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地管道非开挖翻转内衬用操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51063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埋地管道非开挖翻转内衬用操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埋地管道修复用的辅助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埋地管道非开挖翻 转内衬用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各种类型的埋地管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城市建设中显得 越来越重要。而大量的燃气管道和埋地工业管道在投入使用15—20年后,都会发生不同程 度的损坏,进入了事故高发期,所以必须有计划的对旧管道进行修复。旧管道非开挖修复技 术就是一种非常经济、无需开挖施工且充分利用旧管材的一种在线维修方式,其中对管道 实施翻转内衬进行修复的技术更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目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为简便和经 济的方法。翻转内衬法修复管道的原理是以浸透热固性树脂的纤维增强软管或编制软管作 为管道的衬里材料,采用气压或液压法将此软管翻转进管道内,并使浸透热固性树脂的一 面贴附在管道内壁表面并压紧,然后采用热水或蒸汽使软管上的热固性树脂固化,形成一 层坚硬的“管中管”结构,从而使已发生破损或失去输送功能的各种管道在原地原位得到重 建和更新。上述修复技术可对直径IOOmm—3000mm范围内的埋地管道进行整体内衬修复,一 次施工作业长度视管径和作业条件可达500米左右,施工时勿需开挖工作坑路面,由于此 技术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目前施工中并无完善的操作平台。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方便的埋地管道非开挖翻转内衬 用操作平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埋地管道非开挖翻转内衬用操作平台,包括框架结构的平台架 体,以及沿平台架体中部向上延伸设置的门形吊装航架,在所述吊装航架上设置有由动力 源控制的起吊装置;在所述吊装航架的下方纵向设置有内衬导入筒,所述内衬导入筒通过 升降装置与平台架体相连接。所述起吊装置为分别设置在平台架体和吊装航架上的定滑轮,以及带有吊钩的动 滑轮,由动力源控制的钢丝拉绳依次绕经平台架体定滑轮、吊装航架定滑轮和动滑轮后固 定在吊装航架上。所述的动力源为由电机驱动的绕线卷筒以及缠绕在绕线卷筒工作轴上的钢丝拉 绳。所述的升降装置为套装在内衬导入筒中部的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两侧 的升降铰链,所述升降铰链与设置在所述平台架体上的绞轴相匹配。在所平台架体上设置有配水管路,所述配水管路的取水口与高压水源相连通,出水口延伸至内衬导入筒内腔。所述取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的管路上开设有溢流口 ;在所述取水管路、出水管路和 溢流管路上均设置有控制阀门。所述平台架体和动力源为分体式结构,在所述平台架体和动力源底部均设置有行 走轮。所述平台架体上设置有通信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紧凑、简单,功能完善起吊装置及升降装置保证了施 工时内衬材料的吊装、翻转无需吊车配合,实现了翻转时地下转弯的快速、方便;自动配水 管路使翻转时能够在平台上实现水量调节,以满足下翻速度的需要;平台架体和动力源底 部的行走轮使搬家移井时无需吊车和拖车的配合,更加自如;平台架体上设置的通信装置 可实现施工时井下操作人员和地面平台操作手之间的通畅对话,保证翻转头顺利导入水平 管线内,进行给水翻转;整体设备在操作时无任何噪音,紧凑的结构使该平台的占地面积仅 为4M2左右,翻转内衬时不需要开挖井口,保证了非开挖修复地埋管道工艺的完整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埋地管道非开挖翻转内衬用操作平台,它包括框架 结构的平台架体1,以及沿平台架体1中部向上延伸设置的门形吊装航架2,在所述吊装航 架2上设置有由动力源20控制的起吊装置;在所述吊装航架2的下方纵向设置有内衬导入 筒3,所述内衬导入筒3通过升降装置与平台架体1相连接。所述起吊装置为分别设置在平台架体1和吊装航架2上的定滑轮4、5,以及带有吊 钩6的动滑轮7,由动力源20控制的钢丝拉绳8依次绕经平台架体定滑轮4、吊装航架定滑 轮5和动滑轮7后固定在吊装航架2顶部的吊环上。所述平台架体1和动力源20为分体 式结构,在所述平台架体1和动力源20底部均设置有行走轮18。由于二者可以自行行走, 搬家移井时无需吊车和拖车的配合,到现场后组装起来即可使用。所述的动力源20为由电机驱动的绕线卷筒以及缠绕在绕线卷筒工作轴上的钢丝 拉绳8。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收放钢丝拉绳的卷扬设备。所述的升降装置为套装在内衬导入筒3中部的支撑板9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板9 两侧的升降铰链10,所述升降铰链10与设置在所述平台架体1上的绞轴11相匹配。这样 即可很方便的控制内衬导入筒3提升,使翻转头顺利导入水平管线内,进行给水翻转。在所平台架体1上设置有配水管路,所述配水管路的取水口与高压水源相连通, 出水口延伸至内衬导入筒3内腔;取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的管路上开设有溢流口 ;在所述取 水管路12、出水管路13和溢流管路14上均设置有控制阀门15、16、17。