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管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42743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软管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各种流体的软管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 为了提高强度而将线材以螺旋状巻绕于外周的软管。
背景技术
为了保持可挠性并谋求耐久性的提高,夹着中间的积层体而在外 周侧与内周侧具备螺旋状的线材的软管为众所周知。在专利文献l中, 记载有一种关于所述构造的软管的发明。以往,在外周与内周具备双 重线材的构造的软管中,由于突出至软管内面的内侧线材会造成乱流, 故有使流动于软管内的流体的压力损失变大的缺点。在专利文献1所 记载的软管中,通过使内侧线材(内螺旋轮)的接液面平坦化,而谋 求软管内面的平坦化,并期望减少流体的压力损失。然而,在使内侧线材的接液面平坦化的上述构造中,虽然确实比 不施行平坦化时更可减少乱流的影响,但有会使残液容易滞留在内侧 线材与中间积层体的间隙的缺点。也即,因液体容易残留在软管内侦U, 而不适用于流通不通种流体的用途。于是,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软管,则在内侧线材的更内侧形成热 塑性弹性体的中空筒,以夹住该内侧线材的方式也在中空筒的外周盘 绕热塑性弹性体的内布。然后,将由热塑性弹性体所构成的中空筒与 内布进行加热粘结,而实现没有凹凸或间隙且内面平滑的软管。专利文献1 特许第3556278号说明书专利文献2 特开2005-42780号公报发明内容然而,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软管,其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软管 相比较,由于额外地需要加热粘结的步骤,因而有需耗费更多时间制 造的缺点。另外,根据流通于软管内的流体种类,在中空筒的内侧必
须再设置中空筒,也必须将该中空筒的材料作种种变更,故有制造步 骤会复杂化的缺点。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创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软管及其 制造方法,该软管具有使线材(线状体)以螺旋状巻绕于外周的构造, 且内面平滑,并且制造步骤简便。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所述的软管,具有由内面平滑的管状的本体 与将该本体以螺旋状巻绕的突条所一体成形的内管;包覆上述内管的 包覆构件;及从上述包覆构件的外侧沿着上述突条而巻绕上述内管的 外侧线状体。若依据本发明的软管,则通过使用由内面平滑的管状的本体与将 该本体以螺旋状巻绕的突条所一体成形的内管,即不需要在将软管组 合后加热整体等麻烦的制造步骤。另外,当制造流通异种类流体的软 管时,只要根据流体种类而适宜地选择上述内管的材料即可,制造上 述内管后的步骤不会产生大幅变更。上述内管,例如可为由含有树脂的基材而一体成形。此时,可根 据流体种类而适宜地选择树脂的种类。此外,可还具有贯穿上述突条的内部并将上述内管的上述本体以 螺旋状巻绕的内侧线状体。例如,当上述内管是由含有树脂的基材所一体成形时,若是由比 上述内管的上述基材所含的树脂为硬质的树脂来形成上述内侧线状 体,则可提高上述软管的强度。另外,若由导电性树脂形成上述内管,则可得到防止静电的效果, 并可流通燃点低的流体(例如甲苯或二甲苯等有机溶剂)。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软管制造方法,具有下列步骤第一步骤,制作由内面平滑的管状的本体与将该本体以螺旋状巻 绕的突条所一体成形的内管;第二步骤,将上述内管以包覆构件加以 包覆;及第三步骤,从上述包覆构件的外侧沿着上述突条而将外侧线 状体巻绕于上述内管。若依据本发明的软管制造方法,则通过制作由内面平滑的管状的 本体与将该本体以螺旋状巻绕的突条所一体成形的内管,即不需要在 将软管组合后加热整体等麻烦的制造步骤。另外,当制造流通不同种 类的流体的软管时,只要根据流体种类而适宜地选择上述内管的材料 即可,上述第二步骤、第三步骤不会产生大幅变更。若依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软管,其具有使线材(线状体)以螺 旋状巻绕于外周的构造,且内面平滑,并且制造步骤简便。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软管的构造的一例示图;图2是表示将图1所示的软管的截面放大显示的图;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软管所用的内管外观的一例示图。元件符号说明 1外线材 2外皮 3、 4加强布 5、 7薄膜 6管 8内管 81突条82内管的本体 9内管芯 100 软管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参照图式加以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软管100的构造的一例示图,虚线所示的区域是表示软管的径向的截面。图2是将图1所示的软管100的截面放大显示的图。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软管100所用的内管8的外观的一例示图。本实施形态的软管100具有外线材l、外皮2、加强布3与4、薄膜5与7、管6、内管8、内管芯9。外线材1系本发明之外侧线状体之一例。 