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40648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托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托架,特别关于一种车内使用的托架。
背景技术
为在分秒必争、步调繁忙的生活中追求更高的效率,有效的时间利用便成了现代 人相当重要的课题,为将每个零碎的片段时间发挥最高的效益,可携式电子装置已成为不 可或缺的必备用品,例如可携式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可携式电脑、可携式播放装置等,不 过并非所有可携式电子装置均适合使用在任何场合,举例来说,相对应于可携式电话或是 个人数字助理,可携式电脑与可携式播放装置具有较大的尺寸,因此,在车内使用可携式电 脑或可携式播放装置时,可能因为车内原有的装备设置而导致空间上难以利用的窘境。不过,以硬件的结构而言,已知车内装备在设计之初并未将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使 用空间纳入考虑,且各种厂牌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又各自具有不同的规格,因此若欲提供一 种可广泛使用在多数可携式电子装置(例如可携式电脑、可携式播放装置等)的架体是相 当地困难。此外,再以散热的机制而言,由于可携式电子装置在操作的同时会伴随产生出热 能,为避免可携式电子装置因热能的累积进而影响其内部电子零组件的损坏问题,用以托 持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架体也必须将散热效果一并纳入结构设计的考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托架,其机构的设计利用所托持的物件重量以加强组合 后的所有构件之间的结构稳定度。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托架,由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主要发热表面(背表面) 直接对应至托架中镂空的部分,因此使可携式电子装置在操作时所产生的热能能快速且有 效地逸散至外界。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托架,其可折叠收纳而使储藏体积有效地缩小,更便于 携带。本发明所揭露的托架,连接于车内结构并承载物件,此托架包含第一本体、第二本 体、可挠元件以及第二承载件。其中第一本体可移除地固定于车内结构;第二本体包含第一 承载件、至少一个固定件及至少一个连接件,固定件可移除地固定于车内结构,连接件的两 端分别枢接于第一承载件与对应的固定件;可挠元件的两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本体与第二本 体;第二承载件活动地设置于可挠元件以移动于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且第一承载件 及第二承载件用以承载物件。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本体包含二个第一子本体,所述这些第一子本体 彼此枢接并转动地相互连接。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载件包含二个第一承载子件,所述这些第一承 载子件彼此枢接并转动地相互连接。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载件包含承载部及至少一个限位部,所述限位 部的一端延伸自所述承载部的侧缘。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载件包含缓冲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件的 至少局部表面上。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利用二个枢轴以分别活动地枢接于所述第一承 载件与对应的所述固定件。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包含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 部连接于车内结构,第二固定部连接于第一固定部与连接件之间。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部包含支撑部、转轴部及挡止部,支撑部的一 端活动地枢接于连接件,转轴部延伸自支撑部并套设于第一固定部,挡止部延伸自支撑部 并限制第一固定部的转动行程。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可挠元件还具有弹性。