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选择出水模式的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48396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选择出水模式的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选择出水模式的水龙头,属于水龙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水龙头一般只有一种出水模式,这样就造成一方面针对不同的需要没有合适的出水模式可供选择,达不到良好的使用效果;另一方面,因为没有合适的出水模式可供选择,所以往往会造成很大的水资源浪费。例如冲洗牙刷,需要急水流才能达到好的冲洗效果, 一般的水龙头只有一种出水模式,而且有弯头,水流冲出时会受到弯头的阻碍,因此往往需要把阀门开到最大,才能达到急水流的效果,但这样会有大量的水被浪费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选择出水模式的水龙头。
本发明改变传统的由水龙头嘴决定出水模式的情况,创新以阀芯转轴上的出水孔道决定出水模式,从而有多种出水模式可供使用者方便选择。本发明适合家庭、旅馆、试验室、饭店等场所的水龙头应用。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
1. 针对不同的需要, 一个水龙头可以方便地调节出相应的出水模式,从而达到良好的使用效果;
2. 通过对水龙头结构的改造,达到节约用水,减少对水资源浪费的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上面的问题的在水龙头阀体内的阀芯转轴上有一个以上不同模式的出水孔道,当手柄带动阀芯转轴转动到不同位置,就会有不同的出水孔道对准阀体上的出水通道,水流直接通过出水通道冲出,不经过弯头,从而使该种出水模式得以实现,达到良好的使用效果;因为针对不同情况可选相应的水流模式,因此往往只需要不多的水就能达到普通水龙头需要很多水才能达到的效果,从而减少了对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方案
文中常会涉及进出水道,为了便于区分,将阀体上的称作通道,如进水通道、出水通道,将阀芯转轴上的称作孔道,如进水孔道、出水孔道。
该可选择出水模式的水龙头,包括有阀体、安装在阀体中的与手柄相连的阀芯转轴、阀体与阀芯转轴之间的防漏层,阀芯转轴为中空结构或其中有水道,其特征在于阀芯转轴上有一个以上不同模式的出水孔道,当阀芯转轴与阀体发生相对位移时,阀芯转轴上不同模式的出水孔道会与阀体上的出水通道相通。
阀芯转轴可以是不规则形状,该不规则形状或该不规则形状的一部分的特点是垂直于阀芯转轴旋转中心轴的任一横截面的主体为圆形和/或圆环,或圆形和/或圆环的一部分。
因为有的横截面上有进/出水孔道,横截面可能不是完整的圆形和/或圆环,所以是"主体"为圆形和/或圆环。
该阀芯转轴或该阀芯转轴一部分的外形的主体轮廓可以是球形或球形的一部分。因为球形或球形的一部分上有进/出水孔道,可能不是完整的球形,所以是"主体"轮廓是球形。
阀体上的出水通道可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出水通道上可以有节流阀,出水通道的出水端可以有包括莲蓬头状结构或气泡头在内的各种结构。
阀芯转轴的出水孔道可有一组或一组以上,同一组的出水孔道在同一个圆周上。
该水龙头可有调温阀。
