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轴部件的冷却润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47896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主轴部件的冷却润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冷却润滑装置,特别是用于主轴部件的 冷却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高精度设备中,因主轴部件的温升引起的热变形会影响加工精度,所以主 轴部件的温升必须得以严格控制。目前常见的控制主轴部件温度的方法有非循环式浸油润 滑冷却和直流式循环冷却两种。主轴部件通常由主轴、轴承座、轴承、端盖等组成,端盖、和轴承座与主轴连接并形 成一个封闭的空腔,轴承位于该空腔内。采用非循环式浸油润滑冷却时,在空腔内设置液态 油,轴承直接浸在油内,液态油对轴承和主轴进行润滑及冷却,这种冷却方式因为液态油一 直处在空腔内,所以油会随着主轴部件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升温,冷却的效果差。采用直流式 循环冷却时,空腔的一端有进油口,另一端有出油口,空腔内的液态油处在流动状态,主轴 部件产生的温度随液态油一起排出,从而能有效的起到冷却和润滑的作用,但是该冷却方 式由于油的回路长、附件多,管路、泵、阀等容易污染冷却介质,从而影响轴承乃至整机的精 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不但能保证主轴 部件的精度,而且冷却效果较好的一种主轴部件的冷却润滑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主轴部件的冷却润滑装置, 包括主轴,所述的主轴上套有轴承、轴承座和两个端盖,所述的轴承位于两个端盖之间,所 述的轴承座套在轴承上其两端分别与两个端盖固定连接,所述的轴承座、两个端盖和主轴 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腔内设有润滑油,所述的轴承座内开设有 用于冷却介质流通的通道,所述的通道呈环状设置且通道的进口和出口均与外界连通。本实用新型中的润滑油用于轴承润滑,润滑油在空腔内不直接与外界连通,以免 杂质进入从而保证轴承的精度。通道直接铸造在轴承座内,绕轴承座周向分布,使流经通道 的冷却介质通过轴承座对轴承等主轴部件进行快速冷却,控制主轴部件的温升。在上述的主轴部件的冷却润滑装置中,所述的通道从进口向出口弯曲延伸,在通 道侧向设有若干凸沿。通道弯曲设置,使经过通道内的冷却介质能更多的吸收主轴部件产 生的热能。在上述的主轴部件的冷却润滑装置中,所述的进口处设有进管接头,所述的进管 接头通过螺纹连接在轴承座上;所述的出口处设有出管接头,所述的出管接头通过螺纹连 接在轴承座上。冷却介质通过进管接头进入到轴承座的通道内,通过出管接头流出轴承座 的通道。在上述的主轴部件的冷却润滑装置中,所述的端盖上设有与通道的进口连通的通孔一,上述的进管接头穿过通孔一连接到进口处;所述的端盖上设有与通道的出口连通的 通孔二,上述的出管接头穿过通孔二连接到出口处。将进管接头和出管接头设置在轴承座 的端部,使整个设置的布局简凑、合理。在上述的主轴部件的冷却润滑装置中,所述的进口和出口设置在轴承座的同一 端,所述的通孔一和通孔二对应的设置在同一端盖上。此设置方便冷却介质的外循环回路设置。在上述的主轴部件的冷却润滑装置中,所述的端盖与主轴之间设有油封。设置油 封使端盖与主轴之间形成密封,避免润滑油流出。在上述的主轴部件的冷却润滑装置中,所述的端盖与轴承座通过螺钉固连。在上述的主轴部件的冷却润滑装置中,所述的冷却介质为冷却油或冷却水或冷气 中的一种。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中选用冷却油。在上述的主轴部件的冷却润滑装置中,所述的空腔内充满润滑油。此设置使轴承 座润滑效果较好,并且能使冷却介质快速的冷却主轴部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主轴部件的冷却润滑装置将轴承的润滑和主轴部 件的整体冷却分开设置,即轴承采用非循环式由高质量的液态油浸油润滑,冷却选用一般 质量的液态油通过内冷式轴承座和外循环回路来实现。该装置使主轴部件既达到了良好的 冷却效果,又保证了轴承的工作精度;同时减少了大量高质量油的使用,降低了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轴部件的冷却润滑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轴部件的冷却润滑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轴部件的冷却润滑装置中轴承座内部通道的分布结构示 意图。图中,1、主轴;2、轴承;3、轴承座;31、螺纹孔;4、端盖;41、通孔一 ;42、通孔二 ; 43、贯穿孔;5、空腔;6、通道;61、进口 ;62、出口 ;63、凸沿;7、进管接头;8、出管接头;9、油 封;10、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 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主轴1部件的冷却润滑装置,包括主轴1、 轴承座3、两个轴承2、两个油封9、两个端盖4、进管接头7、出管接头8和螺钉10。轴承座3呈圆筒状,在轴承座3内部沿其周向开设有用于冷却介质流通的通道6, 本实用新型中的冷却介质为冷却油。通道6呈弯折状延伸,在通道6侧向设有若干能导向冷 却油流向的凸沿63,通道6的进口 61和出口 62设置在轴承座3的同一端面上并与外界连 通。在进口 61和出口 62处均开设有内螺纹。在轴承座3的两端还开设有若干螺纹孔31。两个轴承2套在主轴1上,轴承座3套在两个轴承2上,轴承2的内圈与主轴1固 连,外圈与轴承座3固连。两个端盖4套在主轴1上并分别设置在轴承座3的两端,在端盖 4上对应螺纹孔31处设有贯穿孔43,对应进口 61处开设有通孔一 41,对应出口 62处开设有通孔二 42。