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段扭力的自动闭合式枢钮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22525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两段扭力的自动闭合式枢钮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折叠式电子设备中使用的枢钮器创新设计,尤指一种两段扭
力的自动闭合式枢钮器。
背景技术
在折叠式电子设备中,例如笔记型电脑,多是以一个显示荧幕部及一本体部(例
如键盘部)所构成,而显示荧幕部可相对本体部旋转而开启。在显示荧幕部旋转时,必需具
有枢钮器连接,才能使得显示荧幕部以枢钮器为中心而相对本体部旋转开启或闭合。 在公知技术中,枢钮器结构在转轴的非圆形轴部上设置一对凹轮及凸轮,利用凹
轮及凸轮的凹部及凸部,使得枢钮器具有自动闭合的功能,例如申请人的中国TW新型专利
公告号M295419 「具有自动闭合功能之枢钮器」及M302237 「多爪式自动锁合枢钮器」等前
案,也可参照中国TW新型专利公告号M254878 「具定位功能的枢纽器」前案。 —般的枢钮器所提供的旋转扭力,在任何开启角度时,皆为固定,也就是说使用者
必需以相同的施力来转动荧幕部达到开启及闭合动作。如枢钮器提供的旋转扭力过大,造
成不易开启;相反地,如旋转扭力过小,则造成开启的荧幕易晃动或倒下。 近来,由于电脑操作系统的进化,例如Windows 7,在笔记型电脑中直接装置触控
式显示荧幕以方便使用者操作,是未来发展的可能趋势。因此,有必要创造出一种两段式扭
力枢钮器,使得荧幕在开启操作角度时,有较大支撑力以方便用者操作触控荧幕时不会晃
动或倒下,此为本实用新型主要动机。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段扭力的自动闭合式枢钮器,当在闭合角度时,凸轮的自动闭合凸部陷入该凹轮的自动闭合凹部中以形成自动闭合功能;在开启角度间时,凸轮的自动闭合凸部自自动闭合凹部爬出,且自动闭合凸部的表面与凹轮的外圈轨道抵触,使该第一干涉面与第二干涉面形成第一间距;当在工作角度时,凸轮的第二工作凸部的表面与凹轮的第一工作凸部表面抵触,使该第一干涉面与第二干涉面形成第二间距。藉该第二间距大于该第一间距,使得该弹性装置在工作角度时提供较开启角度时有较大变形量,产生更大的压迫力,以增加该枢钮器的扭力进而提高对显示荧幕部在工作角度时有更大的支撑力。 根据上述目的,一种两段扭力的自动闭合式枢钮器,设置于折叠式电子设备的一本体部及一显示荧幕部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轴,具有一连接部及一非圆形轴部,两者之间形成一扩大部;[0009] —底架,固定于该本体中,并具有一圆孔及一扣孔; —支架,固定于该显示荧幕部中,端部则组接于该转轴的连接部上,并与该底架自闭合角度至最大开启角度之间具有一工作角度; —凹轮,其中心设有一以供该轴部穿过的圆孔,并于周缘延伸出一用以扣入该扣
3孔内而固定不旋转的扣杆;该凹轮具有一第一干涉面,以该圆孔为中心在径向上形成一外圈轨道及一凹陷的内圈轨道,该外圈轨道上形成一对自动闭合凹部,而该内圈轨道形成一对第一工作凸部; —凸轮,其中心设有一以供该轴部穿过而一同转动的非圆形孔;该凸轮具有一第二干涉面,以该非圆形孔为中心在径向上形成一外圈轨道及一突出的内圈轨道,该外圈轨道上形成一对自动闭合凸部,而该内圈轨道形成一对第二工作凸部; —用以提供该凹轮及凸轮轴向压迫弹力的弹性装置,设置于该转轴上,并位于该凸轮的侧面;及 —固定装置,装置于该转轴的末端; 其中,该支架与该底架在闭合角度位置处,该凸轮的自动闭合凸部陷入该凹轮的自动闭合凹部中;该支架与该底架自闭合角度旋转呈开启角度位置处,该凸轮的自动闭合凸部位于该自动闭合凹部外,且该自动闭合凸部的表面与该凹轮的外圈轨道抵触,该第一干涉面与第二干涉面形成第一间距;该支架与该底架旋转至该工作角度位置处,该凸轮的第二工作凸部的表面与该凹轮的第一工作凸部表面抵触,该第一干涉面与第二干涉面形成第二间距。 其中,在该底架及该凹轮之间设有一摩擦轮,该摩擦轮中心具有一用以供该轴部穿过而可一同转动的非圆形孔。 其中,该转轴的扩大部上形成一扇形部,而该底架侧面形成一挡块,在该支架与该底架相对开启至最大开启角度位置处,该扇形部一侧面与该挡块抵挡。 其中,该凹轮的自动闭合凹部及第一工作凸部,以及该凸轮的自动闭合凸部及第二工作凸部,其两侧均为斜坡。 其中,所述工作角度的范围为该显示荧幕部开启90度至最大开启角度。[0020] 其中,最大开启角度为该显示荧幕部开启110至135度。 本实用新型一种两段扭力的自动闭合式枢钮器,使得显示荧幕部在工作角度时,例如90 110度之间,有更大的支撑力,这使得在以手指点压触控荧幕时,显示荧幕部不会产生晃动,方便使用者操作。 