该水龙头可有调档结构,调档结构可以为阀体的基体和手柄或阀芯转轴的基体具有相互贴靠在一起的两个配合表面其中一个配合表面上排布有定位凹坑,各定位凹坑分布在以阀芯转轴的旋转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在这些定位凹坑之间可有凹槽将它们连接;与定位凹坑相对应,在另一个配合表面的定位凹坑所在的圆周上有空洞,有半圆球从空洞中露出,在该基体内部安装有弹簧及压片,半圆球在压片上,弹簧压在压片上,半圆球因为弹簧压在压片上,而被压出洞外;或与定位凹坑相对应,在另一个配合表面的定位凹坑所在的圆周上有空洞,有滚轮/圆柱状弹子从空洞中露出,在该基体内部安装有滚轮/圆柱状弹子固定装置。
该水龙头可有定位结构,定位结构可以为阀体的基体和阀芯转轴或手柄的基体具有可以相分合的两个配合表面其中一个配合表面上有定位插孔,各定位插孔分布在以阀芯转轴的旋转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与之对应,在另一个配合表面的定位插孔所在的圆周上有定位插头。
有定位结构的的水龙头,可有弹性装置,该弹性装置可使阀芯转轴从定位插孔与定位插头插入的状态弹出,恢复到定位插孔与定位插头分离。水龙头上可有调档结构或定位结构,也可两者都有,两者都有的水龙头,调档结构的各个定位凹坑可有一段轴向的凹槽,凹槽的另一端也可有定位凹坑。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


图1所示为该可选择出水模式的水龙头的纵向剖面示意图,此结构包括三个部分阀体1、安装在阀体1中的与手柄2B相连的阀芯转轴2A 、阀体与阀芯转轴之间的防漏层3。
(1) .固定的阀体l,包括进水通道1A、下出水通道1B1、上出水通道1B2及腔体1C:进水通道1A的轴线与下出水通道1B1的轴线在一条直线上,
下出水通道1B1直接通向外部;上出水通道1B2为向上的通道;腔体1C呈
扁圆柱形,圆柱形的轴线与下出水通道1B1的轴线平行。
(2) .阀体与阀芯转轴之间为防漏层3。
(3) .安装在阀体1中的与手柄2B一相连的阀芯转轴2A:阀芯转轴2A为圆盘状,有一定厚度,其旋转中心轴线与下出水通道1B1的轴线平行,通过防漏层3与阀体的腔体1C相接,在阀芯转轴2A的上底面上有两圈孔道,如图3所示为阀芯转轴2A上底面图,内圈为四个不同模式的进水孔道多孔2C1、大单孔2C2、小单孔2C3、大单孔2C4,内圈的进水孔道除了大单孔2C2外其它进水孔道直通下底面对应的出水孔道,它们所对应阀体上的出水通道为1B1;外圈为一个大单孔出水孔道2C5,外圈出水孔道对应上出水通道1B2。内圈大单孔2C2并不直通下底面,而与外圈2C5通过圆盘体内的通道相通,如图2所示为圆盘体的部分纵向截面示意图,示意为内圈大单孔2C2与外圈大单孔2C5在圆盘体内部相通的情况。
当转动手柄2B使圆盘状阀芯转轴2A上的某一出水孔道对准阀体上的出水通道1B1时,流出的水为一种出水模式,如多柱状、小单柱状或大单柱状,随着手柄2B的转动,阀芯转轴2A上会有不同的出水孔道对准阀体的下出水通道1B1,从而流出不同模式的水流。
当转动手柄2B使圆盘状阀芯转轴2A上的出水孔道2C5对准阀体上的上出水通道1B2时,流出的水为向上喷的水流。上出水通道1B2可有包括莲蓬头状结构或气泡头在内的各种结构。其水流的大小由出水孔道2C5与出水通道1B 2相通的程度决定。
在上出水通道1B2上可有节流阀,用于控制上出水通道的水压,限制上喷水的高度在15-20厘米左右,不会洒到盆池之外。因为使用环境的水压不同,所以在第一次安装使用有上出水通道的水龙头时,应调整节流阀至关闭状态,再转动手柄2B使出水孔道2C5与上出水通道1B2达到最大相通,然后调整节流阀,使上喷水流的高度保持在15-20厘米的理想使用高度,然后通过销钉或其它方式固定节流阀,这种调整在今后使用中一般不
