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管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56056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管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旋转轴管的周边构件有关,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用以防止轴管沿其轴向滑移的内管塞。
背景技术
按,一般轴管欲进行原地转动时(如运送设备中的轴管),会由若干的轴承加以套接支撑,以将该轴管维持于原地转动。
惟,虽然该轴管被轴承所套接,以能由该轴承的套接而适当地防止该轴管在进行旋转时会径向的滑移或摆动,但由于该轴管的轴向未被适当地加限制,以致轴管会有产生轴向滑移的情形发生,而目前一般是由一C型扣(夹)夹扣于该轴管的外部,以将该轴管适当地加以限制轴向的运动(轴向滑移),但由于C型扣(夹)本身于制造时便有着尺寸上的容许误差,导致与该轴管间无法呈紧密地配接,且该轴管在长久转动下,亦难免会与该C型扣(夹)间产生间隙,导致轴管仍有径自发生轴向滑移的情形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提供一种内管塞,是能防止轴管于旋转时产生轴向的滑移。
缘是,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内管塞,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压迫件,内部形成有一穿入孔、一锥状孔及一连接孔,外部则形成有若干连通该穿入孔及该锥状孔的剖沟;一迫紧件,内部形成有一螺孔,外部形成有一锥状面,该迫紧件是由该定入孔置入于该压迫件的内部,该锥状面与该锥状孔的内壁抵触;一固定环,内部形成有一穿孔及一与该穿孔连通的限位孔,该固定环是以靠近该穿孔的端面抵接于该压迫件靠近该连接孔的端面上,该固定环的外部并形成有一抵接部;一调整件,具有一头部及一身部,该身部是穿入于该固定环的穿孔及该压迫件的连接孔中而与该迫紧件的螺孔螺接,而其头部则位在该限位孔中。
其中该迫紧件为一圆锥状柱体,该螺孔是贯穿其轴向内部。
其中该迫紧件的外部界定出一具连续相同外径的定位面,以及与该定位面相邻并接的锥状面,且该锥状面是由与该定位面相邻的一侧逐渐往另一侧缩减其外径;该压迫件内部更形成有一位于该穿入孔及该锥状孔间的定位孔,是供该定位面所容置。
其中该穿入孔的孔径小于该迫紧件的最大外径。
其中该锥状孔的轴向长度大于该锥状面的轴向长度,使当该锥状面位于该锥状孔内时,该锥状面是呈现位在偏向锥状孔孔径较大的一侧,而当该调整件转动时则使该锥状面位移至锥状孔孔径较小的一侧,以撑张该压迫件的外径。
其中该连接孔的孔径是小于该锥状孔的最小孔径。
其中该等剖沟是以等分的夹角相邻。
其中该固定环的外部形成有一外径较小的连接部及一与该连接部相接且外径较大的限位部,该连接部是以其端面与该压迫件抵接,并于该限位部靠近该连接部外表面的自由端面上形成有一容置槽,供该轴管的端面略微嵌入。
其中该抵接部是形成于该容置槽的外侧边上。
其中该调整件的身部上形成有一外螺纹,是与该迫紧件的螺孔进行螺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防止轴管于旋转时产生轴向的滑移。


为使审查员,能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目的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同,以下列举较佳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于后,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较佳实施例的组合侧视图。
图4是图1所示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其主要显示呈正常时的状态。
图5是图1所示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其主要显示呈紧迫时的状态。
图6是图1所示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1所示较佳实施例的另一使用态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内管塞100,其主要包含有一迫紧件10、一压迫件20、一固定环30及一调整件40;其中该迫紧件10,概呈一圆锥状柱体,其内部轴向贯穿有一螺孔11;该迫紧件10的外部径向面则可界定出一具连续相同外径的定位面12,以及一与该定位面12相邻并接的锥状面13,且该锥状面13是由与该定位面12相邻的一侧逐渐往另一侧(端)缩减其外径。
