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装备的配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89925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重型装备的配重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型装备的配重结构,更具体地,涉及这样的重型装备的配重结构其能够容易地对设于挖掘机、装载机、叉车等重型装备的车身主体的后部的配重进行安装或拆卸。
背景技术
通常,挖掘机用来执行挖掘、整平地面、夯实地面、升降重物等多种作业。挖掘机的作业机由动臂、斗杆以及铲斗构成,挖掘机通过由各个相应的油压缸控制由动臂、斗杆以及铲斗构成的作业机来进行作业。装载机(loader)被广泛使用于以下作业中在建设现场挖掘土、沙子等的挖掘作业;搬运挖掘的沙土的搬运作业;将搬运的沙土装进货物车辆或者从货物车辆卸下的装卸作业;道路整地作业;铲雪作业;牵引作业等。这种装载机的结构为包括动臂,其设置于车辆前侧,由动臂油缸驱动;和铲斗,其可旋转地固定在该动臂的前端,由铲斗油缸驱动。叉车作为能将重量体的货物举起或放下的产业用车辆的一种,用于将高重量的货物移动到近距离,或者将该货物装载到各种搬运车辆或从搬运车辆上卸下。叉车大体由包含发动机的主体和设于该主体的前侧的门架组装体构成。上述门架组装体具备包括货叉的货叉架,并且考虑重量物的移动高度而分为2级、3级等。如上所述的挖掘机、装载机或叉车等重型装备为了形成与装备本身的重量或作用于作业机的外力之间的均衡而具备作为均衡负荷体的配重。图1是表示根据现有技术的配重和安装有该配重的重型装备的车身主体的后部的概略分解立体图,图2是根据现有技术的配重的概略底面立体图。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现有技术的重型装备在车身主体1的内侧部分设有发动机(未图示),在上述车身主体1的后部安装有配重2。图1表示重型装备,例如叉车的车身主体1的后部,配重2设置于与未图示的作业机(门架组装体)相反的位置,从而能够对准重型装备的重量中心。从而,在由作业机的货叉架提升或下降重量物时,可使负荷分散均勻,确保升降作业以及移动的稳定性,执行顺畅的操纵。通常,这样的配重2大部分是以铸造方式制造的铸件,并且为了与该重型装备结合,在两侧分别形成有凹陷形状的多角形结合槽3。另外,在上述重型装备的车身主体1的后部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突出的多角形结合突起4,以便与上述配重2的多角形结合槽3结合。但是,由于这样的根据现有技术的配重2是以铸造方式制造的铸件,因此配重2常常不按照设计者的意图而制造,上述多角形结合槽3的制造公差不符合允许值,作业者将配重组装于重型装备时,不能顺利地进行上述配重2的多角形结合槽3和上述车身主体1 的多角形结合突起4之间的结合,因此非常不便。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确保上述车身主体1的多角形结合突起4和上述配重2 的多角形结合槽3之间的间隙质量,需要向上述多角形结合突起4和上述多角形结合槽3之间产生的间隙填入作为追加部件的填隙片(shim),而这样的追加性的间隙调整作业使作业者感到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的问题点而研发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重型装备的配重结构其无需经受由制造公差或组装公差带来的不便,可方便地将配重安装在重型装备的车身主体上或从重型装备的车身主体上拆卸。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型装备的配重结构,上述重型装备在车身主体的基底上设有发动机,在上述车身主体的后部安装配重,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配重的底部的两侧分别具有与上述配重结合的单独的收纳部件,在上述车身主体的上部的两侧分别具有突起部,该突起部能够与上述配重的各收纳部件结合。另外,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以下的具体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其特征在于,上述单独的收纳部件在制造上述配重的铸件时与上述配重形成一体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配重的与上述收纳部件的下端部相邻的一部分上还形成有埋头孔部(countersink portion),该埋头孔部能够使上述配重的收纳部件和上述车身主体的突起部之间的组装容易进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其特征在于,上述配重的收纳部件为两端部被开口的中空管或仅一端部被开口的管。另外,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型装备的配重结构, 该重型装备在车身主体的基底上设有发动机,在上述车身主体的后部安装配重,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配重的底部的两侧分别具有与上述配重结合的突起部,在上述车身主体的上部的两侧分别具有收纳部件,该收纳部件能够与上述配重的各突起部结合。另外,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以下的具体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其特征在于,上述收纳部件在制造上述车身主体时与上述车身主体形成一体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车身主体的与上述收纳部件的上端部相邻的一部分上还形成有埋头孔部,该埋头孔部能够使上述配重的突起部和上述车身主体的收纳部件之间的组装容易进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其特征在于,上述车身主体的收纳部件为两端部被开口的中空管或仅一端部被开口的管。实用新型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在配重的底部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在制造上述配重的铸件时形成一体化的单独的收纳部件,在车身主体的上部的两侧分别形成有能够与上述配重的各收纳部件结合的突起部,从而无需经受由在以往制造配重的铸件时产生的制造公差或组装公差带来的不便,可方便地将上述配重安装在重型装备的车身主体上或从重型装备的车身主体上拆卸。