(4).图1中标示4处为调档结构,其结构如图4所示。阀体的基体和手柄的基体具有相互贴靠在一起的两个配合表面1和2;其中配合表面1上排布有与各种出水孔道和闭合状态对应的定位凹坑1. 1,各定位凹坑分布在以阀芯转轴的旋转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在这些凹坑之间有凹槽将它们连接;与定位凹坑对应,在另一个配合表面2在定位凹坑所在的圆周上有洞,有半圆球3.1从洞中露出,在基体内部安装有弹簧4及压片3,半圆球3.1在压片上,弹簧4压在压片3上,半圆球3.1因为弹簧压在压片上,而被压出洞外,被压在定位凹坑所在的圆周上。
阀体上的出水通道和阀芯上的某一出水孔道相通的位置确定为一个档位,即在阀体的基体或手柄的基体上有对应的凹坑或半圆球结构;在阀体上的出水通道和阀芯上的出水孔道不相通的位置可确定为水流关闭档。
使用时,转动手柄,压片3上的半圆球3.1会在凹槽内滑动,当滑动到凹坑时,由于弹簧的作用,而使半圆球进入该凹坑,由此而确定一个档位,因为在档位时阀体上的出水通道和阀芯上的某一出水孔道相通,从而使该水流模式得以实现;再转动手柄时,半圆球3.1会滑出凹坑,进入凹槽,再转动进入下一个凹坑,确定下一个档位,实现另一种水流模式;转到水流关闭档时,阀体上的出水通道和阀芯上的出水孔道不相通,从而关闭水流。
实施例一所代表的是进水孔道在阀芯转轴的底面,出水孔道在阀芯转轴的底面的情况。—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为该可选择出水模式的水龙头的纵向剖面示意图,此结构包括三个部分阀体l、安装在阀体1中的与手柄2B相连的阀芯转轴2A、阀体与阀芯转轴之间的防漏层3。
(1).固定的阀体l,包括进水通道1A、下出水通道1B1、上出水通道1B2及腔体1C:进水通道1A的轴线与下出水通道1B1的轴线垂直,下出水通道1B1直接通向外部;上出水通道1B2为一段向上弯的管道,弯向阀体的上部;腔体1C为圆柱形,圆柱形的轴线与下出水通道1B1的轴线平行。
(2) .阀体与阀芯转轴之间为防漏层3。
(3) .安装在阀体1中的与手柄2B相连的阀芯转轴2A:阀芯转轴2A为中空的圆柱体,2C为其腔体,圆柱体的轴线与下出水通道1B1的轴线平行,圆柱体通过防漏层3与阀体的腔体1C相接,进水孔道2D在阀芯转轴2A的侧面(参见图7),进水孔道2D有多个,这些进水孔道都为大单孔模式,它们分别与各个出水孔道2E对应,即某一进水孔道2D与阀体上的进水通道1A相通时,对应出水孔道2E与阀体上的出水通道1B1或1B2相通。
阀芯转轴2A的下底面有两圈出水孔道2E,如图6所示为圆柱体状阀芯转轴2A的下底面示意图,内圈为三个不同模式的出水孔道2E:多孔2E1、网孔2E2、小单孔2E3,这些出水孔道所对应的出水通道为1B1;外圈为一个大单孔出水孔道2E4,外圈出水孔道对应上出水通道1B2。
(4) .图5中所标示4处为定位结构,图7为定位结构放大图,图中的状态为,定位插头1D对准一个定位插孔2F,定位插头1D可插入定位插孔2F的状态,此时阀芯转轴2A可作轴向移动,使定位插头1D插入定位插孔2F,阀体上的进水通道1A和阀芯上的进水孔道2D即可相通,这时水可经进水通道1A和进水孔道2D进入到阀芯转轴的空腔2C,再经阀芯上的出水孔道2E和阀体上的出水通道1B1冲出,可实现出水孔道2E出水模式。
(图中省略了阀体与阀芯之间的防漏层)
图5中定位结构的状态为定位插头1D未对准定位插孔2F,定位插头1D无法插入定位插孔2F的状态,此时阀芯转轴只能以旋转中心轴为轴转动,此时阀体上的出水通道和阀芯上的出水孔道因为相交错而无法出水,为水流闭合状态。
