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位自动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23290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位自动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容器液位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液位自动控制阀。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液体流动输送末端多采用浮球阀控制,如水箱内的水位控制浮 球,马桶的水位控制阀等均采用浮球阀来控制。用浮球阀来控制液体水平线有 两大致命的缺陷 一是浮球是以自身的浮力来控制开闭工作的,浮球的球体大 小以及其浮力大小也是相对恒定的,它不可能随供液管道压力的变化而变化, 当管道内对浮球的压力超过该浮球的浮力时,浮球就会失去控制,浮球无力关 闭液体的流出,液体就会继续向容器里注入,从而造成液面继续上升直至淹过 浮球的现象,在浮球浸入液体中后,将造成浮球内进入液体而失去浮力,使浮 球控制失败而报废。二是浮球的控制原理是利用浮球的浮力通过杠杆直接顶向 滑块关闭管道液体的排出,浮球下降杠杆失去顶力,同时勾回滑块向后移,液 体开始排出,由于杠杆上的头部装有一个V字形的部件,靠它在浮球的动作下 顶压或勾回滑块,以完成该阀的启闭任务,会常常因为输送管道压力增高,受 力过大而断毁,造成失控而报废。因此利用浮球阀来控制液体水平位经常会造 成漏水或者使用寿命短以及控制不灵敏等缺陷。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液体流动输送末端液体水平位控制中存在的的缺陷和问 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控制灵敏的液位自动控制阀。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液位自动控制阀包括一阀体,阀体上设有进水 口和出水口,在阀体内设有导流管,导流管固定在阀体内,导流管与出水口相 通,阀体尾部设有端盖,其特征在于,在端盖内设有一活塞,活塞中间为一注 流管,端盖下端设有一调压孔,调压孔内设有一微型自闭开关,微型自闭开关通过杠杆与一挂桶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液位自动控制阀还包括和具有下列特征
所述的端盖与活塞之间形成一空腔,在端盖内壁与活塞之间设置一弹簧, 弹簧置于空腔内。
所述的注流管一端与空腔相通,另一端与阀体的进水口相通。 所述的挂桶内充满与阀体内相同的液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液位自动控制阀利用挂桶的垂重和失重原理通 过杠杆来控制端盖处空腔的压力来达到控制阀门的开与闭,挂桶内充满与阀体 内相同的液体,通过挂桶在容器中的自沉以及上浮来推动杠杆的动作,杠杆对 调压孔的控制可以达到对端盖处的空腔的压力控制,推动活塞的运动,启动活 塞对导流管的开启与闭合作用,其控制快速,准确,且不受压力变化的影响而 有效的完成控制工作,具有性能稳定,少故障,寿命长,体积小,灵敏度高, 流量大等优点,是一种实用性非常强的液体自动控制设备。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液位自动控制阀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液位自动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本发明的液位自动控制阀包括阀体10、活塞20、弹簧30、杠 杆40和挂桶50。阀体10上设有进水口 11和出水口 12以及端盖13,阀体10 内设有导流管14,端盖13尾部设有调压孔15。进水口 11 一般与管道通过牙口、 法兰或者胶接等对接方式进行对接,出水口 12与导流管14相通,导流管14内 的液体均从出水口 12流向容器。

图1所示,活塞20设在阀体10内靠近端盖13处一端,活塞20与端盖 13之间形成一空腔21,活塞20包括滑板22以及橡胶垫23,滑板22—般采用 铜或者不锈钢等材料制成,直径大于导流管14直径的1/2,以便于有足够的受 压面来驱动关闭导流管14 口,在工作时,橡胶垫23可往复的压在导流管14的 出口外,活塞20中轴位置为通孔,通孔上设有一注流管24,注流管24—端与 空 21相通,另一端与阀体10的进水口 11相通,通孔依据调压孔15的大小而设定,为避免在排流时缸内积留余液,该通孔的孔径设定小于调压孔15孔径 的1/4,形成注入小排出大的局面,以便活塞20滑动顺畅。在滑板22的另一侧 压一弹簧30,弹簧30—端顶在端盖13的内壁中,另一端顶在滑板22上,弹簧 30处于空腔21内。

