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97240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通常的振动输入方向与最大输入方向之间的 角度差变大时,弹性体的压接部也不会从支架筒部内的规定位 置移动的防振装置,特别涉及作为普通工业用机械、汽车的发 动机架或汽车用悬挂衬套等而使用的防振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用作汽车用发动机架的防振装置中,有的装置具有将圓 筒状的外筒与配置于该外筒内的内筒之间相连结的橡胶制弹性 体、以及固定于外筒上的支架金属配件。这样的防振装置,例 如,将内筒与作为振动产生部的发动机相连结,并用螺栓等将 支架金属配件与作为受振部的车身相连结,若来自发动机的振 动传递到内筒,则由于该振动而使内筒随着弹性体的变形而相 对于外筒产生相对位移。该结果是,振动能量被弹性体的内部 摩擦所吸收,从而抑制了振动向车身传递。在与作为现有技术的防振装置所举出的专利文献1相对应的图6及图7中,示出了这样的结构将弹性体118硫化粘接于 内筒116的外周面上以防止弹性体118A^内筒116上脱离,将被 硫化粘接于该内筒116上的弹性体118的压接部12 6压入到作为 外筒的支架筒部112的内周面上。并且,在这些图中,也示出 了将借助弹性体118而与内筒116相连结的支架筒部112固定于 与发动机侧或车身侧连结用的支架金属配件120上的结构。 专利文献l:曰本特开2000_193004号7>才艮想要用上述防振装置高效率地吸收振动能量,需要使弹性 体118的压接部126垂直于通常的振动输入方向Sl地配置该压
接部126。因而,在该压接部126的两侧配置有从支架筒部112 突出的、用于止转的突起122。但是,在汽车用发动机架中,有时通常的振动输入方向S1 与最大输入方向S2未必一致。而且,在将该防振装置用于振动 最大输入方向S2与通常的振动输入方向S1不同的汽车用发动 机架中时,会产生欲使弹性体118的压接部126垂直于最大输入 方向S2的、旋转方向上的外力F。在通常的振动输入方向S1与最大输入方向S2之间的角度 差大到约IO度以上时,以与构成图6所示的现有技术的防振装 置的支架筒部112的板厚差不多的、突起122的高度H,无法实 现旋转方向的约束。该结果是,在上述情况下,存在着如双点 划线所示那样的、压接部126越过突起122而使弹性体118旋转 的缺点。即,作为现有技术的专利文献l的防振装置,是通过用作 为超硬金属配件的冲头等进行冲压来制作止转用的突起122 的。因而,若将突起122的高度H加工成大于等于钢板的厚度, 则会在支架筒部112上开出孔来,因此只能使突起122的高度H 与支架筒部112的板厚差不多。发明内容本发明考虑上述事实,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通常的 振动输入方向与最大输入方向之间的角度差变大时,弹性体的 压接部也不会从支架筒部内的规定的位置移动的防振装置。技术方案l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内筒,其被形成为筒状;弹性体,其固定于内筒的外周面上,且在外周侧具有突出 形态的压接部;
支架筒部,使弹性体的压接部与其内周侧相接触而压入弹性体,且借助弹性体支承内筒;突状曲部,其在支架筒部的径向内侧的、与压接部的端部 相接触的部分上跨越整个宽度而形成,且以大于等于支架筒部 板厚的高度突出。以下说明技术方案l的防振装置的作用。在本技术方案中,固定于被形成为筒状的内筒的外周面上 的弹性体在外周侧具有突出形态的压接部。通过使压接部与支 架筒部的内周側相接触而压入该弹性体,从而使该支架筒部借 助弹性体支承内筒。并且,在支架筒部的径向内侧部分的、与 弹性体压接部的端部相接触的位置上,跨越支架筒部的径向内 侧部分的整个宽度形成有以大于等于支架筒部板厚的高度突出 的突状曲部。因而,在本技术方案中,由于突状曲部在支架筒部的径向 内侧部分上跨越整个宽度而突出,因此与通过冲头等冲压加工 形成的那样的、现有技术的止转用的突起122不同,即使突起 的高度大于等于支架筒部的板厚,也可以利用弯曲加工容易地 制作该突状曲部。综上所述,根据本技术方案的防振装置,由于可以容易地 将突状曲部形成为高度大于等于支架筒部板厚的必要的高度, 因此即使在通常的振动输入方向与最大输入方向之间的角度差 变大而受旋转方向的外力作用肘,也会提高止挡功能。该结果 是,不会出现弹性体的压接部越过支架筒部的突状曲部,而使 该压接部沿支架筒部的内周侧移动的现象。以下说明技术方案2的防振装置的作用。本技术方案具有与技术方案l相同的结构而发挥相同的作 用。但是在本技术方案中具有用于固定支架筒部的支架金属配