根据施工需要在平 台架体1上即可实现加水翻转,通过调整阀门15、16、17,即可满足施工对进水量的要求,以 保证合理的下翻速度。所述平台架体1上设置有通信装置19 ;可以使用有线对讲装置,保证了施工时平 台操作手与井下操作人员的畅通对话。[002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操作平台的具体使用方法为首先将平台架体和动力源就位,平台架体跨放在井口处(组装时平台架体侧面较 高的门架可通过起吊装置的滑轮组自行起落),将吊装航架竖起与平台架体固定一起,将起 吊装置连接完成;然后将内衬材料吊起,对正平台中心处的内衬导入筒,然后缓缓下放,待 套入导入筒后快速扎紧,下放内衬材料,利用配水管路在平台上实现加水翻转,同时根据要 求还可以对进水量进行调整,以保证合理的下翻速度;当内衬材料翻转到井底后,启动平台 架体上的升降系统即通过内衬导入筒中部的支撑板带动内衬导入筒上升,使翻转后的内 衬材料提高,然后配合井下操作人员的牵引再缓缓下放,将翻转头导入水平管线内后再进 行给水翻转,在此过程中,通过通信装置保证了平台操作手和井下操作人员的协调工作。本装置结构简单、完善,满足了地埋管道非开挖翻转内衬修复施工过程中的各项 需求,对该项技术在我国的普及起到了推动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埋地管道非开挖翻转内衬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框架结构的平台架 体(1),以及沿平台架体(1)中部向上延伸设置的门形吊装航架(2),在所述吊装航架(2)上 设置有由动力源(20)控制的起吊装置;在所述吊装航架(2)的下方纵向设置有内衬导入筒 (3),所述内衬导入筒(3)通过升降装置与平台架体(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地管道非开挖翻转内衬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起 吊装置为分别设置在平台架体(1)和吊装航架(2)上的定滑轮(4、5),以及带有吊钩(6)的 动滑轮(7),由动力源(20)控制的钢丝拉绳(8)依次绕经平台架体定滑轮(4)、吊装航架定 滑轮(5)和动滑轮(7)后固定在吊装航架(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埋地管道非开挖翻转内衬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动力源(20)为由电机驱动的绕线卷筒以及缠绕在绕线卷筒工作轴上的钢丝拉绳(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地管道非开挖翻转内衬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升降装置为套装在内衬导入筒(3)中部的支撑板(9)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板(9)两侧的升 降铰链(10),所述升降铰链(10)与设置在所述平台架体(1)上的绞轴(11)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地管道非开挖翻转内衬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所平 台架体(1)上设置有配水管路,所述配水管路的取水口与高压水源相连通,出水口延伸至内 衬导入筒(3)内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埋地管道非开挖翻转内衬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取 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的管路上开设有溢流口 ;在所述取水管路(12)、出水管路(13)和溢流管 路(14 )上均设置有控制阀门(15、16、17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地管道非开挖翻转内衬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 台架体(1)和动力源(20)为分体式结构,在所述平台架体(1)和动力源(20)底部均设置有 行走轮(1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地管道非开挖翻转内衬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 台架体(1)上设置有通信装置(19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埋地管道非开挖翻转内衬用操作平台,包括框架结构的平台架体,以及沿平台架体中部向上延伸设置的门形吊装航架,在所述吊装航架上设置有由动力源控制的起吊装置;在所述吊装航架的下方纵向设置有内衬导入筒,所述内衬导入筒通过升降装置与平台架体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紧凑、简单,功能完善起吊及升降装置保证了内衬材料的吊装、翻转无需吊车配合;配水管路能够在平台上实现水量调节;行走轮可使搬家移井时无需吊、拖车的配合;通信装置可保证井下、地面操作人员的通畅对话;紧凑的结构使其占地面积仅为4m2左右,翻转内衬时不需要开挖井口,保证了非开挖修复地埋管道工艺的完整性。
文档编号F16L55/163GK201827596SQ201020512908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日
发明者刘素平, 徐兴斌 申请人:濮阳市中原锐驰清洗防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