图1所示,端盖13尾部设有调压孔15,调压孔15的出口端设置一微型 自闭开关16,微型自闭开关16—般采用铜材料制成,微型自闭开关16上设计 有安装杠杆40的两个耳孔,用于安装杠杆,中轴位置有T字形通孔,用于排放 空腔21内的液体。微型自闭开关16与一杠杆40相连接,微型自闭开关16的 开闭动作由杠杆40控制。杠杆40—般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杠杆40设有三种 规格,依据挂桶50大小配置,长度分别为100mm、 200mm和300mm。杠杆40的 另一端为挂桶50,挂桶50内充满与阀体10内相同的液体,挂桶50采用浮质材 料制成,呈扁圆形状,顶部有四个圆孔,当液面上升淹过圆孔时,液体会自动 充入挂桶50内,以确保挂桶50的恒定重量。

图1所示,在工作时,首先对挂桶50注入与阀体10内相同的液体,充 实挂桶50的重量,叫垂重,然后挂装在杠杆40的尾端上,当容器内的液面下 降至挂桶50以下时,挂桶50就处于悬空状态,挂桶50利用自身的重量拉动杠 杆40尾端向下运动,杠杆40的运动开启了微型自闭开关16,使微型自闭开关 16处于开通状态,调压孔15就开通流出空腔21内的液体,同时,进水口 ll处 的液体通过注流管24流入空腔21内,由于调压孔15的直径大于注流管24的 直径,调压孔15处流出液体的速度比注流管24流出的速度快,因此,此时进 水口 11处液体的压力将活塞20往端盖13处推,使弹簧30处于压縮状态,橡 胶垫23与导流管14之间形成一个空隙17,空隙17使导流管14的进水口打开, 来自输送管道的液体压力越大,弹簧30被压的越紧,空隙17也越大,从导流 管14流出的液体也就越多,进水口 11的液体将从导流管H和注流管24两处 排向容器,这样容器内的液体将慢慢增多直至注满容器所需要的液位,这样一 个容器注水过程就完成了。

图1所示,在容器液位慢慢上升过程后,液体将逐渐托起悬空的挂桶50, 在到达设计的液位时,最终将挂桶50淹没,由于挂桶50内的液体与容器中的 液体相同,形成挂桶50内和挂桶50外之间的比重相同,此时的挂桶50也就失 去了自身重量,这叫失重。因为挂桶50的失重,挂桶50将不再对杠杆40形成
5一个向下拉的拉力,此时微型自闭开关16在杠杆40的反作用下进行关闭动作, 调压孔15将关闭液体的流通,但此时注流管24在输送管道的液体压力的作用 下仍然向空腔21内注入液体,这时活塞20在空腔21内液体的压力以及弹簧30 的复位弹力作用下作一个复位动作,活塞20的运动将慢慢减小空隙17的大小, 当橡胶垫23与导流管14完全闭合时,此时便没有了空隙17,导流管M的排液 口被封闭,导流管14将不再向出水口 12排出液体。这样就完成一个液体的关 闭程序。
通过上述具体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液位自动控制阀利用挂桶50的垂重和失 重原理通过杠杆40来控制空腔21内的压力来达到控制阀门的开与闭,这种控 制方法具有控制速度快,控制准确,且控制不受压力变化的影响等效果,完全 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和问题,具有性能稳定,少故障,寿命长,体积小, 灵敏度高,流量大等优点,是一种实用性非常强的液体自动控制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已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描述,但应理 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相关保护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可以做出变更和/或修改。
权利要求1、一种液位自动控制阀,包括一阀体,阀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在阀体内设有导流管,导流管固定在阀体内,导流管与出水口相通,阀体尾部设有端盖,其特征在于,在端盖内设有一活塞,活塞中间为一注流管,端盖下端设有一调压孔,调压孔内设有一微型自闭开关,微型自闭开关通过杠杆与一挂桶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液位自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盖与活 塞之间形成一空腔,在端盖内壁与活塞之间设置一弹簧,弹簧置于空腔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位自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流 管一端与空腔相通,另一端与阀体的进水口相通。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液位自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挂桶内充 满与阀体内相同的液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容器液位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液位自动控制阀,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自动控制阀利用挂桶的垂重和失重原理通过杠杆来控制端盖处空腔的压力达到控制阀门的开与闭,挂桶内充满与阀体内相同的液体,通过挂桶在容器中的自沉以及上浮来推动杠杆的动作,杠杆对调压孔的控制可以达到对端盖处的空腔的压力控制,推动活塞的运动,启动活塞对导流管的开启与闭合作用,其控制快速,准确,且不受压力变化的影响而有效的完成控制工作,具有性能稳定,少故障,寿命长,体积小,灵敏度高,流量大等优点,是一种实用性非常强的液体自动控制设备。
文档编号F16K21/18GK201412573SQ20092018497
公开日2010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3日
发明者林海水 申请人:林海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