件,并且是内筒与振动产生部和受振部中的一方相连结,该支 架金属配件与振动产生部和受振部中的另 一方相连结这样的结 构。即,在本技术方案中,具有用于固定支架筒部的支架金属 配件,内筒与振动产生部和受振部中的一方相连结,且该支架 金属配件与振动产生部和受振部中的另一方相连结。因此,在 振动产生部产生振动时,振动经由内筒或支架金属配件中的任 一方传递到弹性体。然后,弹性体随该内筒与支架金属配件之 间的相对移动发生变形而吸收振动,从而使振动不易传递到与 内筒或支架金属配件中的另一方相连结的受振部側。以下说明技术方案3的防振装置的作用。本技术方案具有与技术方案l相同的结构而发挥相同的作 用。但是在本技术方案中是这样的结构支架金属配件具有一 对夹持支架筒部的轴向两端面的侧板部,该一对侧板部各自的 一部分从支架筒部的内周面朝轴心侧伸出,各侧板部的一部分 与弹性体的轴向侧面相对。即,在本技术方案中,即使在压入到支架筒部内的弹性体 受到沿轴向的外力作用时,也会由于侧板部限制了弹性体的轴 向移动,而使弹性体不会从支架筒部的轴向端面向外侧移动。 随此,除了技术方案l的作用之外,还使弹性体不会从支架筒 部内脱落。以下说明技术方案4的防振装置的作用。本技术方案具有与技术方案l相同的结构而发挥相同的作 用。但是在本技术方案中是这样的结构弹性体具有一对压接 部,它们存在于夹着弹性体的中心部分的位置上。即,在本技 术方案中,由于一对压接部分别存在于夹着弹性体中心部分的 位置上,因此能更可靠地将弹性体压入到支架筒部内。 技术方案5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内筒,其被形成为筒状;弹性体,其固定于内筒的外周面上,且在外周侧具有突出 形态的压接部;一对半圆筒构件,它们分别被形成为端部附近为平直状的 大致半圆筒形状;支架筒部,其由一对半圆筒构件组合而形成,呈接合部分 为弯曲形状的形态,而且使压接部与支架筒部内周侧的、与接 合部分相对应的部位相接触而压入弹性体,而使支架筒部借助 弹性体支承内筒;突状曲部,其在支架筒部的径向内侧的、与压接部的端部 相接触的部分上以跨越整个宽度而突出的形态形成。以下说明技术方案5的防振装置的作用。在本技术方案中,固定于被形成为筒状的内筒的外周面上 的弹性体在外周側具有突出形态的压接部。并且,将一对分别 被形成为端部附近为平直状的大致半圆筒形状的半圆筒构件组 合而形成支架筒部。但是此时,伴随使端部附近为平直状,支 架筒部呈接合部分为弯曲形状的形态。此外,通过使压接部与该支架筒部内周侧的、与接合部分 相对应的部位相接触而压入该弹性体,从而使该支架筒部借助 弹性体支承内筒。并且,在支架筒部的径向内侧部分的、与弹 性体的压接部的端部相接触的位置上,跨越支架筒部的径向内 侧部分的整个宽度突出有突状曲部。因而,在本技术方案中,由于突状曲部在支架筒部的径向 内侧部分上跨越整个宽度而突出,所以与技术方案l一样,可 以容易地制作该突状曲部。另一方面,由于使支架筒部为由一 对半圆筒构件组成的分割型,并使半圆筒构件的端部附近为平
直状,因此抵触在一起的接合部变成了弯曲形状,可以进一步 强化与该接合部相接触的弹性体的止挡功能。并且,通过用一 对分别呈大致半圆筒形状的半圆筒构件构成支架筒部,易于加 工支架筒部,从而能够提高防振装置的生产率。综上所述,根据本技术方案的防振装置,用一对使端部附 近为平直状的半圓筒构件构成支架筒部,并具有突状曲部。因 此,即1吏在通常的振动输入方向与最大输入方向之间的角度差 变大而受旋转方向的外力作用时,也会提高止挡功能。该结果 是,不会出现弹性体的压接部越过支架筒部的接合部分、突状 曲部,而使该压接部沿支架筒部的内周侧移动的现象。以下说明技术方案6至技术方案8的防振装置的作用。 本技术方案具有与技术方案5相同的结构而发挥相同的作 用。但是在技术方案6 8中,由于具有与技术方案2至技术方案 4相同的结构,因此还发挥与技术方案2 4相同的作用。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结构,具有这样的 优良效果能够提供即使在通常的振动输入方向与最大输入方 向之间的角度差变大时,弹性体的压接部也不会从支架筒部内 的规定位置移动的防振装置。并且,在例如作为普通工业用机 械、汽车的发动机架或汽车用悬挂衬套等而使用的防振装置中, 会发挥特别优良的效果。