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承载件包含二个第二承载子件,所述这些第二承 载子件彼此枢接并转动地相互连接。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承载件包含至少一个通孔,可挠元件穿设于通孔。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承载件包含束固元件及至少一个凹槽,所述束固 元件的一端固定于第二承载件的一端部,凹槽设置于第二承载件的另一端部,且束固元件 勾扣于凹槽。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车内结构为方向盘。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物件为可携式电脑或可携式播放装置。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揭露的一种托架可拆卸地装设于车内结构(例如方向盘), 因此在不需使用的情况下可将托架拆卸下来,同时利用可折叠收纳的特征以提高使用上的 便利性;另外,由于托架的设计考虑到物件重量与使用者在操作时下压的力量,因此在操作 的过程中,并不会因为使用者与物件之间的接触力量而导致托架发生摇晃或掉落的问题, 反而是加强了组合后的所有构件之间的结构稳定度;再者,由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主要发 热表面(背表面)直接对应至托架中镂空的部分(也就是可挠元件),因此使可携式电子 装置在操作时所产生的热能能快速且有效地逸散至外界。与已知技术相较,本发明所揭露 的一种托架系统性地将硬件设计及散热效果一并纳入结构设计的考虑,因此可提升在车内 使用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舒适度与便利性,同时也不会导致可携式电子装置发生热蓄积的问 题。


图1为本发明所揭露的托架的实施例;图2A为本发明所揭露的托架中第二本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B为本发明所揭露的托架中固定件的局部放大图;图2C为本发明所揭露的托架中固定件在另一视角下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托架中第二承载件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A为本发明所揭露的托架的另一实施例;以及图4B为图4A所揭露的托架在收纳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请参照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所揭露的一种托架的实施例。托架1连接于车 内结构3并承载物件5,此托架1包含第一本体11、第二本体13、可挠元件15以及第二承载 件17。所述的第一本体11可移除地固定于车内结构3,以本实施例为例,第一本体11套 设于车内结构3,且就结构的型态而言,第一本体11可为封闭环状结构、开放环状结构、多 个环状结构或其它结构,而本实施例以开放环状结构为例说明,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再,所述的第二本体13包含第一承载件131、至少一个固定件133及至少一个连接 件135,在本实施例中揭露有二个固定件133与二个连接件135,其中每一固定件133直接 连接于车内结构3,且如图2A为本发明所揭露的托架中第二本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可知, 每一连接件135的两端分别枢接于第一承载件131与对应的固定件133。当然,依据不同 的设计或需求,所述的固定件133与连接件135的数目亦可不相同,且固定件133与连接件 135可为一对一的连接关系,亦可非为一对一的连接关系。其中,所述的第一承载件131包含承载部1311及至少一个限位部1313,在本实施 例中以二个限位部1313为例说明。承载部1311自物件5的底部以承载物件5,而限位部 1313的一端延伸自承载部1311的一侧缘并具有一弯折的角度,物件5的底部可以利用承载 部1311以承载于其上,而物件5的一侧缘则顶抵于限位部1313以避免物件5滑落。另外,为使装设于托架1上的物件5得更为稳固,限位部1313的另一端更延伸一 延伸部1315,其中虽然本实施例中所显示的延伸部1315与承载部1311近乎平行,不过实 际上延伸部1315亦可不平行于承载部1311,且所述的延伸部1315、限位部1313及承载部 1311构成一容置空间S以用来容置物件5,因此,可利用延伸部1315及承载部1311以将物 件5夹设于容置空间S中,避免物件5发生掉落或滑动的情形。