图1是表示根据现有技术的配重和安装有该配重的重型装备的车身主体的后部的概略分解立体图。图2是根据现有技术的配重的概略底面立体图。图3是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重型装备 的配重结构的概略分解立体图。图4是适用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重型装备的配重结构的配重的概略底面立体图。图5和图6是表示适用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重型装备的配重结构的收纳部件的概略立体图。符号说明1车身主体10 配重11收纳部件Ila中空管lib 管12突起部13埋头孔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3至图6来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重型装备的配重结构的实施例。图3是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重型装备的配重结构的概略分解立体图。图4是适用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重型装备的配重结构的配重的概略底面立体图。如图3和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重型装备的配重结构适用于在车身主体1 的基底上设有发动机且在上述车身主体1的后部安装有配重10的重型装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重型装备的配重结构为如下结构在上述配重10的底部的两侧分别具有与上述配重结合的单独的收纳部件11,在上述车身主体1的上部的两侧分别具有突起部12,该突起部12能够与上述配重10的各收纳部件11结合(参照图3和图4)。如上所述,重型装备的配重结构在制造上述配重的过程中,在上述配重10的底部的两侧预先配置单独的收纳部件11,将上述配重10和上述两个收纳部件11结合,从而无需经受在现有的配重中经受的由结合槽的制造公差或组装公差带来的不便,可方便地将上述配重10安装在车身主体1上或者从该车身主体1上拆卸。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重型装备的配重结构在上述的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可进一步限定为以下的具体实施例。作为一实施例,上述单独的收纳部件11形成为在制造上述配重10的铸件时与上述配重一体化的结构。并且,在上述配重10的与上述收纳部件11的下端部相邻的一部分上进一步形成有埋头孔部13,该埋头孔部13能够使上述配重10的收纳部件11和上述车身主体1的突起部12之间的组装容易进行(参照图3和图4)。上述埋头孔部13可以在上述配重10和上述收纳部件11通过铸件制造工序形成一体化时与其一起形成,或者在上述配重10和上述收纳部件11通过铸件制造工序形成一体化之后,通过切削上述配重10的一部分、或者上述配重10和上述收纳部件11的一部分而形成。根据如上所述的上述配重的埋头孔部结构,在将配重10安装在重型装备的车身主体1上时,即使在作业者未将上述配重10的底部的两个收纳部件11正确地整齐排列于上述车身主体1的两侧的突起部12上的情况下,使上述配重10向重型装备的车身主体1 侧下降,上述配重10也会由上述埋头孔部13引导,自然地安装在上述车身主体1的适当的安装位置。如图5和图6所示,上述配重10的收纳部件11可以是如管子、内部空且两端部被开口的中空管Ila或内部空且仅一端部被开口的管lib。另外,上述收纳部件11可以是剖面形状为“C”字形的嵌入物,在这种情况下,上述“C”字形的收纳部件11嵌入预先形成在上述配重10上的结合槽中,从而形成一体化。另外,作为另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以构成为与上述实施例相反形状的结构。S卩,本实用新型的重型装备的配重结构可以形成为这样的结构该重型装备在车身主体1的基底上设置有发动机,在上述车身主体1的后部安装配重,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配重10的底部的两侧分别具有与上述配重结合的突起部12,在上述车身主体1的上部的两侧分别具有收纳部件11,该收纳部件11能够与上述配重10的各突起部12结合。在这种情况下,上述各收纳部件11可以通过铸件制造方式、冲压制造方式等预先一体形成在上述车身主体1上,或者作为单独部件形成后,通过焊接方式等而与上述车身主体1形成为一体。另外,在上述车身主体1的与上述收纳部件11的上端部相邻的一部分上还形成有埋头孔部13,该埋头孔部13能够使上述配重10的突起部12和上述车身主体1的收纳部件 11之间的组装容易进行。另外,上述车身主体1的收纳部件11形成为两端部被开口的中空管Ila或仅一端部被开口的管。如图5和图6所示,上述配重10的收纳部件11可以是如管子等、内部空且两端部被开口的中空管Ila或内部空且仅一端部被开口的管lib。另外,上述收纳部件11可以是剖面形状为“C”字形的嵌入物,在这种情况下,上述“C”字形的收纳部件11嵌入预先形成在上述配重10上的结合槽中,从而形成一体化。