图l是表示本发明的第l实施例的防振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防振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防振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防振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防振装置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现有技术的防振装置的侧视图。图7是表示现有技术的防振装置的立体图。附图标记的说明10 防振装置12 支架筒部16 内筒18 弹性体20 支架金属配件22 侧板部24 側板部26 压接部34 突状曲部36 半圆筒构件36A 平直部38 接合部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

本发明的优选方式的防振装置。首先,将本 发明的优选方式的防振装置的第1实施例表示于图1至图3;基 于这些图说明本实施例。如图l至图3所示,适于作为车辆的发动机架来使用的本实 施例的所谓套筒型的防振装置10在其中心部分具有与作为振 动产生部的发动机(省略图示)相连结的圆筒状的内筒16。并 且,在该内筒16的外周面的轴向中间部,i殳有一对分别朝径向 突出的止挡支承部16A。并且,该一对止挡支承部16A被形成 为大致长方体状,分别配置于绕图1所示的轴心S相互对称的位 置上。
在该内筒16的外周侧配置有由不锈钢等金属构成的圆筒 状的支架筒部12。此外,如图2及图3所示那样,使圆筒壁部的 一部分/人沿轴心S延伸的支架筒部12的轴向两侧的端面12A、 12B沿轴向相互以同一形状突出而形成的一对定位部12C,分 别设于绕该支架筒部12的轴心S相互对称的位置上。另外,使 内筒16的直径比支架筒部12的直径小,并将该内筒16形成为轴 向稍长于支架筒部12。在内筒16的外周面上硫化粘接有橡胶制的弹性体18,弹性 体18分别沿径向伸出并被形成为大致X字状,以图l所示的组装 状态将该弹性体18压入到支架筒部12内。即,该弹性体18的如 图l所示的形状为沿以轴心S为中心相互正交的中心线Cl 、 C2 方向分别伸出的形状。具体地讲, 一对压接部26沿两条中心线中的中心线C1分别 伸出,该一对压接部26的端部压接于支架筒部12的内周面。此 外,覆盖内筒16的止挡支承部16A的一对止挡部28沿弹性体18 的中心线C2分别伸出,使一对止挡部28的端部分别与支架筒部 12的内周面相对。使压接部26的如图l所示的形状为沿中心线C1长的大致长 方形,在该压接部26的端部设有圆周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基端部 侧宽度的、朝圆周方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26A。由此,不会使 弹性体18的沿中心线C1的弹簧常数大到所需以上,能够确保作 为压接部26的与支架筒部12内周面相接触的接触面积足够大 的面积。并且,在压入支架筒部12之前,压接部26的用来与支架筒 部12接触的接触面呈曲率半径稍小于支架筒部12内周面的曲 率半径的凸状曲面。此外,弹性体18的端部的轴向长度等于支 架筒部12的端面12A、 12B之间的距离,弹性体18的沿中心线
Cl的自然长度比支架筒部12的内径长出规定长度。通过如上述 那样做,弹性体18沿中心线C1以弹性体18的沿中心线C1的自 然长度与支架筒部12的内径之差被压缩,压接部26以与该压缩 量相对应的加压力被压接于支架筒部12的内周面。如图1至图3所示,在支架筒部12的径向内侧的、与本实施 例的防振装置10的一对压接部26的端部相接触的部分上,分别 形成有突状曲部34,突状曲部34沿轴心S方向跨越支架筒部12 的整个宽度,以大于等于支架筒部12板厚的高度H呈L字状突 出。即,在支架筒部12的内周面上合计设有4个突状曲部34, 它们当中的一对突状曲部34与弹性体18的一方压接部26相对 应地配置,余下的一对突状曲部34与另 一方压4妄部26相对应地 配置。