该压迫件20,概呈一圆柱体,其内部由其轴向一侧(端)至另一侧(端)依序形成有一穿入孔21、一定位孔22、一锥状孔23及一连接孔24,且该穿入孔21、定位孔22、锥状孔23及该连接孔24是呈连接而贯通的状态;该穿入孔21的孔径是略小或等于该迫紧件10的锥状面11上的最小外径,该定位孔22的孔径则略大或等于该定位面12的外径,该锥状孔23的锥度与该锥状面13的锥度相同,且该锥状孔23的轴向长度大于该锥状面13的轴向长度,使当该锥状面13位于该锥状孔23内时,该锥状面13是呈现位在偏一侧(偏向锥状孔的孔径较大的一侧)的状态,该连接孔24的孔径是小于该锥状孔23的最小孔径;该压迫件20的外部上则形成有若干呈轴向并延伸连通至穿入孔21、定位孔22及该连接孔24的剖沟25,且该各剖沟25并连通至该与该穿入孔21邻接的一侧端面上;于本实施例中,是具有三剖沟25,且该各剖沟25并分别等分依120度的夹角相邻。
该固定环30,概呈一阶状的圆状体,该固定环30的轴向内部由其一侧(端)至另一侧(端)依序形成有一穿孔31及一限位孔32,且该穿孔31与该限位孔32是呈邻接状态而贯穿于其内部,该限位孔32的孔径并由其邻接的自由端面上往与该穿孔31邻接的端面上逐渐缩减的孔径;该固定环30的外部上则形成有一外径较小的连接部33及一与该连接部33相接且外径较大的限位部34,并于该限位部34靠近该连接部33外表面的自由端面上形成有一容置槽35,并使该限位部34于该容置槽35的外侧边(远离该连接部33外表面之处)上形成有一凸起的抵接部35。
该调整件40,为一螺栓,具有一头部41及一与该头部相连的身部42,且该头部41的外廓与该固定环30的限位孔32的内廓相同,该身部31上则形成有一外螺纹43,且该外螺纹43是正可与该迫紧件10螺孔进行螺接。
是以,上述即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内管塞100的各部构件,接着再将其组装方式及其使用特点介绍如下首先,将该迫紧件10最小外径的端面(即该锥状面的自由端面)由该压迫件20的穿入孔21塞入,而使该迫紧件10的定位面12于该压迫件20的定位孔22中,而该迫紧件10的锥状面13则位在该压迫件20的锥状孔23中(如图4所示)(在此特别说明虽然该压迫件20的穿入孔21孔径略等于该迫紧件10的最小外径,但由于该穿入孔21连接有若干连通至外部的剖沟25,因此当该迫紧件10欲塞入于该压迫件20内时,该穿入孔21能由其剖沟25而略径张大其孔径,使该迫紧件10得以塞入于该压迫件20中,待该迫紧件10完全塞入于该压迫件20内部后,则该穿入孔21便能因其外力因素的消失而回复成原有的孔径,当然该穿入孔21的孔径亦小于该迫紧件的最大外径(即定位面的外径,因此当该迫紧件置位于该压迫件内部后,该迫紧件便无法再由该穿入孔所脱出);接着,再将该固定环30连接部33端面抵接于该压迫件20的连接孔24端面上,使该固定环30的穿孔31与该压迫件20的连接孔24呈相连通的状态;尔后,再将该调整件40由其身部42依序穿入于该固定环30的限位孔32、穿孔31及该压迫件20的连接孔24,而穿入于该迫紧件10的螺孔11中,使该身部42上的外螺纹43得以与该螺孔11螺接,而该调整件40的头部41则位在该固定环30的限位孔32中;如此一来,便能由该迫紧件10置入于该压迫件20的内部,及该调整件40螺接于该迫紧件10,并使该固定环30被该压迫件20及该调整件40所夹置,进而形成整体连接的状态。
当欲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内管塞100时,则将该迫紧件20及该固定环30的连接部33塞入于一轴管50的内部(请参阅图6及图7),再由将该调整件40旋转,以使与该调整件40螺接的迫紧件10会开始产生轴向的位移(由于该调整件的头部受该限位孔所限制,由此当调整件旋转时,便迫使该迫紧件产生位移),使该迫紧件10的锥状面13逐渐往该压迫件20的锥状孔23孔径较小的一侧移动,如此一来,该锥状孔23的孔壁便会受该锥状面13向外所顶撑,使得该压迫件20的外部便会产生类似澎胀的效果(即该压迫件的外径增大,如图5所示),由此便能将该压迫件20的外部表面与该轴管50的内部孔壁51呈现紧配合的状态,即该轴管50此时与该压迫件20是形成同动的状态;而该固定环30上的抵接部36此时亦与一套接于该轴管50上的轴承60内圈61抵接(其轴承内圈61是可与该轴管50同动)。
如此一来,由二内管塞100分别配接于该轴管50的两端上,而当该轴管50进行转动时,便能由该压迫件20与该轴管50形成紧配接,而会呈同步地转动,而该固定环30又被该调整件40与该迫紧件10形成固定夹置的状态,而其迫紧件10则又与该压迫件20形成紧密套接的状态,使得该固定环30的抵接部36便能由与该轴承60的抵接,而限制该轴管50轴向的位移,以确保该轴管50能保持于一预定的位置上进行转动。
在此特别说明,由于该固定环30上形成有容置槽35,可供该轴管50的端面略微嵌入(如图6及图7所示),以使该固定环30与该轴管50间形成不接触的状态,以避免当该轴管50的端面不平整时,会有影响该抵接部36与该轴承60接触的状态(即可确保该抵接部能确实与该轴承形成接触的状态)。