(5).图5中所标示5处为调档结构,其结构如图4所示,图5中的调档结构与图1中的调档结构不同的是前者定位凹坑在阀体的基体上,后者定位凹坑在手柄的基体上,而功能是一样的。
因为该水龙头调档结构和定位结构都有,如图8所示为图5中标示5处有定位凹坑的配合表面的展开示意图,在展开图上有若干个定位凹坑A1、A2、 A3、……,定位凹坑间有凹槽B相连,每个定位凹坑沿轴向也有一段凹槽C1、 C2、 C3、……,凹槽的尾端也有定位凹坑D1、 D2、 D3……。
当手柄转动时半圆球在凹槽B内滑动,遇到定位凹坑A1时,由于弹簧的作用,半圆球进入凹坑Al,确定这一档位。这时手柄可作轴向运动,沿轴向的凹槽C1运动,到达凹槽尾端的凹坑D1,这时定位结构中的定位插头插入定位插孔,阀体上的进水通道1A和阀芯上的进水孔道2D相通,这时水可经进水通道1A和进水孔道2D进入到阀芯转轴的空腔2C,再经阀芯上的出水孔道2E和阀体上的出水通道1B1或1B2冲出,可实现出水孔道2E的出水模式。
(6).图5中所标示6处为弹性装置,该弹性装置可使阀芯转轴从定位插孔与定位插头插入的状态弹出,恢复到半圆球到达凹坑A1的位置。
接(5)中第三段,在实现出水孔道2E的出水模式后,要退出时,将手柄向外拉,此时半圆球从凹槽尾端的凹坑Dl滑出,在弹性装置6的作用下,阀芯转轴被缓慢弹起,半圆球沿轴向的凹槽C1向外滑动,定位插孔与定位插头从插入的状态分离,进水通道1A和进水孔道2D逐渐恢复交错状态,水流停止。在弹性装置6的作用下,恢复到半圆球到达凹坑A1的位置。
实施例二所表示的是进水孔道在圆柱形阀芯转轴的侧面,两组出水孔道在圆柱形阀芯转轴的底面的情况,也可以有一组出水孔道在另一个底面,如上出水孔道在阀芯转轴的上底面,在这种情况容易理解。
也可以进水孔道和出水孔道互换,即图7中的进水孔道2D成为出水孔道,出水孔道2E成为进水孔道,所不同的是原进水孔道2D要由一种大单孔模式改为多种模式,原出水孔道2E只须一种大单孔模式。这种情况即是进水孔道在阀芯转轴的底面,出水孔道在阀芯转轴的侧面的情况。
综上所述,实施例二可以代表进水孔道或出水孔道分别在阀芯转轴侧面和底面的情况。
实施例三
如图9所示为该可选择出水模式的水龙头的纵向剖面示意图,此结构包括三个部分阀体1、安装在阀体1中的与手柄2B相连的阀芯转轴2A 、阀体与阀芯转轴之间的防漏层3。
(1) .固定的阀体l,包括进水通道1A、下出水通道1B1、上出水通道1B2及腔体1C:进水通道1A的轴线与下出水通道1B1的轴线垂直;上出水通道1B2在阀体的上部;腔体1C为圆柱形,圆柱形的轴线与下出水通道1B1的轴线垂直。
(2) .阀体与阀芯转轴之间为防漏层3。
(3) .安装在阔体1中的与手柄2B相连的阀芯转轴2A:阀芯转轴2A为中空的圆柱体,2C为其腔体,圆柱体的轴线与下出水通道1B1的轴线垂直,圆柱体通过防漏层3与阀体的腔体1C相接。
圆柱形阀芯转轴2A的侧面上有两组出水孔道2E,如图10所示为圆柱体状阀芯转轴2A的侧面展开示意图,图中有两组出水孔道, 一组为一个大单孔出水孔道2E4,这一组出水孔道对应上出水通道1B2;另一组为三个不同模式的出水孔道2E:网孔2E1、大单孔2E2、小单孔2E3,这些出水孔道所对应的出水通道为1B1 。
(4).图9中所标示4处为定位结构,其结构特点类似于实施例二中的定位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是进水孔道在圆柱形阀芯转轴底面,出水孔道在圆柱形阀芯转轴侧面的情况,是实施例二中的一种特殊情况,进水孔道在阀芯转轴底面中央即旋转中心轴线上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如果进水孔道与出水孔道互换,并无实际价值,因为进水孔道在阀芯转轴底面中央,如进水孔道换成了出水孔道,始终只能出一种模式的水流,无法变换出水模式。
实施例四