该结果是,在已将弹性体18压入到支架筒部12内的状态 下, 一对突状曲部34分别与作为沿支架筒部12内周面的压接部 26的两端部的突出部26A相接触。另一方面,虽然使止挡部28的圓周方向宽度充分大于压接 部26的圆周方向宽度,但是止挡部28的沿中心线C2伸出的部分 的壁厚由于内筒16的止挡支承部16A而较薄。随此,弹性体18 的沿中心线C2的自然长度比支架筒部12的内径短规定长度。由 此,在内筒16与支架筒部12之间没有外力作用,弹性体18未弹 性变形的复原状态下,如图l所示,止挡部28的端部与支架筒 部12的内周面分离着。并且,虽然使该止挡部28的端面为曲率半径小于支架筒部 12内周面的曲率半径的凸状曲面,但是如图3所示,在该止挡 部28的端面上,沿圆周方向以恒定间距设有沿轴向延伸的肋状 的突起28A。在作为受振部的车身(省略图示)上固定有支架金属配件
20,通过将不锈钢板等金属板如图3所示那样弯曲,而使该支 架金属配件20为侧板部22、 24从底板部30的轴向两端部被弯曲 成相对于底板部30呈直角的结构。在该底板部30的两端部分别形成有穿透板厚方向的通孔 30A,在底板部30的上表面上,通过焊接等将块状的螺母33固 定于一对通孔30A上方。因而,在向车身固定支架金属配件20 时,通过将穿过设于车身侧的凸缘部的螺栓(省略图示)从支 架金属配件20的底面侧旋入螺母33中,而向车身固定支架金属 酉己4牛20。支架金属配件20的一对侧板部22、 24空出与支架筒部12 的端面12A、 12B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的间隔,以相互平行、 且相互相同的形状形成。此外,从支架筒部12的端面12A、 12B 突出的定位部12C的突出长度与侧板部22、 24的板厚大致相等。 并且,在侧玲反部22的中央部以及侧板部24的中央部,分别形成 有与支架筒部12相对应的形状的开口部32。即,该开口部32被形成为图1至图3所示的、以侧板部22、 24的上端部附近为开口端32A的大致U字状,在开口部32的、 与开口端32A相反侧的底部形成有与支架筒部12的定位部12C 相对应的凹部32B。此外,在开口部32的内周面上的开口端32A 与凹部32B之间,形成有曲率半径比支架筒部12内周面的曲率 半径小规定长度的凹状的曲面部32C。该凹部32B/人将曲面部32C延长了的布£想曲面朝径向外侧 凹成大致U字状,使凹部32B的底部为曲率半径与支架筒部12 外周面的曲率半径大致相等的曲面。但是,如图l所示,该凹 部32B的底部周长稍长于支架筒部12的定位部12C的外周面的 周长。在此,将开口部32的开口端32A的圆周方向中心点与凹部 32B的底部的圆周方向中心点相连接的直线,相对于支架金属 配件20的底板部30以规定角度倾斜,以上述直线为对称轴,使 开口部32为相对于该对称轴对称的形状。此外,在组装状态的 防振装置10中,如图l所示,将弹性体18固定成使止挡部28的 中心线C2与开口部32的对称轴从轴向看是相重合的。此外,在适用本实施例的防振装置10的车辆中,由发动机 的自重引起的大部分负荷由未作图示的其他防振装置等支承。 因而,即使在将发动机搭载于防振装置10上的安装状态下,当 来自发动机的振动未传递到防振装置10时,支架筒部12与内筒 16保持在相互大致同轴的位置上。此外,在相同的安装状态下, 当来自发动机的振动传递到了防振装置10时,弹性体18变形而 使支架筒部12与内筒16产生相对位移。接下来,说明本实施例的防振装置10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在被形成为筒状并与发动机相连结的内筒 16的外周面上固定有弹性体18,该弹性体18在外周侧具有分别 突出形态的一对压接部26。并且,通过使一对压接部26与支架 筒部12的内周侧相接触而非粘接地压入该弹性体18,使该支架 筒部12借助弹性体18支承内筒16。并且,在支架筒部12的径向内侧部分的、分别与弹性体18 的一对压接部26的端部相接触的位置上,设有i 夸越支架筒部12 的径向内侧部分的整个宽度,以大于等于支架筒部12板厚的高 度呈L字状突出的突状曲部34。此外,该支架筒部12固定于支 架金属配件20上,该支架金属配件20是用于和车身相连接的结 构。因而,若来自发动机的沿中心线C2的振动输入方向S1的振 动传递到内筒16,则伴随弹性体18弹性变形,振动能量被弹性 体18的内部摩擦吸收而使振动衰减,使振动难以传递到与支架
