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架结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40048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层架结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合连接工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铁管架构结合的层架结合O
背景技术
在传统技术中,以铁管为主的多层架结构,要结合到一起一般都使用螺丝钉固定 方式结合,通常是先用打孔机将铁管结合处打好孔,再用螺丝钉将铁管固定在一起。采用 螺丝钉固定首先需要用到特定的工具,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组装,因此组装不方便;另 外,螺丝钉插在铁管上,会破坏整个铁管的外观,使其看起来不谐调,因而显得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合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免使用工具 可完成多层架结合的层架结合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层架结合器,其特征在 于包括公扣和母扣,公扣上设有外侧宽、内侧窄的固定头,固定头侧面设有凸块,和固定头 连接有扣环,扣环的长度比固定头长;母扣呈L型结构,母扣上设有和固定头配合使用的固 定槽,固定槽内设有和凸块配合使用的卡槽,母扣的水平部和竖直部各设有固定孔,用于固 定在结合物上;要结合时将公扣的固定头扣入母扣的固定槽内,固定头便扣在固定槽内,凸 块卡在卡槽内,从而将两件结合物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公扣的扣环为竖直断开的结构,即是说扣环并非一个完整的环,断 开使其具有一定的活动能力,能够固定住大小不同的铁管;扣环与固定头连接处下方为卡 口,卡口用于固定辅助结合物。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头和扣环为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采用公扣和母扣配套结合,公扣安装于一结合物上,母 扣安装于结合物的层板上,将公扣肿入母扣、凸块卡入卡槽,即将结合物结合在一起,以本 实用新型代替传统的螺丝钉来结合铁管层架,从而达到了拆装方便、外表美观的优点,以及 免使用工具即可完成拆装。

图1为公扣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公扣俯视图;图3为公扣主视图;图4为公扣右视图;图5为母扣俯视平面示意图;图6为公扣和母扣结合俯视平面示意图。图中,1为公扣,2为母扣,3为固定头,4为扣环,5为卡口,6为固定槽,7为固定孔,
38为凸块,9为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图4、图5和图6,所述层架结合器,包括公扣1和母扣2,公扣1上设有外侧宽、内侧窄的固定头3,固定头3的外侧面设有凸块8,和固定头3连接 有扣环4,扣环4的长度比固定头3长;母扣2呈L型结构,母扣2上设有和固定头3配合 使用的固定槽6,固定槽6内设有和凸块8配合使用的卡槽9,母扣2的水平部和竖直部各 设有固定孔7,用于固定在结合物上;要结合时将公扣1的固定头3扣入母扣2的固定槽6 内,固定头3便扣在固定槽6内,凸块8卡在卡槽9内,从而将两件结合物结合在一起。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所述公扣1的扣环4为竖直断开的结构,即是说扣环4 并非一个完整的环,断开使其具有一定的活动能力,能够固定住大小不同的铁管;扣环4与 固定头3连接处下方为卡口 5,卡口 5用于辅助固定结合物。参照图1,所述固定头3和扣环4为一体结构。结合时,预先将母扣2安装在板上,将公扣1安装在结合物上,将公扣1对准母扣 2压入固定槽6,结合物即被结合在一起。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一较佳实施例 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 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层架结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公扣和母扣,公扣上设有外侧宽、内侧窄的固定头,固定头侧面设有凸块,和固定头连接有扣环,扣环的长度比固定头长;母扣呈L型结构,母扣上设有和固定头配合使用的固定槽,固定槽内设有和凸块配合使用的卡槽,母扣的水平部和竖直部各设有固定孔;固定头扣在母扣的固定槽内,凸块卡在卡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架结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扣的扣环为竖直断开的结 构,扣环与固定头连接处下方为卡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架结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头和扣环为一体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层架结合器,包括公扣和母扣,公扣上设有外侧宽、内侧窄的固定头,固定头侧面设有凸块,和固定头连接有扣环,扣环的长度比固定头长;母扣呈L型结构,母扣上设有和固定头配合使用的固定槽,固定槽内设有卡槽,母扣的水平部和竖直部各设有固定孔;要结合时将公扣的固定头压入母扣的固定槽内,固定头便扣在固定槽内,从而将两件结合物结合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采用公扣和母扣配套结合,公扣安装于一结合物上,母扣安装于结合物的层板上,将公扣扣入母扣、凸块卡入卡槽即将结合物结合在一起,以本实用新型代替传统的螺丝钉来结合铁管层架,从而达到了拆装方便、外表美观的优点,以及免使用工具即可完成拆装。
文档编号F16B7/00GK201621143SQ201020026780
公开日2010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5日
发明者朱震球, 沈柏谚 申请人:朱震球;沈柏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