含有外皮2、加强布3与4、薄膜5与7、管6的构成组材是本发 明的包覆组材的一例内管8是本发明的内管的一例。内管芯9是本发明的内侧线状体的一例。如图3所示,内管8为蛇腹状的软管,是由内面平滑的管状的本 体82、与将此本体82以螺旋状巻绕的突条8而一体成形。内管8的材 料只要是具有某种程度的可挠性且可一体成形的材料,即可根据流体 的种类或性质而适宜地选择。例如可使用聚丙烯、聚四氟乙烯(PTEE, 即polytetrafluoro ethylene )、聚氯乙烯等树脂。内管芯9为贯穿突条81的内部并将内管8的本体82以螺旋状巻 绕的线状体,与后述的外线材1同时具有会提高软管100的强度的功 能。内管芯9的材料只要是具有某种程度的可挠性且可有助于提高软 管100的强度的材料皆可。例如,当内管8是由树脂所形成时,内管 芯9可由比该树脂更为硬质的树脂(例如硬质塑料等)所形成。此外, 也可为镀锌的铜线或不锈钢线等金属线材、或是芳族聚酰胺纤维 (aramid fiber)等。薄膜7例如为聚丙烯制的薄膜,盘绕于内管8的周围。管6是由例如聚丙烯或尼龙(nylon)等树脂所形成的管状的包覆 构件,将薄膜7的外侧予以包覆。薄膜5例如为聚丙烯制的布,巻附于管6的外侧。加强布3与4例如为聚酯或聚丙烯、聚酰胺系纤维的薄膜,重叠 而盘绕于管6的外侧。外皮2例如为进行聚酯或聚丙烯树脂涂布的包覆构件,将加强布3 与4的外侧予以包覆。若以由上述的外皮2、加强布3与4、薄膜5与7、管6所构成的 包覆构件将内管8的周围予以包覆,则其外侧的表面会具有沿着突条 81的螺旋状的沟。外线材1为沿着该螺旋状的沟,从包覆构件(2至7) 的外侧将内管8以螺旋状巻绕。夕卜线材1可使用例如镀锌的铜线或不 锈钢线等金属制的线材、或是树脂制(例如塑料等)的线材。其次,针对具有上述构成的软管100的制造方法加以说明。首先,作为第一步骤,制作具有上述构成的内管8。内管8的制法
可使用由树脂等而一体形成内面平滑的蛇腹状的软管的一般制法。此时,以贯穿突条81的方式,使内管芯9埋入内管8中。接着,作为第二步骤,将内管8采用包覆构件(2至7)包覆。艮P, 将薄膜7巻绕于内管8的周围,在其外侧包覆管6,并且在其外侧巻绕 薄膜5,还在其外侧重叠并盘绕加强布3与4 ,最后以外皮2覆盖整 体。然后,作为第三步骤,从包覆构件(2至7)的外侧沿着突条81 而将外线材1巻绕于内管8。如上述说明,若依据本实施形态的软管100,通过使用由内面平滑 的管状的本体82、与将此本体82以螺旋状巻绕的突条81所一体成形 的内管8,则无须设置在将软管组合后加热整体等麻烦的制造步骤,即 可制成内面平滑且因螺旋状的外线材1而谋求强度提高的构造。另外,只要根据流体的种类而适宜地选择内管8的材料,则不须 变更制造内管8后的步骤(即第二步骤、第三步骤),即可容易地制造 出适合流体的种类或性质的软管100。此外,因为内面为平滑,故可减少流体的压力损失,同时可将流 体的残留抑制到最小限度。再者,通过使用硬质塑料或金属线材等具有适当强度与可挠性的 线状休作为内管芯9,可谋求强度与耐久性的提高。另外,若是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例如导电性树脂等)而形成内 管8,则可起到防止静电的效果,并可流通燃点低的流体(例如甲苯或 二甲苯等有机溶剂)。以上,虽已针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加以说明,但本发明并非仅限 于上述形态,也包括各种变化。例如,夹在内管8与外线材1之间的包覆构件(2至7)的构造为 任意,积层的薄膜或管的种类、数目可根据软管的用途而任意变更。形成于内管8的突条81的截面构造也为任意,如图l、图2所示, 除了前端为圆棒状的形状以外,可采用前端为圆状而根部为中间变细 的形状、使顶点朝向外侧的三角形形状、使该三角形的前端变圆的形 状、半圆的形状等各种形状。
权利要求
1.一种软管,具有由内面平滑的管状的本体与将该本体以螺旋状卷绕的突条所一体成形的内管;包覆所述内管的包覆构件;及从该包覆构件的外侧沿着该突条而卷绕该内管的外侧线状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该内管是由含有树 脂的基材所一体成形。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贯穿该 突条的内部并将该内管的该本体以螺旋状巻绕的内侧线状体。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该内管是由含有树 脂的基材所一体成形,而该内侧线状体是由比该内管的该基材所含的 树脂更为硬质的树脂所形成。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管,其特征在于,该内管是由导电性 树脂所形成。
6. —种软管的制造方法,具有第一步骤,制作由内面平滑的管状的本体与将该本体以螺旋状巻 绕的突条所一体成形的内管;第二步骤,将该内管采用包覆构件加以包覆;第三步骤,从该包覆构件的外侧沿着该突条而将外侧线状体巻绕 于该内管。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管,其具有使线材(线状体)以螺旋状卷绕于外周的构造,且内面平滑,并且制造步骤简便。通过使用由内面平滑的管状的本体82、与将此本体82以螺旋状卷绕的突条81所一体成形的内管8,则不须设置在将软管(hose)组合后加热整体等麻烦的制造步骤,即可制成内面平滑且因螺旋状的外线材1而谋求强度提高的构造。另外,只要根据流体的种类而适宜地选择内管8的材料,则不须变更制成内管8后的步骤,即可容易地制造出适合流体的种类或性质的软管100。
文档编号F16L11/04GK101165382SQ20071016264
公开日2008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06年10月17日
发明者岩井清一 申请人:株式会社明治飞雷克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