如图ll所示为该可选择出水模式的水龙头的纵向剖面示意图,此结构包括三个部分阀体1、安装在阀体1中的与手柄2B相连的阀芯转轴2A 、阀体与阀芯转轴之间的防漏层3。
(1) .固定的阀体l,包括进水通道1A、出水通道1B、及腔体1C:进水通道1A在阀体1的上部,出水通道1B在阀体1的下部;腔体1C为圆柱形,圆柱形的轴线与出水通道1B的轴线垂直。
(2) .闳体与阀芯转轴之间为防漏层3。(3).安装在阀体1中的与手柄2B相连的阀芯转轴2A:阀芯转轴2A 为中空的圆柱体,2C为其腔体,圆柱体的轴线与出水通道1B的轴线垂直, 圆柱体通过防漏层3与阀体的腔体1C相接,如图12为圆柱形阀芯转轴的 侧面展开示意图,图中有两组孔道, 一组为进水孔道2D,进水孔道2D有多 个,这些进水孔道都为大单孔模式,进水孔道2D对应进水通道1A; —组为 出水孔道2E:如小单孔2E1、大单孔2E2、多孔2E13、网孔2E4,出水孔道 2E对应出水通道为1B。
进水孔道2D分别与各个出水孔道2E对应,即某一进水孔道2D与阀体 上的进水通道1A相通时,对应出水孔道2E与阀体上的出水通道1B相通。
转动手柄2B使某一进水孔道2D与阀体上的进水通道1A相通,对应出 水孔道2E也与阀体上的出水通道1B相通,水即可通过进水通道1A、进水 孔道2D、腔体2C,经出水孔道2E、出水通道1B流出,实现该出水孔道2E 的出水模式。
实施例四所代表的是进水孔道和出水孔道都在阀芯转轴侧面的情况。 实施例五
如图13所示为阀芯转轴外形是不规则形状的可选择出水模式的水龙头 结构的纵向剖面示意图,该不规则形状的阀芯转轴的外形特点是垂直于阀 芯转轴旋转中心轴的任一横截面的主体为圆形和/或圆环,此结构包括三个 部分阀体l、安装在阀体l中的与手柄2B相连的阀芯转轴2A 、阀体与 阀芯转轴之间的防漏层3。
(1).安装在阀体1中的与手柄2B相连的阀芯转轴2A:阀芯转轴2A为不规则形状,该不规则形状特点是垂直于阀芯转轴旋转中心轴o的任一
横截面为圆形和/或圆环,例如图13中,垂直于阀芯转轴旋转中心轴0的 横截面X为圆形,垂直于阀芯转轴旋转中心轴O的横截面Y为圆环,垂直 于阀芯转轴旋转中心轴0的横截面Z为圆形和圆环。因为有的横截面上有 进/出水孔道,所以横截面可能不是完整的圆形和/或圆环。
2C为其腔体,阀芯转轴通过防漏层3与阀体的腔体1C相接,进水孔道 2D在阀芯转轴2A如图所示位置,进水孔道2D有多个,这些进水孔道都为 大单孔模式,它们分别与各个不同模式的出水孔道2E对应,即某一进水孔 道2D与阀体上的进水通道1A相通时,对应出水孔道2E与阀体上的出水通 道1B相通。
(2) .阀体与阀芯转轴之间为防漏层3。
(3) .阀体l,包括进水通道1A、出水通道1B及腔体1C:腔体1C为不 规则形状与阀芯转轴相配合。
在实施例五中也可以进水孔道和出水孔道互换,即图13中的进水孔道 2D成为出水孔道,出水孔道2E成为进水孔道,所不同的是原进水孔道2D (多个)要由一种大单孔模式改为多种模式,原出水孔道2E (多个)只须 一种大单孔模式。
从实施例五可以看出阀芯转轴外形可以是垂直于阀芯转轴旋转中心轴 的任一横截面的主体为圆形和/或圆环的任何不规则形状,进水孔道可以在 阀芯转轴的任意位置,出水孔道可以在阀芯转轴除旋转中心轴线外的任意 位置,因为出水孔道在旋转中心轴线上时只能有一种出水模式。实施例六
如图14所示为阀芯转轴外轮廓为球形的可选择出水模式水龙头结构的 纵向剖面示意图,此结构包括三个部分阀体l、安装在阀体l中的与手柄 2B相连的阀芯转轴2A 、阀体与阀芯转轴之间的防漏层3。
(1) .固定的阀体l,包括进水通道1A、下出水通道1B1、上出水通道 1B2及腔体1C,下出水通道1B1直接通向外部;上出水通道1B2为弯曲的 通向阀体上部的通道;腔体1C呈圆球状。
