揩油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30583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揩油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用于解决机械在正常工作运转时,安全清除轴类 零部件上流溢的润滑油的技术。
技术背景通过专利文献资料检索,并没有发现相关的技术和内容。 .在生产实践中,轴类部件都是通过轴承与其它机械部件联系在 一起的,当机械处于正常运转中时,常常会发生润滑油从轴承侧旁流 溢,在轴类部件上会出现明显的油污。在细纱机械上,罗拉轴承溢出 的润滑油,不免会粘附在其他部件上,不易清除,甚至会使成纱触油 形成油污纱。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根据生产实践,运用材料具有的特点,成功解决了 轴类部件在正常运转中,可以安全去除多余的油脂,做到结构简单, 使用舒适,调节便捷,并能够可靠的在工作中发挥清洁作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技术方案如下用成套的模具,制造出各个部件,由勺柄压舌(1)与勺柄槽体(2)形成燕尾槽组合,将V型夹 角片(3)压伏,再由凸轮扳卡片(4)与销子(6)、凸轮扳(5)构 成的凸轮卡箍将其抱实缚紧,成为一个牢固的整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工作中手持勺柄,以V型夹角片 (3)的端头接触转动的轴类部件,油脂就会汇聚在V型槽中,然后用布拭去。有效保障人员安全,使用中手持舒适,易于调节,原理简 单。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技术简单易懂,现附图1主视图和图2左 视图进行说明,V型夹角片(3)厚度0.35m,夹角为20、并具有良 好的回复性。由勺柄压舌(1〉与勺柄槽体(2)构成95。燕尾槽体组 合,具有非对称圆锥外形,即一侧与轴线平行,另一侧有明显倾角, 由凸轮扳卡片(4)与销子(6)、凸轮扳(5)构成凸轮卡箍。其中V 型夹角片(3)是主要工作件,清洁时用其端头接触运转轴体,使油 脂沿着V型槽壁,汇聚到一起,滞留下来,然后取出达到清洁的目 的。各部件颜色各异,并且无尖锐的棱角边线。各部件易于制作,成本低,适合中小企业批量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具体制作方式大致分二种第一方案用模具生产出各个部件,组装即可。第二方案由木材进行切削打摩,制作出各个部件,组装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揩油勺,其特征在于勺柄的燕尾槽组合是分体结构,由勺柄压舌(1)具有的燕尾凸部与勺柄槽体(2)具有的燕尾槽凹部共同构成;槽形角为95°。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揩油勺,其特征在于勺柄的燕尾槽组合的外 形是一个非对称的圆锥体, 一侧与轴线平行,另一侧有明显倾角。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揩油勺,其特征在于燕尾槽组合是由凸轮扳 卡片(4)、销子(6)和凸轮扳(5)构成的凸轮卡箍将其抱实缚紧, 成为一个稳定的整体。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揩油勺,其特征所在于V型夹角片(3)具 有2(^夹角,并具有良好的回复能力。
专利摘要本设计是揩油勺,是用于解决轴类部件在正常运转过程中,清除流溢的润滑油的技术。本设计是由六个部件构成,工作部件V型夹角片(3)由揩油勺勺柄压舌(1)与勺柄槽体(2)压伏,然后由凸轮扳卡片(4)、销子(6)和凸轮扳(5)构成的凸轮卡箍将其抱实缚紧,成为一个稳定的整体。本实用新型调节便捷,手持舒适,轻便安全。本设计广泛适用于纺织纺纱机械。各中小型塑料企业,木材加工企业均可生产。是机械保养工作中得心应手的工具。
文档编号F16N31/00GK201218409SQ20082011982
公开日2009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25日
发明者冉敬新 申请人:冉敬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