金属配件20相连结的车身。此时,这样的弹性体18的内部摩擦 主要通过弹性体18沿中心线C1弹性变形来吸收振动能量。此 外,在沿中心线C2方向的过大的负荷从发动机朝内筒16传递 时,止挡部28与支架筒部12的内周面相抵接,从而限制了止挡 部28沿中心线C2的方向弹性变形。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突状曲部34在支架筒部12的径 向内侧部分上跨越整个宽度而突出。因此,与通过沖头等冲压 加工而形成的那样的现有技术的止转用的突起122不同,即使 突起高度大于等于支架筒部12的板厚,通过弯曲加工也可以容 易地制作该突状曲部34。综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防振装置IO,可以容易地将突 状曲部34的高度H形成为必要的高度、即大于等于支架筒部12 板厚的高度。因此,即使在如图l所示的通常的振动输入方向 Sl与最大输入方向S2之间的角度差变大而受到绕轴心S的旋转 方向的外力作用时,也会提高止挡功能。该结果是,不会出现 弹性体18的压接部26越过支架筒部12的突状曲部34,而使该压 接部26沿支架筒部12的内周侧移动的现象。另一方面,根据本实施例的防振装置IO,支架金属配件20 的一对侧板部22、 24夹持着支架筒部12的两端面12A、 12B, 一对侧板部22、 24的曲面部32C分别从支架筒部12内周面朝轴 心S侧延伸而与弹性体18的压接部2 6的侧面相对。因而,即使在沿轴心S的外力作用于压入到支架筒部12内 的弹性体18时,也能利用侧板部22、 24限制弹性体18朝轴向移 动,而使弹性体18不从支架筒部12的轴向端面向外侧移动。随 此,弹性体18不会从支架筒部12内脱落。另外,在本实施例中, 由于一对压接部26分别存在于夹着弹性体18的中心部分的位 置上,因此能更可靠地将弹性体18压入到支架筒部12内。 接下来,将本发明优选方式的防振装置的第2实施例表示 于图4和图5中,基于这些图说明本实施例。另外,对与第l实 施例中说明过的构件相同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 重复说明。如图4及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防振装置IO是与第1实施例 的防振装置10基本相同的结构,但是支架筒部12由一对半圓筒 构件36构成, 一对半圆筒构件36分别形成为使端部附近为平直 状的平直部36A的大致半圆筒形状。并且,在形成支架筒部12时,以使作为一对半圆筒构件36 的接合部分的接合部38为弯曲形状的形态,通过焊接等将一对 半圆筒构件36组合。此外,使压接部26与支架筒部12内周侧的、 与该接合部38相对应的部位相接触而压入弹性体18。并且,本 实施例的防振装置10是弹性体18的每个压接部26配置有一个 突状曲部34的结构。接下来,说明本实施例的防振装置10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将分别被形成为使端部附近为平直状的大 致半圆筒形状的 一对半圆筒构件36组合来形成支架筒部12。但 是此时,伴随使端部附近为平直状,接合部38变成了弯曲形状 的形态。此外,通过使压接部26与该支架筒部12的内周侧的、与接 合部38相对应的部位相接触而压入该弹性体18,而使该支架筒 部12借助弹性体18支承内筒16。并且,在支架筒部12的径向内 侧部分的、与弹性体18的压接部26的端部相接触的位置上,跨 越支架筒部12的径向内侧部分的整个宽度突出有呈L字状的突 状曲部34。该结果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突状曲部34在支架筒部12 的径向内侧部分跨越整个宽度而突出,因此与第l实施例一样, 可以容易地制作该突状曲部34。另一方面,由于随着使支架筒 部12为由一对半圓筒构件36组成的分割型,而使半圆筒构件36 的端部附近形成为平直状,使抵触在 一起的接合部38为弯曲形 状,可以进一 步强化与该接合部38相接触的弹性体18的止挡功 能。并且,通过用一对分别呈大致半圆筒形状的半圆筒构件36 构成支架筒部12,可以易于加工支架筒部12,从而提高防振装 置10的生产率。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防振装置IO,用使端部附近为 平直状的平直部36A的一对半圆筒构件36来构成支架筒部12, 并且具有突状曲部34。