(2) .安装在阀体1中的与手柄2B相连的阀芯转轴2A:阀芯转轴2A 为中空圆球状,通过防漏层3与阀体的腔体1C相接,2C为进水孔道,进 水孔道2 C较大,阀芯转轴在一定范围内转动时(即手柄在图15所示的范 围内移动时),阀体1上的进水通道1A始终与进水孔道2 C相通。
2 D为阀芯转轴内的空腔,在圆球状阀芯转轴2A上有两圈出水孔道, 如图6所示为圆球状阀芯转轴2A下表面(以手柄中心线为中心)的仰视图, 内圈为三个不同模式的出水孔道多孔2E1、网孔2E2、小单孔2E3,它们 所对应出水通道为1B1;外圈为一个大单孔出水孔道2E4,外圈出水孔道对 应上出水通道1B2。
(3) .阀体与阀芯转轴之间为防漏层3。
(4) .如图15所示为阀体1表面的手柄2B可以活动的区域俯视图, 手柄2B可以活动的区域为十字形,手柄2B只能在如图所示的十字形区域 内活动。
如图,十字形区域包括四个条形的区域,每个条形的区域可实观一种 出水模式,当手柄2B被扳到一个条形区域的尾端时,对应的出水孔道与出水通道相通,该种水流模式得以实现。当手柄2B处于中心位置时,出水孔 道与出水通道不相通,水龙头为闭合状态。
由于手柄在图15所示的范围内移动时,阀体1上的进水通道1A始终 与进水孔道2 C相通,所以水流始终能从进水通道1A经进水孔道2 C进入 阀芯转轴内的空腔2 D内。扳动手柄2B到某一条形的区域尾端,此时出水 通道1B1或1B2与某一出水孔道2E (如图6中)相通,此时水流再经出水 孔道2E和出水通道1B1或1B2即可流出,该种出水模式得以实现。
实施例六示例为一个进水孔道的情况,也可有多个进水孔道,分别与 各个出水孔道对应,即某一出水孔道与阀体上的出水通道相通时,所对应 的进水孔道也与阀体上的进水通道相通。
实施例六示例为四种模式选择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不限于四种模 式选择,可有若干种模式选择。
实施例六所代表的是阀芯转轴外形的主体轮廓是球形的情况,阀芯转 轴外形的主体轮廓也可以是球形的一部分,即将球形结构去掉无功能的一 些部分。
因为球形结构上有进/出水孔道等,所以是"主体"轮廓是球形或球形 的一部分。
实施例七
如图16所示为可选择出水模式的水龙头的纵向剖面示意图,此结构包 括三个部分阀体1、安装在阀体1中的与手柄2B相连的阀芯转轴2A 、 阀体与阀芯转轴之间的防漏层3。(1) .固定的阀体l,包括进水通道1A、出水通道1B及腔体1C:进水 通道1A的轴线与出水通道1B的轴线垂直,腔体1C为不完整的圆柱体,圆 柱体的轴线与进水通道1A的轴线在一条直线上,与出水通道IB的轴线垂 直。
(2) .阀体与阀芯转轴之间为防漏层3。
(3) .安装在阀体1中的与手柄2B相连的阀芯转轴2A:阀芯转轴2A 主体结构为圆柱体,圆柱体的轴线与进水通道1A的轴线在一条直线上,与 出水通道1B的轴线垂直。
阀芯转轴2A中空,2C为其腔体,阀芯转轴通过防漏层3与阀体的腔体 1C相接。
阀芯转轴2A的侧面上有一组出水孔道,这些出水孔道对应出水通道1B。
手柄2B与阀芯转轴2A相连,可在一定范围内绕进水通道1A的轴线转 动,在转动过程中会有不同的出水孔道对准出水通道1B。
水从进水通道1A进入腔体2C,手柄2B转动,使阀芯转轴2A上的某一 出水孔道对准出水通道1B时,该种水流模式即得以实现。
从实施例七可以看出阀芯转轴不一定是完全的圆柱形,阀芯转轴的一 一部分可以露出阀体,容易想到阀芯转轴也不一定是实施例五、实施例六 结论中所阐述的形状,可以是那些形状的一部分。所以
阀芯转轴可以是不规则形状,该不规则形状的特点是垂直于阀芯转轴 -旋转中心轴的任一横截面的主体为圆形和/或圆环,或
该不规则形状的一部分的特点是垂直于阀芯转轴旋转中心轴的任一横截面的主体为圆形和/或圆环的一部分;