螺钉10穿过贯穿孔43连接在轴承座3的螺纹孔31处,从而使端盖4与轴承 座3固定连接。进管接头7穿过通孔一 41设置在进口 61内并通过螺纹与轴承座3固连, 出管接头8穿过通孔二 42设置在出口 62内并通过螺纹与轴承座3固连。油封9套在主轴 1上并设置在主轴1和端盖4之间从而形成密封。本实用新型的主轴1、轴承座3和两个端盖4之间连接形成一个密封的空腔5,在 空腔5内充满高质量的润滑油用来润滑轴承2,设置成密封的空腔5,避免外界杂质进入空 腔5影响轴承2运作,从而影响整个主轴1部件的精度。主轴1部件工作时,进管接头7与 出管接头8与外循环回路连通,冷却油从进管接头7沿着弯曲的通道6流向出管接头8,通 道6内的油一直处于流通的状态,从而能将主轴1部件产生的温度和油一起排出,冷却效果 较好。因为用于冷却油流通的通道6和轴承2的润滑分开设置,所以冷却油可以选用质量 相对较差的液态油以降低实际成本。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 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 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主轴1、轴承2、轴承座3、螺纹孔31、端盖4、通孔一 41、通 孔二 42、贯穿孔43、空腔5、通道6、进口 61、出口 62、凸沿63、进管接头7、出管接头8、油封 9、螺钉10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 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 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一种主轴部件的冷却润滑装置,包括主轴(1),所述的主轴(1)上套有轴承(2)、轴承座(3)和两个端盖(4),所述的轴承(2)位于两个端盖(4)之间,所述的轴承座(3)套在轴承(2)上其两端分别与两个端盖(4)固定连接,所述的轴承座(3)、两个端盖(4)和主轴(1)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空腔(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腔(5)内设有润滑油,所述的轴承座(3)内开设有用于冷却介质流通的通道(6),所述的通道(6)呈环状设置且通道(6)的进口(61)和出口(62)均与外界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部件的冷却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道(6)从进 口(61)向出口(62)弯曲延伸,在通道(6)侧向设有若干凸沿(6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主轴部件的冷却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口(61)处设有进管接头(7),所述的进管接头(7)通过螺纹连接在轴承座(3)上;所述的出口(62)处设有出管接头(8),所述的出管接头(8)通过螺纹连接在轴承座(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轴部件的冷却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盖(4)上设 有与通道(6)的进口(61)连通的通孔一(41),上述的进管接头(7)穿过通孔一(41)连接 到进口(61)处;所述的端盖(4)上设有与通道(6)的出口(62)连通的通孔二(42),上述 的出管接头(8)穿过通孔二(42)连接到出口(62)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轴部件的冷却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口(61)和 出口(62)设置在轴承座(3)的同一端,所述的通孔一(41)和通孔二(42)对应的设置在同 一端盖⑷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主轴部件的冷却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盖(4) 与主轴(1)之间设有油封(9)。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主轴部件的冷却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盖(4) 与轴承座(3)通过螺钉固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主轴部件的冷却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介质 为冷却油或冷却水或冷气中的一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主轴部件的冷却润滑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冷却润滑装置冷却润滑效果差的问题。本主轴部件的冷却润滑装置,包括主轴,主轴上套有轴承、轴承座和两个端盖,轴承位于两个端盖之间,轴承座套在轴承上其两端分别与两个端盖固定连接,轴承座、两个端盖和主轴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空腔,空腔内设有润滑油,轴承座内开设有用于冷却介质流通的通道,通道呈环状设置且通道的进口和出口均与外界连通。本实用新型将轴承的润滑和主轴部件的整体冷却分开设置,使主轴部件既达到了良好的冷却效果,又保证了轴承的工作精度;同时减少了大量高质量油的使用,降低了成本。
文档编号F16H57/04GK201714954SQ20102026027
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6日
发明者李子法, 金建华 申请人: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