本实用新型系将凹轮的自动闭合凹部及第一工作凸部,以及凸轮的自动闭合凸部及第二工作凸部,两侧皆具为斜坡,以方便凸部及凹部之间的陷入或爬出动作,具有缓冲的功能。 以下,将依据图面所示的实施例而详加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及使用功效。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折叠式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图,位于闭合角度,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图,位于最大开启角度, 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凹轮及凸轮的放大分解图, 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凹轮及凸轮在闭合角度的位置示意图, 图6A表示图6中沿AA的剖面图,[0031] 图7表示本实用新型凹轮及凸轮在开启角度的位置示意图,[0032] 图7A表示图7中沿AA的剖面图, 图8表示本实用新型凹轮及凸轮在工作角度的位置示意图,[0034] 图8A表示图8中沿AA的剖面图, 图9表示本实用新型枢钮器的开启角度与第一及第二干涉面的间距变化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l,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两段扭力的自动闭合式枢钮器l,被设置于一折叠式电子设备2的一本体部21 (例如键盘部)及一显示荧幕部22之间,使得显示荧幕部22可相对于本体部21以枢钮器1为中心旋转开启至最大开启角度或闭合角度(如图中箭头所示),且枢钮器1提供扭力使得显示荧幕部22在旋转开启的任一角度上可定位。[0037] 请参见图2至图4,本实用新型枢钮器1主要以一转轴11、一底架12、一支架13、一摩擦轮14、一凹轮15、一凸轮16、一弹性装置17及一固定装置18所构成。[0038] 转轴11具有一连接部111及一非圆形轴部112,两者之间形成一扩大部113,并在该扩大部113上形成有一扇形部114。 底架12固定于本体部21中,并具有一圆孔121及一扣孔122,并在侧面形成一挡块123。 支架13固定于显示荧幕部22中,端部则组接于转轴11的连接部111上;支架13与底架12自闭合角度(如图3所示)至最大开启角度(如图4所示)之间具有一工作角度,其范围为显示荧幕部22相对本体部21开启约90度至最大开启角度,最大开启角度为显示荧幕部22开启约110至135度。 摩擦轮14设置在底架13及凹轮15之间,中心具有一非圆形孔141,供转轴11的轴部112穿过而可一同转动。 凹轮15中心设有一圆孔151以供轴部112穿过,并于周缘延伸出一扣杆152以扣入扣孔122内而固定不旋转。请配合图5,凹轮15具有一第一干涉面153,以圆孔151为中心在径向上形成一外圈轨道154及一凹陷的内圈轨道155 ;该外圈轨道154上形成一对自动闭合凹部156,而该内圈轨道155形成一对第一工作凸部157。 凸轮16中心设有一非圆形孔161以供轴部112穿过而一同转动。请配合图5,凸轮16具有一第二干涉面162,以非圆形孔161为中心在径向上形成一外圈轨道163及一突出的内圈轨道164 ;该外圈轨道163上形成一对自动闭合凸部165,而该内圈轨道164形成一对第二工作凸部166。 弹性装置17设置于转轴11的轴部112上,并位于凸轮16的侧面,图中所示弹性装置17是由多片弹片171所构成,但也可以是弹簧等其他类似物。 固定装置18装置于转轴11的轴部112末端,使该弹性装置17提供凹轮15及凸轮16轴向压迫弹力。 参见图6及图6A,显示支架13与底架12在闭合角度时(如图3所示),凸轮16的自动闭合凸部165陷入凹轮15的自动闭合凹部156中以形成自动闭合功能。[0047] 参见图7及图7A,显示支架13与底架12自闭合角度旋转呈开启角度间时,凸轮16的自动闭合凸部165自自动闭合凹部156爬出,且自动闭合凸部165的表面与凹轮15的
5外圈轨道154抵触,使第一干涉面153与第二干涉面162形成第一间距tl。[0048] 参见图8及图8A,显示支架13与底架12旋转至工作角度时,凸轮16的第二工作凸部166的表面与凹轮15的第一工作凸部157表面抵触,使第一干涉面153与第二干涉面162形成第二间距t2。 而本实用新型的枢钮器通过第二间距t2大于该第一间距tl,可参见图9所示并比较图7A及图8A,使得弹性装置17在工作角度时提供较开启角度时有较大变形量,产生更大的压迫力,以增加枢钮器1的扭力进而提高对显示荧幕部22在工作角度时有更大的支撑力。 而本实用新型两段扭力的自动闭合式枢钮器l,通过凹轮15及凸轮16的特殊设
计,使得显示荧幕部22在工作角度时,例如90 110度之间,有更大的支撑力,这使得在以