而根据上述可知,由于物件5夹设于由延伸部1315、限位部1313及承载部1311所 构成的容置空间S内,为避免物件5与延伸部1315、限位部1313及承载部1311发生摩擦, 上述的延伸部1315、限位部1313及承载部1311在表面上更可以特殊的表面处理(例如 高度的抛光)以减少物件5与延伸部1315、限位部1313及承载部1311之间的摩擦,亦或是 可在第一承载件131的至少局部表面上设置缓冲元件B,设置缓冲元件B的位置可为延伸部 1315、限位部1313或承载部1311的任一部件上,举例来说,本实施例即将缓冲元件B设置 于延伸部1315的下表面,亦即物件5与延伸部1315之间夹设有缓冲元件B,不过所述的缓 冲元件B当然也可设置在限位部1313或承载部1311上,亦或是可全面性地设置在整个第 一承载件131与物件5接触的表面上,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缓冲元件B除了可降低物件5 与第一承载件131发生摩擦的几率之外,更可利用具有高压缩率的材料(例如橡胶、海绵、 泡棉等)所构成的缓冲元件B以提供缓冲空间,俾使同一规格的托架1可广泛地应用在各 种不同尺寸(例如不同厚度)的物件5。而对于固定件133而言,其外观的型态呈现弧状并与车内结构3的形状彼此对应 搭配,换言之,当固定件133固定于车内结构3时,固定件133可利用结构上的设计以稳固 地连接于车内结构3。当然,当车内结构3为其它型态的结构时,固定件133的外观型态设计亦可随之变更,所述的态样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根据本实施例所示的结构可知,上述的每一连接件135的一端利用一枢轴H 以活动地枢接于第一承载件131,而连接件135的另一端则利用另一枢轴H以活动地枢接于 对应的固定件133,其中所述的枢轴H在转动时可任意地调整角度,亦或是可在预先设定的 行程条件下,使得枢轴H每次仅转动一特定的角度。对于本发明所揭露的托架1而言,可利 用调整连接件135与第一承载件131之间的枢轴H的角度,或是调整连接件135与固定件 133之间的枢轴H的角度,或是同时调整两个枢轴H的角度,以使物件5得在最适当的环境 下进行操作。又,在本实施例中所示的托架1中,所述的固定件133更包含第一固定部1331及 第二固定部1333,第一固定部1331连接于车内结构3,第二固定部1333连接于第一固定部 1331与连接件135之间。为使固定件133的结构特征更为清楚,请同时参照图2B与图2C 所示,图2B为本发明所揭露的托架中固定件的局部放大图;图2C为本发明所揭露的托架 中固定件在另一视角下的局部放大图。第二固定部1333包含支撑部1333a、转轴部1333b 及挡止部1333c,其中,支撑部1333a的一端利用枢轴H以活动地枢接于连接件135,支撑部 1333a可用以补强固定件133与连接件135之间的结构强度,转轴部1333b在本实施例中以 一轴心为例说明,且转轴部1333b延伸自支撑部1333a并套设于第一固定部1331内,挡止 部1333c延伸自支撑部1333a并限制第一固定部1331的转动行程。可挠元件15的两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本体11与第二本体13,在本实施例中可挠元 件15以绳状结构为例说明,其中,由于可挠元件15本身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与柔软度,当 物件5置放托架1上时,可挠元件15可提供适当的支撑力以构成支撑面。本发明以可挠元件15取代已知实心板体结构的支撑元件的原因在于当物件5在 操作时若会产生热能,为使热能能够快速且有效地逸散至外界,最佳的方式就是加强气流 对流的效果,虽然已知实心板体确实可提供良好的支撑力,不过对于热能的逸散却造成相 当大的阻碍,因此,与已知技术相较,本发明所揭露的可挠元件15可提供一镂空的结构以 辅助物件5进行散热,同时又可利用可挠元件15的柔软度以广泛地应用在各种不同尺寸的 物件5。再,第二承载件17活动地设置于可挠元件15并位于第一本体11与第二本体13 之间,且就整体的结构来说,托架1的第一承载件131及第二承载件17为直接用以承载物 件5的主要构件,承上述,由于可挠元件15可承受各种不同物件5的重量或形状,因而使得 设置于其上的第二承载件17亦会随着可挠元件15的变化而位移至不同的位置,俾使物件 的底部可直接接触于第二承载件17。再以本实施例为例来说,由于所述的可挠元件15由多条绳状结构所构成,因此设 置于其上的第二承载件17对应地设置有多个通孔,俾使可挠元件15可穿过通孔以固定连 接于第一本体11与第二本体13。再,第二承载件17更包含束固元件171及至少一个凹槽173,其中束固元件171的 一端系固定于第二承载件17的一端部,当物件置放于托架1上时,为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 度,可将束固元件171自第二承载件17的一端拉引至另一端,并将束固元件171勾扣在凹 槽173内,其中第二承载件17可设置多个凹槽173,以利于应用在各种不同尺寸的物件5。 以实际的应用来说,所述的束固元件171可为弹性绳索或弹性带,因此束固元件171可利用