下面,参照图3和图4,对将具有如上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配重结构的配重安装在与上述配重对应的车身主体上的过程及其动作进行说明。要在该重型装备的车身主体1的后部安装配重10时,作业者利用起重机等,将重型装备周围的配重10举起,在使上述配重10的底部的两侧的收纳部件11与上述车身主体 1的后部的两侧的突起部12整齐排列的状态下,将上述配重10下降到车身主体1并进行固定即可。此时,上述配重10的内壁的一部分在结构上设置为与上述车身主体1的后端部紧贴,因此上述配重10仅依据与上述车身主体1的后部的两个突起部1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也至少能稳定地维持在上述车身主体1的安装位置。根据需要,上述配重10也可以以在上述突起部-收纳部件的结合结构上介入贯通上述配重的螺栓和与该螺栓连接的螺母等另外的扣件的方式固定在上述车身主体1上。另外,将上述配重10向上述车身主体1侧下降而进行安装时,作业者通过利用事先标注在上述配重10和上述车身主体1的一部分上的用于排列的标志或利用它们的外部轮廓线,可更加方便地将上述配重10安装到上述车身主体1上。另外,为了维护发动机等,要将上述配重10从该重型装备的车身主体1的后部拆卸时,作业者按照一般的拆卸方式,利用起重机等,将安装于重型装备的车身主体1上的配重10举起并移动到重型装备周围的事先准备好的保管台等的上面部而进行保管即可。以上所说明的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以及附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内的简单的替换、变形以及变更。
权利要求1.一种重型装备的配重结构,上述重型装备在车身主体(1)的基底上设有发动机,在上述车身主体(1)的后部安装配重,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配重(10)的底部的两侧分别具有与上述配重结合的单独的收纳部件(11), 在上述车身主体(1)的上部的两侧分别具有突起部(12),该突起部(1 能够与上述配重(10)的各收纳部件(11)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装备的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单独的收纳部件(11)在制造上述配重(10)的铸件时与上述配重(10)形成一体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装备的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配重(10)的与上述收纳部件(11)的下端部相邻的一部分上还形成有埋头孔部 (13),该埋头孔部(1 能够使上述配重(10)的收纳部件(11)和上述车身主体(1)的突起部(12)之间的组装容易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装备的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配重(10)的收纳部件(11)为两端部被开口的中空管(Ila)或仅一端部被开口的管。
5.一种重型装备的配重结构,该重型装备在车身主体(1)的基底上设有发动机,在上述车身主体(1)的后部安装配重,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配重(10)的底部的两侧分别具有与上述配重结合的突起部(12), 在上述车身主体(1)的上部的两侧分别具有收纳部件(11),该收纳部件(11)能够与上述配重(10)的各突起部(12)结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型装备的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收纳部件(11)在制造上述车身主体(1)时与上述车身主体形成一体化。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型装备的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车身主体(1)的与上述收纳部件(11)的上端部相邻的一部分上还形成有埋头孔部(13),该埋头孔部(1 能够使上述配重(10)的突起部(1 和上述车身主体(1)的收纳部件(11)之间的组装容易进行。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型装备的配重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车身主体(1)的收纳部件(11)为两端部被开口的中空管(Ila)或仅一端部被开口的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重型装备的配重结构。该配重结构为如下结构上述重型装备在车身主体(1)的基底上设有发动机,在上述车身主体(1)的后部安装配重,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配重(10)的底部的两侧分别具有与上述配重结合的单独的收纳部件(11),在上述车身主体(1)的上部的两侧分别具有突起部(12),该突起部(12)能够与上述配重(10)的各收纳部件(11)结合。根据本实用新型无需经受由在以往制造配重的铸件时产生的制造公差或组装公差带来的不便,可方便地将上述配重安装在重型装备的车身主体上或从重型装备的车身主体上拆卸。
文档编号F16F15/28GK202073977SQ20102067099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9日
发明者李杞浩 申请人:斗山产业车辆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