手指点压触控荧幕时,显示荧幕部22不会产生晃动,方便使用者操作。 进者,本实用新型转轴11的扩大部113上形成扇形部114与底架12侧面形成挡
块123,在支架13与底架12相对开启至最大开启角度时,扇形部114一侧面与挡块123抵
挡,可参见图4所示。 再者,本实用新型可将凹轮15的自动闭合凹部156及第一工作凸部157,以及凸轮16的自动闭合凸部165及第二工作凸部166,其两侧皆具为斜坡,以方便凸部及凹部之间的陷入或爬出动作,例如在图9中的斜线部份,具有缓冲的功能。 综上所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两段扭力的自动闭合式枢钮器,使得显示荧幕部开启至工作角度时,会产生较大的支撑,以方便触控荧幕的操作。
权利要求一种两段扭力的自动闭合式枢钮器,设置于折叠式电子设备的一本体部及一显示荧幕部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转轴,具有一连接部及一非圆形轴部,两者之间形成一扩大部;一底架,固定于该本体中,并具有一圆孔及一扣孔;一支架,固定于该显示荧幕部中,端部则组接于该转轴的连接部上,并与该底架自闭合角度至最大开启角度之间具有一工作角度;一凹轮,其中心设有一以供该轴部穿过的圆孔,并于周缘延伸出一用以扣入该扣孔内而固定不旋转的扣杆;该凹轮具有一第一干涉面,以该圆孔为中心在径向上形成一外圈轨道及一凹陷的内圈轨道,该外圈轨道上形成一对自动闭合凹部,而该内圈轨道形成一对第一工作凸部;一凸轮,其中心设有一以供该轴部穿过而一同转动的非圆形孔;该凸轮具有一第二干涉面,以该非圆形孔为中心在径向上形成一外圈轨道及一突出的内圈轨道,该外圈轨道上形成一对自动闭合凸部,而该内圈轨道形成一对第二工作凸部;一用以提供该凹轮及凸轮轴向压迫弹力的弹性装置,设置于该转轴上,并位于该凸轮的侧面;及一固定装置,装置于该转轴的末端;其中,该支架与该底架在闭合角度位置处,该凸轮的自动闭合凸部陷入该凹轮的自动闭合凹部中;该支架与该底架自闭合角度旋转呈开启角度位置处,该凸轮的自动闭合凸部位于该自动闭合凹部外,且该自动闭合凸部的表面与该凹轮的外圈轨道抵触,该第一干涉面与第二干涉面形成第一间距;该支架与该底架旋转至该工作角度位置处,该凸轮的第二工作凸部的表面与该凹轮的第一工作凸部表面抵触,该第一干涉面与第二干涉面形成第二间距。
2. 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段扭力的自动闭合式枢钮器,其特征在于,在该底架及该凹轮之间设有一摩擦轮,该摩擦轮中心具有一用以供该轴部穿过而可一同转动的非圆形孔。
3. 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段扭力的自动闭合式枢钮器,其特征在于,该转轴的扩大部上形成一扇形部,而该底架侧面形成一挡块,在该支架与该底架相对开启至最大开启角度位置处,该扇形部一侧面与该挡块抵挡。
4. 依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两段扭力的自动闭合式枢钮器,其特征在于,该凹轮的自动闭合凹部及第一工作凸部,以及该凸轮的自动闭合凸部及第二工作凸部,其两侧均为斜坡。
5. 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段扭力的自动闭合式枢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角度的范围为该显示荧幕部开启90度至最大开启角度。
6. 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两段扭力的自动闭合式枢钮器,其特征在于,最大开启角度为该显示荧幕部开启110至135度。
专利摘要一种两段扭力的自动闭合式枢钮器,主要将自动闭合式枢钮器的凹轮及凸轮所形成的第一干涉面及第二干涉面上设计成外圈轨道及内圈轨道;凹轮在外圈轨道上形成一对自动闭合凹部,而内圈轨道形成一对第一工作凸部;凸轮在外圈轨道上形成一对自动闭合凸部,而内圈轨道形成一对第二工作凸部。在开启角度间时,凸轮的自动闭合凸部自自动闭合凹部爬出,且自动闭合凸部的表面与凹轮的外圈轨道抵触,使该第一干涉面与第二干涉面形成第一间距;当在工作角度时,凸轮的第二工作凸部的表面与凹轮的第一工作凸部表面抵触,使该第一干涉面与第二干涉面形成较大的第二间距。据此,使得弹性装置在工作角度时有较大变形量,以增加扭力进而提高支撑力。
文档编号F16C11/10GK201531522SQ20092016788
公开日2010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31日
发明者戴日南, 李宗祐, 林子郁, 陈嘉辉 申请人:连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