该阀芯转轴的外形的主体轮廓可以是球形,或 该阀芯转轴一部分的外形的主体轮廓可以是球形的一部分。
总结
实施例 一所表示的进水孔道和出水孔道都在阀芯转轴底面情况。 实施例二可以代表进水孔道或出水孔道分别在阀芯转轴侧面和底面的 情况。
实施例三是进水孔道在阀芯转轴底面,出水孔道在阀芯转轴侧面的情 况,是实施例二中的一种特殊情况,进水孔道在阀芯转轴底面中央即旋转 中心轴线上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如果进水孔道与出水孔道互换,并无实 际价值,因为进水孔道在阀芯转轴底面中央即旋转中心轴线上,如进水孔 道换成了出水孔道,始终只能出一种模式的水流,无法变换出水模式。
实施例四可以代表进水孔道和出水孔道都在阀芯转轴侧面情况。
从实施例五可以看出阀芯转轴外形可以是垂直于阀芯转轴旋转中心轴 的任一横截面的主体为圆形和/或圆环的任何不规则形状,进水孔道可以在 阀芯转轴的任意位置,出水孔道可以在闺芯转轴除旋转中心轴线外的任意 位置,因为出水孔道在旋转中心轴线上时只能有一种出水模式。
实施例六所表示的是阀芯转轴外形的主体轮廓为球形或球形的一部分 的情况。
从实施例七可以看出阀芯转轴不一定是完全的圆柱形,阀芯转轴的一 一部分可以露出阀体,容易想到阀芯转轴也不一定是实施例五、实施例六 结论中所阐述的形状,可以是那些形状的一部分。所以阀芯转轴可以是不规则形状,该不规则形状的特点是垂直于阀芯转轴 旋转中心轴的任一横截面的主体为圆形和/或圆环,或
该不规则形状的一部分的特点是垂直于阀芯转轴旋转中心轴的任一横
截面的主体为圆形和/或圆环的一部分;
该阀芯转轴的外形的主体轮廓可以是球形,或 该阀芯转轴一部分的外形的主体轮廓可以是球形的一部分。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 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 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用本发明水龙头,冲洗牙刷时,就不用像传统水龙头一样,将阀门开 到最大了,只需把水龙头手柄转到小单孔模式,因为孔小,又没有弯头, 水流直接从小孔冲出,所以冲力大,少量水就能达到良好的冲力效果;当 要洗菜时,只要把水龙头手柄转到多孔模式,流出的是多柱状水流,这样 就可以很方便地洗菜;洗手时可把水龙头手柄转到细网模式;洗脸时,可 把水龙头手柄转到向上喷水模式,如此等等。
运用本发明,针对不同的需要, 一个水龙头可以方便地调节出相应的 出水模式,达到良好的使用效果;因为针对不同情况可选相应的出水模式, 因此往往只需要不多的水就能达到普通水龙头需要很多水才能达到的使用 效果,从而减少了对水资源的浪费。
权利要求
1. 一种可选择出水模式的水龙头,包括有阀体、安装在阀体中的与手柄相连的阀芯转轴、阀体与阀芯转轴之间的防漏层,阀芯转轴为中空结构或其中有水道,其特征在于阀芯转轴上有一个以上不同模式的出水孔道,当阀芯转轴与阀体发生相对位移时,阀芯转轴上不同模式的出水孔道会与阀体上的出水通道相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芯转轴,其特征是阀芯转轴可以是不规则形状,该不规则形状或该不规则形状的一部分的特点是垂直于阀芯转轴 旋转中心轴的任一横截面的主体为圆形和/或圆环,或圆形和/或圆环的 一部分。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阀芯转轴,其特征是该阀芯转轴或该阀芯转 轴--部分的外形的主体轮廓可以是球形或球形的一部分。