7其本身的弹性以将物件5稳固地固定。另外,请同时参考图3所示,其为第二承载件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以本实施例 为例,第二承载件17具有四个凹槽173,不过由于视角的关系有二个凹槽173并未能显示于 图中,但实际上上述这些凹槽以成对地方式设置。因此,针对不同尺寸的物件5而言,束固 元件171可选择性地勾设在任二个凹槽173内,以提高束固元件171对物件5所提供的稳定度。上述以结构特征来描述本发明所揭露的托架1的一种实施例,然而就做动而言, 由于所述的第一本体11通过由上至下的方式套设于车内结构3上,且第二本体13通过固 定件133与连接件135以支撑于车内结构3之上,因此当物件5置放于托架1时,虽然对于 托架1产生下压的重力,不过利用此下压的重力却可使第一本体11与车内结构3之间产生 紧迫的连接关系,并且限制了第一本体11的自由度,也同时增加了整体托架1的结构稳定 度。另外,由于第二本体13的二个固定件133分别架设于车内结构3的两侧,因此可利用 所述的第一本体11、第一承载件131与固定件133以使物件5得稳固地被承载而不致掉落 或滑动。再请同时参照图4A与图4B所示,其中图4A为本发明所揭露的托架的另一实施 例,而图4B则为图4A所揭露的托架在收纳后的结构示意图。不同于上述实施例的是,在图 4A中所揭露的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托架2的第一本体21、第一承载件231及第二承载件27 均为可折叠的结构,举例来说,第一本体21包含有第一子本体21a与第一子本体21b,且所 述的第一子本体21a与第一子本体21b彼此枢接并转动地相互连接,相似地,第一承载件 231包含有第一承载子件231a与第一承载子件231b,且所述的第一承载子件231a与第一 承载子件231b彼此枢接并转动地相互连接,而第二承载件27包含有第二承载子件27a与 第二承载子件27b,且所述的第二承载子件27a与第二承载子件27b彼此枢接并转动地相互 连接。基于上述结构,当所述的第一本体21、第一承载件231及第二承载件27在折叠后, 其结构型态则如图4B所示。并且,为了避免托架2因为托持于托架2上的物件5下压所 产生的重力,亦或是操作时对于物件5时下压的重力而导致第一子本体21a与第一子本体 21b、第一承载子件231a与第一承载子件231b、第二承载子件27a与第二承载子件27b间发 生松脱的问题,所述的第一子本体21a与第一子本体21b、第一承载子件231a与第一承载子 件231b、第二承载子件27a与第二承载子件27b之间的枢接方式依据下压重力的方向以反 向地方式设计,俾使下压重力得以使上述结构更为紧固,俾使整体的托架2不会发生松脱 的状况。除此之外,图4A所揭露的托架2中所揭露的可挠元件25亦不同于上述实施例中 所揭露的可挠元件15,于此所示的可挠元件25为片状的结构,且对于可挠元件25而言,较 佳的态样为具有多个透气孔、或是具有较稀疏编织、或是具有良好散热效果的材质,以有助 于提高物件5在操作过程中热能逸散的效率。当然,对于本发明而言,无论是绳状结构的 可挠元件15或是片状结构的可挠元件25,均仅为实施例的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 围。最后,上述所称的车内结构3可为方向盘,而物件5则可为可携式电子装置,例如 为可携式电脑或可携式播放装置。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揭露的一种托架可拆卸地装设于车内结构(例如方向盘)因 此在不需使用的情况下可将托架拆卸下来,同时利用可折叠收纳的特征以提高使用上的便 利性;另外,由于托架的设计考虑到物件重量与使用者在操作时下压的力量,因此在操作的 过程中,并不会因为使用者与物件之间的接触力量而导致托架发生摇晃或掉落的问题,也 因此加强了组合后的所有构件之间的结构稳定度;再者,由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主要发热 表面(背表面)直接对应至托架中镂空的部分(也就是可挠元件),因此使可携式电子装置 在操作时所产生的热能得快速且有效地逸散至外界。与已知技术相较,本发明所揭露的一 种托架系统性地将硬件设计及散热效果一并纳入结构设计的考虑,因此可提升在车内使用 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舒适度与便利性,同时也不会导致可携式电子装置发生热蓄积的问题。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 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中。
权利要求
一种托架,连接于车内结构并承载物件,其特征是,上述托架包含第一本体,可移除地固定于上述车内结构;第二本体,包含第一承载件;至少一个固定件,可移除地固定于上述车内结构;以及至少一个连接件,其两端分别枢接于上述第一承载件与对应的上述固定件;可挠元件,其两端分别地连接于上述第一本体与上述第二本体;以及第二承载件,活动地设置于上述可挠元件以移动于上述第一本体与上述第二本体之间,且上述第一承载件及上述第二承载件用以承载上述物件。