因此,与第l实施例相同,弹性体18的 压接部26不会越过支架筒部12的接合部38、突状曲部34,该压 接部26不会沿着支架筒部12的内周侧移动。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将内筒16与振动产生部侧相 连结,将支架金属配件20与受振部侧相连结的结构,但是也可 以采用与此相反的结构。此外,也可以不用支架金属配件20而 将支架筒部12直接与受振部侧相连结。另一方面,在上述实施例中,目的在于防止输入车辆等的 车身的、发动机的振动,但是也可以将本发明用作例如汽车用 悬挂衬套,此外,也可以用于车辆以外的普通工业用机械等的 防振。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可以作为汽车用悬挂衬套利用,此外,也可以用于 车辆以外的普通工业用机械等的防振。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内筒,其被形成为筒状;弹性体,其固定于内筒的外周面上,且在外周侧具有突出形态的压接部;支架筒部,使弹性体的压接部与其内周侧相接触而压入弹性体,且借助弹性体支承内筒;突状曲部,其在支架筒部的径向内侧的、与压接部的端部相接触的部分上跨越整个宽度而形成,且以大于等于支架筒部板厚的高度突出。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用于固定支架筒部的支架金属配件,内筒与振动产生部和受振部中的一方相连结,该支架金属 配件与振动产生部和受振部中的另 一方相连结。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支架金属配件具有一对夹持支架筒部的轴向两端面的侧板部,该一对侧纟反部各自的一部分,人支架筒部的内周面朝轴心侧 伸出,各侧^反部的一部分与弹性体的轴向侧面相对。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体 具有一对压接部,它们存在于夹着弹性体的中心部分的位置上。
5. —种防振装置,特征在于,具有 内筒,其被形成为筒状;弹性体,其固定于内筒的外周面上,且在外周侧具有突出 形态的压接部;一对半圓筒构件,它们分别被形成为端部附近为平直状的 大致半圆筒形状;支架筒部,其由一对半圆筒构件组合而形成,呈接合部分为弯曲形状的形态,而且使压接部与支架筒部内周侧的、与接 合部分相对应的部位相接触而压入弹性体,而使支架筒部借助弹性体支承内筒;突状曲部,其在支架筒部的径向内侧的、与压接部的端部 相接触的部分上以跨越整个宽度而突出的形态形成。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用于固定支架筒部的支架金属配件,内筒与振动产生部和受振部中的一方相连结,该支架金属 配件与振动产生部和受振部中的另 一方相连结。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架金属配件具有 一对夹持支架筒部的轴向两端面的侧板部,该一对侧板部各自的一部分从支架筒部的内周面朝轴心侧 伸出,各侧才反部的一部分与弹性体的轴向侧面相对。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体 具有一对压接部,它们存在于夹着弹性体的中心部分的位置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振装置,即使在通常的振动输入方向与最大输入方向之间的角度差变大时,该防振装置的弹性体的压接部也不会从支架筒部内的规定位置移动。在内筒(16)的外周面上硫化粘接有橡胶制的弹性体(18),使弹性体(18)的一对压接部(26)的端部压接于支架筒部(12)的内周面,而将该弹性体(18)压入到圆筒状的支架筒部(12)内。在支架筒部(12)的径向内侧的、与一对压接部(26)的端部相接触的部分上,以大于等于支架筒部(12)板厚的高度(H),分别形成有沿轴心(S)方向跨越支架筒部(12)的整个宽度而呈L字状突出的突状曲部(34)。
文档编号F16F1/38GK101128687SQ20068000610
公开日2008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24日
发明者冈岛欣哉, 川岛隆 申请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