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体上的出水通道,其特征是出水通道可有 一个或一个以上,出水通道上可以有节流阀,出水通道的出水端可以有包 括莲蓬头状结构或气泡头在内的各种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芯转轴上有一个以上不同模式的出水孔道, 其特征是阀芯转轴的出水孔道可有一组或一组以上,同一组的出水孔道 在同一个圆周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选择出水模式的水龙头,其特征是可 有调温阀。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选择出水模式的水龙头,其特征是可 有调档结构,调档结构可以为阀体的基体和手柄或阀芯转轴的基体具有相互贴靠在一起的两个配合表面其中一个配合表面上排布有定位凹 坑,各定位凹坑分布在以阀芯转轴的旋转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在这些 定位凹坑之间可有凹槽将它们连接;与定位凹坑相对应,在另一个配合 表面的定位凹坑所在的圆周上有空洞,有半圆球从空洞中露出,在该基 体内部安装有弹簧及压片,半圆球在压片上,弹簧压在压片上,半圆球 因为弹簧压在压片上,而被压出洞外;或与定位凹坑相对应,在另一个 配合表面的定位凹坑所在的圆周上有空洞,有滚轮/圆柱状弹子从空洞中 露出,在该基体内部安装有滚轮/圆柱状弹子固定装置。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选择出水模式的水龙头,其特征是可 有定位结构,定位结构可以为阀体的基体和阀芯转轴或手柄的基体具 有可以相分合的两个配合表面其中一个配合表面上有定位插孔,各定 位插孔分布在以阀芯转轴的旋转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与之对应,在另一个配合表面的定位插孔所在的圆周上有定位插头。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位结构,其特征是对于有定位结构的的水 龙头,可有弹性装置,该弹性装置可使阀芯转轴从定位插孔与定位插头 插入的状态弹出,恢复到定位插孔与定位插头分离。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选择出水模式的水龙头,其特征是水 龙头上可有调档结构或定位结构,也可两者都有,两者都有的水龙头, 调档结构的各个定位凹坑可有一段轴向的凹槽,凹槽的另一端也可有定 位凹坑。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选择出水模式的水龙头。该可选择出水模式的水龙头包括阀体、阀芯转轴和防漏层,阀芯转轴上有一个以上不同模式的出水孔道,当手柄带动阀芯转轴转动到不同位置,就会有不同的出水孔道对准阀体上的出水通道,水流直接通过出水通道冲出,不经过弯头,从而使该种出水模式得以实现。运用本发明,针对不同的需要,一个水龙头可以方便地调节出相应的出水模式,达到良好的使用效果;因为针对不同情况可选相应的出水模式,因此往往只需要不多的水就能达到普通水龙头需要很多水才能达到的使用效果,从而减少了对水资源的浪费。本发明适合家庭、旅馆、试验室、饭店等场所的水龙头应用。
文档编号F16K11/02GK101463911SQ20071019926
公开日2009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8日
发明者王俊斌 申请人:王俊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