2.根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托架,其特征是,上述第一本体为一个封闭环状结构、一 个开放环状结构或多个环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托架,其特征是,上述第一本体包含 二个第一子本体,上述这些第一子本体彼此枢接并转动地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托架,其特征是,上述第二本体的上述第一承载件包含 二个第一承载子件,上述这些第一承载子件彼此枢接并转动地相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托架,其特征是,上述第一承载件包含 承载部;以及至少一个限位部,上述限位部的一端延伸自上述承载部的侧缘。
6.根据权利要求第5项所述的托架,其特征是,上述限位部的另一端还延伸一个延伸 部,且上述延伸部、上述限位部及上述承载部构成容置空间容置上述物件。
7.根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托架,其特征是,上述第一承载件包含 缓冲元件,设置于上述第一承载件的至少局部表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第7项所述的托架,其特征是,上述缓冲元件的材料为具有高压缩率 的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托架,其特征是,上述连接件利用二个枢轴以分别活动 地枢接于上述第一承载件与对应的上述固定件。
10.根据权利要求第9项所述的托架,其特征是,每一个上述枢轴的转动角度为任意调 整的角度或特定调整的角度。
11.根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托架,其特征是,上述固定件包含 第一固定部,连接于上述车内结构;以及第二固定部,连接于上述第一固定部与上述连接件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第11项所述的托架,其特征是,上述第二固定部包含 支撑部,其一端活动地枢接于上述连接件;转轴部,延伸自上述支撑部并套设于上述固定件;以及 挡止部,延伸自上述支撑部并限制上述固定件的转动行程。
13.根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托架,其特征是,上述固定件为弧状结构并与上述车内 结构的形状彼此对应搭配。
14.根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托架,其特征是,上述可挠元件的结构型态选自于绳状 结构、片状结构及上述之组合。
15.根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托架,其特征是,上述可挠元件还具有弹性。
16.根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托架,其特征是,上述第二承载件包含 二个第二承载子件,上述这些第二承载子件彼此枢接并转动地相互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托架,其特征是,上述第二承载件包含 至少一个通孔,上述可挠元件穿设于上述通孔。
18.根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托架,其特征是,上述第二承载件包含 束固元件,其一端固定于上述第二承载件的一端部;以及至少一个凹槽,设置于上述第二承载件的另一端部,上述束固元件勾扣于上述凹槽。
19.根据权利要求第18项所述的托架,其特征是,上述束固元件为弹性绳索或弹性带。
20.根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托架,其特征是,上述车内结构为方向盘。
21.根据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托架,其特征是,上述物件为可携式电子装置。
22.根据权利要求第21项所述的托架,其特征是,上述可携式电子装置为可携式电脑 或可携式播放装置。
全文摘要
一种托架,连接于车内结构并承载物件,此托架包含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可挠元件以及第二承载件。其中第一本体可移除地固定于车内结构;第二本体包含第一承载件、至少一个固定件及至少一个连接件,固定件可移除地固定于车内结构,连接件的两端分别枢接于第一承载件与对应的固定件;可挠元件的两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第二承载件活动地设置于可挠元件并位于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且第一承载件及第二承载件用以承载物件。
文档编号F16M11/20GK101920683SQ200910146879
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7日
发明者陈彦志 申请人: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