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于实施时,可利用二组内管塞100加以限制该轴管50的轴向位移。但,实际上亦可仅利用一组内管塞100配合一C型扣70来达成同样的目的,如图8所示,当由该内管塞100的压迫件20与该轴管50紧配合及由该固定环30与该轴承60的一侧抵接后,可再利用该C型扣70嵌接于该轴管50外部上,并使得该C型扣70恰正抵接于该轴承50的另一侧上。如此一来,便能以一组内管塞100及一C型扣70的配合,而达成限制该轴管50轴向位移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内管塞,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压迫件,内部形成有一穿入孔、一锥状孔及一连接孔,外部则形成有若干连通该穿入孔及该锥状孔的剖沟;一迫紧件,内部形成有一螺孔,外部形成有一锥状面,该迫紧件是由该定入孔置入于该压迫件的内部,该锥状面与该锥状孔的内壁抵触;一固定环,内部形成有一穿孔及一与该穿孔连通的限位孔,该固定环是以靠近该穿孔的端面抵接于该压迫件靠近该连接孔的端面上,该固定环的外部并形成有一抵接部;一调整件,具有一头部及一身部,该身部是穿入于该固定环的穿孔及该压迫件的连接孔中而与该迫紧件的螺孔螺接,而其头部则位在该限位孔中。
2.依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内管塞,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迫紧件为一圆锥状柱体,该螺孔是贯穿其轴向内部。
3.依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内管塞,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迫紧件的外部界定出一具连续相同外径的定位面,以及与该定位面相邻并接的锥状面,且该锥状面是由与该定位面相邻的一侧逐渐往另一侧缩减其外径;该压迫件内部更形成有一位于该穿入孔及该锥状孔间的定位孔,是供该定位面所容置。
4.依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内管塞,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穿入孔的孔径小于该迫紧件的最大外径。
5.依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内管塞,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锥状孔的轴向长度大于该锥状面的轴向长度,使当该锥状面位于该锥状孔内时,该锥状面是呈现位在偏向锥状孔孔径较大的一侧,而当该调整件转动时则使该锥状面位移至锥状孔孔径较小的一侧,以撑张该压迫件的外径。
6.依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内管塞,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连接孔的孔径是小于该锥状孔的最小孔径。
7.依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内管塞,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等剖沟是以等分的夹角相邻。
8.依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内管塞,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固定环的外部形成有一外径较小的连接部及一与该连接部相接且外径较大的限位部,该连接部是以其端面与该压迫件抵接,并于该限位部靠近该连接部外表面的自由端面上形成有一容置槽,供该轴管的端面略微嵌入。
9.依据权利要求8项所述的内管塞,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抵接部是形成于该容置槽的外侧边上。
10.依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内管塞,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调整件的身部上形成有一外螺纹,是与该迫紧件的螺孔进行螺接。
专利摘要一种内管塞,包含有一压迫件,内部形成有一穿入孔、一锥状孔及一连接孔,外部则形成有若干连通该穿入孔及该锥状孔的剖沟;一迫紧件,内部形成有一螺孔,外部形成有一锥状面,该迫紧件是由该定入孔置入于该压迫件的内部;一固定环,内部形成有一穿孔及一与该穿孔连通的限位孔,该固定环是以靠近该穿孔的端面抵接于该压迫件靠近该连接孔的端面上,该固定环的外部并形成有一抵接部;一调整件,具有一头部及一身部,该身部是穿入于该固定环的穿孔及该压迫件的连接孔中而与该迫紧件的螺孔螺接,而其头部则位在该限位孔中,使当该调整件转动时可使该迫紧件产生轴向的位移,而由该锥状面顶撑该锥状孔的内壁,以使该压迫件产生扩大外径的效果。
文档编号F16B13/06GK2871945SQ200620001569
公开日2007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15日
发明者李义隆 申请人:高侨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