入地进入轴心方向内侧(参照图3)。
中间筒5由压接在外筒2的一对同芯状的环状部10,与连接两环状部10的一对纵壁11所构成。一对纵壁11比环状部10更位于径方向内侧,同时位于相对于中间筒5的轴心O对称的位置上,外周面用橡胶膜覆盖。如图5所示,中间筒5的轴心方向两端部、即两环状部10(详细地是两环状部10的大部分),与外筒2的锥形筒部8(参照图2)相对应,形成为靠近端缘18侧而直径减小的锥形筒部(环状部10相对于中间筒5的轴心O的角度θ2为4度)。
橡胶状弹性体3在一对纵壁11和与其对面的内筒部分上硫化成型。
液体室4,将在内外筒1、2的周方向上的一侧的橡胶状弹性体部分3A和另一侧的橡胶弹性体3B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从内外筒1、2的轴心方向外侧用一对相互对向的橡胶壁12分别覆盖而形成。橡胶壁12与橡胶状弹性体3一体硫化成型,且与环状部10的内周面、及内外筒1、2的周方向上的两橡胶状弹性体3A、3B间的内筒部分硫化连接在一起。
洞孔6在圆弧状洞孔形成构件13与外筒2之间,及纵壁11和外筒2之间形成。
上述充液式防振装置的制作工序如下。
在内筒1和中间筒5之间硫化成型橡胶状弹性体3、橡胶壁12等。
如图6(a)、图6(b)所示,在拉深加工机中对中间筒5进行拉深加工,提高橡胶状弹性体3的耐久性。拉深加工机由具有下窄的锥形孔部的外侧支撑台20,与在锥形孔部上下自由滑动的倒圆锥台状可动体21组成。可动体21在周向分割为多个,具有内嵌中间筒5的嵌合孔23。该嵌合孔23中,与环状部10相对应的孔部24形成为随着靠近轴心方向外侧而直径减小的锥形孔。中间筒5宽松地嵌合于上述嵌合孔23中(图6(a)、图6(b)的中心线左侧的图),用压力机按压可动体21(图6(a)、图6(b)的中心线右侧的图),则多个分割可动体21A随之而下降,向径方向内侧变更位置,在挤压橡胶弹性体3的同时,环状部10通过上述孔部24向径方向内侧挤压,如图5所示,形成随着接近端缘18侧而直径减小的锥形筒部。
如图7(a),图7(b)所示,将洞孔形成构件13嵌合在中间筒5的纵壁11侧的嵌合部,进而将其收存在外筒2内。然后在液体中拉深加工(缩径加工)外筒2,在液体室4内装入液体。拉深加工机的结构类似于[2]的工序中的拉深加工机。支撑台20是同一结构,但可动体25的结构不同。可动体25设置有与外筒2相对应的嵌合孔26。而且,设置有从上下方向支撑中间筒5的环状部10的辅助支撑部件27。与外筒2相对应的嵌合孔26中,对于外筒2的轴心方向两端部的孔部33形成为随着靠近轴心方向外侧而直径减小的锥形洞孔。在上述嵌合孔26上宽松地嵌合着外筒2等(图7(a),图7(b)中心线左侧的图),用压力机按压可动体25(图7(a),图7(b)中心线右侧的图),则多个分割可动体25A随之下降,变更为径方向内侧位置。由此外筒2进行缩径加工,将液体装入液体室4,同时外筒2轴心方向的两端部由孔部33向径方向内侧挤压,形成为随着靠近端缘侧而直径减小的锥形筒部8(也参照图3)。
用铆缝机将外筒2的锥形筒部8的小径侧端部9向径方向内侧弯曲。如图4所示,由于外筒2的锥形筒部8的小径侧的端部9进行了内面倒角加工,在锥形筒部8的小径侧的端部9施加径方向施加向内侧弯曲的力时,小径侧的端部9容易以内面倒角部17与未内面倒角的外筒2的内周部的交界为支点P而弯曲,支点P附近的外筒2的内周部不会由于弯曲而易于向径方向内侧膨胀,中间筒5的端部不易变形。
(其他实施方式)上述外筒2也可以使用铝以外的材质形成。外筒2的轴心方向的内面倒角部17的长度也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长度,在外筒2的锥形筒部8的端部中,至少比中间筒5的端缘18靠向轴心方向外侧的锥形筒部进行内面倒角加工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充液式防振装置,是将与内筒之间夹隔有橡胶状弹性体的中间筒内嵌于外筒,在所述内筒与外筒之间,形成多个液体室和连通这些液体室及液体室之间的洞孔,所述外筒的轴心方向的两端部形成为随着接近端缘侧而直径减小的锥形筒部,将该锥形筒部的小径侧端部向径方向内侧弯曲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筒的轴心方向的两端部,与上述外筒的锥形筒部相对应,形成为随着接近端缘侧而直径减小的锥形筒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液式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外筒的锥形筒部的小径侧的端部进行了内面倒角加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液式防振装置,将与内筒(1)的外周部之间夹隔有橡胶状弹性体(3)的中间筒(5)内嵌于外筒(2),在内筒(1)与外筒(2)之间,形成多个液体室(4)和连通这些液体室(4)及液体室(4)的洞孔(6),外筒(2)的轴心方向的两端部形成为随着接近端缘侧而直径减小的锥形筒部(8),将该锥形筒部(8)的小径侧端部向径方向内侧弯曲,中间筒(5)的轴心方向的两端部,与外筒(2)的锥形筒部(8)相对应,形成为随着接近端缘侧而直径减小的锥形筒部(7)。由此,外筒的轴心方向的端部可顺畅地压入连接用的纵孔,同时密封性较好。
文档编号F16F13/04GK1626844SQ200410057669
公开日2005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8日
发明者铃木忠行, 筱原克行 申请人: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